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1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08散文阅读 课件(全国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08散文阅读 课件(全国版)第1页
    2021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08散文阅读 课件(全国版)第2页
    2021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08散文阅读 课件(全国版)第3页
    2021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08散文阅读 课件(全国版)第4页
    2021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08散文阅读 课件(全国版)第5页
    2021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08散文阅读 课件(全国版)第6页
    2021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08散文阅读 课件(全国版)第7页
    2021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08散文阅读 课件(全国版)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08散文阅读 课件(全国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届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08散文阅读 课件(全国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散文概说,散文的显著特点,阅读方法,一写什么,二怎样写,归纳“主旨”,关注“标题”,理清“思路”,三为何写,找“关键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什么是散文?▲ 散文是相对于诗歌、戏剧、小说的一种文学样式。▲ "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样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 散文就是追求生命意义的开拓。 如《荷塘月色》《我与地坛》《想北平》等
    散文是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写散文就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张守仁)散文是作者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途上小憩时的悄声对话和共同思索。(余秋雨)
    二、散文类型①记叙性散文:以记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含状物散文)如:《鹤》(广东卷) ②抒情性散文:抒发作者主观情感的散文。如:《听雨》(大纲卷)③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哲理性散文) 如:《乾坤草亭》(江苏卷)
    “形散而神不散”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 “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1、梳理文脉(整体把握) 找到线索,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可以是事件、景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以写景散文为例,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例如:《荷塘月色》以游踪为线索,《故乡的榕树》以“故乡的榕树”为线索。所以阅读时,理清文中的事件、景物、人物及线索,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
    2、寻找“文眼” 优秀的散文大多有“文眼”。“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彩、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首的“心里颇不宁静”,是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 “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寻找“文眼”,即把文中叙述、描写基础上的议论抒情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首尾照应的句子等找出来加以体悟,因为这些句子往往直接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
    3、概括主题 一篇优秀散文,无论是选材谋篇,还是遣词造句,无论是运用修辞,都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如果成功地把握散文主旨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就不难找出需要的答案来。但是,散文的主旨并不都是直露的,需要我们体会概括。
    4、分析手法 散文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对表现手法的考查是高考重点之一,主要考查表现手法的运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抒情手法及其作用等。5、品味语言 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旨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7.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8.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五、高考散文阅读考点
    六、高考题型:(一)品鉴字词题(二)品味句子题(三)筛选概括题(四)赏析评价题
    七、阅读习惯与答题指导:⒈阅读选文时要勾画圈点。 “不动笔墨不读书”。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一篇文章,如果从头读到尾不作任何标记,很可能读后脑子里是一片空白,什么印象也没有,在这样的状态下去做题能有什么好效果呢?阅读时对文章中首段、尾段、每段首尾、题目、反问句、设问句、独立段、中心句、过渡句、关联词、指代词、有意义能上升一定高度的语句、抒情议论句、重复出现的句子、表达作者情感看法的词句等作勾画圈点,不仅可以增加对内容的印象,还能大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行文思路,有了这些,解题时就得心应手了。
    ⒉审题时要一字不漏。 题目中每一个字(包括数字)都是有它的价值的,不然就不会写到题目中。这就要求我们审题时不能漏掉一个字。千万不能用扫视的方式审题,因为那样就有可能漏掉有用信息。最好在心里一个一个字的默读题目,必要时要动笔作标记。审题时以下几个环节不可忽视:
    ①看问题。要看清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如果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漏答问题或将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作答。例:大纲卷《听雨》第17题:“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8分)
    ②看要求。题目上除了提出问题外,往往还对考生答题作出一些要求。题目中的一些要求往往限定了答题的范围、角度、形式等。例:安徽卷《独木舟之道》第14题: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8分)
    ③看分值。要看清并揣摩题目的分值。试题的分值往往提示了答案所必须的要点。因为高考阅卷中是“踩点给分的”,而每个答案要点的配分如果不是整数会给阅卷带来不便。所以答案所需要要点数应是能被总分值除尽的。如果分值是4分,那要点一般是2个;如果分值是6分,要点一般是3个。
    ④看有无字数限制。题目中如果有字数限制,那么所限定的字数应该就是答案所需的大致字数,清楚了这一点,在组织答案时就要注意不能超过限定的字数,当然也不能比限定的字数少得太多,因为这样恐怕会遗漏要点的。题目中如果没有字数限制,那就要尽量多答点,阅卷时多出的要点是不扣分的。
    ⒊确定答案所在区域。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如果答案所在区域确定错了,那就会全盘皆失了。确定答案所在区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借助题目本身的指定。有时题目上明确指定了答题的阅读范围。如湖南卷《粮食》第15题: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4分)
    ②根据高考命题原则确定区域。高考命题人在拟定阅读题时一般遵循这样一些原则:1.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2.尽量照顾考生的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3.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4.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 根据这些原则,答案应是随着题号的递增在文中呈从前到后,从局部到整体分布。
    ⒋精心组织答案。确定了答案所在区域后,剩下的事就是组织答案了。组织答案时要注意:    ①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整合。根据高考命题特点,考生是应该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的,历年高考题的参考答案也都是对原文中相关词句的整合。因此在答题时决不能脱离原文材料作出想当然的答案,应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整合。
    ②弄清答案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要增强用逻辑思维解题的意识。因为文学性文章尽管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情感取胜,但在解题时绝不可被情感左右,凭感觉答题,我们只能通过我们的理性分析,有根有据的从文中整合出答案。
    第二课时:读懂散文、 归纳主旨
    (1)能了解主要信息(写作对象、 主要内容) (2)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3)可以联系文章的主题。
    例:2014年大纲卷《听雨》; 2014年北京卷《废墟之美》; 2014年安徽卷《独木舟之道》; 2014年天津卷《枣香醉人》; 2014年湖南卷《粮食》; 从这些标题中你读出了什么?
    要理清思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从概括段意、划分层次入手来理清思路。 2.从捕捉“线索”入手来理清思路。通常所讲的“线索”有这样几种:①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②以感情为线索;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④以时空变化为线索。3.从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入手来理清思路。 “思路”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及照应、穿插、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运用中。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 例如14高考湖南卷《粮食》:开头第一自然段从中国人见面时的问候“吃饭了吗?”亲切而自然的引出“粮食”这个中心话题,第二自然段强调了“人类的一切,无不植根于粮食之中”但是现实是“粮食被糟蹋被篡改”。主体部分分为两大部分分别写了“农业时代”和“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不同态度和情感。
    中心句 抒情句议论句过渡句修辞句
    文中的关键句具有极大的概括力,我们对这些语句要给以足够的重视。
    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就要注意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些词语或句子或者是作者塑造形象的主要特点,或者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或者体现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因而,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留心。
    例析:《粮食》这篇文章的关键句有哪些呢?
    1、种粮食的人知道……不可或缺的事情。2、人类的一切,无不植根于粮食之中……3、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生长……让人参与其中。4、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 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机器覆盖了粮食, 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 化学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人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5、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
    本文通过写什么,表现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
    4、如何表述文章主旨?
