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江苏省南京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附答案
展开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物理量中,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声音的速度是340m/s B. 洗澡水的适宜温度为60℃
C.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 水的沸点是100℃
2.如以下图,在学校组织的迎“青奥〞活动巾,小明进行了击鼓表演.他时重时轻地敲击鼓面,这样做主要改变了鼓声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3.以下有关物态变化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0℃
B.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C. 雾淞的形成,是由于水蒸气遇冷发生了液化
D.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4.在各图中,能正确描述铁锭熔成铁汁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的是〔 〕
A. B. C. D.
5.如以下图的光现象中,与小孔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钢笔“错位〞 B. 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C. 水中筷子“变弯〞 D. 屏幕上的“手影〞
6.图甲是小明春游时看到的美景,图乙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7.如以下图为一倾斜的平面镜,当你走向平面镜时,以下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 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始终垂直 B. 镜中的像将远离你
C. 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不变 D. 镜中的像变大
、透镜和纸盒自制简易“投影仪〞,它能将 上的画面放大投射到白墙上。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在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
B. 白墙上呈现的是 画面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假设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局部,白墙上的画面将不再完整
D. 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
9.如以下图,小明将盛满水的圆柱形透明玻璃杯靠近书本,透过镜片观看书上的鹦鹉图片〔圆圈中的鹦鹉图与书本中的鹦鹉图实际大小相等〕,他所看到的虚像可能是〔 〕
A. B. C. D.
10.小华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调节到如以下图的位置,光屏中心正好出现清晰的像〔未画出〕.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 屏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C. 蜡烛燃烧变短,屏上像的位置会下降 D. 取走光屏,那么凸透镜不成像
11.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视网膜.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假设“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 保持在原来位置 B. 靠近透镜 C. 远离透镜 D.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12.小明和小华在窗边用凸透镜贴近报纸看文字,看到了文字的像.在移动凸透镜时,意外的发现在报纸上出现了窗外景物的像,如以下图.两次所成的像相对于原来被观察的物体,比照像的正倒、大小、虚实三个方面,它们〔 〕
A. 有一个方面相同,两个方面不同 B. 有两个方面相同,一个方面不同
C. 三个方面都相同 D. 三个方面都不同
二、填空题
13.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焰“跳舞〞,说明声波具有________;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________很大.
14.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_______。光的三原色是________。
〔2〕在图中,________图(选填“甲〞或“乙〞)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
15.小明在厨房中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_______。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逝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
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拟________,仍然保持________状态;
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由于发生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下同〕现象,形成“白气〞;
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枯燥的空气中,发生________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1 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物质
凝固点/℃
沸点/℃
酒精
-117
78
水银
-39
357
〔1〕水银的熔点是________℃;
〔2〕80℃的酒精是________态;
〔3〕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__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
17.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 ________ 〔选填“反射〞或“吸收〞〕红光;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那么这朵花呈现 ________ 色.
18.小华在一家商场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她看到的其实是吊灯的________〔填“虚〞或“实〞〕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6m,那么像到地面的距离为________ m.小华发现通过地毯就看不到吊灯的像,这是因为光照射到地毯时发生了________〔填“镜面〞或“漫〞〕反射.
19.如以下图,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将一端用半透明薄纸蒙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为了便于更清楚观察像,应在圆筒的________(填“A〞或“B〞)端是蒙上半透明薄纸。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那么光屏上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0.
〔1〕利用微信“扫一扫〞功能,通过智能 的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如图甲〕可快速获取网络信息, 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二维码到摄像头的距离应满足________的条件.
〔2〕如图乙所示,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光屏移至刻度线10cm处,蜡烛向________〔远离/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光屏上可观察到倒立________的实像.
三、实验题
21.如以下图,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
〔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传播;
〔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
〔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现象.
22.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进行一组光学综合实践活动。
〔1〕如图甲所示,通过三个小孔去观察烛焰,假设要看到烛焰,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此时看见的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
〔2〕如图乙所示是分别用易拉罐制作的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远处景物时,人的眼睛对着________〔选填“膜〞或“孔〞〕进行观察,可以看到倒立的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3.如图是两位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和“海波熔化〞的实验装置。
〔1〕图甲是小明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应先固定A、B中的________铁圈;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l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局部数据记录如下表。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以下图,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________
98
98
98
98
98
根据数据及实验现象分析可知,此烧杯中水沸腾时不仅温度要到达________℃,同时还必须________。
〔2〕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小华采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由图像可知, 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____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
24.如以下图,是研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
〔1〕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放置在平面镜上,使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并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改变光的入射角度,重复上述实验步骤.这样做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
〔2〕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时,要保持与镜面________.
〔3〕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AO射到O点,假设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观察纸板B上能不能看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是探究________.
