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达标测试
展开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2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60分 , )
1.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问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两位优秀,两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 )
A.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B.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
D.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
2. 已知某高中的一次测验中,甲、乙两个班级的九科平均分的雷达图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乙班的理科综合成绩强于甲班
B.甲班的文科综合成绩强于乙班
C.两班的英语平均分分差最大
D.两班的语文平均分分差最小
3. 如图是一系列有机物的结构简图,图中的“小黑点”表示原子,两黑点间的“短线”表示化学键,按图中结构,图(n)中的化学键有( )
A.6n个B.(4n+2)个C.(5n−1)个D.(5n+1)个
4. 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例如:
他们研究过图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由以上规律,则这些三角形数从小到大形成一个数列{an},那么a10的值为( )
A.45B.55C.65D.66
5. 欧拉公式eix=csx+isinx(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i是虚数单位)是数学里令人着迷的公式之一,根据欧拉公式可知,2ie−π6i=( )
A.3−iB.1−3iC.3+iD.1+3i
6. 苏格兰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对数表,这一发明为当时的天文学家处理“大数运算”做出了巨大贡献.法国著名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曾说过:“对数倍增了天文学家的寿命”,比如在下面的部分对数表中,8和1024对应的幂指数分别为3和10,幂指数和为13,而13对应的幂8192,因此,8×1024=8192.根据此表,推算33554432×262144的值对应的幂指数为( )
A.41B.42C.43D.44
7.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a2+b2=0,则a、b全为0”,其反设正确的是( )
A.a、b至少有一个不为0B.a、b至少有一个为0
C.a、b全不为0D.a、b中只有一个为0
8.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a,b∈N*,如果ab能被11整除,那么a,b中至少有一个能被11整除”,则应假设( )
A.a,b都不能被11整除
B.a,b中至多有一个能被11整除
C.a,b中至多有一个不能被11整除
D.a,b都能被11整除
9. 下列三句话按三段论的模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2019不能被2整除;
②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
③2019是奇数.
A.①②③B.②①③C.②③①D.③②①
10. 我国南北朝时代的数学家祖暅提出体积的计算原理(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势”即是高,“幂”是面积.意思是:如果两等高的几何体在同高处截得两几何体的截面积总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类比祖暅原理,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1是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封闭图形,图2是一个上底长为1、下底长为2的梯形,且当实数t取[0, 3]上的任意值时,直线y=t被图1和图2所截得的两线段长总相等,则图1的面积为( )
A.4B.92C.5D.112
11. 分析法又称执果索因法,若用分析法证明:“设a>b>c,且a+b+c=0”,求证b2−ac<3a”最终索的因应是( )
A.a−b>0B.a−c<0C.(a−b)(a−c)>0D.(a−b)(a−c)<0
12. 如图所示,正方形上连接着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腰上再连接正方形,…,如此继续下去得到一个树形图形,称为“勾股树”.若某勾股树含有255个正方形,且其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则其最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
A.B.C.D.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
13. 在“一带一路”知识测验后,甲,乙,丙三人对成绩进行预测.
甲:我的成绩比乙高.
乙:丙的成绩比我和甲的都高.
丙:我的成绩比乙高.
成绩公布后,三人成绩互不相同且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那么三人按成绩由高到低的次序为________.
14. 观察下列数表: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
设2017是该表第m行的第n个数,则m+n的值为________.
15. 用反证法证明:“a>b”,应假设为________.
16. 数式1+11+11+⋯中省略号“…”代表无限重复,因原式是一个固定值,可以用如下方法求得:令原式=________,则1+1t=________,则________2−________−1=0,取正值得________=5+12,用类似方法可得2+2+2+⋯= 2 .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6 小题 ,每题 11 分 ,共计66分 , )
17. 如图中给出了3层的六边形,图中所有点的个数S3为28.按其规律再画下去,可以得到n层六边形,试写出Sn的表达式.
18. 设x≥1,y≥1,证明:x+y+1xy≤1x+1y+xy.