    这篇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惜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题型一:品鉴字词题
    (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
    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在所给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里的“具体”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①指示代词的含义和文中临时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②能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的差别。③能够把握词语在本文的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的含义。④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理解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基本思路
    围绕主旨,结合语境指代性词语,明确化修辞性词语,本义化概括性词语,具体化抽象性词语,直白化
    例题:江苏卷《乾坤草亭》16、请简要说明第三段中“个”的含义 (6分)
    答案:“个”从具体物象到抽象观念,形成了三个层面:竹,点,圆满具足的生命。
    【解析】按照第三段论述脉络,先从对“个”的解释起——“个,也可解释为竹……”先释为“竹”;再到“我山人是天地之中的一个点”,释为“点”;最后到“充满圆足的生命”,释为“圆足的生命”,是为从具体到抽象。其实从该段的最后两句话“八大山人笔下的一朵小花,一枝菡萏,一羽孤鸟,都是一‘个’,一点,一个充满圆足的生命。八大的自尊缘此而出”亦可得到答案。
    练习1:湖南卷《粮食》16、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5分)
    [解析] “篡改”出现在文中的第二段,第二段是全文的总领段落,领起了农耕时代和大机器时代,而“篡改”指的就是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篡改”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机器对粮食的“篡改”,即“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二是化肥、激素、农药对粮食的“篡改”,即“改写了季节……改写了生命的密码”,“农药……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对上述两方面整合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①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毫无情感,颠倒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②化肥、激素和农药的出现,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练习2:北京卷《废墟之美》19、通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表述作者所理解的“废墟”。(5分)
    [解析] “废墟”首先是一种建筑遗存,而此文中的“废墟”包含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内涵。正如文中所言:“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考生从中提取相关内容加以概括即可。
    [答案] 指含有历史文化信息、具有文物价值和美学内涵的建筑遗存。
    (二)理解题目的作用提问方式1:为什么要以此为题或以此为题的好处、作用。提问方式2:本文原题为“……”你认为原来的题目和现在的题目哪一个更好一些?请说明理由。
    例如:天津卷《枣香醉人》19.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 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4分)
    例如:广东卷《鹤》18.文章为什么不以“白鹭”为标题,而以 “鹤”为标题(6分)
    要从理解词语着手,同时要掌握标题的意义和作用:①有的标题作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的作用 ; ②有的标题从结构上看有文章线索的作用;③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 ④有的标题有比喻作用;⑤有的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 理解或鉴赏标题时,一是要分析词语,二是要注意修辞,三是要注意虚实,四是要联系全文内容和结构,五是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背景。
    例题:广东卷《鹤》18.文章为什么不以“白鹭”为标题,而以“鹤”为标题(6分)
    [答案] 以“鹤”为标题:①点明故事。故事的主角虽是“白鹭”,但它一直被“我”以“鹤”的身 份来豢养。②结构文章。“鹤”贯穿全文,起着线索的作用,使故事情节出人意料, 既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又能引起读者对人的行为进行反思。③深化主题。通过自己养“鹤”的回忆以及“鹤”的遭遇,委婉地流露出 作者对人性的召唤和对世间生命的爱恋,也深化了对人因崇 尚高贵品质而伪善(附庸风雅的虚荣心)的批判。
    练习:天津卷《枣香醉人》19.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4分)
    [答案] 示例一:认可“枣香醉人”。枣是情感的寄托物;“枣香醉人”实际是亲情醉人,有助于表现文章主题;文章以“醉枣”起,以“醉枣”结,首尾呼应。
    [答案] 示例二:认可“根”。根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所在;“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老房、老树、老人构成“我”的生命之根和精神依托。
    第四课时 题型二:品味句子题
    (一)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
    (1)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隐晦的难懂的句子。(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等。(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以及过渡句等;(4)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
    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含义。2. 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3. 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思。
    “理解重要句子含意”题的命题原则及特点:1、设题有规律:一般在文章的重点、疑难等关键处设题。如文中的议论、抒情处。2、设题有根据:一般依据文本探讨研究,而不是随心所欲,任意发挥。3、思考有层次:要求考生从不同层面或角度作思考,文本中一般有提示性语句。4、答案有限制:不会像读后感那样可以百花齐放,需联系文本分析整合原文语句。
    1.探讨并掌握“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方法。2.学会准确筛选信息,规范答题。
    课前热身:《沉香木》1、我们不可能脱世,但可以脱俗;2、人当身是浮木,心有沉香;3、苏东坡身上,便有了沉香的涵蕴;海南的沉香也沾有了苏东坡的气质。
    学生答案分析:1、a、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但可以通过种种磨练来造就自己;b、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要学会抵制各种诱惑。C、人世间存在许多诱惑,我们不可能拒绝一切,但我们可以不被物欲所流转,我们的精神可以远离低俗。2、a、人本身是一块浮木,但内心要有沉香般的品质;b、人的外表可以不看重,但是要有一颗坚实、沉着,似沉香的心;c、我们在浮动的、浮华的人世中,难免随波逐流,但内心当有所坚持,有沉静内敛的品质。3、a、苏东坡在自己处于窘境之时,仍关注着沉香木;b、沉香是通过灾变和痛苦磨练出来的,而苏东坡也正经历着这种痛苦,他们是同病相怜;c、贬居生活磨练了苏东坡,使他具有了沉香木般沉静内敛的品质与心境;海南沉香也由于苏东坡对沉香木的涵咏与关爱附加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内涵。
    多问几个“为什么”的习惯借用、整合原文关键词句组织答案的习惯
    句子中的最需要解释的关键词是什么?句子使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答案要从哪几个方面来组织?
