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2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1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课文1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2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学习新知,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积累所得信息,布置作业,快乐读书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 目 语 文
    年 级 二年级
    单 元 一单元
    姓 名
    二O二O 年 秋 期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1.小蝌蚪找妈妈
    教 学 时 间
    第1课时
    2020年 月 日
    总1节
    教学
    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重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能力。
    教具
    头饰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谈话导入:
    1.教师用彩色粉笔板书汉字:“找”,请学生来认字。说说生活中是怎样用的。(如:找人、找东西、找麻烦等)
    2.电脑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3.小蝌蚪要找什么呢?板书:小蝌蚪、妈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大家齐读课题。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学习新知: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同伴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
    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
    大家进行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认识。
    2)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
    3)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
    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
    3.教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不认识可以询问他人。
    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应灵敏。
    5.练习书写: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3)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
    4)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5)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
    6)奖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汉字,师生共同欣赏。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5)
    2.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筛选问题:每名组员说说自己的问题,组长带领大家把问题集中起来,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四)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巩固:
    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察。
    例如:
    看拼音写词语;
    听写词语;
    组词;
    读句子;
    读课文;
    ……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2)思考本组集中的问题。
    3)在作业本上书写难字,然后进行自评……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1.小蝌蚪找妈妈
    教 学 时 间
    第2课时
    2020年 月 日
    总2节
    教学
    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难点
    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具
    头饰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提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学生自主提出疑惑,教师选择有价值的板书,并在学习中解答。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进入新课:
    1、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教师进行板书
    (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的。)
    3、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
    (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教师:整个找妈妈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自己认真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学生说的教师板书有关动词:“迎” “追” “游”
    (小蝌蚪“迎上去”说明小蝌蚪与鲤鱼游的方向是相对的,他在有礼貌地打听。鲤鱼妈妈的一番话,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看见乌龟后,就“追上去”说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乌龟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妈妈的心情。乌龟的话使小蝌蚪进一步了解了妈妈的外形特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后,就“游过去”说明他看见妈妈后,十分高兴。 )
    4)根据画面内容,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还可以说说读书时有什么困难?
    教师进行指导:小蝌蚪想找妈妈,他们询问鲤鱼妈妈时,要有礼貌,读出渴望找到妈妈的心情;鲤鱼妈妈的回答语速放慢,非常可亲可敬,读出关心孩子的语气。小蝌蚪叫乌龟妈妈时,要读出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乌龟在与小蝌蚪说话时,要读出宽容、耐心、稳重、热情的语气,读书时速度放慢。小蝌蚪看见自己的妈妈后,要读出高兴的语气,青蛙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自然。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
    评一评读书情况,为什么?
    4、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是怎样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说,可以用笔画出生长过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明。
    在小组内与同学说说,交流交流。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教师出示电脑画面: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再过几天,( )变短了,渐渐地,( )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试着进行填写。
    请学生把答案板书到黑板上:长出后腿 →长出前腿 →尾巴短了→尾巴不见了。
    师生共同读一读。
    根据电脑画面画出小蝌蚪生长过程,与电脑博士比一比。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课外资料谈。)
    教师小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四、积累所得信息:
    让学生想想通过学习打算积累哪些信息。在全班范围内说说,相互交流。
    五、布置作业: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2《我是什么》
    教 学 时 间
    第1课时
    2020年 月 日
    总3节
    教学
    目标
    1.认识14个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重点
    认识14个字。会写9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
    认识14个字。会写9个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教具
    图片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画水,交流图画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课前老师布置了一个任务,让小朋友们画一画自己心中的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大家画的水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展示自己的画,说说自己的想法。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猜谜,认识水
    1、范读,猜谜。
    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范读动画,学生猜“我”是什么。
    2、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读一读”部分,教学生字词。
    会认字:晒、极、傍、越、滴、溪、奔、洋、坏、淹、没、毁、屋、猜
    会写字:变、片、海、作、带、给
    生字组词
    3、自由读课文,认识水。
    (1)师:请小朋友自己读一读课文,然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回答,板书:
    云 雨 雹子 雪
    池子里 小溪里 江河里 海洋里
    睡觉 散步 奔跑 跳舞 唱歌 开大会
    温和 暴躁
    (2)动动脑
    师:小朋友,我们给每一项起个题目,好吗?
