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市高二(上)返校模拟考试111语文试卷人教版无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市高二(上)返校模拟考试111语文试卷人教版无答案第1页
    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市高二(上)返校模拟考试111语文试卷人教版无答案第2页
    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市高二(上)返校模拟考试111语文试卷人教版无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市高二(上)返校模拟考试111语文试卷人教版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市高二(上)返校模拟考试111语文试卷人教版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古诗词鉴赏,名篇名句默写,语言文字运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把传染病、流行病通称为“瘟疫”,自商代开始就有“瘟疫”的文献记载。据《中国疫病史鉴》记载,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中国先后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由于中医的有效预防和治疗,在有限的地域和时间内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一次瘟疫就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悲剧。
    中医文化传延几千年,出现了神农、黄帝、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中医药名家,留下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中医学著作和《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中药学著作。中医药并不局限于汉族医药,还包括中国各具特色的民族医药,他们各成体系,各具奇效。20世纪50年代,小儿流脑、乙脑流行,中医成功地运用白虎汤和白虎加苍术汤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疗。在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以及2009年的甲型流感战疫中,中医药再次让人们见证了其特殊疗效。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中,中医药及时参与病毒感染群众治疗,其治愈和康复效果更为明显。张伯礼院士团队观察数据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为5.15天,比单纯西医少2天;体温恢复时间为2.64天,比西医少1.7天;平均住院天数少2.2天,CT影像好转率高22%,临床治愈率高33%,普通转重症比率低27.4%。
    (摘编自王守富《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谈增强中医文化自信》)
    材料二: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再度激起“中西医之争”。否定中医的理由集中于“不科学”。那么,“科学”能等同于“合理”吗?谁也不能说在近代科学出现于欧洲之前,人类的想法和做法从来没有合理过。也不能说在近代科学出现之后,实践中就只有这一种“合理”。而且即便在科学领域之内,其方法和结论也在不断分化和变革中。做科研的学者和从事临床治疗的西医医生并不轻易否定中医学,部分原因是他们在长期的专业训练中养成“科学精神”只说证据支持的话,对自己研究范围之外的事物保持审慎。倒是一些并不从事科研临床工作的“科普作家”,生搬“双盲实验”“安慰剂效应”等概念,以医书里有蝙蝠粪便这类耸听的药材为由,急吼吼地来“反伪科学”了。这体现了他们对近代自然科学的迷信。所谓迷信,不必是某种“信”的内容,而应是一种“信”的方式,比如:不承认有科技控制能力之外的事情等。
    “合理”也分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质疑中医的人倾向于将其无法否认的治愈效果归为心理暗示。这虽是以偏概全,但中医的确不排斥心理效应,“情志”是重要的诊疗因素。
    心理效应被视作对实验室科学研究的干扰,但如果安慰剂会增强人的求生意志,若在生死一线间起决定作用,是否要采用呢?但凡进过手术室的人,都会给出跟登台演讲、键盘作文的人不同的回答。此次抗疫中,重症患者的意志力是关键性的疗愈因素。
