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会写9个生字,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领悟课文“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特点。【语文要素】
3.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明白人一定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成为一事无成的人。
[教学重难点]
1.理解为什么说“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领悟课文“围绕中心意思”写作的特点。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9个生字,会写11个词语。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重点)
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能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夏天吗?
2.我们的课题是《夏天里的成长》,想象一下谁会在夏天里成长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字词。(课件出示:甘蔗 苔藓 尽量 活生生 软绵绵 农作物
草坪 增加 瀑布 缝隙 谚语)
预设1:字音方面:注意ABB式叠音的变调。“尽”读准第三声。
预设2:字形方面:学生练写,教师相机指导,特别注意引导“瀑”的右下部分。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再读课文,思考:你能用文中的语言概括是谁在夏天里成长吗?找出课文的中心句。(学生自由讨论,指名说)
2.细读课文,讨论、交流:围绕这一中心句,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3.一边读一边画,在细读的过程中,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把它画下来,待下节课再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1.品读课文,了解夏天里万物生长的特点。
2.书写生字、词语。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找出第2自然段里描写的具体事物,体会作者是怎样表现这一段的中心意思的。(难点)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明白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一、复习巩固,把握整体内容
师:夏天是多姿多彩的,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那么围绕这个中心句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讲述的呢?(相机板书: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二、研读文本,感受生长
(一)(课件出示: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结合这个句子,自由读课文,思考:作者描写了夏天哪些事物在生长?它们有什么特点?然后组内交流。
(二)全班交流。
1.师:谁能说一说,夏天里哪些事物在生长?它们有什么特点呢?
2.学生交流。(自由发言)
(三)第2自然段交流提示。
1.这些生物在夏天的生长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哪句话能说明这个特点?
(1)生物从小到大……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2)指导朗读。
2.你从哪句话、哪个词能看出生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学生自由发言)
(1)引导学生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体会夏天动植物生长迅速的特点。
(2)“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能尝试用“昨天……今天……明天……”说一句话吗?
3.作者为什么能把这一段写得这么形象呢?
明确:这是因为作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并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指名朗读:选择你喜欢的一种生物,读出生长的特点。(教师适时指导)
(四)第3自然段交流提示。
1.师:像这些有生命的植物、动物在夏天里都在生长,那么没有生命的山水、铁轨、马路在夏天里是否也在生长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
2.(课件出示)师:你能用“因为……所以……”这样的句式将文中提到的无生命的事物生长的特点说出来吗?
3.夏天,连柏油路也软绵绵的,那么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软绵绵的?
4.夏天里还有哪些事物生长迅速?你能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五)第4自然段交流提示。
1.人在夏天里的成长有什么特点呢?(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
2.“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自然转到对道理的理解:“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热天”“长”分别指什么?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热天”不是指季节,而是指利于学习知识、利于成长的时间、环境等,主要指青少年时期。
“长”不仅仅指身体的成长,年龄的增长,体重的增加,还要看知识的积累,认识的提高,对时间的珍惜,对机遇的把握,努力学习……
4.齐读第4自然段,深刻体会人要努力成长的道理。
三、回顾课文,拓展延伸
1.思考:作者为什么选取这几种事物来写?(典型事物,抓住特点)
2.归纳:本文语言的特点是什么?(文章使用的语言都是我们熟悉的语言,浅显易懂,这种表达虽没有华丽的词汇,却用得恰到好处,让人感到亲切、自然、朴实。)
3.总结全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在夏天里有力量地生长着,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人生当中的夏天里同样有力量地生长,等到了秋天才会有好的收成!
