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三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4讲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和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学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2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三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4讲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和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学案,共2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铜及其重要化合物,合金 金属的冶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1.铜
(1)物理性质:铜是① 紫红 色金属,具有良好的② 导电 性、③ 导热 性和延展性。
(2)化学性质
2.氧化铜和氧化亚铜
3.氢氧化铜
(1)物理性质: 蓝色 不溶于水的固体。
(2)化学性质及应用
4.CuSO4·5H2O
CuSO4·5H2O为 蓝色 晶体,俗称蓝矾、胆矾。无水CuSO4为 白色 粉末,遇水变成 蓝色 (生成CuSO4·5H2O),可作为水的检验试剂。
二、合金 金属的冶炼
1.合金
2.常见金属材料
(1)黑色金属材料——钢铁
a. 钢 是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合金。
b.
(2)有色金属材料——铜和铝
a.
b.
3.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2)金属活动性与冶炼方法的关系
(3)金属冶炼的方法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铝热反应
1.易错易混辨析(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可用稀盐酸除铜器表面的铜绿( )
(2)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的方法是加入稀硝酸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3)将铜粉加入1.0ml·L-1Fe2(SO4)3溶液中,现象是溶液变蓝,有黑色固体出现( )
(4)铁比铜活泼,铆在铜板上的铁钉在潮湿空气中不易生锈( )
(5)硫酸铜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
(6)CuSO4溶液与过量浓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u2++2NH3·H2OCu(OH)2↓+2NH4+( )
(7)金属元素的单质只有还原性,其离子只有氧化性( )
(8)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备金属钠和氯气( )
(9)合金的性质与其成分金属的性质不完全相同( )
(10)由铁矿石炼成铁是化学变化,由生铁炼成钢是物理变化(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2.填写下列铜及其化合物的颜色。
①CuO ②Cu2O ③Cu2S
④CuS ⑤Cu2(OH)2CO3
⑥CuSO4·5H2O ⑦Cu
⑧CuSO4 ⑨Cu(OH)2
答案 ①黑色 ②砖红色 ③黑色 ④黑色 ⑤绿色 ⑥蓝色 ⑦紫红色 ⑧白色 ⑨蓝色
3.(1)根据金属的活动性不同,金属冶炼的方法分为 、 、 等。
(2)写出冶炼下列金属的化学方程式。
①Hg: ;
②Fe: ;
③Cr: ;
④Mg: ;
⑤Al: 。
答案 (1)电解法 热还原法 热分解法
(2)①2HgO2Hg+O2↑
②Fe2O3+3CO2Fe+3CO2
③Cr2O3+2Al2Cr+Al2O3
④MgCl2(熔融)Mg+Cl2↑
⑤2Al2O3(熔融)4Al+3O2↑
考点一 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典例探究
例 氯化亚铜(CuCl)是白色粉末,微溶于水,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生成金属Cu和Cu2+,广泛应用于化工和印染等行业。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热分解CuCl2·2H2O制备CuCl,并进行相关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途径1中产生的Cl2可以回收循环利用,也可以通入饱和CaCl2溶液中除去
B.途径2中20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l22CuO+2HCl↑
C.X气体可以是N2,目的是做保护气,抑制CuCl2·2H2O在加热过程发生水解
D.CuCl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Cl+4H++SO42-2Cu2++2Cl-+SO2↑+2H2O