    中国传统医学与基于近代科学的西医学确有思想观念的分歧。西医的思维方式基于身心二分的哲学传统,将“身”拆分为组织、细胞、蛋白质、基因等物质对象和转氨酶、血糖等物质指标,追求不断增强对物质对象的精确认识和人为控制。治病的思路是把病毒、癌细胞或者其他不良的物质实体精确定位,然后用药物、手术刀等人工手段把它们清除。中医则更仰赖每个生命体的自我组织能力,方剂和针灸都旨在激活和加强生命本有的免疫和自愈能力,并把积累的经验凝固在其理论和操作体系中。这种思路擅长的不是定义和消灭病原体、癌细胞等,而是改变小环境,使其干不成坏事。
    在此次疫情中,西医有时也表现得无能为力,尤其在涉及个体免疫力、自愈力和体质差异等方面,而中医则有较为明显的效果,但最激烈的争议倒不在这些实践效果,而是在观念上能否相信中医合理。
    不过,专精于研究物质实体的西医有其难以企及的优势:一个强大的学术共同体,一个可积累可传播的知识体系。实验室研究出来的最新成果,一旦公布于权威期刊,全球的医疗界都能了解和应用。相对而言,传统中医的实践和理论都更支持个别化诊治。每个人,包括患者和医生,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整体,待解决的问题也是高度差异化的。大夫要摸索自己独有的模式并愈加精熟,所以“老中医”貌似更可靠。但这个特点让“可重复”“可证伪”和“可交流”变得困难。“说不清楚”在理想状态是“妙不可言”,但流于平庸则文过饰丑。不世出的高手因医术高超被传为神话,但水准高却不能只靠讲故事。意象化的概念体系要由扎实的技艺训练去承载,技艺怕失传,更怕“道”“气”等词语被各路“大师”用作蒙混的话术。
    (摘编自孙焘《文化反思中西医之争》)
    材料三:
    根据经合组织(OECD)2017年数据,我国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人)为2.0,美国2.6,日本2.4,欧洲国家多在3以上,奥地利则为5.2。即使不考虑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短期激增需求,我国的医疗服务供给也是相对不足的。此外,我国自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龄化进程迅猛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从2000年的7.0%已上升到2018年的11.9%。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预计到2050年,我国这一数字将达26%。
    根据《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全国中医药人员总数为71.5万人,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7.5%。而西医为主的综合医院中,更是只有少量的中医从业人员,且主要工作于中医科,并未真正融入各个专科,实现中医的全面参与。据2017年教育部数据,在医学教育供给体系中,医学类在校生数为124.4万人,其中,中医类专业学生在校生数为17万人,仅占医学类教育规模13.7%。在西医院校或综合大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尽管中医学在防治疫情、慢性病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课程体系设置中,通常只有《中医学》一门课程,多则100学时左右,少则30学时左右。
    (摘编自翟双庆等《疫情“大考”背景下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医文化源远流长,医学名家灿若群星,中医学典籍浩如烟海,其中我们最熟知的当属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
    B.中国虽然发生过三百多次疫病流行,但从没出现过一次瘟疫造成数千万人死亡的现象,中医起到了重要作用。
    C.质疑中医的人,即使对中医体现出来的治疗效果无法否认,也往往将中医的疗效归为心理作用而不认可其科学性。
    D.通过材料一中数据的对比,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中医治愈和康复效果比西医具有明显优势。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事科研的学者和临床的医生不轻易否定自己不了解的事物,一些“科普作家”则对科技控制能力之外的事物予以否定。
    B.“科学”并不完全等同于“合理”,因此,远在近代科学出现之前就存在的中医虽然“不科学”,却是“合理”的。
    C.数据显示,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医疗服务供给存在较大缺口,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医疗服务供需问题更加凸显。
    D.西医拥有强大的学术共同体和可积累可传播的知识体系,较中医有“可重复”“可证伪”和“可交流”的优势。