    例:“我会变”
    “我的家”
    “我的活动”
    “我的脾气”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朗读,赞美水
    1、自选题目
    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对水进行进一步的了解。你最想了解水的哪一部分?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第二项和第三项合并为一项来学。
    2、自主合作学习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
    (1)认真读一遍自选部分。
    (2)画出自己不会的字或词,借助拼音或请教他人去认读。
    (3)用心读每一句话,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句子读好?
    (4)读给你的朋友听,互相提一提建议。
    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巡视,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
    3、汇报交流,指导朗读
    提示:以下是预设内容,这三部分内容是根据学生汇报的顺序进行的,以下的顺序可以改变。
    “我会变”
    (1)“我学会了字词”
    “漂浮”、“碰到”、“雹子”
    投影或小黑板出示填空:
    云在天空中 。
    一只小船在水上 着。
    师:请小朋友想象云彩在空中飘浮和小船在水面上漂浮的情景,想一想,“漂浮”和“飘浮“有什么区别?
    指名回答。
    师出示雹子的图片,让学生对雹子有直观的认识。
    (2)“我是小小朗诵家“
    指导读第1~2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要读出自豪的语气,很活泼。第二自然段,“小水滴聚在一起落下来“、”小硬球打下来:、“小雪花飘下来”这三句话的感觉是不同的,应读出“落”、“打”、“飘”的不同意思。
    指名读,评价,练读,再指名读。
    (3)师:想一想,我还会变成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冰 霜……
    “我的家”、“我的活动”重点指导朗读
    师:现在小朋友都很累了,请趴在桌子上睡一会儿吧。
    师:好,该“起床”了!刚才,小朋友们睡觉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乱动,也没有一个人讲话,这就叫做─
    生:安静。
    师:对!叫安静。那咱们去看看池子里的水安静不安静,好吗?
    生:好!
    师:(出示池水的图片)大家看看,这里的水好像正在睡觉,安静吗?
    生:安静。
    师:那谁能把这句话读得让大家觉得很安静?(出示“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
    生:读课文。
    师:大家再想一想,它在小溪里散步时的样子。谁能说说它是怎样散步的?
    生:慢慢地散步。
    师:对呀!看谁能读出水在慢慢散步的语气。(出示“在小溪里散步”)
    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再想想,水在江河里是怎么奔跑的,在大海里是怎么跳舞、唱歌的。现在,我想请一位小朋友读课文,要读得让大家感觉到水在奔跑,在跳舞,在唱歌。谁能?
    指名读课文、齐读课文。
    师:课文第三段有个词语写大海里的水很多很多,看谁能找到这个词语,而且要说说为什么。
    生:这个词语是“开大会”。因为开大会时人很多。
    师:你真会动脑筋!请你把这句话读读,看看能不能读出水在大海里开大会的样子。
    生读课文。
    师:读得真好!老师也得向你学习!好,大家学着他的样子,把第三段齐读一遍。
    生齐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的家还在哪里?我还有哪些活动?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稻田里 水杯里 水管里 天上……
    飞舞 慢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2《我是什么》
    教 学 时 间
    第2课时
    2020年 月 日
    总4节
    教学
    目标
    1、巩固识字成果。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了解事物的变化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重点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了解事物的变化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难点
    了解事物的变化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具
    图片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回顾所学内容
    1、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课文《我是什么》,文中的一些新朋友大家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指名读课文第1~3自然段,评价、质疑。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了解“我的脾气”
    1、“我学会了字词”
    (1)出示词语:
    温和 暴躁 灌溉 机器 帮助 淹没 庄稼 冲毁 灾害
    师:请小朋友们想一想水做了哪些好事?哪些坏事?