答案 B 途径1中产生的Cl2可以转化为HCl,回收循环利用,Cl2在饱和CaCl2溶液中溶解度很小,不能被吸收除去,故A错误;Cu2(OH)2Cl2加热到200℃生成CuO,由原子守恒可知,还生成HCl,则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l22CuO+2HCl↑,故B正确;CuCl2水解生成氢氧化铜和HCl,X气体用于抑制CuCl2水解,则X为HCl,不是氮气,故C错误;CuCl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生成金属Cu和Cu2+,故D错误。
名师点拨
废铜利用的思维模式
◆题组训练
题组一 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1.用毛笔蘸取少量30%FeCl3溶液在铜片上写一个“Cu”字,放置片刻,用少量水将铜片上的溶液冲到小烧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中的溶液呈黄色
B.铜片无任何变化
C.铜片上有凹陷的“Cu”字
D.发生了反应:Fe3++CuCu2++Fe2+
答案 C FeCl3溶液与铜片发生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FeCl2溶液是浅绿色的,CuCl2溶液是蓝色的,A错;FeCl3溶液与铜片发生了反应,B错;电荷不守恒,D错。
2.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将A、C用导线相连后放入稀H2SO4中,C的表面有气泡产生;(2)将B放入D的硝酸盐中,B的表面析出单质D;(3)将C、E放入冷浓硫酸中,均无明显现象。由此可以推断五种金属A、B、C、D、E依次可能为( )
A.Fe、Cu、Al、Ag、Mg B.Mg、Cu、Al、Ag、Fe
C.Al、Cu、Mg、Ag、Fe D.Mg、Ag、Al、Cu、Fe
答案 B 由题给信息可知,E不可能是Mg元素,且A比C活泼,而Fe不如Al活泼,故A错误。A为Mg,可以和稀硫酸反应,与C(Al)和稀硫酸形成原电池时Al为负极,产生气泡;B为Cu,比D(Ag)活泼;C(Al)和E(Fe)在浓硫酸中钝化,故B符合题意。五种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为Mg,而A比C活泼,且根据(3)也可知C不可能是Mg,故C错误。根据分析可知B比D活泼,而Ag不如Cu活泼,故D错误。
题组二 化工流程中铜及其化合物的转化
3.某炼铁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2H2O晶体的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焙烧过程中每消耗1mlCuS则消耗3mlO2
B.焙烧后的废气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滤渣中主要含铁的氧化物
D.将获得的CuCl2·2H2O晶体加热可制得CuCl2固体
答案 B 根据2CuS+3O22CuO+2SO2知,1mlCuS消耗1.5mlO2,A错误;焙烧后的废气中含SO2,能够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正确;滤渣中主要含氢氧化铁,C错误;Cu2+能够发生水解,加热CuCl2·2H2O晶体,不能制得CuCl2固体,D错误。
4.CuCl是应用广泛的有机合成催化剂,可从黄铜矿(主要成分为CuFeS2)中制取。
已知:CuCl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uCl(s)+2Cl-(aq)[CuCl3]2-(aq)(无色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浸取”过程中的主要反应为CuFeS2+4CuCl24CuCl+FeCl2+2S
B.浸取所得到的FeCl2溶液,可用来腐蚀覆在绝缘板上的铜箔制造印刷电路板
C.加水有利于CuCl(s)+2Cl-(aq)[CuCl3]2-(aq)平衡逆向移动,析出CuCl,Cl-浓度增大
D.为提高产率和纯度,可采用乙醇洗涤、真空干燥
答案 D 由题图中反应物、生成物结合原子守恒可知浸取中的主要反应为CuFeS2+3CuCl24CuCl+FeCl2+2S,故A错误;浸取所得到的FeCl2溶液,与Cu不反应,不能用来腐蚀覆在绝缘板上的铜箔,故B错误;加水向离子浓度增大的方向移动,加水有利于CuCl(s)+2Cl-(aq)[CuCl3]2-(aq)平衡逆向移动,析出CuCl,Cl-浓度减小,故C错误;CuCl难溶于乙醇,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则为提高产率和纯度,可采用乙醇洗涤、真空干燥,故D正确。
考点二 合金 金属的冶炼
◆典例探究
例 下列有关金属的工业制法中,正确的是( )
A.制钠:用海水为原料制得精盐,再电解纯净的NaCl溶液
B.制铁:以铁矿石为原料,CO还原得铁
C.制镁:用海水为原料,经一系列过程制得氧化镁固体,H2还原得镁
D.制铝:从铝土矿中获得氧化铝再得到氯化铝固体,电解熔融的氯化铝得到铝
答案 B 工业制钠是电解熔融NaCl:2NaCl(熔融)2Na+Cl2↑,而电解NaCl溶液:2NaCl+2H2O2NaOH+H2↑+Cl2↑,得不到钠,A错误;工业制镁是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熔融)Mg+Cl2↑,C错误;工业制铝是电解熔融的氧化铝:2Al2O3(熔融)4Al+3O2↑,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D错误。
名师点拨
