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7 水去哪里了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17 水去哪里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准备,教学导入,学生分组实验,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 题
18.水去哪里了
总课时数
1
第 1课时
教 学
目 标
1、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是蒸发,知道加热会加快水的蒸发。
2、能力培养目标:
能初步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变化对蒸发的影响。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同伴交流和探究水的蒸发现象。
(2)能够将科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教
材
分
析
重点
难点
设计
方法
重点:知道水变成水蒸气是一个蒸发过程,能够知道如何加快蒸发。
难点:能初步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变化对蒸发的影响。
设计:提问——观察——交流—实验—分析小结
方法:观察法、交流法、实验法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准备
请同学们课前去观察家里晒在那里的衣服是怎样变干的?
二、教学导入
出示任务驱动图,衣服在太阳底下很快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去哪里了呢?(引入新课:水去哪里了)
讲授新课
活动一、衣服怎样干了
1、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清洗衣物。无论在哪个季节或是什么天气,湿衣服经过晾晒后都会变干。这是什么原因呢?
2、追问:你有观察过蒸发的变化过程吗?
3、实验:将一小块报纸用水浸湿,然后把这块报纸贴在干净的玻璃上。过一段时间,观察现象。
4、总结:水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以气态水的形式存在,这个过程就是蒸发。
5、提问:江、河、湖、海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也会出现蒸发现象吗?
6、讨论交流。
7、总结:地球上大量的液态水存在于海洋、河流和湖泊里,土壤和植物中也有水的存在。在太阳的照射下,大量的水不断地从江、河、湖、海的表面蒸发。此外,土地的水分也会蒸发,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也会蒸发水分。这些水蒸发后,就会变成水蒸气散发在空气中。
活动二、让湿衣服干得更快
1、提问:晾衣服的时候,为什么人们总喜欢把衣服晾在能晒到太阳的地方?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吗?
2、任务:设计实验,了解温度变化是否能影响水分蒸发。
3、总结:水在不同温度下都可以蒸发。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蒸发速度越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越多。
四、学生分组实验
设计温度对水分蒸发影响的实验。了解水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吗?
分别在2个不锈钢长柄汤勺中加入10毫升水。
点燃酒精灯,在其中一个底部用酒精的加热,另一个不加热。
片刻后,观察汤勺中水的变化情况,并作记录。
得出结论:水在不同温度下都可以蒸发。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蒸发速度就越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就越多。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到了水在不同温度下都可以蒸发,在其他条件一定时,温度越高,蒸发速度越快,空气中的水蒸气就会越多。
六、拓展延伸
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蒸发的快慢呢?
布
置
作
业
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蒸发的快慢呢?
板
书
设
计
水去哪里了
水通过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教
学后记
本课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带领学生探究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哪些。这里涉及到一个对比实验的设计,我是这样设计此环节的。首先,直接引出问题,“影响蒸发的因素有哪些?”先请同学们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尽可能多地提出影响蒸发的因素,然后进行分类筛选,教师板书3种影响因素,以示对学生回答的重视。在学生回答影响因素时,引导他们和生活经验联系,加深对于蒸发的理解。 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但是学生普遍认为这个实验设计比较难,实设计实验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我应该多“扶”一些,给他们一个类似的实验方案,让他们在学习、模仿中得到进步,这样实验设计才不会让他们觉得很难,以后在这方面我一定会注意,多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实验器材选择的科学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18 水去哪里了教案,共4页。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18 动物的“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活动过程,拓展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苏教版 (2017)三年级上册18 食物的旅行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