    引导学生联系水做过的好事和坏事理解“温和” “暴躁”两个词语。
    (2)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灌溉”“淹没”“冲毁”。
    (3)填空:有时候,我很 ,有时候,我很 。我既给人们带来 ,又给人们带来了 。
    引导学生从以上词语中选择填空,理解“帮助”与“灾害”。
    2、“我是小小朗诵家”
    由以上对词语和图片的感受,直接过渡到读。
    师: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4自然段,注意读出水的温和和暴躁。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评价,齐读。
    3、“展开想象的翅膀”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的脾气还会怎样?
    学生回答。
    三、我自信,我能背
    1、师:同学们,课文我们学完了,谁来评一评这篇文章写得怎样?
    指名回答,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选择自己认为写得最好的、最喜欢的部分进行背诵,教师和学生一起背诵,融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去。
    3、“展示我自己”
    (1)自由背诵。
    (2)对背诵情况进行评价。
    (3)教师选择背诵的部分,邀请学生帮忙一起背。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四、我要写好字
    利用媒体资源课件中的“学一学”部分,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如“晒”的第九笔是竖弯,不是竖弯钩等等
    五、小小作家
    师:请同学们模仿“我是什么”,用几句话写一样东西。写好以后同桌互相读一读,让别人猜猜你写的是什么。
    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 学 时 间
    第1课时
    2020年 月 日
    总5节
    教学
    目标
    1.会认“旋、蒲、降”等12个生字,会写“豆、纷”等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朗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难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
    课前观察几种植物的样子,了解传播种子的方法。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千姿百态的植物点缀着美丽的大自然,装扮着我们的生活。植物王国的奇事,也十分有趣。那么,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如何一年年生长、繁殖,让绿色铺满大地的呢?读了《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你就会找到问题的答案。(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1.教师范读课文。
    播放有关蒲公英、苍耳、豌豆怎样传播种子的配乐录像片,教师伴着生动的画面、美妙的音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你从这篇课文中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读课文。
    (1)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要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轮流读课文,达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的,由小组长为他打上“☆”,没有达到要求的,再把课文多读几遍。
    (3)开展“我会读”的竞赛。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读后评议。
    3.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识记生字,练习写字
    1.识记生字。
    (1)学生自读课文,先勾画出生字,再想一想:我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2)小组交流,互帮互学。
    (3)教师点拨引导。在学生互教互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类指导。如: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纷、识),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娃、洼),还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
    (4)课堂交流。
    开展“我会认”的活动,让学生走上讲台认读生字,并说出自己识记这些生字字形的方法。一人说后,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自己与别的同学不同的识记生字的方法。
    2.练习写字。
    (1)指导观察。要把这10个字写美观,必须注意什么?
    (2)学生按笔顺自主写字。第一遍描红,第二、三遍写正确,写美观。
    (3)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如:“巳”与“已”的区别,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3《植物妈妈有办法》
    教 学 时 间
    第2课时
    2020年 月 日
    总6节
    教学
    目标
    1.背诵课文。
    2.在引导学生观察大自然,朗读课文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重点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他们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难点
    激起内心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和欲望。
    教具
    课前观察这几种植物的样子,了解传播种子的方法。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学生自学,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思考: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用“﹏”划出相关的语句。
    2.课堂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引导学生带着自信,用“读了课文,我知道了”句式汇报自学的成果。(如:我知道了植物妈妈在传播种子方面有很多办法;我知道了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研读课文,探究感悟
    1.你认为哪位植物妈妈最聪明,她传播种子的办法好在哪里?找伙伴一起朗读课文2、3、4节,把你的想法说一说,互相问一问、评一评。(板书合作学习方法:读、说、问、评)(学生合作学习,精读2、3、4节,教师巡视参与)
    2.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探究和感悟:(学生说哪种植物,就讲读哪一节)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蒲公英妈妈最聪明……”时:
    ①说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吗?
    生质疑:“降落伞”到底指什么?“乘着风”是什么意思?