(1)金属冶炼时,不同冶炼方法有不同的特点,如用气态物质还原时,气体与矿石充分接触,反应速率快,无残留,得到的金属纯度高;电解冶炼需消耗大量的电能;铝热反应适用于高熔点金属的冶炼。
(2)当一种金属可用多种方法冶炼时,工业上一般优先采用经济效益高的方法。即热分解法优于焦炭还原法,焦炭还原法优于铝热还原法,铝热还原法优于电解法。从环保角度考虑,H2还原法优于C、CO还原法。
(3)用还原剂还原法制得的金属一般含有较多的有害杂质,如含其他金属或非金属。为了满足金属的多种用途,除去金属中的有害杂质是必要的。低沸点金属(如锌和汞)可以用蒸馏法与较不易挥发的有害杂质分离而达到提纯的目的;电解法精炼金属是使用最广泛的金属精炼法,铜、银、金、铅等都可以用这种方法精炼。
◆题组训练
题组一 合金
1.镁铝合金质优体轻,又不易锈蚀,大量用于航空工业、造船工业、日用化工等领域。下列关于镁铝合金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此合金的熔点比镁和铝的熔点都高
B.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稀盐酸中
C.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中
D.此合金不能全部溶于过量FeCl3溶液中
答案 B 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A错误;镁铝合金具有镁、铝的化学性质,只有B正确。
2.(2020湖南怀化联考)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铁比纯铁抗腐蚀能力更强
B.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
C.性质越活泼的金属越早被人类冶炼和使用
D.单质铝在空气中比较耐腐蚀,所以铝是不活泼金属
答案 B 生铁容易被腐蚀,比纯铁抗腐蚀能力弱,A项错误;青铜、不锈钢、硬铝都是合金,B项正确;性质越不活泼的金属越早被人类冶炼和使用,C项错误;单质铝在空气中比较耐腐蚀,是因为其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铝是活泼金属,D项错误。
题组二 金属的冶炼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NH3)4]SO4可通过CuSO4溶液与过量氨水作用得到
B.“丹砂(HgS)烧之成水银”,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钙单质可以从TiCl4中置换出Ti
D.可用H2还原MgO制备单质Mg
答案 D 硫酸铜溶液与氨水反应,当氨水过量时生成[Cu(NH3)4]SO4,A选项正确;由“丹砂(HgS)烧之成水银”可知,HgS受热分解过程中需要持续加热,由此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选项正确;钙还原性较强,钙单质可以从TiCl4中置换出Ti,C选项正确;镁属于较活泼金属,常用电解熔融MgCl2的方法制备镁,D选项错误。
4.碱式碳酸铝镁[MgaAlb(OH)c(CO3)d]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符合关系式:2a+3b=c+3d
B.X可能为NaOH
C.Q可能为NH3
D.工业上用CO还原Al2O3的方法制取金属Al
答案 B 化合物中Mg元素的化合价为+2、Al元素的化合价为+3、氢氧根离子的化合价为-1、碳酸根离子的化合价为-2,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得,2a+3b=c+2d,故A错误;根据题给流程可知,烧渣主要为氧化镁和氧化铝,氧化铝具有两性,能溶于强碱溶液,而氧化镁不与碱反应,所以溶液X可能为NaOH溶液,故B正确;由前面的分析并结合题给流程可知,溶液Z可能为NaAlO2溶液,则气体X可能为CO2,不可能为NH3,故C错误;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铝及排在铝前面的金属一般用电解法制取,所以工业上用电解Al2O3的方法制取金属Al,故D错误。
题组三 铝热反应及其应用
5.利用下图装置做铝热反应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Al+Fe2O32Fe+Al2O3
B.该反应会产生高温、发出强光
C.根据铝热反应的原理,可以冶炼某些金属
D.若反应中转移3ml电子,则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1ml
答案 D 铁元素的化合价从+3降低到0,Fe2O3作氧化剂,1ml氧化铁在反应中得到6ml电子,若反应中转移3ml电子,则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0.5ml,D错误。
6.实验室将9g铝粉跟一定量的金属氧化物粉末混合形成铝热剂。发生铝热反应之后,所得固体中含金属单质18g,则该氧化物粉末不可能是( )
A.Fe2O3和MnO2 B.Fe2O3和V2O5
C.Cr2O3和V2O5 D.Fe3O4和FeO
答案 C 9g铝粉可以提供1ml电子,则氧化物中的金属元素每得到1ml电子对应的质量就应该是18g。各金属得到1ml电子对应的质量为Fe+3:18.7g;Mn+4:13.75g;V+5:10.2g;Cr+3:17.3g;Fe+2:28g;Fe+8/3:21g,由平均值原则可知A、B可能,C不可能,铝粉不完全反应时,D可能。
1.(2020课标Ⅰ,26节选)钒具有广泛用途。黏土钒矿中,钒以+3、+4、+5价的化合物存在,还包括钾、镁的铝硅酸盐,以及SiO2、Fe3O4。采用以下工艺流程可由黏土钒矿制备NH4VO3。