[教学板书]
16夏天里的成长
植物、动物、山、水、铁轨、马路、人
成长
把握 惜时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中,我以读为突破口,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会,注重提升朗读、感悟的层次。教学时,我抓住文章重点词句,品味语言描写的特色,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升华和拓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同时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努力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亲自感受夏天里万物都在生长,明白人也要珍惜时间,积极争取知识、能力、经验的增长,不能错过时机,否则就会一事无成的道理。
17盼
[教学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积累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盼”这一心理活动的地方,学习作者描写心理活动的技巧。
3.把握课文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课文的中心,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使用材料的。
2.揣摩作者在叙事时的内心活动,体会文章心理描写的好处。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13个生字。积累词语。
2.能体会课文是围绕中心意思写的。(重点)
一、激趣导入
1.你曾经特别盼望做什么事情?(唤起学生生活体验)文中的“我”特别盼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者的“盼”。
2.作者简介:铁凝,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
2.学习本课“我会写”的生字,注意易错生字的写法。(如,袖 篷 嚷 酱 唇)
3.结合课文,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窸窸窣窣 厚墩墩 小心翼翼 玛瑙)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理清层次。
(1)“我”盼的是什么?围绕“盼”,作者写了哪些内容?
(2)划分段落。
第1~3自然段:有了新雨衣,盼望变天。第4~17自然段:盼到下雨却未能出门。
第18~20自然段:盼到雨继续下,终于如愿以偿。
四、聚焦起因,感受喜爱
1.从哪儿能感受到“我”对这件雨衣的喜爱呢?
2.品读第1~3自然段,从雨衣的外形、“我”的动作、“我”的期盼,交流“我”对雨衣的喜爱。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感受课文是如何把心理活动写具体、写生动的,说出这样写的好处。(难点)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文中的“我”特别盼望什么吗?谁能带着大家一起来回顾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读课题“盼”。“我”是如此喜爱这件新雨衣,课文是如何把“我”盼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的呢?
二、品味“盼”的心情
(一)出示自学提示
1.找出文中具体描写“盼”的小事件,用批注的方式写下自己的感受。2.小组交流,品读、体会,领悟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
(二)小组汇报
小组成员在汇报时,通过朗读,结合文章内容谈感受,并与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
预设:
1.得到雨衣盼变天。
“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心理活动描写。老天似乎在和“我”作对,越是不下雨,“我”对下雨天的期盼就更加急切。
2.下起雨来盼外出。
(1)放学时下雨格外兴奋。
①“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心理活动描写。“我”当时会想些什么呢?为什么雨点打在头上,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②“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动作描写。一般人遇到下雨,都会加快脚步、捂住头快步走,“我”为什么会这样做呢?想象当时的情境,你们会怎样呢?
(2)借故外出。
①关注对话。
分角色朗读第5~15自然段,交流体会心情。
②关注提示语。
兴奋:我嚷着奔进厨房。失落:我嘟囔着,心想,你怎么就不向窗外看一眼呢?
央求:我央求着。不甘:我一边说,一边用眼瞟着窗外,生怕雨停了。
③关注借口。
买酱油、炖肉。
3.窗前看雨,雨后盼雨。
(1)窗前看雨盼雨停。
“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充满童真的想法,充满对雨天的期待。
(2)雨后想象盼下雨。
“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
难道作者只是在写雨后的景色吗?想象此时此刻,“我”的心理活动。
三、终盼雨来,穿上雨衣
第二天早晨,雨终于被“我”盼来了,那一刻“我”竟然感觉这雨点是甜的。谁来带着我们感受一下?
