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3 乡愁(余光中)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了解诗人及其作品,积累“邮票、坟墓、海峡”等词语。
诵读诗歌,把握其回环往复的节奏,感受其结构美、音韵美。(重点)
分析诗中的意象,理解诗句的深层含义,深入理解诗歌内容。(难点)
体会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观看视频“来自故乡的泥土 朗诵”
2.乡愁作为人类普遍的一种情结,是诗歌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之一。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次北固山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乡愁,是一种“剪不段,理还乱”的离愁,是一种对家乡最深切的思念,是一个羁旅他乡的游子的一颗火热的心!
二、知识储备
1.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2017),生于江苏南京,后移居台湾,诗人、散文家。代表作有诗歌《乡愁》《等你,在雨中》,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等。他的诗歌题材丰富,形式灵活,表达意志和理想的作品壮阔而铿锵,描写乡愁的作品则细腻而柔绵。他因《乡愁》一诗被称为“乡愁诗人”。
2.写作背景
余光中小小年纪就在外求学,通过信件与母亲保持联系。
新婚两年后去美国留学进修,与妻子分居两地,需通过轮船返台。
1958年,余光中母亲去世,与母亲死别。
1972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乡愁》。
诗人是1949年离开大陆,一生都在频繁的奔波和迁徙之中,多次与亲人的聚散离合。1972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写下《乡愁》这首诗。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成为他诗歌作品中重要的内容。
3.字词积累PPT
乡愁:深切思念家乡的忧伤的心情。
邮票:邮政部门发行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
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或两个洋的狭窄水道。
大陆:特指我国领土的广大陆地部分(对我国沿海岛屿而言)。
三、初读感知
1.听读、跟读;这首诗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读呢?边读边标注重音及节奏。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重读“小小”)
我/在这头 (重读“这”,以下类推)
母亲/在那头 (重读“那”,以下类推)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重读窄窄)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注意“啊”与前一字连读轻声,不能当单字重读)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重读矮矮)
我/在外头 (语调稍微提高)
母亲/在里头 语气要转激烈,“在里头”可拖轻微颤音)
而/现在 (语气转平和)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重读“浅浅”)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那头”拖长音,表现深深的惆怅和期盼)
2.诗歌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时间顺序
小时候的乡愁——母子分离
长大后的乡愁——夫妻分离
后来的乡愁——母子死别
现在的乡愁——与大陆的分离
3.这首诗选取了哪些具体的意象来表现乡愁?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在人生不同阶段里,最能体现“乡愁”的事物。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通过这些独特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乡愁”,将抽象的“乡愁”形象化,使之具体可感,生动感人。
4.诗人把乡愁分作了几个阶段?他是怎样一步步加深自己的思乡之情的?
少年时期,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
青年时候,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
中年时候,—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
老年时候,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
四、精读探究
1.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种意象前表修饰的数量词与形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些词语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
邮票虽小,却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却负载浓浓夫妻情;坟墓虽矮,却承载了丧母之痛;海峡虽浅,却寄托了故土之思。
诗人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也反衬出其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之情。
2.《乡愁》这四节诗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四节诗中的意象是按照诗人人生经历的先后顺序排列的,从感情的抒发来看,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3.体会诗歌中“母亲”“新娘”这两个意象,想一想,他们仅指诗人的母亲和新娘吗?
不是。诗人在诗歌中抒发的这种植思乡情结,不只是诗人一个人才有的,是千千万万台湾人民共同的心声。 对“母亲”“新娘”的思念绝不只是诗人一个,而千千万万的台湾人民。
4.这首诗无论是在意象的选择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有很强的美感。请结合诗歌说说它美在哪里。
它美在意象:诗人精心选择的四个意象,具有单纯而丰富的美,能引起读者多方面的联想,描绘了四幅感人至深的画面。
它美在结构:每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同时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错落变化,从而使诗的外形于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它美在音韵:整首诗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一系列数量词和叠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它美在情怀:从母子情、夫妻情、生死离别情到家国情怀,层层推进,感人至深。
五、课堂小结
主题:诗歌巧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意象,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艺术特色:
1.借具体意象表达抽象的情感。
诗人从广泛的时空中选取四个意象,借物喻情。 用“邮票”诉说对母亲的思念,用“船票”表达对爱人的思念,用“坟墓”表现丧母的哀思,用“海峡”抒发家国之思。全诗用具体可感的事物表达抽象的“乡愁”,极富感染力。
2.构思精巧,富于音韵之美。
诗歌以时间为顺序,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深化,由思乡、思亲升华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形式于整齐中蕴含参差之美。
诗歌节奏回环往复,音韵和谐。在每节诗的同一位置上,有重复——“我在这(外)头”;有不同的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 诗人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六、拓展延伸
1.常见意象的内涵。PPT
2.唐代乡愁诗名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有怀》)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杜甫《恨别》)
3.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
乡愁是串串驼铃,声声叩响游子的心扉;
乡愁是一杯月色,斟满的是绵绵的思念;
乡愁是颗颗露珠,折射长途跋涉的身影;
乡愁是一轮明月,镜子似的明月,照着家乡,也照着我。
4.请你仿照本诗的形式,自选主题,写一首小诗。
乡愁是一辆旧旧的自行车 ,
我在后头 ,
父亲在前头。
乡愁是一根短短的电话线,
我在这头,
亲人在那头。
乡愁是一段短短的视频 ,
我在外头 ,
家人在里头 。
愿 望
小时候/愿望是一根甜甜的棒棒糖/含在嘴里/美在心里
长大后/愿望是一张红红的成绩单/映照过去/启迪现在
后来啊/愿望是一所响当当的大学/拼搏当下/奠基未来
而现在/愿望是一顿热腾腾的团圆饭/萦绕脑海/幸福心田
语文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背景分析,语文核心素养,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余光中教案,共7页。
语文4 乡愁(余光中)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4 乡愁(余光中)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走近作者,了解背景,初读诗歌,品读诗歌,背诵诗歌 比一比,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