该工艺条件下,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氧化”需要加热,其原因是 。
(3)“中和沉淀”中,钒水解并沉淀为V2O5·xH2O,随滤液②可除去金属离子K+、Mg2+、Na+、 ,以及部分的 。
(4)“沉淀转溶”中,V2O5·xH2O转化为钒酸盐溶解。滤渣③的主要成分是 。
(5)“调pH”中有沉淀生成,生成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是 。
答案 (1)加快酸浸和氧化反应速率(促进氧化完全)
(3)Mn2+ Al3+和Fe3+
(4)Fe(OH)3
(5)NaAl(OH)4+HClAl(OH)3↓+NaCl+H2O
解析 (1)加热的目的是使反应完全,加快酸浸速率。(3)pH=3.0~3.1时,Mn2+还未沉淀,所以滤液②中有Mn2+,另外Fe3+、Al3+在该pH范围内没有沉淀完全,部分留在滤液②中。(4)滤饼②中除了有V2O5·xH2O,还有少量Fe(OH)3和Al(OH)3,加NaOH调pH>13,V2O5·xH2O与NaOH反应生成NaVO3,Al(OH)3与NaOH反应生成NaAl(OH)4,Fe(OH)3不与NaOH反应,所以滤渣③是Fe(OH)3。
(5)“调pH”的目的是将NaAl(OH)4转化为Al(OH)3沉淀除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H)4+HClAl(OH)3↓+NaCl+H2O,则滤渣④为Al(OH)3。
2.(2020课标Ⅲ,27节选)某油脂厂废弃的油脂加氢镍催化剂主要含金属Ni、Al、Fe及其氧化物,还有少量其他不溶性物质。采用如下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NiSO4·7H2O):
溶液中金属离子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碱浸”中NaOH的两个作用分别是 。为回收金属,用稀硫酸将“滤液①”调为中性,生成沉淀。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3)“转化”中可替代H2O2的物质是 。若工艺流程改为先“调pH”后“转化”,即
, “滤液③”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为 。
答案 (1)除去油脂、溶解铝及其氧化物 Al(OH)4-+H+Al(OH)3↓+H2O
(2)Ni2+、Fe2+、Fe3+
(3)O2或空气 Fe3+
解析 (1)油脂可在NaOH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可溶性的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并且NaOH溶液能溶解Al和Al2O3,2Al+2NaOH+2H2O2NaAlO2+3H2↑、Al2O3+2NaOH2NaAlO2+H2O,故“碱浸”中NaOH的两个作用分别是除去油脂和溶解铝及其氧化物。“滤液①”中含有Na[Al(OH)4](也可写成NaAlO2),向其中加入稀H2SO4调为中性会生成Al(OH)3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4-+H+Al(OH)3↓+H2O或AlO2-+H++H2OAl(OH)3↓。(2)“滤饼①”中含有Ni、Fe、NiO、FeO、Fe2O3以及少量其他不溶物,加入稀H2SO4后主要发生反应Ni+2H+Ni2++
H2↑、Fe+2H+Fe2++H2↑、NiO+2H+Ni2++H2O、FeO+2H+Fe2++H2O、Fe2O3+6H+2Fe3++3H2O,故“滤液②”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Ni2+、Fe2+、Fe3+。(3)H2O2的作用是在酸性条件下将Fe2+氧化为Fe3+(2Fe2++H2O2+2H+2Fe3++2H2O),且在“转化”中不引入新杂质,故可替代H2O2的物质是O2或空气,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也不引入新杂质。加NaOH溶液“调pH”的目的是生成Fe(OH)3沉淀除去Fe3+,为除尽Fe3+而又不生成Ni(OH)2沉淀,需控制pH范围:3.2≤pH<7.2,此时溶液中还存在Fe2+,H2O2可将Fe2+氧化为Fe3+,故“滤液③”中可能含有的杂质离子为Fe3+。
A组 基础达标
1.(2020河南八市联考)《天工开物》中记载:“凡铜供世用,出山与出炉只有赤铜。以炉甘石或倭铅参和,转色为黄铜,以砒霜等药制炼为白铜,矾、硝等药制炼为青铜”,其中涉及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
A.青铜 B.黄铜 C.赤铜 D.白铜
答案 C 赤铜是纯度较高的铜,熔点比其合金高,青铜是铜锡合金,黄铜是铜锌合金,白铜是铜镍合金,C正确。
2.(2020山西师大附中调研)下列对铝热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铝热剂中的还原剂是铝粉
B.铝热剂是纯净物
C.铝与Fe2O3可组成铝热剂
D.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
答案 B 铝热剂为铝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故B项错误。
3.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下列物质:①FeCl3、②Fe2O3、③Cu(NO3)2、④KNO3,铜粉溶解的是( )
