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6.3 角的平分线教案
展开角的平分线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证明。
2.角平分线的逆定理的证明。
3.定理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要求
1.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图形语言的能力。
2.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实践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
角平分线的定理的证明。
【教学难点】
1.正确地表述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命题。
2.正确地将文字语言转化成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对几何命题加以证明。
【教学方法】
探索——引导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问题,搭建探究平台
问题:同学们知道角平分线上的点有什么性质吗?你是怎样得到的?
下面我们用折纸的方法探索过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性质,步骤如下:
(1)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一个角∠AOB,沿角的两边将角剪下,将这个角对折,使角的两边重合 | |
(2)在折痕(即角平分线)上任意取一点C | |
(3)过点C折OA边的垂线,得到新的折痕CD,其中,点D是折痕与OA边的交点,即垂足 | |
(4)将纸打开,新的折痕与OB边的交点为E |
从折纸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出CD=CE,即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你能证明它吗?
二、展示思维空间,构建活动空间
[师]我们从折纸过程中得到了角平分线上的点的性质,我们还需运用所学的公理和已证的定理证明它。请同学们自己尝试着证明它,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生]已知:如图,OC是∠AOB的平分线,点P在OC上,PD⊥OA,PE⊥OB,垂足分别为D、E。
求证:PD=PE。
证明:∵∠1=∠2,OP=OP,∠PDO=∠PEO=90°,∴△PDO≌△PEO(AAS)。
∴PD=P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以指导.)
[师]我们用公理和已学过的定理证明了我们折纸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我们把它叫做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我们再来一起陈述:(用多媒体演示)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我们经常用逆向思维得到一个原命题的逆命题。你能写出这个定理的逆命题吗?
我们在前面学习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时,已经历过构造其逆命题的过程,我们可以类比构造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命题。
[生]如果有一个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那么这个点必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生]我觉得这个命题是假命题。角平分线是角内部的一条射线,而角的外部也存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
[师]这位同学思考问题很仔细。事实上,从同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一般组成两个角,而“角的内部”通常是指其中小于180°的角的内部,其余部分为角的外部。如上图所示,到∠AOB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应是射线OC、OD、OE、OF,但其中只有射线OC(即在∠AOB内部的射线)才是∠AOB的平分线。因此逆命题中应加上“在角的内部”的条件。
谁再来完整地叙述一下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命题呢?
[生]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
[师]它是真命题吗?
[生]没有加“在角的内部”时,是假命题。但根据题意我觉得应加上“在角的内部”这一条件,因此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师]你能证明它吗?
(由大家自己独立思考完成,在全班讨论交流,对困难学生可个别辅导)
[生]证明如下:
已知:在∠AOB内部有一点P,且PD⊥OA,PE⊥OB,D、E为垂足且PD=PE,
求证:点P在∠AOB的角平分线上。
证明:∵PD⊥OA,PE⊥OB,∴∠PDO=∠PEO=90°。
在Rt△ODP和Rt△OEP中
OP=OP,PD=PE,∴Rt△ODP≌Rt△OEP(HL定理)。
∴∠1=∠2(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师]逆命题利用公理和我们已证过的定理证明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把这个逆命题叫做原定理的逆定理。给它起个名字吗?
[生]我们就把它叫做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吧,因为满足条件的点在角平分线上,连接角的顶点与此点就得到了这个角的角平线了。
[师]很好!我们就把它叫做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吧!我们一起再来陈述一下它的内容:
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
三、例题解析
例:已知:△ABC中,∠B的角平分线BE与∠C的平分线CF相交于点P。
求证:AP平分∠BAC.
证明:过点P作PM⊥BC,PNAB,垂足分别为M,N,Q。
∵BE是∠B的平分线,点P在BE上,
∴PQ=PM。(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同理,PN=PM。
∴PN=PQ(等量代换)
∴AP平分∠BAC。(角的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四、随堂训练
如图,AD、AE分别是△ABC中∠A的内角平分线和外角平分线,它们有什么关系?
解:∵AD平分∠CAB,∴∠1=∠2=∠CAB.
又∵AE平分∠CAF,∴∠3=∠4=∠CAF。
∵∠CAB+∠CAF=180°,∴∠1+∠3=(∠CAB+∠CAF)=×180°=90°,即AD⊥AE。
四、课时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折纸的基础上,证明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应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推理证明意识和能力。
五、活动与探究
如图,在∠AOB的两边OA、OB上分别取OQ=OP,OT=OS,PT和QS相交于点C。
求证:OC平分∠AOB。
证明:在△OPT和△OQS中,OP=OQ,OT=OS,∠POT=∠QOS,∴△OPT≌△OQS(SAS)。
∴∠OTC=∠OS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在△CQT和△CPS中,∵OT=OS,OP=OQ,∴OT-OQ=OS-OP即QT=SP,又∵∠PCS=∠QCT,∠OTC=∠QSC,∴△CQT≌△CPS(AAS)。
∴CT=CS(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在△OCT和△OCS中,OC=OC,OT=OS,CT=CS。
∴△OCT≌△OCS(SSS)。
∴∠TOC=∠SO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即OC平分∠AOB。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6.3 角的平分线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6.3 角的平分线教案设计,共2页。
2020-2021学年16.3 角的平分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6.3 角的平分线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问题探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6.3 角的平分线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冀教版八年级上册16.3 角的平分线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