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_2021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2.1认识运动教学设计新版教科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13022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教科版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1 认识运动教学设计
展开2.1认识运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运动的普遍性。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2.了解物质世界常见的机械运动形式。
3.初步了解分子、原子的组成,知道微观世界也存在运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回忆、联想生活中的大量运动、观察图片、多媒体展示等,经历观察、认识不同形式物质运动的过程,知道研究不同物体的运动要用不同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物质世界运动的观察,知道物质世界运动的多样性、复杂性,形成关注物质世界运动及其变化的意识。
2.了解各种运动形式与人类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紧密联系,初步认识物理学的进步与人类文明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运动的普遍性。
【教学难点】
理解微观世界的运动,知道物质的三态结构模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视频材料、过山车视频材料、一些常见物体运动的视频片段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美国新泽西州六旗大冒险乐园的过山车—“京达卡‑,并阐述它是世界上最快、最高的过山车,最快速度达到206km/h,最高点高度为139.5m。
提出问题:同学们刚刚看到的过山车是否在运动?
学生的答案可能有以下三类:(1)运动;(2)不运动;(3)有时运动,有时不运动。
教师引导:首先肯定各同学说得都有道理,但要特别指出能够得出第三种答案的学生观察细心,而且还能够采用分类讨论的方法,阐述有关物理问题,这些都是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但是从我们物理学角度应该怎样认识和阐述过山车的运动情况呢?这一章的四节内容分别从四个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我们先学习第一节—认识运动。
二、推进新课
(一)运动的普遍性
提出问题1:请同学们举出自然界中在做运动的一些物体。说明:要指多名学生回答。
提出问题2;请同学们举手抢答说出自然界中不做运动的物体。
说明:如果同学们都不举手,则说明同学们对运动的普遍性已经理解了,如果有同学抢答举出了“一些不做运动的物体”,可以让同学们交流讨论后举证进行反驳。
教师总结:(1)我们身边有很多运动的物体:如行驶的汽车、跑步的人们、飞行的足球等。
(2)宇宙是运动的:小学科学课上学过,地球本身在自转,还绕着太阳公转,且整个太阳系都在运动。同理,银河系也是运动的,那么宇宙同样也在运动,所以从宏观上看,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
(3)微观分子是运动的: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这些分子也是在运动的。
(4)运动是绝对的、普遍的现象,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二)宏观物体的运动
学生话动: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机械运动实例,进一步体验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刚刚走上讲台进行朗读的同学的位置变化情况。
老师提出问题:当同学走向讲台的过程,他与他的座位之间的距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他与讲台之间的距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结论: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大屏幕展示播放“足球运动员在踢足球”视频片段,由浅人深地提高学生对机械运动概念的认识。
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问题1:足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问题2: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问题3:静止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吗?
说明:运动的普遍性虽然在第一部分教学过程中已经阐述,但是不结合实例,很多学生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会错误地认为房屋、树木等物体都是静止的。而通过这进一步的分析,能够使学生改变这种错误的认识,知道人们平时认为不动的房屋桥梁等物体,相对于太阳等地球以外的天体,其位置时刻在发生着改变,这还为下一节课学习参照物打下基础。
(三)微观世界的运动
演示实验1:教师拿出盖好瓶塞且盛有香水的广口瓶。让学生猜测瓶内装的是什么物体(学生猜不出)。然后教师再打开广口瓶的瓶塞,让学生猜测瓶内装的是什么物体(学生能猜对)。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可设计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盛有香水的广口瓶在我手中,你们怎么会闻到?这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然后再充分利用教材,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得出以下结论:一切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微粒组成的,而且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演示实验2:学生观察蜡凝固时体积的变化。(让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应引导学生去思考下面的问题:从实验中我们看到,物质在一般情况下由液态变为固态体积缩小,由液态变为气态体积增大。物质由分子组成,那么,物质存在的形式与分子的存在状态是否有联系呢?
探究与讨论:先让学生观察教材,再说说他们在课堂上听课、课间在教室里活动、课间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时,活动空间有什么不同。
然后教师讲解固态、液态和气态内分子的运动情况。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入微观世界,课件展示: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结合教材分析物质的微观结构组成,并点明原子、电子等这些组成物质的微粒都是在不停地运动的。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交流对于电子的运动的研究、原子核的研究,一些展望?
课堂小结:本节学习了宏观和微观世界的两种形式的运动,知道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理解了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了微观世界里分子原子的组成,物质三态与分子运动的关系等。
板书设计
第一节 认识运动
一.运动的普遍性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
二.宏观物体的运动
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三.微观世界的运动
1.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2.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都在做无规则的运动。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光源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1 光源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3 噪声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3 噪声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1 质量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1 质量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