A.只有①②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或②或③ D.上述物质中任意一种
答案 D ①铜能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所以铜能在氯化铁溶液中溶解;②Fe2O3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硫酸铁能与铜粉发生反应:Fe2(SO4)3+Cu2FeSO4+CuSO4,铜粉溶解;③向稀硫酸中加入硝酸铜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所以相当于溶液中含有硝酸,硝酸能和铜发生反应:3Cu+8H++2NO3-3Cu2++2NO↑+4H2O,所以加入硝酸铜后铜能溶解;④依据③的分析可知,加入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根离子,也与硫酸中的氢离子构成硝酸使铜溶解;故选D。
4.(2020江西吉安模拟)江西南昌“海昏侯墓”出土了一件青铜白酒蒸馏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实验室进行蒸馏时,必须使用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酒精灯、锥形瓶等仪器
B.我国古代人民常用明矾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铜锈)
C.青铜文物和铁质文物在潮湿的土壤环境中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
D.与火法冶铜(以Cu2S为原料)相比,采用湿法冶铜(以CuSO4为原料)的优点是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能源的消耗
答案 A 实验室进行蒸馏时,需要使用蒸馏烧瓶、温度计、直形冷凝管、酒精灯、牛角管、锥形瓶等仪器,A选项错误;明矾中含有铝离子,铝离子水解使溶液显酸性,Cu(OH)2CO3能与酸性溶液反应,所以可用明矾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铜锈),B选项正确;青铜文物和铁质文物,在潮湿环境中易形成原电池发生电化学腐蚀,腐蚀速率更快,C选项正确;火法冶铜(以Cu2S为原料)过程中会产生SO2,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高温条件耗能较高,而湿法冶铜(以CuSO4为原料)相比火法冶铜减少了环境污染和能源的消耗,D选项正确。
5.(2020山东东营模拟)不同的金属在冶炼方法上也有所不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钒、铬、锰、铁等难熔金属通常采用铝热法炼制
B.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因为铝的冶炼方法比较简单
C.由于钠、镁、铝等金属化学性质太活泼,人们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氯化物的方式来获取它们的单质
D.炼铁时加入的焦炭除了用来生成还原剂一氧化碳外,还提供热量
答案 D A项,通常采用CO还原法炼制铁,错误;B项,铝及其合金是电气、工业、家庭广泛使用的材料,是因为铝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且美观、坚固等,但其冶炼方法不简单,错误;C项,通常采用电解熔融状态下的氧化铝的方式来获取单质Al,而不是氯化铝,错误;D项,炼铁时加入的焦炭除了用来生成还原剂一氧化碳,还可以提供热量,正确。
6.(2020黑龙江哈尔滨模拟)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 )
答案 D 稀盐酸可以与Cu2(OH)2CO3反应,而且稀盐酸不与Cu反应,所以可用稀盐酸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Ⅰ、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A错误;铜表面不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B错误;硫酸铜与氨水反应生成Cu(OH)2,Cu(OH)2受热分解生成黑色CuO,Ⅰ、Ⅱ均正确,但没有因果关系,C错误;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uSO4可用作消毒剂,Ⅰ错、Ⅱ对,且没有因果关系,D正确。
7.(2020湖南长沙一模)实验室利用废弃旧电池的铜帽(Zn、Cu总含量约为99%)回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合理处理废弃旧电池的铜帽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
B.“溶解”操作中可用酸性条件下不断鼓入O2代替H2O2
C.加入锌粉时反应的离子为Cu2+
D.“过滤”操作后直接将溶液蒸发结晶、高温灼烧得到ZnO
答案 D D项,“过滤”后直接将溶液蒸发结晶得硫酸锌和硫酸钠的混合物,实验室中高温灼烧时,硫酸锌和硫酸钠均不分解,错误。
8.(2020山东临沂联考)为了探究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下列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高温加热装置中发生的反应为2Fe(s)+3H2O(g)Fe2O3(s)+3H2(g)
