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强化训练)(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第0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强化训练)(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向含有c=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强化训练)1.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化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提高了我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太阳能分解水制取氢气B.开采可燃冰获取燃料C.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供电D.运载“嫦娥四号”的火箭发射答案:B 【解析】水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从海底开采可燃冰获取燃料,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B符合题意;新能源汽车燃料电池供电,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运载“嫦娥四号”的火箭发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机械能, 发生的是化学反应,有新物质生成,D不符合题意。2.巴黎圣母院是全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下列在传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化学变化无关的是( )A.石质阶梯被游客磨损B.石质雕像被酸雨腐蚀C.铜质雕像逐渐变为绿色D.木制中轴塔在火灾中坍塌 答案:A 【解析】石阶磨损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无关,A项符合题意;石雕的主要成分包括碳酸盐,接触酸雨发生化学变化,B项不符合题意;铜雕像变为绿色,是因为Cu在潮湿的空气中与CO2反应生成了铜锈,是化学变化,C项不符合题意;木头燃烧是化学变化,D项不符合题意。3.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展现了文物修复者穿越古今与百年之前的人进行对话的职业体验,让我们领略到历史与文化的传承。下列文物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BCD银器用除锈剂见新变形的金属香炉复原古画水洗除尘木器表面擦拭烫蜡 答案:A 【解析】银器表面锈蚀物主要成分为氧化银、氯化银、硫化银等,“银器用除锈剂见新”涉及化学变化,A符合题意;变形的金属香炉复原、古画水洗除尘、木器表面擦拭烫蜡过程中均没有新物质产生,均未涉及化学变化,B、C、D不符合题意。4.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编织渔网的尼龙绳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B.文房四宝中的砚台,用石材磨制的过程是化学变化C.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它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月饼中的油脂易被氧化,保存时常放入装有硅胶的透气袋答案:C 【解析】尼龙的成分为合成纤维,是己二酸和己二胺缩聚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而纤维素为多糖,故A错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用石材制作砚台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丝绸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C正确;硅胶具有吸水性,不具有还原性,不能防止食品氧化变质,故D错误。5.向含有c(FeCl3)=0.2 mol·L-1、c(FeCl2)=0.1 mol·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黑色分散系为胶体,分散系的分散质为Fe2O3B.可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黑色分散系中的金属氧化物C.向沸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也可得到该黑色分散系D.形成该黑色分散系时发生的反应为Fe2++2Fe3++8OH-===Fe3O4(胶体)+4H2O答案:D 【解析】三氧化二铁为红棕色,而本题中得到的是一种黑色分散系,A错误;胶体、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B错误;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C错误;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水和氯化钠,离子反应方程式为Fe2++2Fe3++8OH-===Fe3O4(胶体)+4H2O,D正确。6.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 m)恢复了磁性,其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关于“钴酞菁”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钴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钴酞菁”分子既能透过滤纸,又能透过半透膜C.“钴酞菁”分子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悬浊液D.“钴酞菁”分子直径比Na+的直径小答案:A 【解析】胶体粒子的大小介于1~100 nm之间,“钴酞菁”分子的直径为1.3 nm,所以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具有胶体的性质,如产生丁达尔效应等,A正确;“钴酞菁”分子直径为1.3 nm,小于滤纸的缝隙,大于半透膜的缝隙,所以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B错误;“钴酞菁”分子的直径为1.3 nm,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C错误;“钴酞菁”分子的直径为1.3 nm,Na+半径小于1 nm(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溶液),故“钴酞菁”分子的直径比Na+的直径大,D错误。7.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含有添加剂的食物对人体健康均有害,不宜食用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人体缺乏铁元素,可以补充硫酸亚铁,且多多益善D.