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 7.7 珠江三角洲地区-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10/121438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地理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一等奖教学设计
展开1.能运用地图说出本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及自然条件,并对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收集本地区地理资料,并进行筛选和分类,能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本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条件和不利条件。
3.能够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4.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本区和港澳的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情况。
【教学重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外向型经济。
【教学难点】
1.能够举例说明祖国内地对香港、澳门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2.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本区和港澳的经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情况。
【教学方法】
收集材料、读图、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说说你家有些什么家电,它们大多产与什么地方?——本地家电市场的产品多来自珠三角,以此引出珠江三角洲。
二、轻工业与外向型经济
1.看课本,结合图A,说说珠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在我国的南方,珠江出海口处。
纬度位置:22°N——24°N之间,北回归线穿过中北部。(分析气候类型及特点)
海陆位置:面向南海,与东南亚隔海相望。(分析其地理优势)
2.读图A。
(1)珠江三角洲地区河网密布,看看该地区城市分布与河流有什么关系。
——南方的城市大多依河而建,一方面把河流作为生活和生产用水,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水运条件发展经济,尤其是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附近。
(2)在图上找出本地区的主要城市广州、深圳、珠海及香港、澳门,看看它们的位置关系。
3.看书,想一想,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哪些特有的优势条件?
——便利的海运、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著名的侨乡、香港和澳门位于本区、对外开放政策的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正是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改革开发以来最先发展起来的地区之一。(结合阅读,理解著名的侨乡对当地经济发展的影响)
4.结合本地区自然条件,说说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条件有什么不足之处,是如何解决的?
——缺乏能源和矿产。利用核能发电解决能源不足的问题。在地图上找出大亚湾核电站和岭澳核电站。
5.从本地区的有利条件和不足之处分析工业特点及其重要性。
——以轻工业为主。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轻工业非常发达,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生产基地。(轻工业指生产老百姓日常生活用品的工业),这里生产的家用电器、食品、服装等,不仅销往祖国各地,而且远销全世界,为国家赚取大量外汇。
三、归纳本节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教师画出地图,抽学生在图上标出香港和澳门的位置。
2.在图上指出香港和澳门的组成。
3.分析港澳经济发展的优势。
——扼守珠江口两侧,与祖国内地唇齿相依;面临海洋,便利的海洋运输;自由贸易港;香港还有优良的深水港湾。
4.看图E,了解香港的港湾和人口状况。
5.阅读“一国两制”材料,了解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和现状,了解祖国大陆对它们经济繁荣的促进作用。
6.说说港澳地区与内地的优势互补表现在哪些方面。
——内地的优势:廉价的劳动力、低廉的地价、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
港澳地区的优势:先进的管理理念、先进的技术、丰厚的资金。
7.说说香港和澳门经济发展情况。
——香港:第三大金融中心,注重发展金融、贸易、信息、航运、旅游等服务性行业。
——澳门:港深条件差,不利于工业发展,经济以博彩业和旅游业为主。
8.引导学生总结知识。
地理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公开课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地理第七章 认识我国的区域第七节 珠江三角洲地区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首都北京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首都北京优秀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课题,新授,小结,练习,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首都北京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一节 首都北京精品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