B.虚线框处宜选择的装置是乙
C.实验时将螺旋状铜丝加热变黑后再趁热迅速伸入试管中,可观察到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
D.实验后,可用铝粉在高温下还原玻璃管中的固体获得铁单质
答案 A 高温加热装置中铁粉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与氢气,化学方程式为3Fe(s)+4H2O(g)Fe3O4(s)+4H2(g),故A错误;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虚线框处宜选择装置乙,故B正确;氧化铜与氢气反应生成铜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Cu+H2O,所以可观察到铜丝由黑色变为红色,故C正确;实验后玻璃管中的固体含有Fe3O4,铝粉与Fe3O4发生铝热反应生成氧化铝和铁单质,故D正确。
9.(2020山西太原模拟)历史上金、银、铜主要作为货币或装饰品被应用。
(1)金、银、铜常被作为钱币流通,从化学角度来看,主要是利用它的 (填字母)。
A.硬度适中
B.密度适中
C.在自然界都可得到纯净的单质
D.不活泼性
(2)一位收藏者有一枚表面是黑色,且有少量绿色锈状物的货币,这肯定是 币,黑色物质是 ,形成这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绿色物质是 ,形成这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这枚金属币的真面目为 色。另外一枚是闪闪发光的黄色金属币,它肯定是 币,表面一直未被氧化的原因是 。
(3)不法分子有时用铜锌合金制成假金币行骗。下列方法中能有效鉴别其真假的是 (填字母)。
A.观察颜色
B.查看图案
C.用手掂量轻重
D.滴一滴硝酸在币的表面,观察现象
答案 (1)D (2)铜 氧化铜 2Cu+O22CuO Cu2(OH)2CO3 2Cu+O2+CO2+H2OCu2(OH)2CO3 紫红 金 金不活泼,不易被氧化 (3)D
解析 (1)金、银、铜都属于不活泼金属,易加工,因此在历史上都曾经用作货币。(2)与金、银相比,铜稳定性略差一些,容易与氧气等物质反应而“生锈”。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空气中很稳定。(3)有些假金币外形逼真,看上去也是“金光闪闪”,密度和真金币差不太多,手不太容易掂出来,假金币中含有Zn、Cu等,可与硝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而Au不与硝酸反应。
10.(2020广西桂林模拟)某小组进行铝热反应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铝热反应原理 (写化学方程式);试剂A为 (写化学式)。
(2)该实验现象为 , ,
放出大量的热,纸漏下端被烧穿,沙子上落下红热状液珠,液珠冷却后变为黑色固体。
(3)对黑色固体物质的组成,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
假设Ⅰ:该黑色物质为铁;
假设Ⅱ:该黑色物质为铁与四氧化三铁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并实验】
【交流评价】
你认为上述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4)取上述实验所得溶液,滴入适量氯水,溶液变成红色。此时涉及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
答案 (1)Fe2O3+2AlAl2O3+2Fe KClO3
(2)火星四射 发出耀眼的强光(或放出大量的热)
(3)不合理,Fe3O4与酸反应生成的Fe3+会与Fe反应生成Fe2+,滴入KSCN溶液后也不变色
(4)2Fe2++Cl22Fe3++2Cl- Fe3++3SCN-Fe(SCN)3
解析 (1)铝热反应的原理是铝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制取其他金属单质,所以铝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Al2O3+2Fe;试剂A为镁的燃烧提供氧化剂,所以试剂A是KClO3。
(2)实验现象为火星四射、发出耀眼的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纸漏斗下端被烧穿。
(3)该实验方案不合理,因为若假设Ⅱ成立,则在步骤①中Fe过量,四氧化三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Fe3+会与Fe反应生成Fe2+,滴入KSCN溶液后也不变色,所以不合理。
(4)氯水中的氯气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铁离子与SCN-反应溶液变成红色,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Fe3++3SCN-Fe(SCN)3。
B组 综合提升
11.铁、铜混合粉末18.0g加入100mL5.0ml·L-1FeCl3溶液中,剩余固体质量为3.2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剩余固体是铁、铜混合物
B.原固体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9.6g
C.反应后溶液中n(Fe3+)=0.10ml
D.反应后溶液中n(Fe2+)+n(Cu2+)=0.5ml
