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共6页。
1.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2学情分析
我班班级学习的氛围较浓厚,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并日臻完善,。班级中已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不足之处是个别学生的基础太差,部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上课的注意力不够集中,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3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难点: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写作风格。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心中的鲁迅形象:
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爱国、教育家、文学家、革命家……浓黑的一字须,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
2、小结过渡:的确,一旦提及鲁迅之文我们总会联想到“匕首投枪”,而谈及鲁迅其人,“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等诗句便会立即涌上心头。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绝对不是鲁迅先生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萧红笔下真实的鲁迅,但愿同学们能获得一种重新发现的喜悦。她被鲁迅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活动2【讲授】作者简介
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活动3【讲授】写作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活动4【讲授】字词辨析
轻捷(jié) 鉴(jiàn)赏(shǎng) 混(hùn)浊(zhuó) 筵(yán)席 窘(jiǒng)
旷(kuàng)代 抽(chōu)屉(tì) 掠(lüě) 阖(hé)眼(yǎn) 遭殃(yāng)
深(shēn)恶(wù) 痛(tòng)绝(jué) 祈(qí)祷(dǎ) 虔(qián)诚
肋(lèi)膜(mó) 紊(wěn)乱 堵塞(sè)训斥(chì) 唠(lā)叨(da)
活动5【活动】初步感知
1、提问: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描写鲁迅先生?
思考,交流:1、有以下生活场景:(1)笑声明朗;(2)、走路轻捷;(3)、品评衣着;(4)、接待客人(5)深夜工作(6)讲“踢鬼”的故事(7)与病魔作斗争
2、思考,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思考,交流: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活动6【讲授】重点导析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
导析: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导析: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地勾画出一个独一无二、鲜灵生动的“活鲁迅”
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人了。
导析:此句以正理歪说、装糊涂的幽默风趣表达揭穿装神弄鬼者。
活动7【讲授】语段分析
阅读课文从“鲁迅先生从下午两三点钟起就陪客人”到“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1、请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所写的三件事。
鲁迅待客 鲁迅写作 鲁迅睡眠
2、作者不厌其烦地把鲁迅先生陪客人的时间一一写出来的原因是( C )
A、写鲁迅先生的待客时间,说明鲁迅先生十分辛苦。
B、写鲁迅先生家客人多,说明鲁迅先生十分豪客。
C、强调会客时间的长、客人的多,表现鲁迅先生不知疲倦,耐心细致的工作已经达到了忘我的境地,
D、写鲁迅同客人交谈的丰富,表现鲁迅深入群众、了解人民疾苦的孺子牛精神。
(点拨:A、B两项的分析师片面的,D项脱离实际)
3、作者写鲁迅的夫人许先生和儿子海婴的原因是( C )
A、与上文呼应,说明客人走的时候已经是该睡觉的时间了。
B、与全文“寂静下去”“一点声音没有了”这一环境相协调。
C、采用侧面烘托的方法,说明鲁迅先生的工作是利用别人睡觉的时间完成的。
D、采用细节描写的方法,说明鲁迅先生的工作是利用别人睡觉的时间完成的。
(点拨:可结合第二段“本来已经是睡觉的时候了,可是鲁迅先生正要开始工作”这句话来分析)
3、文章用白描手法刻画鲁迅,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引导:文章在描写和叙述的过程中融入了作者对鲁迅的崇敬和爱戴之情。(点拨:要从作者叙述的语气中体会作者蕴含其中的思想感情)
分析文章最后一个篇章:
导析:这段文字,是萧红为鲁迅谱写的一阕哀儿不伤的安魂曲,萧红不愿意接受鲁迅逝世这一残酷现实,所以她没有着意渲染鲁迅临终前的痛苦挣扎,只用“气喘”“喘着”两个词一带而过,极力烘托出一种静谧安详的气氛。这段文字中有排比,有对偶,有长句,有短句,朗读起来舒缓而流利,自成韵律,洋溢着抒情诗般的调子。
4、从鲁迅先生陪客人一事中,我们能体会出鲁迅怎样的精神品质?
导析:热情 和蔼 有耐心
5、为什么要强调鲁迅先生的背影是灰黑色的?
导析:强调了环境特点,此时已经是黎明了,鲁迅工作了整整一夜。
6、文中出现的周海婴你知道是谁吗?
导析:鲁迅的儿子。
7、文中描写鲁迅先生的书桌,对突出人物形象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词语“整整齐齐”、“压”、“站”用得贴切。请说说这些词语好在哪里?
