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2021学年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后复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测试时间:30 分钟
1.下列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物镜B. 反光镜
C. 细准焦螺旋D. 遮光器
2.如图为光学显微镜镜盒里的 5 个镜头,①②⑤一端有螺纹(为物镜),③④一端无螺纹(为目镜)。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
A. ②和③B. ②和④C. ③和⑤D. ②和⑤
3.关于显微镜使用步骤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取镜安放②放置玻片标本③略上升镜筒,对光④转动细准焦螺旋⑤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⑥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A. ①③②④⑥⑤B. ①③②⑥⑤④
C. ①②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⑤⑥④
4. 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的是几号显微镜()
A. 1 号B. 2 号
C. 3 号D. 4 号
5.为使显微镜的视野变亮些,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①将镜筒上升一些②换大光圈③增强环境亮度④选用凹面镜⑤选用平面镜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③⑤D. ②③⑤
显微镜序号
目镜
物镜
1
5×
40×
2
10×
40×
3
10×
10×
4
12. 5×
10×
6.某同学选择了用凹面镜对准光源使外界光线通过通光孔,由此推测实验室内()
A. 气温较高B. 光线较亮
C. 湿度较大D. 光线较暗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应该()
双眼睁开,用右眼观察B. 双眼睁开,用左眼观察
C. 左眼观察,右眼闭上D. 右眼观察,左眼闭上
8.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镜头(如图),其目的是()
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的视野
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玻片标本
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
将观察对象移至视野中央
9.显微镜视野中发现了一个污点,下面操作中不能用于判断污点来源的是()
转动反光镜
移动玻片标本
更换目镜
转动转换器
10. 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应怎样移动载玻片,才可以使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
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
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
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
向右上方移动载玻片
11.关于使用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通过目镜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则对光完成
调焦时,先转动细准焦螺旋,再转动粗准焦螺旋
要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观察时,目镜用 10×,物镜用 10×,则放大倍数为 100 倍
12.图中甲是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5×、16×)和物镜(10×、40×), 乙是在甲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 160 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物像。欲将乙视野中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并放大到 640 倍进一步清楚地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将装片向左上方移动,使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
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③
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
换成高倍物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
二、非选择题
13. 将下列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与其相对应的功能连接起来。粗准焦螺旋放大物像
细准焦螺旋小范围升降镜筒
物镜和目镜大范围升降镜筒
反光镜反射光线
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14.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填写各部位名称:
① ;④ ;⑧ 。
转动[ ] ,可以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过程中,当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 ] , 使其下降到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然后转动[ ] ,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转动[ ] 时,镜筒升降幅度很小。
放置玻片标本的部位是载物台,上面起固定标本作用的结构是[ ] 。
答案
答 案 A
解析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目镜和物镜。反光镜能够将外界的光线反射到镜筒中。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升降镜筒,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遮光器有调节光线强弱的作用。
答 案 A
解析③④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大;①②⑤一端有螺纹,为物镜, 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根据题图可知,放大倍数最大的镜头组合是②和③。
答 案 B
解析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为:取镜和安放→对光→放置玻片标本→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找到物像→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
答 案 B
解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的细胞越大,细胞的数目越少。1 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200;2 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400;3 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100;4 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125。因此 2 号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视野中细胞的数目最少。
答 案 B
解析改变显微镜的视野明暗,主要是通过转换光圈的大小与调节反光镜来完成的,还可以通过改变环境的亮度来调节。要使显微镜的视野变得亮一些,应使用遮光器的大光圈、反光镜的凹面镜,还可以增强环境亮度。
答 案 D
解析显微镜视野亮度调节的操作是: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某同学选择了用凹面镜对准光源使外界光线通过通光孔,由此推测实验室内光线较暗。
答 案 B
解析大多数人习惯用右手书写,所以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应双眼自然睁开,左眼注视目镜内观察物像,右眼绘图及记录。
答 案 B
解析使用显微镜观察时,调节镜筒下降的过程中,眼睛要注视物镜,以免物镜压到玻片标本,损坏物镜或弄破玻片标本。
答 案 A
解析显微镜视野中的污点可能在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上。判断其具体位置的方法是:更换目镜,如果污点消失,则该污点在目镜上;如果污点不消失,再移动玻片标本,如果污点跟着移动,则该污点在玻片标本上;如果更换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不消失也不跟着移动,则该污点在物镜上。“转动反光镜”不能用于判断污点来源。
答 案 C
解析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实物的倒像,物体和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下方,应向左下方移动载玻片,物像才能向右上方移动,从而到达视野的中央。
答 案 B
解析调焦时,应先转动粗准焦螺旋,找到物像,若物像不清晰,再转动细准焦螺旋,B 错误。
答 案 C
解析 换上高倍物镜后,视野会变暗,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C 错误。
答案
粗准焦螺旋放大物像
细准焦螺旋小范围升降镜筒
物镜和目镜大范围升降镜筒
反光镜反射光线
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
解析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及其功能分别是:粗准焦螺旋可以大范围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可以小范围升降镜筒;目镜和物镜可以放大物像;反光镜在镜臂的最下端,可以转动,用来反射光线;压片夹可用来固定玻片标本。
答案 (1)目镜物镜反光镜(2)⑧反光镜(3)④物镜②粗准焦螺旋
(4)③ 细准焦螺旋 (5)⑦ 压片夹
解析 (1)题图中显微镜各结构名称分别为:①目镜、②粗准焦螺旋、③细准焦螺旋、④物镜、⑤载物台、⑥遮光器、⑦压片夹、⑧反光镜。(2)转动⑧反光镜,可以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形成明亮的视野。(3)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过程中,当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意看④物镜,防止物镜与玻片标本接触;然后转动②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4)转动③细准焦螺旋时,镜筒升降幅度很小,它可以使模糊的物像变得更加清晰。(5)放置玻片标本的部位是载物台,上面起固定标本作用的结构是⑦压片夹。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精品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精品课后作业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A,【答案】C,【答案】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后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练习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第四节 单细胞生物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