    第一步 分析句子第二步 结合语境(上下文)一一对应解释第三步 组织答案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全面作答不漏点(分点作答)
    (手法)+表层意+语境意(情感)
    课堂训练1:1、如何理解“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2、“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句话如何理解?
    2、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嗅觉中感到的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细柔飘思、婉转渺茫的歌声去感受、品味,将荷香断断续续、若有若无,捉摸不定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
    1、这是史铁生对生死独特的理解与体验,生命是短暂的,把死亡当作一个节日去看待,体现作者乐观豁达的心胸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课堂训练2:2014年全国大纲卷《听雨》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1、雨声是个能为每个人伴奏的好乐师。2、在山区待的几个月,也没有见到几回晴朗的天。
    1、就像乐师是演唱的伴奏者一样,雨声也是人们抒发情怀的伴奏者; 人们喜爱雨声,因为雨声能很好地寄托不同的感受与情怀。
    2、正是连阴雨的时候,山区自然没有几个晴朗的日子; 由于个人与家庭的不幸遭遇,心里下着雨,自然也就感觉不到 晴朗的天气了。
    巩固强化1:2014年山东卷《浣花草堂》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1、虽然是一般化的塑像,却也还清疏,没有怎样的仙气,不能不说是难得的了。2、默默地在心里复诵一下杜甫的草堂诗,会使你像一个梦游者似的走入四时不同、风光各异的如许境界。
    1、塑像虽然艺术水平一般,但还是清疏的,没有把杜甫仙化; 能够表现诗人本色,这是值得肯定的。
    2、作者将自己复诵草堂诗比喻成“梦游”,写出了作者沉迷于草堂诗意境中的情态;凸现了杜诗中描写自然风物诗歌的意境之美,表现了作者对杜诗的新感受。
    巩固强化2:2014年安徽卷《独木舟之道》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6分)1、船桨是他延长的手臂,一如手臂是他身体的器官。2、当你背着行囊穿过这些小路时,你与历史上曾走过这里的无数旅者结伴而行。
    1、荡舟人划桨灵活自如,得心应手,船桨犹如荡舟人身体的一部分; 人舟和谐,融为一体。
    2、长满荒草的小路,是通向历史、连接传统的路;荡舟人走过时便与 往昔旅者心灵相通,并从他们那里得到精神的鼓舞。
    知识储备 特殊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特殊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例题:大纲卷《听雨》14.文章为什么在开头一段就说“雨,大概是古典的”?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答案] ①从文章结构上说,呼应题目,引出话题;(结构上)②从文章主题上来看,暗示现代人已经难得有听雨的闲情逸致了。(内容上)答题模式:结构+内容
    练习:安徽卷《独木舟之道》13.有人认为第⑤段在文中作用不大,可以删去;也有人认为这一段有重要作用,不可删去。你认同哪一种观点?请说明具体理由。(6分)[答案] 示例:(1)不可删。结构上,第⑤段承接上文对急流中荡舟之乐的描述,并由此转入下文对独木舟之道的阐发,衔接顺畅自然;内容上,第⑤段所强调的敢想敢做的探险精神,是独木舟之道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上文内容的深化。(2)可删。结构上,第⑥段首句可直接上承第④段,删去第⑤段,上下文联系更为紧密;内容上,第⑤段意在强调荡舟体现的探险精神,而这种意思已蕴含在上文关于荡舟之乐的描写之中,删去不影响文章内涵,且使文章意味蕴藉。
    例题:天津卷《枣香醉人》17.“哎,这棵枣树也老了!”这句话表达了奶奶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 叹惜枣树的老去,体现了奶奶对老树的深厚感情; 奶奶借枣树的老去感慨自己的衰老。
    练习:广东卷《鹤》17.文中两处划线句分别体现了“我”怎样的心情?请结合上下文分析(6分)(1)啊!我的鹤![答案] 此处为心理描写。体现了“我”惊讶、失望与懊恼的心情。我本以为所养的鸟是鹤,但现在发现它不是。自以为清高、风雅的虚荣心也随之受到打击,震惊之后是深深的失望。(2)“不要,我要活的。”[答案] 此处为语言描写。体现了“我”内疚、后悔、自责的心情。白鹭因为我而误读了猎人的凶残,因“我”的驱赶而惨遭猎人枪杀。