“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答案:B 【解析】我国把营养强化剂也归为食品添加剂的范畴,包括对人体有益的某些氨基酸类、盐类、矿物质类、膳食纤维等,A错误;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B正确;人体缺乏铁元素,可以补充硫酸亚铁,但不是多多益善,因为人体内铁过量,也会引起各种疾病,C错误;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错误。8.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下列化学反应,已知A、B、C中均含有同种元素,则下列对应物质不正确的是( )选项A物质B物质C物质D物质ANaOH溶液Na2CO3溶液NaHCO3溶液CO2BFeFeCl2FeCl3Cl2CAlCl3溶液Al(OH)3NaAlO2溶液NaOH溶液DH2SSSO2O2 答案:B 【解析】若A为NaOH溶液,D为CO2,NaOH可与CO2反应生成Na2CO3,Na2CO3可与H2O和CO2反应生成NaHCO3,NaOH可与NaHCO3反应生成Na2CO3,A正确;若A为Fe,D为Cl2,Fe与Cl2反应生成FeCl3而不是FeCl2,B错误;若A为AlCl3溶液,D为NaOH溶液,AlCl3可与NaOH反应生成Al(OH)3,Al(OH)3可与NaOH反应生成NaAlO2,AlCl3可与NaAlO2反应生成Al(OH)3,C正确;若A为H2S,D为O2,H2S可与O2反应生成S,S可与O2反应生成SO2,H2S可与SO2反应生成S,D正确。9.成语、古诗词、谚语等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有关解读错误的是( )选项传统文化化学角度解读A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美酒“香”主要因为美酒中含有酯类物质B百炼成钢生铁在高温下挥发去除炭等杂质转化成钢C三月打雷麦谷堆在雷电等一系列作用下N2转化成能被作物吸收的化合态氮D《本草纲目》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消石也”“消石”的主要成分是KNO3,KNO3的焰色为紫色 答案:B 【解析】酒在放置过程中,部分乙醇转化成乙酸乙酯等酯类物质,酯类物质具有香味,A项正确;利用生铁炼钢时,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C转化成CO或CO2,从而降低生铁中C杂质含量,B项错误;在雷电作用下空气中N2和O2反应生成NO,然后NO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形成可溶性硝酸盐被作物吸收,C项正确;“消石”的主要成分是KNO3,KNO3的焰色为紫色,D项正确。10.2020年世界范围内爆发新冠肺炎,许多国家采取封城封镇的措施阻止了冠状病毒蔓延。新冠病毒主要的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 ℃ 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因过氧乙酸能灭活病毒,所以在家每天进行醋熏能杀死家里的新冠肺炎病毒B.在空气质量检测中的PM2.5,属于气溶胶C.电解食盐水制取次氯酸钠喷洒房间能杀死新冠肺炎病毒D.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都属于有机物答案:C 【解析】醋酸为弱酸,不能杀死新冠肺炎病毒,而且会刺激呼吸道黏膜,不宜长期熏醋,故A错误;胶体粒子的直径范围为1~100 nm,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若粒子直径大于100 nm,则不能形成胶体,故B错误;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杀死新冠肺炎病毒,故C正确;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和漂白粉(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都属于无机物,过氧乙酸、乙醚和氯仿等都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1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石油的裂解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B.用热的纯碱溶液能清除灶具上的油污C.工厂的静电除尘利用了胶体带电的性质D.用活性炭为糖浆脱色和用臭氧漂白纸浆的原理不同答案:C 【解析】石油的裂解是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目的的石油加工过程,是深度裂化;煤的干馏是煤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强热分解的过程,均为化学变化,A正确;纯碱的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且加热水解程度增大,碱性溶液能促进油脂水解而除去,B正确;静电除尘利用的是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胶体总体不显电性,C错误;活性炭使糖浆褪色、臭氧漂白纸浆分别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和臭氧的氧化性,原理不同,D正确。12.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B.许多绣球花在酸性土壤中花朵呈蓝色,在碱性土壤中花朵呈粉红色,若想获得蓝色花朵,可在土壤中施用适量的硫酸铝C.在石英管中充入氖气,通电时能发出比荧光灯强亿万倍的强光,人称“人造小太阳”D.人被蚊子叮咬后皮肤发痒或红肿,简单的处理方法:抹稀氨水或碳酸氢钠溶液答案:C【解析】维生素A、D、E、K必须溶在油脂里面,才会被人体吸收,A项正确;铝离子水解会使土壤显酸性,绣球花在酸性土壤中花朵呈蓝色,B项正确;在石英管中充入氙气制成的灯被称为“人造小太阳”,C项错误;蚊子叮咬后留下的毒液显酸性,和稀氨水、碳酸氢钠溶液等呈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盐,从而减轻疼痛,D项正确。13.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被外国学者誉为“17世纪中国工艺百科全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凡白土日垩土,为陶家精美器用”中“陶”是一种传统硅酸盐材料B.“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中“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C.“烧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该过程屮反应的类型为置换反应D.“每红铜六斤,入倭铅四斤,先后入罐熔化,冷定取出,即成黄铜”中的黄铜是合金答案:B【解析】陶瓷是传统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项正确;“凡火药,硫为纯阳,硝为纯阴”中“硫”指的是硫黄,“硝”指的是硝酸钾,B项错误;该过程中的反应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C项正确;黄铜是铜锌合金,D项正确。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O和Al2O3都属于两性氧化物 B.