    (适当讨论。)
    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降落伞”是什么,“乘着风”又是什么感觉。(播放课件: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
    ③你觉得这情景美吗?请和同桌一起有感情的把这一节练读一下,讨论怎样才能读好这一节。
    学生同桌练读,讨论交流,感悟读法。
    ④蒲公英娃娃乘着风纷纷出发了,有一位小朋友看到了,也想跟着他一起旅行,他怎样想的呢?请你读一读下面这首小诗,与这位小朋友一起分享快乐。
    蒲公英娃娃,我要跟你去旅行
    蒲公英娃娃,
    我要跟你们一起去旅行!
    你们飞得很高——
    天上的道路,
    是云彩铺成;
    我要跟着你们,
    去看神秘的星星。
    你们飞得很远——
    远方的风景,
    一定很迷人;
    我要跟着你们,
    去作快活的旅行。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苍耳妈妈最聪明……”时:
    ①让我们去看看苍耳娃娃是怎样出去旅行的?(播放课件:苍耳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看了动画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生质疑:“带刺的铠甲”是什么样的?怎样挂住动物的皮毛的?
    ②指名读这一节,谈读法——谁有不同的读法,再指名读——你喜欢谁的读法,评一评——带着自己的理解齐读。
    当学生说到“我觉得豌豆妈妈最聪明……”时:
    ①你最喜欢这一节中的哪句话?说说怎样读好它。(指名读、说,指导感悟要点:“啪的一声”、“炸开”、“蹦着跳着”)指名再读,说说读出了一种什么感觉?(谈感悟,齐读句子)
    ②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豌豆娃娃怎样离开妈妈的?(播放
    课件:豌豆传播种子的全过程,教师配解说)
    ③同学们,你们出去旅行高兴吗?我们把自己想象成小豌豆,谁来读读这一节?
    指名读——点评——再指名读——愿意读的起立齐读。
    3.小结:请大家想想,蒲公英、苍耳、豌豆这些植物妈妈都是靠什么送自己的孩子去旅行的呢?
    (指名口答,结合板书:风、动物、太阳)
    4.植物妈妈是不是只有这几种办法呢?自由读第5节,边读边想:从这一节中你知道了什么?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的能力
    1.植物妈妈的办法还有很多很多,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如椰子树利用自己的位置优势,果实成熟后靠流动的海水传播种子;柳树的柳絮也是靠风来传播的……)
    2.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这么多,那这首诗可以再写长一点,你能照着第2、3、4小节的格式自己写一段诗吗?
    3.先读一读下面几段小诗,再说一说你从这几段小诗中知道了什么?最后分别为这几段小诗配上一幅画。
    小诗
    我为小诗配的画
    柳树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有风轻轻一吹,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凤仙花妈妈很聪明,
    它给孩子穿上一件容易破的衣裳,
    小朋友用手一碰,
    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椰子树妈妈有办法,
    它把家安在大海边,
    只要孩子成熟了落下来,
    就能跟着海水到岸边发芽。

    樱桃妈妈给孩子穿上了漂亮的衣服,
    小鸟喜欢它吃下它,
    一拉出粪便,
    小樱桃种子就在地里发芽啦!

    4.扩展阅读。
    植物妈妈只会传播种子吗?不,植物妈妈的办法多着呢!你听说过吗?植物妈妈还会捕食昆虫呢!不信,请你读一读《捕食昆虫的植物有办法》(文章略)一文,想一想:捕食昆虫的植物是怎样捕食昆虫的?它们各采用了什么办法?