〔4〕将纸板A、B置于同一平面后,假设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B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光在反射时,________.
25.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如果有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__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将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26.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3°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____和____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______,且折射角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 时,折射角等于________。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缺乏?答:________;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
27.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使用的凸透镜焦距是15cm。
〔1〕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________。
〔2〕如以下图,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________〔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的__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_______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变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可将凸透镜的高度调________〔选填“高〞或“低〞〕,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4〕如果保持光屏的位置不变,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焦距适当的_______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现,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的。
2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以下图。
〔1〕图中光屏上呈一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_______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下同〕承接到像,把光屏放在蜡烛的左侧,移动光屏________承接到像。
〔4〕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 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的镜片。
〔5〕有同学发现在做图中实验时,风吹烛焰向左晃动,光屏上“烛焰尖部〞的像变模糊,那么将光屏向________移动,“烛焰尖部〞的像又会变清晰。
四、作图题
29.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物体MN的像M’N’.
30.如图,A′为处在B点处的人眼通过平面镜MN所看到的A点的像,请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确定A点的位置,并作出其光路图。
31.如图a、b是从点光源S发出的、经透镜折射后的两条光线.在图中完成光路并标出点光源S的位置.
32.如以下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OB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AO和大致的折射光线OC.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解答】A.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A不符合题意;
B.洗澡水的适宜温度为40℃,B不符合题意;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符合题意;
D.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首先要知道我们初中物理课本上所讲的光的传播速度,声音的传播速度,水的沸点以及生活常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
2.【解析】【解答】轻敲鼓面,鼓面的振幅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小;重敲鼓面,鼓面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小明时轻时重地敲击鼓面,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A.
【分析】敲击的力度越大,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解析】【解答】A.冰是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收热量,内能不断增大,但是温度却保持在熔点0℃不变,A不符合题意;
B.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冰晶,B符合题意;
C.雾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C不符合题意;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二氧化碳气体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3〕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4.【解析】【解答】解:A、读图可知,温度随时间而降低,且有一段呈水平,是晶体的凝固图象,不合题意;
B、图中温度随时间而不断升高,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合题意;
C、图中温度随时间而升高,且有一段呈水平,是铁锭在熔点温度时熔化,符合题意;
D、图中温度随时间而降低,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大多数的金属为晶体,通过固体的熔化图象〔吸热〕可以判断该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通过该图象有没有一个吸热但温度不变的水平段来确定〕.
5.【解析】【解答】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钢笔“错位〞,是光在玻璃和空气两种介质中传播发生的折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不符合题意;
C、水中筷子“变弯〞,是光从水传向空气发生的折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屏幕上的“手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常见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小孔成像、日月食的形成、影子的形成等;常见的光的反射现象:镜面反射、漫反射、凡与平面镜成像有关的现象均属于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从水中看外面的物体,从外面看水中的物体、海市蜃楼、看日出、凸透镜成像、光的色散等.
6.【解析】【解答】小明春游时看到的美景是水面上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发射是光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看到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7.【解析】【解答】A.当你走向平面镜时,像与你的连线与镜面仍然垂直,A符合题意;
B.当你走向平面镜时,距镜子的距离减小,镜中的像将靠近你,B不符合题意;
C.你走向平面镜时,人的视觉近大远小,通过平面镜观察到的视野变大,人看到的像更清晰,C不符合题意;
D.人在平面镜中的像的大小与人等大,当人走近镜子时,镜中的像的大小不变,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平面镜成像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8.【解析】【解答】A.根据投影仪成像的原理可知, 假设用不透明的硬纸板遮住透镜的一局部,白墙上的画面仍然完整,只是亮度变暗,C错误,符合题意;D.发生漫反射的物体可以从不同角度都能看到,因此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的看到白墙上的像,是因为白墙对照射到其上面的光产生漫反射,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幻灯机:原理、成倒立、放大的实像,f 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9.【解析】【解答】玻璃杯竖着贴近鹦鹉图片时,起到放大镜的作用,鹦鹉图片通过玻璃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而对于圆柱形的容器来讲,其放大的效果是横向变长,而纵向不变,故只有A显示的像是符合要求的.
故答案为:A.
【分析】物体靠近凸透镜时,凸透镜是放大镜,柱形的凸透镜只能横向放大图像。
10.【解析】【解答】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实像,此时u>2f,即40cm>2f,焦距大小为f<20cm,A不符合题意;
B、能在光屏上成像,并且物距大于像距,只有u>2f,2f>v>f,成倒立缩小实像,B符合题意;
C、因为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那么蜡烛变短时,像应该先上移动,C不符合题意;
D、凸透镜成像与有无光屏无关,所以取走光屏,那么凸透镜仍能成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11.【解析】【解答】近视镜片属于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有近视镜片时,凸透镜所成的像会后移;
拿走近视镜片后,凸透镜所成的清晰的像应该在光屏和透镜之间,所以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
应选B.