19. 设a,b为互不相等的正实数,求证:4(a3+b3)>(a+b)3.
20. 在数列an中,已知a1=2,an+1=an2+12n∈N+.
(1)求a2,a3,a4,并由此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的猜想.
21. 在已知两边a,b和一边的对角A,求角B时.如果A为锐角,那么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如图):
如果A为钝角,那么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情况?试画出草图加以说明.
22.
(1)用综合法证明:x2+y2+z2+3≥2x+y+z;
(2)若实数1a,1b,1c构成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请用反证法证明:a,b,c不可能构成等差数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1年人教A版选修1-2数学第2章 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12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60分 )
1.
【答案】
A
【考点】
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
【解析】
先阅读题意,再结合简单的合情推理逐一判断即可得解.
【解答】
因为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有两位优秀,两位良好,
又甲看了乙、丙的成绩且甲还是不知道自己的成绩,即可推出乙、丙的成绩一位优秀,一位良好,
又乙看了丙的成绩,即乙由丙的成绩可知自己的成绩,
又甲、丁的成绩一位优秀,一位良好,则丁由甲的成绩可知自己的成绩,
即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
2.
【答案】
D
【考点】
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
【解析】
先对图象数据的进行处理,再逐一进行检验即可得解
【解答】
由甲、乙两个班级的九科平均分的雷达图可得:
乙班的理科综合成绩强于甲班,即选项A正确,
甲班的文科综合成绩强于乙班,即选项B正确,
两班的英语平均分分差最大,即选项C正确,
两班地理平均分分差最小,即选项D错误,
3.
【答案】
D
【考点】
归纳推理
【解析】
根据图可知第一张图有6个化学键,从第二个起每一个比前一个多5个,可得通项.
【解答】
第一张图有6个化学键,从第二个起每一个比前一个多5个,
则第n个图有5n+1个,
4.
【答案】
B
【考点】
归纳推理
【解析】
根据已知中第1个图中黑点有1个,第2个图中黑点有1+2个,第3个图中黑点有1+2+3个,第4个图中黑点有1+2+3+4个,…归纳可得第n个图中黑点有1+2+3+...+n个,可得结论.
【解答】
解:由已知中:
第1个图中黑点有1个,
第2个图中黑点有3=1+2个,
第3个图中黑点有6=1+2+3个,
第4个图中黑点有10=1+2+3+4个,
…
故第10个图中黑点有a10=1+2+3+...+10=10×112=55个,
故选B.
5.
【答案】
D
【考点】
欧拉公式的应用
【解析】
直接代入欧拉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
2i⋅e(−π6)⋅i=2i[cs(−π6)+isin(−π6)]=2i(32−12i)=1+3i,
6.
【答案】
C
【考点】
类比推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由表可知,33554432=225,262144=218,
33554432,262144的对应幂指数分别为25,18,
幂指数和为43.
故选C.
7.
【答案】
A
【考点】
反证法
【解析】
把要证的结论否定之后,即得所求的反设.
【解答】
解:由于“a、b全为0”的否定为:“a、b至少有一个不为0”,
故选A.
8.
【答案】
A
【考点】
反证法
【解析】
反证法证明中,假设时只需要对结论进行否定即可.
【解答】
解:∵ 反证在假设时,要对结论进行否定,
∴ 应假设为“a,b都不能被11整除”.
故选A.
9.
【答案】
C
【考点】
演绎推理
【解析】
按照演绎推理的三段论,“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即可得出正确的排列顺序.
【解答】
解:根据题意,按照演绎推理的三段论,应为:
大前提:一切奇数都不能被2整除,
小前提:2019是奇数,
结论:2019不能被2整除;
∴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②③①.
故选C.
10.
【答案】
B
【考点】
演绎推理
【解析】
本题考查类比推理、梯形的面积.
【解答】
解:根据祖暅原理,
可得图1的面积等于图2梯形的面积,
其面积为3×(1+2)2=92.
故选B.
11.
