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综合与测试教案及反思
展开《化学课程标准》第三部分内容标准是《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
(三)质量守恒定律
二、本单元教材分析
前面学生己学习了四个单元的内容,已经明确了化学反应的特征、物质构成的奥秘(认识化学元素、物质组成的表示),在此基础上从本单元起,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即(量的)方面展开,即是让学生明确由质变到量变。这也是探究学习的一大转折点。所以本单元是初中化学最基础的内容,学好本单元内容对学生今后学习化学至关重要 , 是今后学习化学的最必要的基础知识。
本单元有3节内容,第一节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的教学作好理论的准备,这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第二节介绍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方法和步骤,说明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意义。第三节从量的方面研究物质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化学方程式的有关知识,这是学习化学的基础的知识与技能。
三、单元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学习从宏观物质之间的反应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本质,并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方法,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表达的意义。
3.进一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初步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并用所学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活动中,初步体验科学探究的主要过程。
2.从定量角度进一步理解化学反应,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活动中,进一步形成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和善于合作的学习品质。
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的学习,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四、单元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其实质。
2.化学方程式的概念、书写、配平方法、表示的意义。
3.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
(二)教学难点:
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能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解释。
2.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及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质量比的计算方法。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中反应物或生成物为不纯物的计算方法。
本单元主要学习方式和科学方法
主要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主要科学方法:——模型法、类比法
五、单元教学进度安排建议
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 1课时
第二节化学方程式 2课时
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3课时
单元探究活动 2课时
鲁教版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情景创设,教师引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节 化学反应的表示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情景引入,活动天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一节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情境引入,教师引导,活动天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