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第1页
    2020-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第2页
    2020-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第3页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初春,冰雪消融汇成溪流                                    B. 盛夏,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外壁出现水滴
    C. 金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D. 寒冬,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2.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B. 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
    C. 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珠               D. 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
    3.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对“煮粽子〞的情景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 粽子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来增大内能         B. 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
    C. “粽子飘香〞说明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那么运动     D. 水温升高,水的比热容变大
    4.张乾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
    B. “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
    C. “雪景〞的形成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 “雪景〞的形成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5.以下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 物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 物体的温度越高,具有的热量越多                      D. 物体的内能增加,那么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6.以下流程如图是用来说明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及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关于对图中①②③④的补充正确的选项是〔  〕

     
    A. ①做功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压缩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 ①压缩冲程,②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做功冲程,④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①做功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压缩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 ①压缩冲程,②机械能转化为内能,③做功冲程,④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7.如以下图是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A.                     B.                     C.                     D. 
    8.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精〔   〕
    A. 热值不变,比热容减小一半                                B. 热值减小一半,比热容不变
    C. 热值和比热容都减小一半                                    D. 热值和比热容均不变
    9.甲、乙两个不同的物体,他们的质量、初温均相同,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当它 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接触,那么〔   〕
    A. 甲物体的温度传给了乙物体                                B. 甲物体放热,乙物体吸热
    C. 乙物体放热,甲物体吸热                                    D. 甲乙两物体之间没有热传递
    10.?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以下图,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选项是〔  〕

    A. 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 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 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 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那么运动
    11.儿时的回忆甚是美好,如图是儿时制作的“竹筒枪〞。将竹子两边削掉,用浸湿的纸团 堵住竹筒两边,再用筷子迅速推动其中一个纸团,此时,另一个纸团将被弹射出去同时 看到“白气〞。以下关于“竹筒枪〞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纸团打湿后总质量不发生变化
    B. “白气〞是纸团里的水汽化而形成的水蒸气
    C. 迅速推动纸团压缩竹筒里的空气,空气的内能减小
    D. 另一个纸团被弹射出去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和内燃 机的做功冲程相似
    二、填空题
    12.图中体温计的分度值是________℃,示数是________℃。

    13.伟大领袖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段话中所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14.隔水蒸鸡是海南常见的一道菜,其做法是:将鸡肉用盘子盛好放在装有清水的汤锅上蒸熟。盘子里的汤汁是水蒸气___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烹饪时,整个房间都能闻到鸡肉的浓香味,这是发生了________现象。
    15.泡温泉时感觉身体会发热,这是通过________的方式改变了身体的内能。烈日下,小兵去游泳池游泳,他感觉到游泳池边的水泥地面很烫脚,但游泳池里的水却很凉,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较大的缘故。
    16.可燃冰,石油、煤都属于________〔选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假设可燃冰的热值为4×107J/m3 , 完全燃烧lm3的可燃冰可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J,这些热量有60%被水吸收,可把________kg的水从20℃加热到80℃.[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17.某家庭用的电热水器将体积为60L,温度为20℃的自来水加热到50℃,那么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__J[水的比热容4.2×103J/〔kg·℃〕]. 假设热水器的功率为2000w,用时5000s,那么该热水器的效率为________.
    三、简答题
    18.夏天,冰淇淋从冰箱取出来后不久,其包装纸外表会变湿,这是为什么?把装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冻段时间。玻璃容易破裂,这又是为什么?请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两个现象。
    四、实验题
    19.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为缩短实验时间,小强在烧杯中倒入热水,热水中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__。
    〔3〕小强观察到: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如图丙中________图。(选填“A〞或“B〞)
    〔4〕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______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
    20.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以下图。根据图象特征答复以下问题:

    〔1〕实验时,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用试管装加热物质放在烧杯中进行加热,好处是________。
    〔3〕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 。
    〔4〕该物质温度为 时处于________态。 填“固〞或“液〞
    〔5〕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________min。
    21.如以下图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小华将初温和质量相等的色拉油和水分别装在相同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并不断搅拌,每隔0.5min测量一次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选用相同的酒精灯,是为了使单位时间内色拉油和水________相同,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色拉油和水________。
    〔2〕图中已经画出色拉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开始局部并不是直线,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除色拉油外还有________吸收热量,为尽量减小这种影响,写出一种改良方法:________。
    〔3〕根据上表实验数据,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当色拉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________需要的时间短,________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
    五、计算题
    22.要把质量为10kg的水从20℃加热到96℃,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假设这些热量由燃烧沼气提供,那么需要完全燃烧多少m3的沼气?[设沼气平安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C水=4.2×103J/〔kg•℃〕,q沼气=1.9×107J/m3].
    23.小红学习了热学知识后,她想估算一下她家每天做饭、炒菜需要的热量,于是小红仔细记录了她家每天做饭、炒菜需要的时间,并把它折算成烧水的时间,相当于在标准大气 压下每天将 30kg、20℃的水烧开[c 水=4.2×103J/(kg·℃)]。
    〔1〕小红家每天做饭、炒菜需要多少热量?
    〔2〕如果普通煤炉效率为 20%(c 煤=3×107J/kg),那么小红家每天做饭、炒菜至少需要多少 千克的煤?
    〔3〕试评析使用家用煤炉烧水的主要缺点有哪些?〔写出一条即可〕
    24.近年来,汽车逐步走进了普通百姓的家庭。
    〔1〕现在汽车的发动机大多是用汽油作燃料的汽油机。如以下图的汽油机正处在________冲程;

    〔2〕由于过度开发和使用加剧了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现在很多地方正在使用乙醇汽 油。乙醇汽油是一种由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替代能源,其中普通汽油 体积占 90%,乙醇〔即酒精〕体积占 10%。某型号汽车使用上述乙醇汽油在水平路面 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 920N,每行驶 100km 耗油 10kg。那么 10kg 乙醇汽油完 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乙醇汽油热值 q=4.6×107J/kg〕
    〔3〕该车此时的效率为多少?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解答】A、冰雪消融汇成溪流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B、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瓶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符合题意.
    C、深秋早晨的雾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液化现象,是液态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因为吸热又蒸发了,属于汽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D、冰冻的衣服会干是冰吸热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应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分析能力,物态变化是中考必考的一个知识点.
    2.【解析】【解答】A. 海水汽化成水蒸气,且液化是吸热过程,A符合题意;
    B. 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液化成水滴,B不符合题意;
    C. 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由液态变为固态,凝固成小冰珠,C不符合题意;
    D. 小冰珠在降落过程,由固态变为液态,熔化成雨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3.【解析】【解答】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即做功和热传递;煮粽子时,粽子从水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A不符合题意;锅边沿冒出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B不符合题意; “粽叶飘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那么运动,C符合题意;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仅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与温度无关,所以当水温升高后,水的比热容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那么运动.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仅与物质的种类有关,还与物质的状态有关.
    4.【解析】【解答】解: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在封闭的烧瓶中,用酒精灯加热,卫生球粉末受热就会升华变为气态,所以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气态的卫生球就会重新凝华为固态的卫生球粉末,粘在树枝上,形成“雪景〞.