导析:这些词语表现了鲁迅先生严谨的工作习惯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8、结尾两段的描写有什么特点?含义是什么?
导析:结尾两端的描写仿佛是静物写生般逼真而又自然。于不动声色的客观描写中,烘托出鲁迅先生废寝忘食的工作热情,以及本文作者对先生的由衷的敬爱之情。
9、萧红是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女作家。她的这篇回忆性的文章,使我们了解了哪些事情?
导析:他使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一天的工作起居情况,让我们更加了解鲁迅先生。
活动8【练习】习题研析
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用大量地、细致地记述他生活、工作中的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你认为这篇文章有值得改正的地方吗?
导析:通过鲁迅生活中琐碎的生活细节描写,虽然平凡却充满灵性,从细微之处更容易折射出伟人伟大的伟大思想和高尚人格。
朗读鲁迅深夜工作至天亮、海婴连喊“明朝会”两个小结,谈谈你的感受,说说哪些地方最动人?
导析:鲁迅与常人颠倒的作息时间,这也许是他长期积劳成疾的根源所在,夜深人静之时,是他能够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思考、写作的工作时间。他的大量作品就是在夜晚灯下创作出来的。
海婴虽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但他们父子之间那浓郁的父子深情却是那样感人,作为父亲的鲁迅,同样宽厚仁慈。
鲁迅先生说:“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人。”这句趣话在哪里呢?文中记述了好些鲁迅所说的话。请再选择一例,谈谈其中的妙趣或隐含的道理。
导析:妙在装糊涂或正理歪说的幽默风趣。例子:如有人来问鲁迅时他说“你们自己学着做,若没有我呢”中包含的“世人依赖贤者的习惯,后继者总要自己开拓前行”的哲理以及一语点破迷津的知趣。
而谁曾接触过这种眼光的人就会感到一个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
领略加点词语的深刻意蕴。
导析:“旷代的全智者”即当代最高智慧的人,指鲁迅眼光对人的巨大无形的压力,这压力是激励你奋进的。
纸烟子听子不放在床边,而仍很远地蹲在书桌上,若想吸一支,是请许先生付给的。
想想看,这里的“放”和“蹲”能否呼唤。
导析:不能。“蹲”比“放”更富有拟人色彩。纸烟听子与鲁迅先生相伴多年,成了鲁迅形影不离的朋友。
鲁迅先生的书桌整整齐齐的,写好的文章压在书下边,毛笔在烧瓷的小龟背上站着。
一双拖鞋停在床下,鲁迅先生在枕头上边睡着了。
想想看,“站”和“停”给你什么感觉?能改为“插”和“放”吗?注意文中到处都是这样的短小自然段和短句子。
导析: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亲切生动,好像它们也是有灵性的,跟随主人多年,主人休息了,它们静静地守候在主人身边,而换成“插”和“放”就没有了这味道。
心里存着无限的期望,无限的要求,用了比祈祷更虔诚的目光,许先生看着她自己手里选得精精致致的菜盘子,而后脚板触着楼梯上了楼。
体味上述句子,尤其是加点词语所展现的许先生的心境。
导析:表现了许先生急切盼望鲁迅早日康复的心境。
希望鲁迅先生多吃一口,多动一动筷,多喝一口鸡汤。鸡汤和牛奶是医生所嘱的,一定要多吃一些的。
鲁迅先生带着久病初愈的新千年国,又谈起话来,披了一张毛巾子坐在躺椅上,纸烟又拿在手里了,又谈翻译,又谈某刊物。
上述重复词语表现了怎样的心情和神态?“一定要”,是谁在说话?是许广平还是作者还是我们们大家?请多加品味。
导析:“多吃一口”的重复时希望鲁迅早日康复的心情,“又”字的重复表现出鲁迅不顾久病初愈,即投身忙碌的工作和社会活动。一定要是许广平先生,也是作者,也是“我们大家”
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就像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
把加点处改为“去世了”,文章的深沉意味和情感还在吗?请多加揣摩。
导析:不能改为“去世了”,因为作者不愿接受鲁迅逝世这一残酷的现实,所以没有着意渲染鲁迅临终前的痛苦挣扎,极力烘托出一种静谧安详的气氛。
活动9【讲授】小结
《回忆鲁迅先生》以追叙的方式记录了鲁迅先生生前的一件件生活琐事,展现了生活中鲁迅的风采,抒发了对鲁迅先生深切的怀念之情。
活动10【作业】课后练笔
请以“鲁迅先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鲁迅名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下册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