1.请生读课文。
2.体会“我”穿上雨衣前后的兴奋和喜悦。
(1)下雨时的兴奋。
(2)穿雨衣时的如愿以偿。
抓住动作描写,感受“我”穿上雨衣时的兴奋心情。
(3)雨点儿的跳跃。
雨点儿真的会“起劲地跳跃”吗?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呢?(作者是在借景抒发自己的感情)
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描写,找一找。
四、梳理内容,归纳方法
课文围绕“盼”写了好几件小事例:得到雨衣、盼穿雨衣、穿上雨衣。(师生一起借助板书,一边回顾内容,一边梳理。)
其中,“盼穿雨衣”叙述得最为具体、详细,写了放学下雨、借故外出、窗前看雨、雨后看景。(师生一起借助板书,一边回顾内容,一边梳理。)
在围绕一个意思表达时,要将重要部分写得详细些、具体些,才能够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教学板书]
17 盼
[教学反思]
课文围绕“盼”展开内容,选取不同场景,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了人物的心情。整堂课我围绕作者的心情变化及描写方法展开,力求做到对学生习作上的指导。课文语言生动活泼,符合儿童心理,学生读来亲切自然,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因而对内容的理解主要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
课后我反思了一下,虽然这一单元是习作单元,重在对学生习作上的指导,但不该轻视课文的美感、学生的感受。除写法外,这篇课文表达的属于孩子的童真童趣,呈现的童年生活的美好画面都是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感受的。我反思是否可以以学生的感受为基础,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再让学生根据课文说说可以从哪些方面表现当时的画面和场景,这样既顾及了学生的感受,又将写法的学习由讲解变成运用,学生学起来也会更积极。
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领悟围绕中心意思选择材料,并将重要部分写具体的方法。【语文要素】
2.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选择合适的材料。【语文要素】
[教学重难点]
能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选择合适的材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交流平台
1.谈话导入。
在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夏天里的成长》和《盼》,谁来说一说文章的中心意思?
(《夏天里的成长》写了夏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盼》写了“我”盼着能穿上雨衣。)
2.学习活动,梳理内容。
组内交流:文章哪些事例(方面)写得很具体,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在事例(方面)做上标记。
3.交流反馈。
《夏天里的成长》:你在棚架上看瓜藤……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通过具体罗列快速生长的事物,让人感受夏天万物确实在迅速生长。)
4.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平台”,总结表达中心的方法。
二、初试身手
(一)第1小题
1.学习活动: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学生自主完成书上第76页练习,并想一想为什么这样选。
2.反馈引导:围绕“戏迷爷爷”这个中心意思,应选择和“戏”有关的材料。
3.给材料分类,进行有序整理。(分类:看戏、学戏、组建戏班子。)
(二)第2小题
1.看课本第2小题,从所给题目中选一两个,思考可以选择哪些事例或从哪些方面来写。
2.引导交流。
(1)抓住关键词分析题目。(注意“好斗”“淘气”“闲不住”等词)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参考“初试身手”中的第1小题样式,试着在稿纸上写出简略的事例。
(3)请几位同学读一读自己的选材,其他同学仔细听,有异议的话可以提出并讨论,重点关注这些选材有没有围绕中心意思。
(4)教师点拨围绕中心选材的技巧。
[教学反思]
“交流平台”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学习方法,如果在整个单元的学习内容结束后再去归纳,学习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所以我在课文的教学中已经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教授,“交流平台”中的讨论是再次强化,并且稍稍深入,结合其他单元的文章来探讨。“交流平台”的另一个功能是引导学生领悟写作方法,本单元的习作便是围绕从不同的方面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对本单元文章写法的交流,也就是为本单元的习作打下理论基础。“初试身手”则从理论转向实践,为学生提供范本,为确定题目的习作选取恰当的材料。“初试身手”定位在“初试”,所以我只是让学生初步尝试围绕中心意思选择事例,或从几个方面去写,并没有要求学生写得非常具体,只要能概括出事例或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可,我们把重点放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
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写的,并迁移到、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语文要素】
2.能围绕所选择的汉字,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能围绕中心意思精心选材。【语文要素】
3.在写作之前,应先确立中心,并列出提纲。
[教学重难点]
1.确立习作的中心意思,并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写作。
2.选择典型的材料或事例,以突出习作的中心意思。
[教学课时]
1—2课时
一、游戏导入,激发表达意愿
1.每个汉字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汉字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我们先来玩个汉字游戏,老师说一个汉字,你们表演相应的感受。
2.听汉字表演感受:冷 热 泪 甜 乐 寻
二、拟写提纲,确立中心意思
1.巧借图示,构思引路。
(1)示范打开思路:演着演着,这些字眼是否让你想起了某些事?我们先选一个来说说。比如看到“乐”字,你想到了什么?