    提问方式: 1.赏析“……”这句话的修辞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2.文中画线句子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请做简要赏析。3.请分析画线句子的妙处。思路导引:手法+效果+句子内涵+情感
    例题:天津卷《枣香醉人》18.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6分)[答案] 运用了排比、反复、衬托的手法,使句式整齐,语意层进,情感浓烈;借枣树感念爷爷奶奶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表达了对他们日益衰老的感叹之情。
    赏析较长语段的思考角度:(1)用何手法,写了……(2)在结构上与上下文的关系如何(3)用词上:多用叠词、拟声词、色彩词、数量词、动词、形容词、名词、文言词、多用口语、正反对比词等,有何好处。(4)句式上:整散结合、长短结合、多用短句(5)人称效果(6)整体语言特色:清新明丽、委婉含蓄、明白朴实、诙谐幽默等。
    例题:湖南卷《粮食》17.赏析文中“养猪送猪”的细节。(6分)[答案] (1)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为猪搔痒梳毛、垫麻袋的动作描写,“于心不忍”的心理描写,呼唤“猪娃子”的语言描写,以及猪肥膘颤动晃荡的形象描写等,细腻逼真,生动形象;(2)细节具体而形象地呈现出人们参与粮食生产的完整过程及与粮食的密切联系,表现了爷爷奶奶对猪的深厚感情,与后文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第五课时 题型三:筛选整合与归纳概括题
    设题模式1.请分点概括“……”的具体内容。2.本文具体描写“……”请分类列出。3. 这里所说“……” 表现在哪些方面?4.本文描写的“……”有哪些特点? 5.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6.文章寄托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7. 用自己的话概括某段主要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提取具体内容要点
    (注:大分值的情感理解题多是概括主旨题的变型)
    例题:大纲卷《听雨》17.“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 “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8分)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题、文章内容、文章主题的理解的能力。 第一问为概括归纳题,答案应力求完备。首先要给文章分出层次,不同地点(南方老城、川滇边界、陕北高原)的雨给作者留下了不同的记忆和感受。然后找出每一部分的关键词,如“漏湿了童年”“让人心怵”“灰色”“苦味”“温馨”“带着土味和草味的快乐”等。最后进行梳理整合。 第二问考查对文章主题的把握,答题时应注意关键句。如对文末“听雨,是听时间的脚步声,只是各人有各人的雨声,这是我刚刚想明白的”这样的议论、抒情句段,要特别关注。
    例题:大纲卷《听雨》17.“雨”给作者留下了哪些难忘的记忆? “听雨”让他明白了什么道理?请根据全文进行分析。(8分) [答案] 第一问:①南方老城的雨,给他留下了古旧、神秘的童年记忆; ②川滇边界山区的雨,给他留下了特殊年代苦味的记忆;③陕北高原的雨,给他留下了农村生活绿草般温馨的记忆。第二问:听雨就是听一个人的心声,听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脚步声。
    练习1:广东卷《鹤》16.“我”为什么会以白鹭为“鹤”?(3分) [答案] ①“我”从未见过白鹤;②根据书本上和商标上的图画推测和想象;③这只白鹭耿介不屈的样子跟鹤清高的形象相似;
    练习2:北京卷《废墟之美》20.文章勾勒了欧洲自近代以来理解“废墟”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历史节点。请分别概括三个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6分)[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的能力。首先审题,答案核心是“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明确要求答出三个重要历史节点中人们对废墟的不同审美感悟。阅读区间为文章第二段至第四段,作者很明显地将时间分为三个阶段,考生只要从这三段中分别提取有关“审美感悟”的信息即可。[答案] (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从废墟中引发了思古的幽情和创造的热情,生成了 残缺美意识。(浪漫主义运动阶段)人们在废墟中寄托了缅怀田园,喜好远古,追求神奇和神秘的审美理想。(1820年“断臂维纳斯”的发现)使人们深化了对废墟残缺美的认知。