    (3)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抗疟记载。
    B.精确制导炸弹可以打击敌人的军事目标,却对隐匿在平民中的敌人束手无策。
    C.同样的曲谱,每个乐师各有发挥,甚至同款的乐器都各各不同。
    D.即使面对同一患者,张医生说的“气血”也未必是王医生理解的意思。

    (4)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5)从材料三看出,当前中医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2.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回 家
    马兰莲
    火车像一条长龙,穿行在连绵不断的山脉中,雪花零零散散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像飞絮,像蝉翼,清澈洁净,晶莹剔透。
    肖锦云坐在靠窗的座位,怀里抱着一个大大的包裹。她表情淡漠,甚至有些木然,她的眼睛里流出一种奇妙的神色,说不上是喜悦还是忧伤。她一动不动,静静地坐着,像一尊雕塑。
    她的对面坐着一对年轻夫妻,好像刚结婚不久,女人依偎在男人的怀里,甜甜地睡着了。从她嘴角露出的微笑,足以证明,她正做着美梦。男人一手楼着女人,一手拿着手机,拇指不停地在手机屏幕上滑动着,女人动了一下,盖在身上的衣服掉了下去。男人放下手机,捡起衣服盖在女人的身上。
    肖锦云看着他们,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说不出是羡慕还是嫉妒,男人抬起头,刚好与她的目光相撞,便问道:“大姐,你去哪?”
    肖锦云显然没想到男人会跟她搭讪,怔了一下,淡淡地说:“回家。”
    男人还想说话,肖锦云却把目光移向了窗外。
    火车转过一个弯儿,“呜呜”地鸣叫着,钻进一个隧道里,闹哄哄的车厢里安静了许多。肖锦云的脑子里开始翻江倒海了……
    六年前一个飘雪的日子,肖锦云接到男朋友打来的电话,筹备了大半年的婚事又要推后。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肖锦云知道男朋友的工作性质特殊,她决定自己去南方把婚事办了。下了半个月的雪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肖锦云被两家的父母送上了南下的火车……
    “呜——”火车发出一声长鸣,咣当咣当地跑出隧道,外面的雪似乎有些大了,山坡上、树枝上落满了白茸茸的雪花。
    女人醒了。她揉了揉眼睛,惊喜地叫道:“老公,雪下得好大,雪花真美。”
    男人轻描淡写地说:“这算什么,老家的雪比这漂亮多了。”
    女人撒起娇来,搂着男人的脖子说:“老公,我想吃鸭脖。”
    “你就是个馋猫。”男人从背包里拿出一个袋子,又拿出两瓶冰红茶。女人像饿狼扑食一样自顾自地吃起来。
    男人抬头看了看肖锦云,试探着问:“大姐,你喝点儿水吧。”
    肖锦云摇摇头说:“谢谢,我不渴。”
    “喝点儿吧,坐了几个小时了。”男人把水硬塞给肖锦云。
    肖锦云推辞不过,只好接住。她没有打开瓶子,只是怅然地望着窗外。
    女人吃了几口,好像要吐的样子,男人急忙拍着她的后背问:“老婆,怎么了?是不是吃得太猛了?”
    女人喝了口水,娇嗔地说:“傻瓜,你要当爹了。”
    “真的?!”男人高兴得有些忘乎所以,一下子紧紧地抱住女人。
    肖锦云听着他们的轻声私语,闭上了眼睛。
    男人紧握着女人的手,温柔地说:“你说,咱儿子长得像谁?取什么名呢?”
    女人说:“我生的,当然像我,姓也得跟我的。”
    男人不服气地说:“凭什么?孩子都跟爸爸的姓。”
    “既然跟爸爸的姓,那爸爸怎么不生呢?”女人一副蛮不讲理的样子。
    男人气呼呼地说:“真是不可理喻。”
    小两口儿争吵完,都噘着嘴,相互不理睬。
    肖锦云听他们吵完了,问道:“刚结婚吧?”
    男人说:“是的,结婚半年。”
    媳妇还是个孩子,挺任性的。肖锦云看着女人。
    男人笑了笑,问道:“大姐,你怎么一个人?”
    肖锦云长长地叹了口气说:“我跟先生一起来的,我先生是一名缉毒警察,常年奔走在边境线上,我们结婚六年,先生第一次回家。这次回来,就不走了,可以好好地陪我了。”
    男人好奇地问:“那你先生呢?”
    肖锦云指着怀里的包裹说:“在这里。他太累了,睡着了。”
    男人瞪大眼睛怔怔地看着肖锦云半天:“大姐,对不起。”
    肖锦云微微一笑说:“没什么。”
    “老公。”女人紧紧地抓住男人的胳膊,眼眶里溢满了泪水。男人把她揽进怀里。
    火车进了一个小站,缓缓地停下了。肖锦云说:“我到站了。”肖锦云抱着包裹下了车。不远处,两位老人等在风雪中。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车上的年轻夫妻,生活中虽有小小的争吵,更多的却是宠溺与关爱,温馨与甜蜜,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生活的幸福和美好。
    B.肖锦云眼睛里流出一种不知是喜是忧的奇妙神色,脸上呈现出不知是羡慕还是嫉妒的复杂表情,是因为丈夫的牺牲让她感到生活无助,人生茫然。
    C.“回家”一词意蕴丰富,既指肖锦云带着牺牲的丈夫回家,也暗示警察的牺牲换来了无数人能够回到温馨的家庭,拥有幸福的生活。
    D.“女人紧紧地抓住男人的胳膊,眼眶里溢满了泪水。”这里既写出女人深切感受到肖锦云内心无法言说的痛苦,也暗含着她对自己幸福生活的重新认知。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肖锦云一家是英勇牺牲的缉毒警察家庭的一个缩影,小说以小见大,突出主题,引发读者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B.小说运用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法,塑造了一个单纯、率性、善良、内心充满幸福的新婚女子形象。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对发生在火车上的故事进行全知视角的叙述,细致地展现两对夫妻的生活经历,塑造了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
    D.小说尾段叙写了两位老人在风雪中等待儿子回家的情景,既呼应了题目,又增强了小说的悲凉色彩。

