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能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学习和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
3.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认识通过科学实验可以获得有价值的探究结果。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现象;学会表述实验现象;收集呼出气体的操作。
新课引入
【情景导入】投影:四大发明图片。
讨论交流:其中哪些发明与化学有关,了解化学史。
引入新课: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可以发现并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化学知识。首先,让我们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探究。
教学过程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实验探究]对一支蜡烛在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阶段进行观察。
学生观察蜡烛的结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等,并嗅其气味,用小刀切一小块石蜡放入水里看是否沉入水底。
各小组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物理知识进行开放性探究:
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讨论交流]请提出你们的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学生讨论,提出猜想:人呼出的气体中①全部是二氧化碳;②二氧化碳比空气中的多;③水蒸气比空气中的多;④氧气比空气中的少;⑤没有氧气了。
小组讨论探究方案,全体交流:简要叙述实验步骤,相互讨论方案的优缺点,统一方法。
[分组实验]
课堂小结
本节课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入手,通过实验等手段对这些问题进行探究,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和内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课。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思考和探究,教师重点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操作,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引导分析实验结论。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看似简单,其实有着比较深刻的内涵。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此项探究活动,敢于增加或更改某些实验观察的内容,谁观察到的现象越多,描述越详细、越准确就越好;要鼓励学生敢于将自己的实验结果与别人进行交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并改进自己的短处。21教
例题展示
类型一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例1蜡烛刚熄灭时会产生一股白烟,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这股白烟的成分,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针对这些假设设计实验:
(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中不含水蒸气。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这是为了验证假设A(填字母序号),但这样做不能(填“能”或“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无法判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是原来燃烧生成的还是蜡烛熄灭时产生的。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C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A。
类型二 对人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例2图1-2-2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CO2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
(1)利用图1-2-2乙所示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这个实验现象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用大针筒将100 mL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 mL澄清石灰水中(如图1-2-2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100 mL空气压入另一瓶20 mL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因为100 mL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故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
解析:(2)将100 mL空气压入20 mL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是因为100 mL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故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极少,所以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
类型三 科学探究的环节
例3同学们知道食醋、柠檬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B )
A.提出问题
B.设计实验
C.得出结论
D.反思交流
解析:“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是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小敏同学提出用pH试纸检验,这属于设计实验环节。
课后作业
一、当堂反馈
1.要解决化学问题,一般要用科学探究方法。科学探究环节的第一步一般是( B )
A.动手实验 B.提出问题
C.调查研究 D.总结归纳
2.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D )
①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外焰 ②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 ③蜡烛燃烧能发光、放热 ④蜡烛燃烧能生成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 D.①②③④
3.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D )
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我们呼出的气体极易溶于水
D.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解析:人体呼出的气体相对于空气来说,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氧气的含量较少;呼出的气体中大部分是不溶于水的。
4.对科学探究认识错误的是( B )
A.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B.科学探究是独立完成的操作,不需要合作
C.实验方案的设计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D.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环节
5.小李同学和王老师为探究人体呼出的气体与空气成分的差异,进行了实验,实验中利用仪器测定气体的成分见下表。
(1)小李同学进行实验时,发现伸入盛有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燃着的小木条先熄灭,其原因可能是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低(写一点即可)。
(2)由上表可知,室内空气与正常呼出的气体相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填气体名称)的含量变化较大,且变化量基本相等。
二、课后练习
1.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B )
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
2.小萌同学在做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时,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如图1-2-3所示),他惊奇地发现蜡烛又能重新燃烧起来。由此,他大胆地做了一个推测,此白烟是( D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棉线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解析:白烟是蜡烛刚熄灭时形成的,具有可燃性,故应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3.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气体中各滴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发现只有滴入到呼出气体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C )
A.吸入的空气中不含CO2
B.呼出的气体全部是CO2
C.CO2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高
D.O2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比在吸入的空气中的含量低
4.探究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A,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吹灭蜡烛时,空气中也含有二氧化碳。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燃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C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A、B,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均不能燃烧。
5.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都含有多种成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人体通过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总量平衡至关重要。
(2)如何证明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差异?先收集好一瓶空气,再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实验方法:把石灰水分别倒入两个集气瓶中,振荡,现象是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石灰水比吸入气体的集气瓶中更浑浊,则证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的空气中的多。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讨论交流,指导评价,指导方法,分组实验,展示交流,现象结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a href="/hx/tb_c984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进行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