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学案设计
展开一、大陆漂移假说
1、提出:大陆漂移假说是由 提出的,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 ”的庞大陆地,被叫做“ ”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开始破裂。
2、证据:① 东部与 西部相吻合
②生物分布的相似性(海牛、鸵鸟)
③南极洲蕴藏丰富的煤炭
C
A
二、板块构造学说
E
B
1、六大板块:A 板块、B 板块、C 板块、
F
D
D 板块、E 板块、F 板块。
2、板块特点:① 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②印度洋板块包括 半岛(最大)、 半岛和 大陆。
3、板块运动:板块运动分为 和 两种。
①张裂拉伸形成 和 。
②碰撞挤压形成 和 。
4、解释现象:①红海面积扩大: 板块和 板块 。
②地中海面积缩小: 板块和 板块 。
③喜马拉雅山(最高)的形成: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
④安第斯山脉(最长)的形成: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
⑤落基山脉的形成: 板块和 板块碰撞挤压。
三、火山地震
1、两大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 火山地震带。
2、地震原因:板块 处,地壳 ,因此多火山地震。
3、解释现象:
①尼泊尔多地震: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②日本多地震: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③中国多地震: 。
④印度尼西亚: 板块、 板块和 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随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表形态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
B.喜马拉雅山地区岩层中发现的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
C.沧海桑田的变化是地壳运动长期作用的结果
D.岩层在运动过程中会引起火山活动和地震
2、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国土狭小 B.日本经济发达
C.日本人口太多 D.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3、下图地区地壳活跃,板块运动明显,贝贝作出了一些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交界处 B.红海属板块的碰撞挤压区
C.阿拉伯半岛处在三大板块的交界处 D.阿尔卑斯山是板块碰撞挤压的结果
4、世界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 )
A.亚欧板块 B.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 D.欧洲板块
5、地震发生时的正确防护行为是( )
A. 正在行驶中的任何车辆迅速前进
B. 来不及撤离楼房时就从窗口跳出
C. 来不及撤离建筑物,应躲藏在建筑物内的有利部位避震
D. 遇到化工厂着火、毒气泄漏,朝顺风方向跑,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6、印尼巴厘岛阿贡火山自2017年11月21日喷发后至12月初,活跃度不断增强。据图说明巴厘岛火山活动
频繁的原因( )
A. 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C.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界处
D. 位于亚欧、太平洋、印度洋三大板块交界处
7、科学家通过测量发现,北京与华盛顿的距离以每年0.5~1.2厘米的速度互相靠近,有人推算出大约2亿年后,中美两国就会变成陆上邻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是( )
A.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 B.地震和火山活动的结果
C.板块相互运动的结果 D.海浪和风力作用的结果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读图,完成第8-9题。
8、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形式为( )
A.张裂 B.碰撞 C.挤压 D.消亡
9、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 )
A.地震的发生 B.喜马拉雅山脉不断升高
C.红海不断扩张 D.太平洋不断缩小
10、在我国青藏高原的地层中发现了鱼、海螺、海藻等生物化石,这说明( )
①青藏高原总是处于陆地环境 ②青藏高原曾经处于海洋环境
③地壳发生了变动 ④人为遗弃海洋生物于此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11、下图示意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地带,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是________板块,乙是________板块,丙是________板块。
(2)A是________山,是由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3)C是________海,这里的面积在不断地________。从图中板块运动状况推测,几千万年后,这个海域将会________。
(4)D是________海,可推测,几千万年后,这个海域将成为________。
随堂练习
一、1、魏格纳 泛大陆 泛大洋
2、南美洲 非洲
二、1、欧亚 非洲 美洲 南极洲 太平洋 印度洋
2、太平洋 阿拉伯 印度 澳大利亚
3、碰撞挤压 张裂拉伸 裂谷 海洋 山脉 岛屿
4、 非洲 印度洋 张裂拉伸
非洲 欧亚 碰撞挤压
欧亚 印度洋
美洲 南极洲
美洲 太平洋
三、1、 环太平洋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
2、 交界 活跃
3、 欧亚 印度洋
欧亚 太平洋
中国东南地震: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中国西南地震: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欧亚 太平洋 印度洋
随堂练习:1-5:ADBCC 6-10:ACACC
11、答案:(1)亚欧 非洲 印度洋
(2)喜马拉雅 亚欧 印度洋
(3)地中 缩小 消失
(4)红 新的大洋
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秀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案,探究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秀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案,探究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质导学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四节 海陆变迁优质导学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