(2)反馈形成一级导图。
2.回顾课文,形成二级导图。
(1)回顾课文:在这个单元中,
我们学习了表达中心意思的两种方式,分别是从不同方面表现中心和用不同
事例表达中心。
(2)讨论形成二级导图:关于“乐”字,我们想到了这么多,如果选择写这个字,你是想选择几个方面来写,还是想选择一个方面写几个事例?
预设1:选择几个方面,把相应的那几个方面涂上颜色。
预设2:选择一个方面写几个事例,在相应的方面下方画二级导图写上事例。
3.选择汉字,试画导图式提纲。
(1)自主选择一个汉字,模仿“乐”的构思过程,试画导图式提纲。
(2)同桌互相说说提纲,看看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
(3)选择两例典型集中展示,用好的提纲做进一步引领,给不好的提纲提出修改建议。
三、尝试习作,围绕中心表达
1.自主支招:有了好的提纲,习作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在正式开始习作之前,同学们有什么建议可以帮大家写好这篇文章吗?
预设:要紧密围绕中心意思,并将重点部分展开写具体。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环境等描写,突出中心。
2.回顾自己的提纲,把准备重点展开写的部分画一颗星。
3.运用已有经验,学生借助提纲尝试写作。
要求:①围绕中心意思写。②把重点部分写具体。③题目可以用选的这个字,也可另拟。
4.写完同桌互评,中心明确点一个赞,中心散乱提意见。
四、习作分享,赏析学习
1.习作后反馈:课前同学们都完成了自己的习作,同桌之间还交换阅读了。认为同桌的习作表达的中心意思很明确的请举手。
2.佳作展示及赏析,学习其中的表达方法。
五、片段引路,示范修改
读例文学方法。
1.学生依据批注自学例文。
2.聚焦《爸爸的计划》,学习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1)明确思路:文章的多个事例中,重点写的是爸爸制订暑假计划的事。
(2)朗读具体描写爸爸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方法。
◇一到订计划的时候,爸爸便眉飞色舞。“七时起床……”
◇“什么?”……你看,午睡、吃饭、休息,什么都有了。”
(3)学生尝试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3.聚焦《小站》片段,学习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中心。
句子一:这是一个铁路线上的小站……旅客们甚至连站名还来不及看清楚。
句子二:这个小站坐落在山坳里……几树灿烂的杏花。
(1)学生讨论:最后两段没有再写小站的“小”,这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呢?(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中心。)
(2)引导学生发现对比的方法,作者将小站与周围光秃秃的石头山形成对比,突出了小站虽小却给旅客带来温暖的春意。
六、自主修改,二次展示
1.对照评价要求自主修改:中心好比靶心。围绕中心意思写,首先要选材合理,能表现中心;其次要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突出中心;如果能用上环境烘托或对比的方法更好。
2.利用班级展台展示完成的习作。
3.学生之间互相赏析,互相点赞写评语。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习作普遍有着畏难情绪,开头导入时,我用汉字游戏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兴趣,也打开了学生的思路。
紧接着,我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表达,以“乐”字为突破口,给学生一个思考的范例,帮助学生明确中心,拟写提纲。
在习作后的讲评环节,我以例文为评价标准,让学生将自己的习作与习作例文作比较,重温例文表达方法,修改自己的习作,将例文进行了灵活的运用,帮助学生顺利解决了习作中的难点。
学生在列提纲时能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结构,不足之处在于大部分学生的选材同类化较多,且存在重要事例不具体的问题。今后的习作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说心里话,写心里事,抒发真挚情感,给学生创设生活中的情境,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二年级上册课文4综合与测试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动画导入,揭示课题,范读课文,指导学生读课文,教学生字词,总结全文,感悟寓意,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三单元单元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语文要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