答案 B 铁的还原性大于铜,铁、铜混合粉末加入到FeCl3溶液中,铁先反应,FeCl3的物质的量为0.5ml,设0.5ml铁离子完全反应消耗铜m1g、消耗铁m2g,则有Cu+2Fe3+Cu2++2Fe2+,根据Cu~2Fe3+,得m164∶0.5=1∶2,m1=16;Fe+2Fe3+3Fe2+,根据Fe~2Fe3+,m256∶0.5=1∶2,m2=14,溶解的金属质量为18.0g-3.2g=14.8g,因为14<14.8<16,所以铁完全反应,铜部分反应,且铁离子完全反应。设反应消耗铜的物质的量为xml,消耗铁的物质的量为yml,则有64g·ml-1×xml+56g·ml-1×yml=14.8g,xml+yml=0.25ml,解得x=0.1、y=0.15,原混合物中铜的质量是0.1ml×64g·ml-1+3.2g=9.6g,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知反应后的溶液中:n(Fe2+)=2n(Cu)反应+3n(Fe)=2×0.1ml+3×0.15ml=0.65ml;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的物质的量n(Cu2+)=0.1ml,n(Fe2+)+n(Cu2+)=0.65ml+0.1ml=0.75ml;综上分析,剩余固体全部为铜,溶液中不可能含有Fe3+,A、C均错误;反应后溶液中n(Fe2+)+n(Cu2+)=0.75ml,D错误。
12.(2020河北石家庄模拟)以高硫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Fe2O3,还含有少量FeS2)为原料,生产氧化铝并获得Fe3O4的部分工艺流程如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入CaO可以减少SO2的排放同时生成建筑材料CaSO4
B.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可制得Al2O3
C.隔绝空气焙烧时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5
D.烧渣分离时可以选择用磁铁将烧渣中的Fe3O4分离出来
答案 C FeS2焙烧时会生成SO2,加入CaO会与SO2反应,减少SO2的排放,而且CaSO3最后也会转化为CaSO4,A正确;滤液中含有NaAlO2,通入CO2,生成Al(OH)3,过滤、洗涤、灼烧沉淀可以得到Al2O3,B正确;隔绝空气焙烧时,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2+16Fe2O32SO2↑+11Fe3O4,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FeS2)∶n(Fe2O3)=1∶16,C错误;Fe3O4具有磁性,能够被磁铁吸引,D正确。
13.(2020河北保定质检)工业上用某种氧化铝矿石(含Fe2O3杂质)为原料冶炼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对上述流程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试剂X可以为氨水,沉淀中含有铁的化合物
B.CO2可以用H2SO4溶液或稀盐酸代替
C.反应Ⅱ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O2+AlO2-+2H2OAl(OH)3↓+HCO3-
D.工业上还可采用Fe还原Al2O3的方法制Al,成本更低
答案 C A项,试剂X应为强碱溶液,使Al2O3溶解,错误;B项,若用强酸代替CO2,强酸过量时,Al(OH)3会溶解,不能保证生成Al(OH)3沉淀,错误;D项,因Al比Fe活泼,不能用Fe置换Al,错误。
14.(2020广东深圳模拟)一种高硫矿含有ZnS、Pr2S3、FeS、SiO2等,利用该矿制取PrCl3并获得Fe3O4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PrCl3(s)+2Cl-(aq)PrCl52-(aq) ΔH>0;②2FeCl3+ZnSZnCl2+2FeCl2+S;③2FeCl3+FeS3FeCl2+S。
(1)溶浸时ZnS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氧化的目的是 。
(2)滤渣3的主要成分有 ;滤液4可以循环使用到的工序为 ;某工序是物理变化,则该工序利用了Fe3O4的 。
(3)滤渣2在缺氧条件下与FeS2混合焙烧生成Fe3O4和SO2,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
(4)用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解释,在“搅拌,80℃”时加入饱和食盐水和蒸发浓缩后使用冰水浴的原因: 。
(5)PrCl3晶体经过处理可以得到制取镨蓄电池的物质PrF3,镨蓄电池具有稳定性高等优点,充电后两个电极上沉积的PrF3分别转化为PrO2和Pr,充电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答案 (1)2Fe3++ZnSZn2++2Fe2++S 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利于沉淀 (2)S、SiO2 搅拌 磁性 (3)32Fe(OH)3+FeS211Fe3O4+2SO2+48H2O (4)加入饱和食盐水,提高溶液中的Cl-浓度,使反应PrCl3(s)+2Cl-(aq)PrCl52-(aq) ΔH>0正向移动,利于PrCl3(s)溶解;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冰水浴使温度降低,平衡逆向移动,使PrCl52-不断转化为PrCl3晶体而析出 (5)PrF3-