    5小结归纳:植物王国千姿百态,植物王国趣事多多,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你就会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发现更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得到更多的乐趣。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
    教 学 时 间
    第1课时
    2020年 月 日
    总7节
    教学
    目标
    1.能学会表达的方法,正确流利地表达,做到声音响亮,态度自信大方。
    2.在交流、倾听中了解一些有趣的动物知识。
    重点
    1. 打开思路,激发兴趣。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表达。
    2. 引导学生做到互相交流,学会认真倾听和大胆交流。
    难点
    打开思路,激发兴趣。每个学生都能正确流利地表达。
    教具
    课前多种途径收集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图片激趣,导入课题
    放映动物图片,揭示课题:有趣的动物。说说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介绍有趣的动物。
    1、小狮子自我介绍(课件出示:录音介绍)
    小狮子:大家好!我是小狮子,号称“万兽之王”。我的头大大的,长着锋利无比的牙齿。我有粗壮而有力的腿脚,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我整天练习滚、扑、撕、咬这些本领。力大无穷的我最爱吃新鲜的肉,森林里没有我的对手!别怕,从今以后,保护大家是我的职责!希望大家喜欢我,和我交朋友哦!
    思考:小狮子是怎样介绍自己的?生点评、师板书:名字、样子、特点、习性。
    2、练习说话
    (1)出示图1,引导学生说鸭子的外形、叫声、动作
    (2)出示图2,引导学生说鸭子的本领和习性
    (3)结合两幅图,学生试着连成一段话
    3、狮子带来了参加森林动物派对的邀请函,你们想参加吗?生戴上动物头饰,互相打招呼问好。指名一位学生做自我介绍,生评价。师板书:说话声音响亮,态度热情有礼貌,动作。
    4、齐读口语交际要求,做到(1)交谈有礼貌(2)表达有条理 (3) 倾听有耐心
    5、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自我介绍
    6、指名自我介绍
    7、参加森林派对,自由向同学或听课老师进行自我介绍。
    有趣的猫
    大家好!我最喜欢的动物是(猫)。我觉得猫最有趣啦!
    传说猫还是()的师傅呢!你知道吗?猫的胡须可以(),猫的瞳孔(),猫的脚掌下面还有(),走起路来(),这样就可以(出其不意)地抓老鼠。哈哈!黑猫警长够神吧!有趣吗?
    资料袋袋库:奇趣动物王国
    世界动物之最
    最大的动物:蓝鲸。(最大的亚种南蓝鲸雌性的平均长26米,重达120吨,其中最大的个体长33.58米,重239吨。)
    最大的陆上动物:非洲象(平均重达8吨)
    最高的陆上动物:长颈鹿(平均高5米)
    现在最原始的哺乳卵生动物:鸭嘴兽
    皮毛最保暖的动物:北极熊
    现在陆地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
    现在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西伯利亚虎
    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猫科动物:美洲拟狮(又名残暴狮)
    嘴巴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河马
    最聪明的动物:海豚(人除外,海豚的脑子甚至比人还大)
    最大的鸟纲类动物:鸵鸟(平均高2.5米,最重可达155千克)
    体积最大的飞鸟:柯利鸟(体长1米多,体重约18千克,生活在非洲东南部)
    翅膀最长的鸟类:信天翁(翅展2~3米)
    最早的鸟:孔子鸟、辽宁鸟(距今2~3亿年前,两者属同一时代,皆比始祖鸟早上几千万年。)
    嘴巴最大的鸟:巨嘴鸟(嘴长24厘米,宽9厘米)
    形体最小的鸟:蜂鸟
    飞得最高的鸟:天鹅(最高能达17000米)
    最耐寒的鸟:企鹅
    产蛋最大的鸟:鸵鸟(宽8公分,重量可达1.5公斤。蛋壳纵径长约15~16厘米,横径长约11~13厘米)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语言实践,生发话题
    1.指名做代表介绍动植物。
    2.可以尝试写下来。(几句话)
    3.小结回顾介绍动物的方法,树立爱护动物的意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语文园地一
    教 学 时 间
    第1课时
    2020年 月 日
    总8节
    教学
    目标
    通过名词和动词的学习及课外阅读认识生字,积累新词。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重点
    规范学生生字的书写。
    难点
    能用有时候……有时候,在…在…在…在…来描述自己的日常生活。
    教具
    课前自己复习本单元内容。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识字加油站。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开火车”。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二、字词句运用。
    1、读一读:
    迎上去 穿衣裳 甩甩头 追上去 披红袍 摇摇头
    2、在小组内演一演。
    3、每一组词请一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演示。
    4、句子练习。
    (1)学生自由读一读书上的两个句子。
    (2)同桌互相用“有时候……时候……、……在……在……在……在……”来说一句话。
    (3)请同学在全班交流练习说句子。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三、书写提示。
    1、先观察,同学们互相提醒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2请学生描红,描红以后再说说自己在写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4、进行全班评比。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
    第一单元
    主备人

    教学课题
    语文园地一
    教 学 时 间
    第 2、3课时
    2020年 月 日
    总10节
    教学
    目标
    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重点
    熟读并背诵古诗《梅花》,培养阅读和积累古诗的兴趣,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难点
    进一步感受梅花的精神。
    教具
    课前自己复习本单元内容。
    课件
    Ppt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提出问题
    一、谈话揭题,齐读课题。 播放课件,板书课题,学习“花”。
    二、初读诗文 感知大意
    1、 教师范读古诗。
    2 、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得通顺、流利!
