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五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4) 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1244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五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4) 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1244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五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4) 教案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1244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五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展开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75页例1和练一练,第76页第1至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相同,能正确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知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自觉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相关的简便运算。
2.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会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观察、比较、类比、抽象和概括等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和探索有关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学习价值,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根据整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简便的计算。
难点:运算律和运算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教材安排了一道例题和一个练习。
例1以中国结为素材,通过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分别列出了两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算式。然后让学生利用已有的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理解完成计算,自觉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推广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来,同时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解法之间的联系,说说哪种解法比较简便,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整数的运算律对于分数运算也同样适用。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也具备了解决简单分数实际问题的相关经验。
对于四则混合运算,学生不仅掌握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及相关的运算律,还经历了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迁移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为进一步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相关知识迁移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运用运算律或运算性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简便计算,隐蔽性更强,而且易混淆,需要不断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措施:
1.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规律出发,创设情境。
2.主体探究,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3.练习设计注意层次性和针对性。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式子,说出下面各个式子的运算顺序。
3.78+2.5×4 260÷2×3—56 350÷(280÷40+28)
指名口答后,集体回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2.直接说出得数。
47×18+18×53 (1.25+9)×8
指名回答,并说一说很快知道得数的依据是什么。回顾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设计说明:通过对旧知的回忆复习,激活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已经掌握整数的运算律和运算顺序可以推广到小数的基础上,可以更好地理解新课的内容。】
谈话引入:这位女生手上的彩绳饰品真漂亮,你们知道它的名称吗?(中国结)
中国结是一种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它所显示的情致与智慧是中华古老文明中的一个侧面。中国结有很多种,因其形状不同,有着不同的名称及寓意。
【设计说明:在课前了解到大多数女生喜欢编织一些简单的手工饰品,通过学生都接触过简单中国结这一身边有利资源,给学生介绍有关中国结的简单知识,自然过渡到例题的内容,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使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美感及历史价值。】
(课件出示例1中的中国结)师:这是吉祥结,做一个要用2/5米彩绳;这是如意结,做一个要用3/5米彩绳。
二、教学新课
1.出示教材第75页的例1的问题: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要用彩绳多少米?
(1)师:请你根据题意尝试列出综合算式。
学生独立列式,师巡视了解情况。
指名汇报,师板书:
2/5×18+3/5×18 (2/5+3/5)×18
观察:每道算式中分别有哪些运算?
指出:这两道算式都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这样的运算都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设计说明:让学生理解题意后,尝试列式,并要求列出综合算式,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可以使他们逻辑思维的严谨性得到培养。】
(2)分别让学生说出每一步运算的含义,学生再尝试完成计算。
指名板演,结合学生板演情况,交流:这两位同学分别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的?你们是怎样想到要这样计算的?
整理学生交流的结果,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提问:请大家观察、比较这两种解法的算式及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得出:算式不同,结果相同。所以:
2/5×18+3/5×18 =(2/5+3/5)×18(补充板书:=)
问:看到这样的等式形式,你能想到整数的什么知识点?(乘法分配律)
交流概括,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比较:两种解法哪种简便?
明确:在做这类题时,我们要注意观察题目给出的数据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思路、简便的算法解决问题。
回顾总结。
通过刚才例题的学习,我们发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整数的运算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设计说明:这部分设计意图是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类比、概括、总结等一系列活动,分步掌握例题的两个结论后,再次回顾过程,形成知识结构。】
“练一练”。
(1)教材第75页“练一练”第1题。
先指名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指定两名学生板演,师巡视,了解其他学生做题情况。
集体交流评讲。
教材第75页“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两道算式的特点。
思考:两题分别可以怎样进行简便计算?依据是什么?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评讲。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二第1题。
学生口答得数,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如何思考的,提示:计算方分数除法时,一定要先转化成乘法;分数乘法计算时,先约分再计算。
练习十二第2题。
指名说运算顺序。
练习十二第3题。
要求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师巡视,对简便方法运用不熟练的个别指导。
集体交流每道题分别是应用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使计算过程简便的。
练习十二第4、5题。
学生先理解题意,再独立解答,讲解时让学生说说解题时的思考过程,以及列式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设计说明:练习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计算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养成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
四、全课总结。
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第2题。
板书设计: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eq \f(2,5) ×18+ eq \f(3,5) ×18 = ( eq \f(2,5) + eq \f(3,5) )×18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相同。
整数的运算律对于分数同样适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从谈话切入,出示“中国结”,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列出算式,巧妙过渡到新知探索环节,促使学生想“刨根问底”,激发求知欲望。为学习新的知识从心理需求到知识铺垫做了必要的铺垫。学生学习的兴趣很浓,大部分学生解答准确、快速,有少数学生计算能力弱的,速度慢,课后还要加强这些学生的计算能力。
校际公开课
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
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单位:巢湖市苏湾镇中心小学
执教:何红珍
时间:
小学五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五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引新,创设情境,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巩固练习,全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五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五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及反思,共4页。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五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五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