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第2章 第3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学案(含答案)-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

    第2章 第3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学案(含答案)-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1页
    第2章 第3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学案(含答案)-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2页
    第2章 第3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 学案(含答案)-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2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德国鲁尔区为例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德国鲁尔区为例导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鲁尔区的繁荣与兴衰,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以某资源枯竭型城市为例分析该类城市发展的方向1.了解鲁尔区发展的背景学会分析区域资源的优势与不足。(区域认知)2.理解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区域认知)3.掌握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观)一、鲁尔区的繁荣与兴衰1位置与主要城市(1)位置:位于德国西部(2)主要城市:埃森、多特蒙德、杜伊斯堡等。2鲁尔区的繁荣(1)资源条件: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煤质好煤种全品位高。(2)重工业区形成形成19世纪上半叶依托煤炭资源发展成为以煤炭、钢铁、化学、机械为核心的重工业区地位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0%在德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3)工业地域综合体的形成:在钢铁、化学工业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机械、化肥、建材、纺织、服装、啤酒等工业。3鲁尔区的衰落(1)煤炭工业衰落时间:20世纪50年代以来。原因:海外廉价石油和低成本煤炭的大量输入出现煤炭危机(2)钢铁工业衰落(3)相对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逐渐成为区域发展的障碍。(4)长期发展重化工业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特别提醒] 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既有内因又有外因。内因是生产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老化;外因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新技术革命既产生了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也改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二、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1鲁尔区全面转型的三个阶段阶段时间主要内容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主要是制定方案对传统产业进行清理改造对落后企业进行归并整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对钢铁、煤炭、化学等重工业企业进行改造积极发展汽车、石化、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引进和发展高科技产业、新型工业和服务业使区域产业结构趋于多元化2.转型效果(1)原先的煤炭、钢铁工业多已全面改造电力、化学、石油、军事等工业部门在欧洲占据突出地位。(2)鲁尔区已成为以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为引领、多行业协调发展的综合经济区。(3)环境污染得到彻底治理环境优美宜人。1鲁尔区工业的发展建立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之上。 (  )2鲁尔区的煤炭工业衰落是由于当地的煤炭质量下降造成的。 (  )3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是鲁尔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内部因素。 (  )4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的具体表现有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煤炭和钢铁企业数量减少规模缩小。                            (  )5下列关于鲁尔区产业结构调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展了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B煤炭、钢铁两大主要部门的企业数量大幅增长C新建的企业以大型企业为主   D新建的企业涉及电子、汽车、钢铁等多个工业部门提示:1.× 鲁尔区只有丰富的煤炭资源。铁矿石主要从法国、荷兰、瑞典、俄罗斯等国进口。2× 海外廉价石油和低成本煤炭的大量输入使其煤炭工业衰落。3× 鲁尔区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是其衰落的内部因素。4× 鲁尔区通过对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改造煤炭、钢铁两大部门的企业数量减少生产规模扩大。5A [鲁尔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包括:大幅度减少煤炭、钢铁两大工业部门的企业数量但扩大其规模;新建电子、汽车等技术精良的中小型企业;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鲁尔区的繁荣与兴衰材料一 鲁尔区区位示意图。材料二 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不断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而沿岸化学工厂林立的莱茵河更犹如一道被6万多种不同化学药品调成的鸡尾酒。问题1 (区域认知)鲁尔区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是什么?提示丰富的煤炭资源。问题2 (区域认知)鲁尔区没有铁矿资源但钢铁工业发达的原因是什么?提示鲁尔区煤炭资源丰富靠近铁矿区水陆交通便利且所在的西欧地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因此钢铁工业发达。问题3 (区域认知)20世纪5060年代鲁尔区的工业结构是什么?提示相对单一的重化工业结构。问题4 (综合思维)材料二是对哪一地区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的什么问题?提示鲁尔工业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1鲁尔区的区位优势典型的传统工业地域。鲁尔区的发展与繁荣跟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分不开也与良好的交通、市场条件有关。