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均为液态C.Fe3O4和Pb3O4中的金属都呈现两种价态 D..葡萄糖溶液和淀粉溶液都具有丁达尔效应答案:C 【解析】MgO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悬浊液的分散质是固体小颗粒,B错误; 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Fe元素的化合价为+2、+3价,Pb3O4可表示为2PbO·PbO2,Pb元素的化合价为+2、+4价,因此两种化合物中的金属都呈现两种价态,C正确;葡萄糖分子是小分子,葡萄糖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小于1 nm,所以葡萄糖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错误。15.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或归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漂白粉、水玻璃、福尔马林都是混合物
B.乙烯、油脂、纤维素、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PM2.5(微粒直径约为2.5×10-6m)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纯碱、氨水、蔗糖分别属于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答案:A【解析】A.漂白粉成分是CaCl2和Ca(ClO)2,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都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B.乙烯、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光导纤维成分是SiO2,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C.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1nm=10-9m,PM2.5微粒直径约为2.5×10-6m大于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因此PM2.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不属于胶体,没有丁达尔效应,故C错误;D.纯碱为Na2CO3,属于强电解质,氨水是混合物,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蔗糖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16.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化学污染是指玻璃反射造成光线强对眼睛有害的污染B.“桐梓人”是在中国南方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之可以用测定其年代C.化肥普钙不可与草木灰混用D.锂电池是一种高能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工作时间长,工作温度范围宽,电压高等优点答案:A【解析】光化学污染是指光化学烟雾造成的污染,与玻璃反射无关,A项错误;具有放射性,可用于测定年代,B项正确;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水解使溶液显碱性,在碱性条件下,易转化为微溶于水的和,不能被植物吸收,从而降低肥效,C项正确;Li的相对原子质量较小,故作电极材料时,单位质量的锂放出的电能大,比能量高,同时,锂电池具有工作时间长,作温度范围宽电压高等优点,D项正确。1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比表面积大的有机合成纤维, 可用作新型储氢材料B.空间实验室的硅电池板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C.在家可用食醋代替CO2来增强漂白粉的漂白性D.“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人,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文中的“气”是指乙烯答案:A【解析】碳纳米管是碳单质,不属于有机合成纤维。18.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答案:C【解析】A对,侯氏制碱法是将NH3、CO2通入饱和NaCl溶液中,由于NaHCO3溶解度小于Na2CO3,故NaHCO3在溶液中析出;B对,浓盐酸易挥发,与NH3结合生成NH4Cl固体小颗粒,出现白烟;C错,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补碘常在食盐中加入KIO3固体而不是高碘酸,高碘酸为强酸性物质;D对,制备黑火药的原料为S、KNO3、C,三者比例为1:2:3。19.下列关于“化学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B.“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C.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D.光化学烟雾不会引起呼吸道疾病答案:D【解析】光化学烟雾的危害就在于破坏呼吸道粘膜,引发呼吸道疾病,D错。20.化学与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活中钢铁制品生锈主要是由于发生吸氧腐蚀所致B.石油的裂化、裂解和煤的干馏都属于化学变化C.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合成纤维的组成元素相同D.工业废水中的Cu2+、Hg2+等重金属阳离子可以通过加入FeS除去答案:C【解析】生活中钢铁制品表面的水膜呈中性或弱酸性,主要发生吸氧腐蚀,A正确。石油的裂化、裂解和煤的干馏都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B正确。天然纤维中的蚕丝属于蛋白质,与人造纤维的组成元素不同,某些合成纤维为烃类物质,C错误。加入FeS,Cu2+、Hg2+等重金属阳离子生成更难溶于水的物质,D正确。21.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叫可入肺颗粒物,与肺癌、哮喘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它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等,下列与PM2.5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大力发展电动车,减少燃油汽车的尾气排放量B.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可减少废气中SO2的量C.多环芳烃是强致癌物,能吸附在PM2.5的表面进入人体D.PM2.5含有的铅、镉、铬、钒、砷等对人体有害的元素均是金属元素答案:D【解析】大力发展电动车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量,A项正确;燃煤时加入适量石灰石,石灰石受热分解,产生的CaO与SO2反应生成CaSO3等可减少SO2的排放量,B项正确;砷是非金属元素,D项错误。