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七年级下册8.5 垂直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2.平面与平面垂直(1)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 ,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3.常用结论(1)线面平行或垂直的有关结论①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②若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这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证明线线垂直的一个重要方法).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④一条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一条直线与另一个平面也垂直.⑤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2)证明线面垂直时,易忽视平面内两条线为相交线这一条件.
1.下列结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已知直线a,b,c;若a⊥b,b⊥c,则a∥c.( )(2)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 )(3)设m,n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是一个平面,若m∥n,m⊥α,则n⊥α.( )(4)若两平面垂直,则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5)若平面α内的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β内的无数条直线,则α⊥β.( )
2.如图,O为正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的中心,则下列直线中与B1O垂直的是( )A.A1DB.AA1C.A1D1D.A1C1
3.将图①中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沿斜边BC的中线折起得到空间四面体A-BCD(如图②),则在空间四面体A-BCD中,AD与BC的位置关系是( )A.相交且垂直B.相交但不垂直C.异面且垂直D.异面但不垂直
4.P为△ABC所在平面外一点,O为P在平面ABC内的射影.(1)若P到△ABC三边距离相等,且O在△ABC的内部,则O是△ABC的 心; (2)若PA⊥BC,PB⊥AC,则O是△ABC的 心; (3)若PA,PB,PC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则O是△ABC的 心.
5.如图,PA⊥☉O所在平面,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AE⊥PC,AF⊥PB,给出下列结论:①AE⊥BC;②EF⊥PB;③AF⊥BC;④AE⊥平面PBC,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 .
例1如图,S是Rt△ABC所在平面外一点,且SA=SB=SC,D为斜边AC的中点.(1)求证:SD⊥平面ABC;(2)若AB=BC,求证:BD⊥平面SAC.思考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证明:(1)如图,取AB的中点E,连接SE,DE,在Rt△ABC中,∵D,E分别为AC,AB的中点,∴DE∥BC,∴DE⊥AB.∵SA=SB,∴SE⊥AB.又SE∩DE=E,∴AB⊥平面SDE.又SD⊂平面SDE,∴AB⊥SD.在△SAC中,∵SA=SC,D为AC的中点,∴SD⊥AC.又AC∩AB=A,∴SD⊥平面ABC.(2)∵AB=BC,D为AC的中点,∴BD⊥AC.由(1)可知,SD⊥平面ABC,∵BD⊂平面ABC,∴SD⊥BD.又SD∩AC=D,∴BD⊥平面SAC.
解题心得1.证明线面垂直的方法(1)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常用方法):l⊥a,l⊥b,a⊂α,b⊂α,a∩b=P⇒l⊥α.(2)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常用方法):α⊥β,α∩β=l,a⊂α,a⊥l⇒a⊥β.(3)性质:①a∥b,b⊥α⇒a⊥α,②α∥β,a⊥β⇒a⊥α.(4)α⊥γ,β⊥γ,α∩β=l⇒l⊥γ.(客观题可用)2.在证明线线垂直时,要注意题中隐含的垂直关系,如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和顶角的角平分线三线合一、矩形的内角、直径所对的圆周角、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直角三角形(或给出线段长度,经计算满足勾股定理)、直角梯形等等.
对点训练1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A1D,EF⊥AC,求证:EF∥BD1.
证明:如图,连接A1C1,C1D,B1D1,BD.因为AC∥A1C1,EF⊥AC,所以EF⊥A1C1.又EF⊥A1D,A1D∩A1C1=A1,所以EF⊥平面A1C1D.①因为BB1⊥平面A1B1C1D1,A1C1⊂平面A1B1C1D1,所以BB1⊥A1C1.因为四边形A1B1C1D1为正方形,所以A1C1⊥B1D1.又B1D1∩BB1=B1,所以A1C1⊥平面BB1D1D.又BD1⊂平面BB1D1D,所以A1C1⊥BD1.同理,DC1⊥BD1.因为DC1∩A1C1=C1,所以BD1⊥平面A1C1D.②由①②可知EF∥BD1.
例2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G为AC与BD的交点,BE⊥平面ABCD.(1)证明:平面AEC⊥平面BED;(2)若∠ABC=120°,AE⊥EC,三棱锥E-ACD的体积为 ,求该三棱锥的侧面积.思考证明面面垂直的常用方法有哪些?