    练习3:山东卷《浣花草堂》21.文中作者对杜甫有哪些新的认识?请加以概括。(4分) [解析] 本题的答案区间在第一段、第九段和最后一段。第一段开头写在蜀道上重读杜诗给作者带来更加新鲜的感受:“诗人的写景抒情、用字遣词,有时候也只有面对真实的山川风物才体会得出那严肃的创作态度和可贵的才华。”第九段,概括了草堂的环境:“草堂简朴却也不失规模,给人一种清疏而幽峭的感觉,和杜甫当年居处的风格是近似的。”由此作者得到对杜甫的新的认识。最后一段的“老杜是一个多么勤恳的诗人!”“他的诗里有丰富的人民生活的写照,可是也不缺乏自然风物的描写”“杜甫写出了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色,多么可爱的和平环境!”等语句也是写作者对杜甫的新的认识。[答案] ①杜甫有惊人的才华和严肃的创作态度。②杜甫具有清疏、朴实的精神气质。③杜甫是一个勤恳的诗人。④杜甫热爱美好的大自然与安宁和平的生活。⑤杜甫描写自然风物的诗歌同样具有巨大成就。(答出其中任意4点即可)
    练习4:四川卷《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16.作者认为应该如何欣赏山水及自然景物?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解析] 此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回归原文“截”(截取重要的语段和语句),然后“删”(删掉不重要的句子或词语,使答案精炼),最后“改”(将原文中的话转化为自己的话)。[答案] ①留意自然的丰富与变化,做有准备的欣赏者;②不为世俗所累,主动寻访山水佳处;③保存美好本性,在生活中欣赏自然。
    (二)概括文章主旨(第二课时已经学习)
    第六课时 题型四:鉴赏评价题
    (一)鉴赏题设题模式1.请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或表达效果)方面对“……”加以赏析 。2.文章在表达方式的选择上有何特色? 3.本文“……”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本文是怎样谋局布篇的?5.文章开头(结尾”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主旨的?7.第X段和地Y段各有什么侧重,在内容上有什么关系?
    赏析作品艺术手法
    例题:山东卷《浣花草堂》19.这篇游记为什么从杜诗写起?(4分)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分析作者写这篇游记以杜诗开头的原因,这类试题,一般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维度去思考。就本题来说,分析内容上的作用时,需注意杜甫的身份和后文描写的内容;分析结构上的作用时,要注意这篇游记所写的杜诗位于文章的开头部分,文章起始句段的作用一般是统摄全文,或引出下文。[答案]①符合浣花草堂主人杜甫的诗人身份;②杜诗中那些描写山川风物的诗,引发了作者更为新鲜的感受,以此统领全文;③引出浣花草堂。
    练习1:湖南卷《粮食》15.文章第一自然段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4分)[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本题首先要明确具体写法,第一段写了人与人见面的问候语,然后写了不同的人对待问候语的不同态度,有的人认为“土”,而乡下人“依旧这样问着”。显然本段在写法上,一是运用了问候语,二是运用了对比。然后要明确运用这些写法的具体作用:用问候语开篇自然亲切;用对比是为了引出话题“粮食”,表明作者对粮食的态度,突出了粮食的重要性——“生命中不可或缺”。[答案] ①以人们日常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开篇,亲切自然。②通过对这种问候语不同态度的对比,引出粮食话题,突出其重要性。
    练习2:天津卷《枣香醉人》16.文中插叙“童年打枣”的场景有什么作用?(4分)[答案]回忆童年的快乐,表现浓浓的亲情,增添生活气息;叙写昔日的热闹,反衬出爷爷奶奶晚年的冷清。
    练习3:四川卷《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17.文章第⑧段写“我”在濑户内海旅行,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生动表现物我两忘的感受,突出自然的伟大;②以个人体验进一步印证山水佳处对心灵的陶冶作用,亲切自然,更具说服力;③上承古人游览经历,下与登临崂山等相呼应,行文详略有致,富于变化。
    (二)评价探究题探究性试题特点:①开放性 A、见解独到 B、观点深刻②限制性 A、关注显性信息(题干中明确规定了的答题要求,如答题方向、字数限制等。 ) B、挖掘隐性信息(如:联系本文)探究性性试题回答要注意:(1)有明确的观点。(2)分点列出事实依据。(3)结合文本或文本的具体事例作合理分析。(4)语言通顺流畅,规范表述,书写工整。