【答案】
C
【考点】
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
【解析】
由题意可得,要证b2−ac<3a,经过分析,只要证(a−c)(a−b)>0,从而得出结论.
【解答】
解:由a>b>c,且a+b+c=0可得 b=−a−c,a>0,c<0.
要证b2−ac<3a,只要证 (−a−c)2−ac<3a2,
即证 a2−ac+a2−c2>0,即证a(a−c)+(a+c)(a−c)>0,
即证 a(a−c)−b(a−c)>0,即证(a−c)(a−b)>0.
故求证“b2−ac<3a”索的因应是 (a−c)(a−b)>0.
故选C.
12.
【答案】
A
【考点】
归纳推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 填空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20分 )
13.
【答案】
甲,乙,丙
【考点】
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的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如果只有甲预测正确,此时根据题意得,成绩由高到低顺序为甲,乙,丙,满足条件;
如果只有乙预测正确,因为甲错误,得顺序为丙,乙,甲,此时丙也预测正确,不满足条件;
如果只有丙预测正确,因为甲错误,得顺序为丙,乙,甲,此时乙也预测正确,不满足条件;
故答案为:甲,乙,丙.
14.
【答案】
508
【考点】
归纳推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根据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1,3,5,…都是连续奇数,
第一行,有1个数;第二行,有2个数,且第一个数是22−1;
第三行,有4个数,且第一个数是23−1;
第四行,有8个数,且第一个数是24−1;……;
第m行,有2m−1个数,且第一个数是2m−1.
∵ 210−1=1023,211−1=2047,2017在第10行.
令2017=1023+(n−1)×2,得n=498,
∴ 2017是第10行的第498个数,
∴ m+n=10+498=508.
故答案为:508.
15.
【答案】
a≤b
【考点】
反证法
【解析】
根据反证法定义进行求解.
【解答】
解:反证法肯定题设而否定结论,从而得出矛盾,
题设“a>b”,那么假设为:a≤b.
故答案为:a≤b.
16.
【答案】
t,t,t,t,t
【考点】
类比推理
【解析】
通过已知得到求值方法:先换元,再列方程,解方程,求解(舍去负根),再运用该方法,注意两边平方,得到方程,解出方程舍去负的即可.
【解答】
由已知代数式的求值方法:
先换元,再列方程,解方程,求解(舍去负根),
可得要求的式子.
令2+2+2+⋯=m(m>0),
则两边平方得,22+2+2+⋯=m2,
即2+m=m2,解得,m=2(−1舍去).
三、 解答题 (本题共计 6 小题 ,每题 11 分 ,共计66分 )
17.
【答案】
设每层上的点数为an,
则a1=5,
a2=9=5+4×1,
a3=13=5+4×2,
∴ {an}是以5为首项,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Sn=a1+a2+a3+...+an+1=n[5+5+4(n−1)]2+1=2n2+3n+(1)
【考点】
归纳推理
【解析】
设每层上的点数为an,推导出{an}是以5为首项,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再由Sn=a1+a2+a3+...+an+1,能求出结果.
【解答】
设每层上的点数为an,
则a1=5,
a2=9=5+4×1,
a3=13=5+4×2,
∴ {an}是以5为首项,4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Sn=a1+a2+a3+...+an+1=n[5+5+4(n−1)]2+1=2n2+3n+(1)
18.
【答案】
证明:要证x+y+1xy≤1x+1y+xy,
只需证明1xy−1x−1y≤xy−x−y,
只需证明(1−1x)(1−1y)≤(1−x)(1−y)=(x−1)(y−1),
只需证明1−1x≤x−1;1−1y≤y−1,
即证x+1x≥2,y+1y≥2,(x≥1, y≥1)这是均值不等式,
所以x≥1,y≥1,x+y+1xy≤1x+1y+xy得证.
【考点】
综合法与分析法
不等式的证明
【解析】
直接利用分析法,通过移项变形,转化为基本不等式,即可证明不等式成立.
