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4.1 线段、射线、直线习题ppt课件
展开(1)求线段AC的长(用含a的式子表示);
(2)取线段AC的中点D,若DB=2,求a的值.
(1)已知∠BOC=120°,∠AOB=70°,求∠AOC的度数;
解:分两种情况:如图①,∠AOC=∠BOC-∠AOB=120°-70°=50°;如图②,∠AOC=360°-∠BOC-∠AOB=360°-120°-70°=170°.综上,∠AOC的度数为50°或170°.
已知M,N为线段AB上的点(AM<AN),若AM:MN=5:2,NB-AM=12,AB=24,求BM的长.
解:设AM=5x,则MN=2x,因为NB-AM=12,所以NB=12+5x.因为AB=24,所以AM+MN+NB=24,即5x+2x+12+5x=24.解得x=1,所以BM=MN+BN=2x+12+5x=19.
如图,已知∠AOC=60°,∠BOD=90°,∠AOB是∠DOC的3倍,求∠AOB的度数.
解:设∠DOC=x.因为∠AOC=60°,所以∠AOD=60°-x.因为∠BOD=90°,所以∠AOB=90°+60°-x=150°-x.因为∠AOB=3∠DOC,所以150°-x=3x,解得x=37.5°.所以∠AOB=3×37.5°=112.5°.
如图,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若AC=8 cm,CB=6 cm,求线段MN的长.
【点拨】根据“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先求出CM,CN的长度,再利用MN=CM+CN即可求出MN的长度;
(2)若AC+CB=a cm,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点拨】与(1)同理,先用AC,BC表示出CM,CN,MN的长度就等于AC与BC长度和的一半.
(1)求线段BM的长;
(2)求线段AN的长;
(3)试说明点Q是哪些线段的中点.
解:因为MN=2 cm,MQ=NQ,所以MQ=NQ=1 cm.所以BQ=BM+MQ=1+1=2(cm),AQ=AN+NQ=2 cm.所以BQ=QA.所以Q是MN的中点,也是AB的中点.
直线AB上有一点P,点M,N分别为线段PA,PB的中点.(1)如图,若点P在线段AB上,AB=14,AP=8,求线段MN的长度;
(2)若点P在直线AB上运动,试说明线段MN的长度与点P在直线AB上的位置无关.
如图,点C,D,E将线段AB分成1234的四部分,M,P,Q,N分别是AC,CD,DE,EB的中点,且MN=15 cm,求PQ的长.
已知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若线段AB=20 cm,线段BC=8 cm,点M,N分别是线段AB,BC的中点.(1)求线段MN的长;
(2)根据(1)中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B=a,BC=b,且a>b,其他条件都不变,你能猜出MN的长度吗?(直接写出结果)
如图,已知OE是∠AOC的平分线,∠AOE=59°35′,∠AOB=∠COD=16°17′22″.(1)求∠BOC的度数;
解:因为OE是∠AOC的平分线,∠AOE=59°35′,所以∠AOC=2∠AOE=119°10′.因为∠AOB=16°17′22″,所以∠BOC=∠AOC-∠AOB=102°52′38″.
(2)比较∠AOC与∠BOD的大小.
解:因为∠BOC=102°52′38″,∠COD=16°17′22″,所以∠BOD=∠BOC+∠COD=119°10′.因为∠AOC=119°10′,所以∠AOC=∠BOD.
已知射线OC是∠AOB的平分线,射线OD是∠AOC的三等分线,且∠AOB=72°,求∠COD的度数.
如图,∠AOB=90°,ON是∠AOC的平分线,OM是∠BOC的平分线,求∠MON的大小.
初中数学1 因式分解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1 因式分解习题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习题链接,x+2或x+3,-2或-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综合与测试习题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②④①③,答案呈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数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综合与测试习题课件ppt,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习题链接,答案呈现,°45′,°15′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