    例题:四川卷《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18.文中说:“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请结合本文和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阐述合理,有说服力。(6分)①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郁达夫《故都的秋》)②陶渊明、谢灵运这般人的山水诗那样的好,是由于他们对于自然有那一股新鲜发现时身入化境浓酣忘我的趣味;他们随手写来,都成妙谛,境与神会,真气扑人。(宗白华《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
    [答案] 示例一:这句话点明了自然山水与艺术、人生的紧密关系。山水以及自然景物,会影响艺术与人生;而对待艺术和人生的态度,同样会使自然山水染上人化的色彩。陶渊明、谢灵运等人,能发现自然的美好,忘却尘世的烦忧,因而写出“悠然见南山”“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等清新自然的诗行。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写“扫帚的丝纹”,细腻、清闲却不免有些落寞,自然外物因为点染上他独特的情绪色彩,具有生命的气息。示例二:欣赏山水自然的心情与欣赏艺术、人生的心情是同一的。因为艺术与人生是山水自然的映照,人对于山水自然的欣赏态度也恰恰是人对于艺术与人生的态度。能认识山水自然之美好、博大与威力的人,对于艺术与人生才能获得超越世俗的认识,才能如孔夫子、太史公那样领悟人生、寻求精神价值的实现,才能像陶渊明、谢灵运、郁达夫那样在山水自然的流连忘返中物我两忘,写出“境与神会,真气扑人”的佳作。
    练习1:安徽卷《独木舟之道》14.在本文中,“独木舟之道”不仅指独木舟行驶的水路与划独木舟的技巧,更指由荡舟引发的诸多感悟。请结合文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谈谈你所悟到的“独木舟之道”。(8分)[答案] 示例:(1)独木舟之道即自然之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划独木舟有一种与大地和睦相处、融为一体的感觉;荡舟的过程中既能感受荡舟之乐,欣赏自然之美,也能从自然中获得精神启迪。(2)独木舟之道即生存之道,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活哲学。荡舟人背着行囊,远离家园,漂流荒野,就能直面生活的本质,懂得简单就是幸福,从而获得精神的充实与内心的宁静。
    (3)独木舟之道即探险之道,就是崇尚一种敢想敢做的挑战精神。狂风暴雨和急流中,充满着变化多端、无法预测的险情,荡舟其中,能够真正感受自然的力量,激发出置生死于度外、抗争命运的勇气与豪情。(4)独木舟之道即自由之道,就是追求一种超越限制、摆脱羁绊的自由境界。独木舟小巧灵活,不受水域限制,荡舟人可以到达任何心驰神往的地方,充分享受划独木舟带来的自在与乐趣,体验到无拘无束的心灵自由。(5)独木舟之道即传统之道,就是通过体验传统生活方式来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当独木舟穿行于渐趋荒僻的水道时,荡舟人与往昔旅者精神相通,感慨古老明智的生活传统的逝去,并对现代人远离自然的生活方式进行反思。

    相关课件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之散文语言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之散文语言 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理解词语的含义,答题方法总结,高考复习散文阅读,标题的含义及作用,常见设题方式,标题的含义,标题的作用,语言特色类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之散文语言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散文阅读之散文语言 课件,共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理解词语的含义,答题方法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届高考专题一轮复习:散文阅读之形象 课件: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专题一轮复习:散文阅读之形象 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鉴赏形象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