【解答】
证明:要证x+y+1xy≤1x+1y+xy,
只需证明1xy−1x−1y≤xy−x−y,
只需证明(1−1x)(1−1y)≤(1−x)(1−y)=(x−1)(y−1),
只需证明1−1x≤x−1;1−1y≤y−1,
即证x+1x≥2,y+1y≥2,(x≥1, y≥1)这是均值不等式,
所以x≥1,y≥1,x+y+1xy≤1x+1y+xy得证.
19.
【答案】
证明:因为a>0,b>0,所以要证4(a3+b3)>(a+b)3,
只要证4(a+b)(a2−ab+b2)>(a+b)3,
即要证4(a2−ab+b2)>(a+b)2,
只需证3(a−b)2>0,
而a≠b,故3(a−b)2>0成立.
∴ 4(a3+b3)>(a+b)3.
【考点】
不等式的证明
分析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
【解析】
利用分析法,从结论入手,寻找结论成立的条件,即可得到证明.
【解答】
证明:因为a>0,b>0,所以要证4(a3+b3)>(a+b)3,
只要证4(a+b)(a2−ab+b2)>(a+b)3,
即要证4(a2−ab+b2)>(a+b)2,
只需证3(a−b)2>0,
而a≠b,故3(a−b)2>0成立.
∴ 4(a3+b3)>(a+b)3.
20.
【答案】
(1)解:根据递推公式可求得:
a2=52,a3=74,a4=118,
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32n−1;
(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证明:①当n=1时,由题意知a1=2,
显然满足a1=21−1+321−1=2;
②假设当n=k时猜想成立,即ak=2k−1+32k−1,
则当n=k+1时,ak+1=ak2+12=2k−1+32k−1+12
=2k+32k=2(k+1)−1+32(k+1)−1,
知当n=k+1时猜想也成立,
综合①②可知,对n∈N*猜想都成立,
即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32n−1.
【考点】
数列递推式
数学归纳法
归纳推理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解:根据递推公式可求得:
a2=52,a3=74,a4=118,
猜想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32n−1;
(2)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证明:①当n=1时,由题意知a1=2,
显然满足a1=21−1+321−1=2;
②假设当n=k时猜想成立,即ak=2k−1+32k−1,
则当n=k+1时,ak+1=ak2+12=2k−1+32k−1+12
=2k+32k=2(k+1)−1+32(k+1)−1,
知当n=k+1时猜想也成立,
综合①②可知,对n∈N*猜想都成立,
即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2n−1+32n−1.
21.
【答案】
①
,a②,a=b无解,
③,a>b有一解,
【考点】
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
【解析】
由A为锐角,出现的几种情况,进行简单的合情推理,得到A为钝角,可能会出现2种情况,画出图即可.
【解答】
如果A为钝角,可能会出现3种情况,
22.
【答案】
证明:(1)由x2+1≥2x(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
由y2+1≥2y(当且仅当y=1时取等号),
由z2+1≥2z(当且仅当z=1时取等号),
三式相加可得x2+y2+z2+3≥2(x+y+z)(当且仅当x=y=z=1时取等号).
(2)由题意有2b=1a+1c,且a,b,c互不相等,
得b=2aca+c.
假设a,b,c可能构成等差数列,有b=a+c2,
可得2aca+c=a+c2,整理为(a−c)2=0,
得a=c与a,b,c互不相等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正确.
【考点】
反证法
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及应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证明:(1)由x2+1≥2x(当且仅当x=1时取等号),
由y2+1≥2y(当且仅当y=1时取等号),
由z2+1≥2z(当且仅当z=1时取等号),
三式相加可得x2+y2+z2+3≥2(x+y+z)(当且仅当x=y=z=1时取等号).
(2)由题意有2b=1a+1c,且a,b,c互不相等,
得b=2aca+c.
假设a,b,c可能构成等差数列,有b=a+c2,
可得2aca+c=a+c2,整理为(a−c)2=0,
得a=c与a,b,c互不相等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正确.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1-2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1-2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1-2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综合与测试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1-2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综合与测试练习,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1-2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选修1-2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综合与测试复习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