    应选D.
    【分析】卫生球的粉末是固态的,粉末变少实际上是变为了气态,固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停止加热,气态的卫生球就会放热而凝华,树枝上的“雪景〞就是固态的卫生球粉末形成的,气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5.【解析】【解答】A、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接触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A符合题意;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比方晶体熔化过程,虽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B不合题意;
    C、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提到热量,C不合题意;
    D、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功,也有可能是发生了热传递,D不合题意 .
    故答案为:A .
    【分析】A、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B、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但温度不一定会升高,比方晶体熔化过程;
    C、热量是过程量,只有在热传递过程中才能提到热量,热量不能用“含有〞表达;
    D、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
    6.【解析】【解答】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压缩冲程中,活塞上升压缩气缸内的气体,使气体内能增大,燃料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应选D.
    【分析】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7.【解析】【解答】解:A、排气门开启,气体流出汽缸,是排气冲程;A不符合题意;
    B、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下行,汽缸容积变大,是做功冲程,B符合题意;
    C、进气门开启,气体流入汽缸,是吸气冲程;C不符合题意;
    D、两气门都关闭,活塞上行,汽缸容积变小,是压缩冲程,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理解各个冲程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8.【解析】【解答】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是否完全燃烧、体积等没有关系,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等没有关系,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故一瓶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精的热值和比热容不变.
    故答案为:D。
    【分析】热值、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体积等没有关系.
    9.【解析】【解答】甲、乙两个不同的物体,他们的质量、初温均相同,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因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所以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当他们接触后,发生热传递,热传递的方向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故甲物体放热,乙物体吸热.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亦可利用Q=cm△t分析解答,注意热传递的方向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10.【解析】【解答】解:A、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A不符合题意;
    B、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B不符合题意;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C符合题意;
    D、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了分子在做无规那么运动,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铁具有良好的导热性;炒主要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分子在做不停地无规那么运动,注意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11.【解析】【解答】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纸团打湿后所含物质增多,所以纸团的质量应该变大,A不符合题意;“白气〞是纸团里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B不符合题意;迅速推动纸团压缩竹筒里的空气,外界对空气做功,空气的内能增加,C不符合题意;另一个纸团被弹射出去的过程中,竹筒内的气体对纸团做功,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内燃机的做功冲程也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所以能量转化过程相似,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二、填空题
    12.【解析】【解答】由图可知体温计上1℃又分成了10份所以分度值是0.1℃,此时体温计的液柱最末端所超过38又多出了5个小格所以读数是38.5℃。
    故答案为:0.1;38.5.
    【分析】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再结合液柱的位置读数即可.
    13.【解析】【解答】冰是水遇冷直接变成固态,所以是凝固现象;雪是空气中气态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固态的雪,所以是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凝固;凝华.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
    14.【解析】【解答】蒸食物时,盘中的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温度食物的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形成扩散现象。
    故答案为:液化;扩散。
    【分析】气体变为液化是液化,分子不停的运动形成扩散现象。
    15.【解析】【解答】泡温泉时感觉身体会发热,是身体吸收了热量,所以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身体的内能。
    烈日下,小兵去游泳池游泳,他感觉到游泳池边的水泥地面很烫脚,但游泳池里的水却很凉,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相等的热量时,温度升高的低。
    故答案为:热传递;比热容.
    【分析】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关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水可做散热剂、冷却剂,用来解释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异,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等等.
    16.【解析】【解答】〔1〕可燃冰、石油、煤开发使用后,会越来越少,不可能在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所以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2〕1m3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热量:
    ;〔3〕由题知,水吸收的热量:

    根据 可得加热水的质量:

    故答案为:不可; 4×107 ;95.2.
    【分析】像化石能源、核能等短期内不能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叫不可再生能源.
    利用Q=Vq求得 完全燃烧1m3的可燃冰可放出的热量 ,再利用求得水吸收的热量,最后根据可得加热水的质量.
    17.【解析】【解答】Q=cmΔt=4.2×103J/〔kg·℃〕×1.0×103kg/m3×60×10-3m3×〔50℃-20℃〕=7.56×106 J;效率η= = 75.6%.
    故答案为: 7.56×106 ; 5.6%.
    【分析】利用Q=cmΔt求得 水吸收的热量 ;再利用η= 求得 热水器的效率 .
    三、简答题
    18.【解析】【解答】〔1〕从冰箱取出来的冰淇淋,温度比空气温度低的多,所以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冰淇淋包装纸会液化变成小水珠,所以包装纸外表会变湿。〔2〕利用水凝固后,冰的密度变小,体积变大来解答。
    把装水的玻璃瓶密封后放入冰箱的冷冻一段时间后,水会凝固结冰,而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但质量不变,所以体积会变大,由于体积变大,所以玻璃容易破裂。
    【分析】关于物态变化的题目,关键要分析出物质原来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然后利用物物态变化的定义确定答案.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温度变化,体积会变化,它的密度随温度变化;一般来说物质的密度是随着温度升高而变小,但是水的温度上升到4摄氏度时密度最大而后随着温度上升而减小. 
    四、实验题
    19.【解析】【解答】〔1〕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示数为68℃。〔2〕由图象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3〕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B图符合水沸腾前的现象;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的温度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故图A符合水沸腾时的现象;答案为A。〔4〕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不能使气压增大,不能提高水的沸点,故这种做法不可行。
    【分析】〔1〕读取温度计的示数要先认清分度值,然后看是零上还是零下,最后根据液柱位置读数.
    〔2〕沸腾的条件: 温度到达沸点,继续吸热.
    〔3〕沸腾过程中的现象〔沸腾前和沸腾时的现象:沸腾前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到液面处破裂〕.
    〔4〕影响实验时间的因素〔减少所用的时间,可以减少水的质量或提高水的初温〕.
    20.【解析】【解答】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其“适当〞的含义是:试管装有晶体的局部要完全浸没水中和试管不接触烧杯底部;用试管装加热物质放在烧杯中进行加热,这样加热物质与水充分接触,受热均匀,并且可以减缓物质熔化,方便记录数据;由图象可知,物质在48℃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48℃;该物质温度为30℃时物质还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处于液态;该物质从第6min开始熔化到12min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6min。
    【分析】〔1〕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时,一般都采用水浴法,物体的温度变化比拟均匀,并且变化比拟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3〕通过固体的熔化图象可以获取: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通过该图象有没有一个吸热但温度不变的水平段来确定〕、熔点〔水平段对应的温度〕、熔化过程所用的时间〔水平段结束的时刻与开始时刻的差值〕等信息.
    21.【解析】【解答】(l)选用相同的酒精灯,是为了使单位时间内色拉油和水吸收的热量相同,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色拉油和水均匀受热。(2)图中已经画出色拉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开始局部并不是直线,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除色拉油外还有容器吸收热量,即开始时先要将容器本身升温,然后热量才能传递给液体;
    为尽量减小这种影响,可以提高容器的初温。(3)由于水的比热容大,而色拉油的比热容小,所以当色拉油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根据 知,色拉油吸收的热量少,即色拉油需要的时间短,而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
    【分析】〔1〕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拟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实验中不断地用搅拌器搅拌,目的是使得物质受热均匀.
    〔2〕加热过程中,石棉网会吸收热量,据此分析.
    〔3〕由描点法作图;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推理答复.
    五、计算题
    22.【解析】【分析】利用 Q吸=cm△t 求得水 吸收的热量 ,结合题意, Q放=Q吸 =Vq,由此求得 需要完全燃烧沼气的体积 .
    23.【解析】【分析】〔1〕利用 Q吸=cm〔t-t0〕 求得 小红家每天做饭、炒菜需要的热量 .
    〔2〕结合 Q放=mq 及即可求得 小红家每天做饭、炒菜至少需要煤的质量 .
    〔3〕从能量的利用效率及环保等方面分析解答.
    24.【解析】【解答】〔1〕如以下图,汽油机的进气门、排气门均关闭,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且活塞向下运动,所以该冲程属于做功冲程;
    【分析】〔1〕由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关闭和翻开情况、活塞的上行和下行情况来判断是哪个冲程.
    〔2〕利用 Q放=mq 求得 10kg乙醇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
    〔3〕根据W=Fs求出行驶100km牵引力做的功,再根据 η= 求出效率.

    相关试卷

    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19年贵州省遵义市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遵义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贵州省遵义市2022年中考物理试卷【附参考答案】,共10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