![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 怎样滚得远 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1096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 怎样滚得远 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1096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
展开实验教材分析:斜面是最简单的机械之一。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斜面来达到省力的目的。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教材安排的这次实践活动,就是让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获得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发现斜面与地面成怎样的角度时,圆柱形物体可以滚得远一些。
实验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将圆柱形物体在不同角度的斜坡上滚一滚,比较什么角度下滚得最远,来了解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并了解在哪种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
2、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小组交流等活动,了解在何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
3、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实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圆柱形物体从斜面上滚下的距离,不仅与斜面的长度有关,而且跟斜面与地面所成的角度有关,并了解在何角度下圆柱形物体滚得最远。
实验教学难点:并对实验的结果及时总结、归纳。
实验器材:木板、圆柱形物体、卷尺、三角板等
实验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图:工人叔叔怎样把油桶从卡车上搬下来?怎样把砍伐的木头从山上运下来?(通过讨论后得出:利用斜坡省力又经济,工人叔叔们平时就是这样做的!)
引导观察:这些可以滚动的物体都是什么形状的? 进一步思考:物体从斜坡上滚下来,滚动的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自由猜测:物体的重量、滚动的高度、斜坡与地面的角度、地面的光滑度 斜坡的长度……
教师小结,引入新课:影响滚动距离的因素有很多,今天,我们就选其中的一个方面来研究:在其它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斜面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呢?(板书课题:怎样滚得远)
(设计说明:斜面在生活中运用得较广泛,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推测圆柱体物体滚动的距离与多种因素有关,因此,我们只有在相同条件下研究,得出的数据才有比较的意义,本节课只研究其中一个方面,斜面与地面成什么角度时,物体滚动得最远)
二、合作实验,探求结论
1、猜想教师提问:你认为斜坡的角度大一些滚得远,还是小一些滚得远呢?(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
现在有30度、45度、60度三个不同的斜坡,它们是用同样的木板搭成。现把同样的物体从这三个斜坡上滚下来,你认为哪种斜坡可以使物体滚得最远?(教师让学生先猜想,再说说这样猜想的理由)
进一步引导:同学们的猜想对不对呢?如何验证?(揭示做实验是验证猜想的好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实验的步骤和要求!
2、实验
(1)实验步骤:(看课本图片)教师提问: 你能说说做这样的实验需要那些步骤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清第一步是干什么?接着又干什么? 教师总结:这些步骤可以概括:搭一搭、滚一滚、量一量 一共需要几个人做实验?怎么分配任务? 2-3人搭木板,1人滚,2人测量,1人记录
(2)操作示范:为了更好的指导大家实验,老师和一组的学生先示范一下30度斜坡的实验过程,实验操作需要科学和严谨,否则,实验的结果将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你认为有那些细节需要注意?(学生自由地说一说) (搭:斜面平稳、角度调准) (滚:轻放顶端、自由下滑) (量:底端测量、拉成直线) 45度和60度的实验也是按照同样的方法和步骤。今天,为了使实验的数据更具有可比性,我们同一组的同学采用同一种物体做实验。实验中还会出现许多意外的状况,各小组要在组长的带领下,合理分工,团结合作,勇于解决问题,一定要使实验的结果真实、可信。 到底哪种度数的斜坡滚得远,这个谜底由大家来揭开吧!
(3)第二小组做45度,第三小组做60度的斜坡实验。有了刚才的实验指导,这次可以放手给学生自主实验,老师观察指导,对个别有困难的组员给予及时帮助。(把实验结果填在99页的表格中)
3、结论
(1)小组汇报:同一坡度,每次测量的数据一样吗? 比较每次求得的平均数,你发现了什么?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在小组取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通过比较、分析,获得结论,感受用实验方法研究问题的合理性,获得成功的体验。 斜坡的角度为45度时,圆柱形物体从上面滚下来的距离最远。
(2)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三种度数的斜面,得出斜坡的角度为45度时物体滚得最远!
(设计说明:提供三种角度的斜坡,哪种斜坡可以使物体滚动得更远,先放手让学生去猜想,再引导他们想办法验证猜想。课堂留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比较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拓展延伸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斜坡,有没有比45度斜坡滚得更远的呢,我们还需进一步研究。局限于试验场地和实验次数,我们只能得出斜坡大约是45度时,物体滚动得较远。 我们想知道到底多少度才能使物体滚得最远的呢?还可以从哪些角度研究?(30度—45度之间,45度—60度之间)。
课后请对其它角度的斜坡进行实验,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同学们在一起研究了物体“怎样滚得远”。老师非常高兴的是大家学会了用实验的方法得出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讨论分析、得出结果,更让老师高兴的是大家在实验的过程中合作的那么默契!
板书设计:
怎样滚得远
斜坡与地面成30º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平均数
滚动距离/cm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简析,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学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八 垂线与平行线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生讨论,示范演示,生生合作,自主实验,联系生活,拓展应用,回顾反思,评价总结,课后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