22.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不正确的是( )①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②根据物质在常温下的状态,可以从硅、硫、铜、铁、氮气中选出氮气③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④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 ⑤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⑥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硫酸盐、碳酸盐、钾盐和铵盐A.①④⑤⑥ B.③④⑤⑥C.只有①③ D.全部答案:A【解析】氢、氦等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少的元素不是金属元素,而是非金属元素,①错误;醋酸是一元酸,但醋酸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应根据酸分子电离出的H+数目判断酸是几元酸,④错误;含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是两性氧化物,Mn2O7是酸性氧化物,而含非金属元素的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是不成盐氧化物,⑤错误;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将盐分为易溶盐、微溶盐和难溶盐,⑥错误。23.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B.《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C.《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显色反应D.《抱朴子·金丹篇》中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解析】由“蒸令气上”可知与混合物沸点有关,则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故A正确;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则说明合金硬度大于各成分,故B正确;鉴别KNO3和Na2SO4,利用钾元素和钠元素的焰色反应不同,钠元素焰色反应为黄色,钾元素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为紫色,故C错误;丹砂(HgS)烧之成水银,HgSHg+S,积变又还成丹砂的过程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水银和硫)生成,且单质(水银和硫)重新生成化合物,故该过程包含分解、化合、氧化还原反应,故D正确。24.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且都有明显颜色变化的是( ) A.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冷却NO2气体 B.石油分馏;丁烷裂解 C.木炭吸附NO2气体;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 D.向品红溶液中加入SO2;向FeCl3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答案:C 【解析】打开盛装NO的集气瓶,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是化学变化,A不正确;石油分馏和丁烷裂解均没有明显颜色变化,B不正确;木炭吸附NO2气体,气体红棕色变浅;将氯气通入品红溶液中,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C正确;向品红溶液中通入SO2,二氧化硫会和品红反应使其褪色,是化学变化,D不正确。25.北宋杨亿、黄鉴《杨文公谈苑》中记载:“嘉州峨眉山有菩萨石,多人采之,色莹白,若泰山狼牙石、上饶水晶之类,日光射之有五色。”下列“石”与“菩萨石”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的是 ( ) A.硅石 B.冰晶石C.石灰石 D.重晶石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菩萨石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是一种无色透明、洁净明亮的宝石。硅石的主要成分是SiO2,冰晶石的成分是Na3AlF6,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O3,重晶石的主要成分是BaSO4,故A项符合题意。26.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可得到清洁能源B.在新购置的房子中放置竹炭,吸收有毒气体C.用明矾净水D.用氢氟酸刻蚀玻璃制备工艺美术画答案:B 【解析】煤的气化和液化均为化学变化,A项错误;竹炭即用竹子烧制的炭具有吸附性,其吸收有毒气体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B项正确;Al3+水解生成Al(OH)3胶体,除去水中杂质,发生化学变化,C项错误;氢氟酸刻蚀玻璃是HF与玻璃中的SiO2反应,是化学变化,D项错误。27.战国所著《周礼》中记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蛎房”即牡蛎壳),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蔡伦改进的造纸术,第一步沤浸树皮脱胶的碱液可用“蜃”溶于水制得。“蜃”的主要成分是( )A.CaO B.NaHCO3C.SiO2 D.CaCO3答案:A 【解析】牡蛎壳为贝壳,贝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灼烧生成氧化钙。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03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讲义)(原卷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共16页。
这是一份第03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讲义)(原卷版)-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必做提升讲义(夯基础·再突破),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CuSO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2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5讲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素养提升与核心突破化学与stse、传统文化答案PDF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