    3、 指名读诗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4 、教师与学生配合读诗,指导学生读准每个字音、停顿、节奏!
    5、认识二类字
    6、指名读古诗,齐读古诗。
    合作共学,解决问题
    三、细读古诗,进入诗境。
    1、人们都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读了这么多遍古诗,你从古诗中看到了什么画面?
    2、学习前两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通过诵读这两句诗,体会一下梅花不怕冷的品格。
    3、学习后两句: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那一朵朵梅花被雪压住了,诗人王安石是怎样发现它们的?请用诗中的句子回答。谁愿意来读读这两行诗?
    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这两句诗要告诉我们什么?通过朗读体会梅花的洁白和幽香。
    4、同学们,你们喜欢梅花吗?为什么?让我们读出对梅花的喜爱!
    5、师配乐读;请你们闭上眼睛,认真听老师读诗,想象画面。
    6、生配乐读: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朗读,再次把我们带到那个梅花开放的地方?
    7、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人是怎么读诗的吗?(摇头晃脑地读)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一学古人,用你的表情,用你的动作来表演这首古诗。
    四、 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中心思想:
    《梅花》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通过写梅花凌寒独放 、真纯无暇,身处墙角依然散发幽幽清香,赞美了梅花高贵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坚韧不拔、在逆境中洁身自好的心态。
    五、我爱阅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1、 读一读。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绕口令)
    天空飘着一片霞,
    水上游来一群鸭。
    霞是五彩霞,
    鸭是麻花鸭。
    麻花鸭游进五彩霞,
    五彩霞网住麻花鸭。
    乐坏了鸭,
    拍碎了霞,
    分不清是鸭还是霞。
    2、小组内赛一赛:看谁能最先背下来。
    拓展延学,生发问题
    六、快乐读书吧。
    读读童话故事
    你读过《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吗?书里写了两个男孩,一个叫“没头脑”,一个叫“不高兴”。他俩一个做事丢三落四,一个干什么事都不高兴。有一天他们突然变成了大人,因为自己的缺点而闹了不少笑话。通过一个个教训,两个人决心改正自己的缺点,于是又重新变回到童年时代。
    我最近读了美国作家阿诺德·洛贝儿写的《青蛙和蟾蜍》的古诗,可有意思了!
    每次读完书,我都小心地把书收好,不把书弄脏。
    1、读读材料。
    2、给孩子一本书,让孩子找找书名和作者。
    3、小组同学交流读书的好处。
    4、小组同学交流书从哪里来。
    5、讨论如何建立班级“快乐读书吧”。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小学人教部编版22 狐假虎威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22 狐假虎威教案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反思,教材分析,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4 风娃娃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24 风娃娃教案设计,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要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材分析,作者介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敕勒歌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敕勒歌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音乐欣赏,营造境界导入课题,板书课题,学习目标,检测自学,后教,自学指导,课堂训练,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