鲁尔区发展的区位优势可归纳如下:区位优势影响项目内容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区煤炭储量大开采条件好(煤层埋藏浅利于露天开采)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煤炭工业、钢铁工业和电力工业发展的基础离铁矿区较近铁矿石初期来自法国的洛林铁矿后期来自距离较近的俄罗斯、瑞典等国有利于节省运费降低生产成本充沛的水源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水量充沛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充沛的水源与煤炭资源相结合促进了鲁尔区化学工业的发展便捷的水陆交通鲁尔区位于欧洲中部陆上交通的十字路口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莱茵河、鲁尔河、利珀河及四条人工运河连成一体都可通航并能直通海洋便捷的水陆交通为鲁尔区原料的运入和产品的运出提供了条件广阔的市场 德国以及西欧发达的工业为鲁尔区工业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工业产品的销售和工业的发展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分析(1)传统产业衰落衰落原因煤炭工业20世纪50年代海外廉价石油和低成本煤炭的大量输入钢铁工业20世纪60年代产钢、出口钢的国家增多;新材料的出现钢替代品的广泛应用;欧洲钢铁市场萎缩其他工业煤炭、钢铁主导工业衰落导致机械、化学、化工等产业衰落衰落表现从业人员减少工人失业问题严重;钢铁生产向国外转移产量下降(2)环境恶化的原因框图法理解鲁尔区传统产业衰落的原因1鲁尔区形成于19世纪中叶被称德国工业的心脏。结合下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德国鲁尔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鲁尔区位于德国东部B区内水源充沛铁矿资源十分丰富C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D鲁尔区内河航运极为发达但不能直通海洋(2)中国最大的工业区和德国鲁尔区发展工业的共同区位条件有(  )水源充足 铁矿石资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水力资源丰富 市场广阔 农业发达,为著名的鱼米之乡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⑤     D④⑤⑥(1)C (2)C [(1)鲁尔区位于德国西北部区内丰富的煤炭资源是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基础。鲁尔区内河航运发达可直通海洋。第(2)我国最大的工业区为沪宁杭工业区其工业发展的不利条件是原料、能源短缺故排除②④]2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工业区衰退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机械工业 钢铁工业 化学工业 煤炭工业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2)图示工业区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生产结构单一 煤炭资源枯竭 环境污染加剧 新技术革命冲击 世界性钢铁过剩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1)B (2)A [(1)读图可知该工业区为德国鲁尔区是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导工业是煤炭工业和钢铁工业。第(2)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生产结构单一环境污染加剧等导致图示工业区衰退。]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19年暑假期间王纬同学跟随父亲去欧洲进行了一次难忘的旅游。在德国鲁尔区王纬和父亲一起在导游的带领下进行了新奇的工业旅游参观了铸造博物馆等旅途中的名胜古迹——一家早已停产的大型钢铁厂和一座早已停产的大型化工厂让人流连忘返。问题1 (区域认知)以重工业著称的鲁尔区为什么会出现停产的钢铁厂和化工厂?提示传统工业的衰落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2 (综合思维)鲁尔区将停产的钢铁厂和化工厂改造成为人们游览的名胜古迹体现了鲁尔区怎样的发展方向?提示大力扶持新兴产业重视旅游业、商业、金融业和保险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工业旅游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亮点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鲁尔区相继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为此鲁尔区采取了一系列整治措施如下图所示:除上述措施外鲁尔区还进一步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调整工业布局既减少运费、少占土地又可降低污染。3面对鲁尔区传统产业的衰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整治。读下图回答(1)(2)题。建在工厂遗址上的园艺展区(1)下列属于该地区吸引新兴企业来此落户的措施有(  )提高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 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减小每个钢铁企业的规模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2)图示反映该区的整治措施是   (  )A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B对传统工业企业实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C重视环境保护加强环境管理D在产业布局上采取平衡战略(1)C (2)A [(1)为了使鲁尔区经济结构趋向多元化政府积极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如提供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消除污染、美化环境等鼓励新兴企业迁入。第(2)在工厂遗址上建园艺展区吸引游人前来参观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这说明该区重视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人地协调观: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的城市类型。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部分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开采殆尽使得相关产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由此带来了企业停产、失业人数激增、收入水平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目前我国政府已经确定多个城市(括地区)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试点从政策、资金、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辽宁省阜新市是一座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城市。20083阜新市被国家界定为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200810辽宁启动实施突破阜新战略。据此完成(1)(3)题。