e-+2H2OPrO2+3HF+H+
解析 (1)加入H2O2的作用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2)加入的FeCl3溶液会与ZnS、Pr2S3、FeS发生反应生成沉淀S和PrCl3,SiO2不反应且不溶于水;滤液4为NaCl溶液,可以循环利用到搅拌工序中。
考试要点
核心素养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理解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了解铜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对铜及其合金的性质的了解,理解金属材料在工业中的应用。
2.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了解金属材料的性质,激发学生对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的热情与积极性。
反应物质
化学方程式
O2
潮湿的空气中:2Cu+O2+CO2+H2OCu2(OH)2CO3(碱式碳酸铜,绿色)
加热条件下与O2反应:④ 2Cu+O22CuO
Cl2
⑤ Cu+Cl2CuCl2
S
⑥ 2Cu+SCu2S
浓硫酸
⑦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浓硝酸
⑧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稀硝酸
⑨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AgNO3溶液
Cu+2AgNO32Ag+Cu(NO3)2
FeCl3溶液
2FeCl3+Cu2FeCl2+CuCl2
氧化铜
氧化亚铜
颜色
黑色
砖红色
与酸反应(H+)
CuO+2H+Cu2++H2O
Cu2O+2H+Cu2++Cu+H2O
与H2反应
CuO+H2Cu+H2O
Cu2O+H22Cu+H2O
转化关系
4CuO2Cu2O+O2↑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a.镁带剧烈燃烧,放出热量,并发出耀眼的白光
b.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实验结论
高温下,铝与氧化铁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2Fe+Al2O3
原理应用
a.制取熔点较高、活动性弱于Al的金属,如铁、铬、锰等
b.金属焊接,如野外焊接钢轨等
金属离子
Fe3+
Fe2+
Al3+
Mn2+
开始沉淀pH
1.9
7.0
3.0
8.1
完全沉淀pH
3.2
9.0
4.7
10.1
金属离子
Ni2+
Al3+
Fe3+
Fe2+
开始沉淀时(c=0.01ml·L-1)的pH
7.2
3.7
2.2
7.5
沉淀完全时(c=1.0×10-5ml·L-1)的pH
8.7
4.7
3.2
9.0
选项
陈述Ⅰ
陈述Ⅱ
判断
A
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可用稀盐酸除去铜器表面的铜绿
Ⅰ对;Ⅱ对;无
B
铜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铜制容器可以盛放浓硫酸
Ⅰ对;Ⅱ对;有
C
向硫酸铜溶液中通入少量氨气,有蓝色沉淀产生,过滤后灼烧滤渣,最后变成黑色固体
把铜丝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铜丝表面变黑
Ⅰ对;Ⅱ对;有
D
蓝色硫酸铜晶体受热转化为白色硫酸铜粉末是物理变化
硫酸铜溶液可用作游泳池的消毒剂
Ⅰ错;Ⅱ对;无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稀盐酸
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
假设Ⅰ成立,假设Ⅱ不成立
②滴入几滴0.01ml/LKSCN溶液
溶液不变色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和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学案新人教版,共3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备选例题,加固训练——拔高,知识拓展,加固训练—拔高,规律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讲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和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学案,文件包含湖南师大附中数学附中3次pdf、湖南师大附中数学答案附中3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 考点17 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含解析),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铜及其重要化合物,合金及金属材料,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