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五年级下册4、公因数导学案
展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理解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验证探究求最大公因数的方体验知识的迁移、推理判断的学习方法。
3、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探索精神,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两个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二单元已经掌握了求因数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在此基础上学习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学生能够通过创设的情境,通过猜测、动手操作、验证分析找出解决的方法,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课件、 动手操作的材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师:近期我校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展示各班特色,每班设计一面长12分米,宽8分米的文化墙。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设计这面文化墙,好不好?(出示课件)
2.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学校有什么要求1:要用整分米数的正方形瓷砖铺满文
化墙。
生:读题理解题意。想一想边长可以是几分米?
3.课件出示要求2:瓷砖必须是同样大小的整块。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回忆学习方法
师:我们选的数是不是可以呢?我们得验证一下。你想用什么方法验证?
生:说一说(动手铺一铺)
动手操作。
介绍学具。
(2)小组合作,提出要求:这些数是不是都可以,为什么?
(3)全班交流。
(4)讨论:边长是1分米,2分米,4分米可以铺满,它们与文化墙的长12分米,宽8分米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交流后汇报。
揭示课题并板书:公因数
建构意义
(1)怎样求6和15的公因数?
出示课件:6和15的公因数有哪几个?(学生讨论完成后汇报不同方法,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师:其中最大的公因数是几?(根据学生回答补充课题)
(4)我们还可以这样表示。(出示课件)
你能看懂这个图吗?谁来说一说?
6的因数 15的因数
6和15的公因数
问: eq \\ac(○,1)中间绿色部分怎么填写?
eq \\ac(○,2)蓝色部分和紫色部分又该怎么填写?
eq \\ac(○,3)最大公因数是几?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一步一步用课件展示。
(5)揭示概念,认识关系
师:什么叫公因数?什么叫最大公因数?
小结:刚才选择正方形的边长就是找文化墙长和宽的公因数。边长最长是几就是求最大公因数。
巩固应用
1.求10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几?
2.拓展应用:我班有18名女生,27名男生积极报名想参加设计文化墙,如果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完成一幅设计稿进行评选,每小组男生人数相等,女生人数也相等,最多可以分成几组?
读题理解题意。同桌交流尝试完成。
组织交流后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出示课件。
18的因数:1、2、3、6、9、18
27的因数:1、3、9、27
18和27的公因数:1,3,9
最多可以分成9组。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必做题: 练习十五第2题
3.选做题:小小设计师
七、板书设计
找最大公因数
方法一:列举法
6的因数:1、2、3、6
15的因数:1、3、5、15
6和15的公因数有:1、3
6和15的最大公因数是:3
方法一:筛选法
6的因数:①、2、③、6、
15的因数:①、③、5、15
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
课题:最大公因数
王 改 仙
第五师八十三团第一中学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最大公因数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约分最大公因数导学案,共3页。
2021学年4、公因数导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4、公因数导学案,共2页。
2021学年4、公因数学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4、公因数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铺垫,创设情境----在活动中引入,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