(1)矿竭城不衰煤城阜新将转型目标锁定现代农业其主要依据是(  )矿区有大量废弃土地人均土地资源丰富 现代农业市场前景广阔 通条件优越 现代农业能承载更多劳动力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2)突破阜新战略采取了如下部分措施与鲁尔区治理思路不一致的是(  )A合理布局煤炭等企业B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路网C积极进行环境污染的治理D省直部门帮扶阜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在经济转型过程中资源枯竭型城市(  )AGDP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B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一、三产业比重上升C应该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刺激经济发展D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1)A (2)D (3)C [(1)矿区煤炭资源枯竭后会有大量废弃土地矿区原有农业人口比重相对较少因此当地人均土地资源丰富农产品商品率高适合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做到矿竭城不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对现代农业产品需求量大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较好从而做到矿竭城不衰;交通条件优越有利于发展现代农业但不是煤城阜新将转型目标锁定现代农业的主要依据;现代农业属于商品性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劳动生产率高不能承载更多劳动力。第(2)省直部门帮扶阜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通过加大投资促进当地经济发展这是在我国体制下才能做到的与鲁尔区治理思路不一致。第(3)如果经济转型及时并比较成功资源枯竭型城市GDP不一定会随着资源的枯竭而下降A项错误;如果资源枯竭型城市选择的经济转型是以先进制造业为目标则第二产业比重不一定下降第一、三产业比重不一定上升B项错误;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应该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刺激经济发展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复兴做到经济转型成功C项正确;如果资源枯竭型城市及时做到经济转型人口不一定会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D项错误。][素养立意] 该题组以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实施突破阜新战略为背景考查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地理学科的人地协调观。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掌握阜新市的形成和现状。题组1 鲁尔区的繁荣与兴衰鲁尔区曾一直是德国的煤和钢铁生产基地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鲁尔区又在德国经济恢复和经济腾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其工业产值曾占全国的40%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1鲁尔区能成为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的优势区位是(  )地处欧洲西部的十字路口 煤铁资源丰富 水陆交通便利 市场广阔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鲁尔区在战后为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腾飞发挥过重大作用的城市有(  )埃森 哈姆 杜伊斯堡 汉堡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1B 2.D [1鲁尔区缺少铁矿石排除含有的选项。第2汉堡不是鲁尔区的城市排除含有的选项。]德国鲁尔区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在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辉煌之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鲁尔区面临着如何实现产业转型、重振辉煌的问题。如今鲁尔区已经完成了这一历史性的转变。高新技术与创业中心、文化与旅游产业已经取代传统的钢铁、冶金行业成为地区经济新的发动机。结合下图回答34题。3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A化学、钢铁      B.煤炭、钢铁C机械、煤炭     D.钢铁、电力4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生产结构太复杂 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 廉价石油的竞争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B 4.D [3鲁尔区的主导工业是钢铁和煤炭工业在外界及自身因素影响下衰落最为明显。第4由于廉价石油的竞争煤炭地位下降;技术的发展传统工业需要的劳动力减少工人大量失业;新技术革命的冲击该区传统的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且本地区单一重型工业经济结构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综上所述②④说法是正确的。]题组2 鲁尔区的可持续发展20世纪80年代鲁尔区工业出现了严重的发展危机。通过整治80年代末鲁尔区又重新焕发生机。读19701999年鲁尔区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变化图(下图)据此完成56题。5鲁尔区产业就业结构变化主要依托于(  )A现代服务业的发展     B.现代农业的发展C新兴工业的发展     D.传统工业规模的扩大6鲁尔区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新兴产业吸引大量游客 制造服务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提高 规模化种植农场的发展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5A 6.C [5从图中鲁尔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的变化分析第三产业出现明显的增加第一产业基本稳定第二产业出现下降所以主要依托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A项正确。故选A。第6制造服务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是鲁尔区经济振兴的主要措施;工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使工业生产用工数量下降。②③正确故选C]

    相关学案

    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德国鲁尔区为例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德国鲁尔区为例第1课时导学案及答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我的问题,必~~~填内容!,征集中,欢迎投稿,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德国鲁尔区为例第2课时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三节 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已德国鲁尔区为例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我的问题,必~~~填内容!,征集中,欢迎投稿,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鲁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枯竭地区的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优质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必备知识,预习自测,问题探究,规律总结,对点训练,真题研析,限时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