(1)证明 因为四边形ABCD为菱形,所以AC⊥BD.因为BE⊥平面ABCD,所以AC⊥BE.故AC⊥平面BED.又AC⊂平面AEC,所以平面AEC⊥平面BED.
解题心得1.两个平面互相垂直是两个平面相交的特殊情形.2.由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知,要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可转化为从现有直线中寻找平面的垂线,即证明线面垂直.3.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两个条件:l⊂α,l⊥β,缺一不可.
对点训练2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AB⊥平面PAC,AB⊥BP,M,N分别为PA,AB的中点.(1)求证:PB∥平面CMN;(2)若AC=PC,求证:AB⊥平面CMN.
证明:(1)在平面PAB中,因为M,N分别为PA,AB的中点,所以MN∥PB.又PB⊄平面CMN,MN⊂平面CMN,所以PB∥平面CMN.(2)在平面PAB中,因为AB⊥BP,MN∥PB,所以AB⊥MN.因为AC=PC,M为PA的中点,所以CM⊥PA.又平面PAB⊥平面PAC,平面PAB∩平面PAC=PA,所以CM⊥平面PAB.因为AB⊂平面PAB,所以CM⊥AB.又CM∩MN=M,CM⊂平面CMN,MN⊂平面CMN,所以AB⊥平面CMN.
考向一 平行与垂直关系的证明例3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A1=AB,AB1⊥B1C1.求证:(1)AB∥平面A1B1C;(2)平面ABB1A1⊥平面A1BC.思考处理平行与垂直关系的综合问题的主要数学思想是什么?
证明:(1)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AB∥A1B1.因为AB⊄平面A1B1C,A1B1⊂平面A1B1C,所以AB∥平面A1B1C.(2)在平行六面体ABCD-A1B1C1D1中,四边形ABB1A1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A1=AB,所以四边形ABB1A1为菱形,因此AB1⊥A1B.又因为AB1⊥B1C1,BC∥B1C1,所以AB1⊥BC.又因为A1B∩BC=B,A1B⊂平面A1BC,BC⊂平面A1BC,所以AB1⊥平面A1BC.因为AB1⊂平面ABB1A1,所以平面ABB1A1⊥平面A1BC.
考向二 探索性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例4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DAB=45°, PD⊥平面ABCD,PD=AD=1,点E为AB上一点,且 点F为PD中点.(1)若k= ,求证:直线AF∥平面PEC;(2)是否存在一个常数k,使得平面PED⊥平面PAB?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考探索性问题的一般处理方法是什么?
考向三 折叠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例5如图,菱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点E,F分别在AD,CD上,AE=CF,EF交BD于点H.将△DEF沿EF折到△D'EF的位置.(1)证明:AC⊥HD';思考折叠问题的处理关键是什么?
解题心得平行与垂直的综合应用问题的主要数学思想和处理策略:(1)处理平行与垂直的综合问题的主要数学思想是转化,要熟练掌握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平行与垂直的转化.(2)探索性问题一般是先根据条件猜测点的位置再给出证明,探索点的存在问题,点多为中点或三等分点中的某一个,也可以根据相似知识找点.(3)折叠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处理关键是结合图形弄清折叠前后变与不变的数量关系,尤其是隐含着的垂直关系.
对点训练3(1)如图,四边形ABCD为梯形,AB∥CD,PD⊥平面ABCD,∠BAD=∠ADC=90°,DC=2AB=2,DA= .
(2)如图①,在Rt△ABC中,∠ABC=90°,D为AC的中点,AE⊥BD于点E(不同于点D),延长AE交BC于点F,将△ABD沿BD折起,得到三棱锥A1-BCD,如图②所示.①若M是FC的中点,求证:直线DM∥平面A1EF;②求证:BD⊥A1F.
∴BD=DC=2,∵E为BC的中点,∴BC⊥DE,∵PD⊥平面ABCD,∴BC⊥PD,∵DE∩PD=D,∴BC⊥平面PDE,∵BC⊂平面PBC,∴平面PBC⊥平面PDE.
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下册第8章 角8.5 垂直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青岛版七年级下册第8章 角8.5 垂直精品ppt课件,文件包含85垂直课件pptx、85垂直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试讲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3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试讲课课件ppt,文件包含13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的性质与判定课件pptx、13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判定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数学第5节 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第5节 长方体中平面与平面位置关系的认识说课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直线在平面内,直线在平面外,直线平行平面,直线与平面相交,2三角尺法,平面与平面的平行,说一说,长方形纸片,畅所欲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