【分析】此题主要清楚有近视镜片和拿走近视镜片对像的影响,然后根据题干要求判断如何移动光屏才能移到清晰像的位置.
12.【解析】【解答】原来贴近报纸看文字时,看到的应该是正立、放大的虚像,而窗外景物成在报纸上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都是倒正、大小、虚实都不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①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②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③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④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二、填空题
13.【解析】【解答】日常生活中的声音绝大局部都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声音的大小,即我们所说的声音大小,由振动幅度决定。
同学们听到老师说话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蜡焰“跳舞〞,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这是指它的响度很大.
答案:(1). 空气 (2). 能量 (3). 响度
【分析】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声波可以传递信息,是指告诉我们什么,也就是传递了信息,如教师讲课,告诉我们知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是指可以改变什么,也就是传递了能量,如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超声波清洗牙齿等.
14.【解析】【解答】(1)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这三种颜色是用其他色光无法组合成的。(2)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前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假设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乙图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因此乙图表示近视眼,近视眼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分析】(1)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 蓝、靛、紫;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颜料的三基色是指红、黄、蓝;(2)正常的眼睛可以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近视眼会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应该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远视眼会将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后,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15.【解析】【解答】壶嘴上方冒出一的团团“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①液化是水蒸气遇冷发生的现象;由于壶嘴附近温度比拟高,水蒸气不会发生液化现象;水蒸气在壶嘴处未液化,仍保持水蒸气状态;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空气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白气〞;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吸热汽化,变为水蒸气,所以什么也看不见了。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16.【解析】【解答】(1)水银的凝固点是−39℃,根据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温度相同,水银的熔点也是−39℃;(2)因为酒精的沸点是78℃,所以80℃时,酒精处于气态;(3)酒精的凝固点是−117℃,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50℃的环境里,酒精为液态,水银为固体,因此选择酒精温度计。
【分析】当物质温度高于沸点时,为气态;当物质的温度介于熔点和沸点之间时,为液态;根据酒精的凝固点和水银的凝固点,结合北方的最低气温-50℃,就可以判断出选择什么温度计。
17.【解析】【解答】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其反射的光决定的;太阳光照在红色花朵上,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只有红光被反射,所以呈现红色;透明物体的颜色由透过的光的颜色决定的;蓝色的玻璃只能透过蓝光,其它色光被吸收了,透过蓝色的玻璃看这朵花,呈现黑色.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光决定的。
18.【解析】【解答】解:光亮的瓷砖相当于平面镜,它能成天花板上的吊灯的像,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即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所以是虚像;
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吊灯离瓷砖6m,吊灯的像离地面上的瓷砖也应是6m;
地毯的外表是粗糙的,不会发生镜面反射,所以通过地毯看不到吊灯的像.
故答案为:虚;6;漫.
【分析】〔1〕光亮的瓷砖相当于平面镜,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外表光滑的反射是镜面反射,外表粗糙的反射是漫反射.
19.【解析】【解答】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半透明薄纸相当于光屏,为了成的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半透明的薄纸应该放在圆筒的A端;当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大。
【分析】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0.【解析】【解答】(1)摄像头扫描二维码时相当于凸透镜,成倒立缩小实像,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即物体到摄像头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2)将光屏移至刻度线10cm处,像距变大,那么物距应减小,蜡烛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保持透镜位置不变,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交换,此时像距小于物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分析】〔1〕凸透镜成像时,物距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2〕物距变大,那么像距变小,像变小;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三、实验题
21.【解析】【解答】解:〔1〕小明看不到硬币,是由于碗的边缘局部挡住了来自硬币的光线,光线进入不到眼睛,所以眼睛看不到硬币,这说明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来自硬币的光经过平面镜会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反射光线看去,感觉光线好似是从镜子的后面射来的,这便是硬币的虚像〔虚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以小明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现象;〔3〕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故答案为:〔1〕直线;〔2〕反射;〔3〕折射.
【分析】〔1〕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就看到了物体的虚像.
