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展开3 商的近似数
课时目标导航
一、教学内容
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教材第32页例6)
二、教学目标
1.会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2.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多角度思考问题,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三、重点难点
重点: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
难点:1.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取商的近似数。
2.比较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
一、复习引入
1.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一位小数。
2.61 4.17 9.25 7.03 8.96
2.用“四舍五入”法将下面各数改写成两位小数。
1.832 4.347 3.295 10.403
3.求下面各题积的近似数。
0.34×0.78(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1.32×4.08(得数保留三位小数)
二、学习新课
教学教材第32页例6。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都会打羽毛球吗?那同学们知道打羽毛球除了羽毛球拍还需要什么吗?
(羽毛球)
师:今天王鹏的爸爸也给爱好打羽毛球的王鹏买了一筒羽毛球。(课件出示教材第32页例6)
(2)理清题意。
师:爸爸给王鹏新买了一筒羽毛球,爸爸提出了什么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图画:这筒羽毛球19.4元,一筒是12个,1个羽毛球大约多少钱?
(3)列出算式。
引导学生自主列出算式并板书:19.4÷12≈
(4)尝试计算。
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会发现除不尽。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小组交流,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通过交流,学生可能会想到:实际计算钱数时应该算到分,因为分是人民币的最小单位;也可以算到角,因为现在买东西时已经不用分了。
(5)总结:根据我们的生活实际,当所买的商品数量少的时候,可以保留整数,或者保留一位小数,或者两位小数。当然如果数量很多的时候,通常会计算到分,这就要根据我们的实际需要进行取近似数了。看来取近似数一种是按照要求去取,一种是按照实际情况去取。
(6)引导学生想一想:算到分和角时分别需要保留几位小数?
(算到分要保留两位小数,算到角就要保留一位小数)
(7)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除的时候应该怎么算?
小组讨论后,学生汇报: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算出三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算出两位小数,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
(8)让学生自己用竖式计算:19.4÷1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引导学生小结:求商的近似数时,只需计算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出一位,然后再用“四舍五入”法就可以取近似数了。
(9)引导学生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
小组讨论后发言:相同点: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不同点:积的近似数要求出准确数之后再求近似数;商的近似数不需要求出准确数,只需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出一位就可以求近似数。
总结:求商的近似数非常重要,有时按照要求取近似数,有时按照实际取,在取商的近似数的时候,要明白应该除到哪位就可以不用再除了。
三、巩固反馈
完成教材第32页“做一做”。
2.1 0.40 4
四、课堂小结
如何求商的近似数?
商的近似数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服务于生活。为抽象的教材内容选择补充生活背景,使数学贴近学生生活,变得易于感受。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3.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成果。当问题产生以后,解决问题便成了学生学习的目标。本节课给了学生较大的自由探究空间,既可以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这一问题,也可以“创造”出一种新方法来解决。
4.我的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课资料参考
【例题】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1.5小时行驶了96千米,这时离乙地还有134.4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需要多少小时?
分析:要求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需要的时间,已知行96千米用了1.5小时,只要求出这辆汽车行134.4千米用的时间,然后再加上1.5小时即可,据此解答。
解答:134.4÷(96÷1.5)+1.5=134.4÷64+1.5=2.1+1.5=3.6(小时)
答:这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一共需要3.6小时。
四舍五入
“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算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够让被保留的部分与实际值的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可能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这就是我们使用这种方法为基本保留法的原因。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探究新知,课堂小结,拓展练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学设计,共7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商的近似数教案设计,共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