22.【解析】【解答】(1)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可知,当三个小孔与烛焰、眼睛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我们就能看到后面的蜡烛;通过三个小孔看见的是蜡烛,看见的不是蜡烛通过小孔成的像;(2)易拉罐简易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景物,实际是利用了小孔成像,人的眼睛对着膜进行观察,可以看倒立、缩小的实像。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据此分析答复;(2)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实像。
23.【解析】【解答】(1)组装仪器时,应先根据酒精灯的高度确定铁圈B,这样可以防止重复调整;由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读数为96℃;由表格中数据知,从4到8分钟,水的温度保持98℃不变,所以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8℃;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2)由图象可知第8分钟时,海波正处于熔化阶段,故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到第10分钟,海波不能继续吸热,海波的熔化将停止。
【分析】〔1〕探究水沸腾的实验时,组装器材从下到上;根据温度计液柱位置读取温度,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吸热;〔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物体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24.【解析】【解答】〔1〕在此题中,入射光线AO和反射光线OB,测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大小,并比拟,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即假设将AO向ON靠近,入射角减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OB也靠近法线,假设将AO向ON远离,入射角增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OB也远离法线,因此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2〕如果实验中硬纸板放得没有与平面镜垂直,稍有倾斜,那么当入射光贴着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后,法线将会不在硬纸板上,所以在硬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当两块硬纸板在一个平面内时,可以看到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将硬纸板F向后折转一个角度后,看不到反射光线,所以该实验的结论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4〕当光贴着纸板B沿B0射到O点,光将沿OA方向射出,说明反射光路是可逆的.故答案为:〔1〕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反射光线的位置有什么规律〕;〔2〕垂直;〔3〕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4〕光路是可逆的.
25.【解析】【解答】解:〔1〕透明的玻璃板,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厚的.故答案为:观察并确定像的位置;2.〔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物体和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同时还可以确定像的位置.故答案为:像和物大小相等.〔3〕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蜡烛成的像不与蜡烛重合,所以有可能找不到像.
故答案为:后面的蜡烛无法和像重合.〔4〕本实验是探究验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他们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通过归纳处理即可得出如下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故答案为:将对应的像点和物点相连,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距和物距并进行比拟.
【分析】〔1〕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可以观察到玻璃板的另一侧,便于找到像的位置;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2〕另外一支相同的蜡烛与竖立在玻璃板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能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他成的像大小相等.〔3〕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另一支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4〕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等距、连线与镜面垂直,据此分析实验的操作步骤.
26.【解析】【解答】(1)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等于0°,折射角等于0°;(2)该同学只通过一次实验便得出结论,这样结论具有片面性,应利用其它透明介质多做实验。
【分析】〔1〕光在水面处会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为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应用不同的介质进行实验。
27.【解析】【解答】(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上,调节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心;(2)凸透镜焦距是15cm,当把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物距为50cm−15cm=35cm,
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在1倍和2倍焦距之间,即II区域;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3)由图可知,光屏上的像偏上;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将凸透镜向下移动或把光屏向上移动,直到光屏上的像清晰为止;(4把蜡烛向左移动一小段距离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靠近凸透镜,为使像能成在光屏上,应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块适当的凹透镜对光线进行发散,像才能成在光屏上;近视眼就是用凹透镜进行矫正的。
【分析】〔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需要将蜡烛的火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高度上;才能使像出现在光屏的中心;〔2〕根据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的特点进行分析;〔3〕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像与物体的变化方向恰好相反;〔4〕假设物距增大,那么像距会减小,此时为使像距不变,那么需用凹透镜进行发散,使像成在原来的光屏上,近视镜就是凹透镜。
28.【解析】【解答】(1)凸透镜焦距为10cm;由图知,此时的物距等于像距,都等于20cm,那么u=2f,所以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图中固定蜡烛位置不变,将透镜移到60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为30cm(u>2f),像距为10cm,而像距应在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因此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右移动;(3)图中固定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此时的物距为5cm,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虚像不能呈在光屏上,所以无论在哪侧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像;(4)图中将一个眼镜片放在透镜和烛焰之间,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左移动,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说明该眼镜片对光具有会聚作用,故放置的是凸透镜,凸透镜能矫正远视眼,即该眼镜片是远视眼镜的镜片;(5)风吹烛焰向左晃动,那么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因此要在光屏上再次看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
【分析】〔1〕当物距等于像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2〕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的范围2f>v>f,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3〕u
四、作图题
29.【解析】【解答】分别作出物体MN端点M、N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M′、N′,用虚线连接M′、N′即为MN在平面镜中的像,如以下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30.【解析】【解答】作出发光点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A′,连接A′、B点交平面镜于点O,沿OB画出反射光线,连接AO画出入射光线,如以下图:
【分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A的像点A′,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由像点和B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
31.【解析】【分析】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经过另一侧的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发生改变.据此画图确定点光源的位置.
32.【解析】【解答】过O点作垂直水面的法线,在法线的右侧作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得入射光线,在水面下,入射光线的异侧作出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得折射光线,作图如下.
【分析】此题考查反射和折射的作图问题,在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即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金陵汇文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金陵汇文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试卷+答案】,共11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南京一中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南京一中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试卷+答案】,共10页。
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树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试卷+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树人九年级上学期物理12月月考试卷【试卷+答案】,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