    (3)“雪”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它的丰富内涵。

    (4)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为什么?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尉元,字苟仁。年十九,以善射称。神中,为虎贲中郎将,小心恭肃,以匪懈见知。世祖嘉其宽雅有风貌,稍迁驾部给事中。从幸海隅,赐爵富城男,加宁远将军。
    天安元年,薛安都以徐州内附,请师救援。显祖以元为使持节与城阳公孔伯恭赴之。申纂诈降,元知非诚款,外示容纳,而密备焉。元遂长驱而进,贼将周凯望声遁走。彧​①遣将张永、沈攸之等率众讨安都,屯于下磕。永乃分遣羽林监王穆之领卒五千,守辎重于武原。元以张永仍据险要,攻守势倍,惧伤士卒。乃命薛安都与李璨等固守,身率精锐,扬兵于外,分兵击吕梁,绝其粮运。永势挫力屈,元乘胜围之,攻其南门,永遂捐城夜遁。伯恭、安都乘势追击,时大雨雪,泗水冰合,永弃船而走。元豫测永必将奔亡,邀其走路,南北奋击,大破于吕梁之东。
    是时徐州妖人假姓司马,自称晋王,扇惑百姓。元遣将追斩之。延兴元年,假元淮阳王。元表:“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南济阴郡睢陵县人赵怜等辞称念祖善于绥抚,清身洁己,请乞念祖为睢陵令。若得其人,必能招集离叛,成立一县。”显祖诏曰:“民情如此,可听如请。”元好申下人之善,皆此类也。太和初,出为镇西大将军,甚得夷民之心。三年进爵淮阳王,以旧老见礼,听乘步挽,杖于朝。
    其年,频表以老乞身。元诣阙谢老,引见于庭,命升殿劳宴,赐玄冠素服。又诏曰:“公以八十之年,宜处三老之重。”高祖再拜三老,亲袒割牲,执爵而馈。十七年七月,元疾笃,高祖亲幸省疾。八月,元薨。
    (选自《魏书·列传第三十八》)
    【注】①彧:即刘彧,南朝宋第七位皇帝。

    (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
    B.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
    C.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
    D.淮阳郡上党令韩念祖始临之初/旧民南叛/全无一人/令抚绥招集/爱民如子/南来民费系先等前后归附/户至二百有余/

    (2)下列对文中画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老,古代一种荣誉职位。相传统治者设三老、五更各一人,以父兄之礼尊养。
    B.乞身,古代以做官为委身事君,故称请求辞职为乞身。它与“乞骸骨”意思相同。
    C.世祖,庙号。一般用于王朝最初建立者,也可用于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
    D.爵,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设有公、侯、伯、男四等爵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尉元深受皇帝敬重。他因功绩大受到皇帝礼遇,不仅赐予他乘车入朝,拄拐杖在朝堂行走的权力,还赐给他帽子和衣服,尊称其为三老。
    B.尉元从政很有手腕。他发现假托姓司马的妖人自称晋王来蛊惑百姓,就果断派人杀死他;他任镇西大将军时,治理很合夷人心意。
    C.尉元作战身先士卒。讨伐张永时,他命薛安都与李璨等人坚守,自己亲率精兵,攻打吕、梁,后又乘胜追击张永,使其弃船逃跑。
    D.尉元富有军事谋略。开赴徐州期间,他知道申纂并不是诚心投降,就表面上表示接纳,暗中则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元以张永仍据险要,攻守势倍,惧伤士卒。
    ②元豫测永必将奔亡,邀其走路,南北奋击,大破于吕梁之东。

    (5)尉元认可韩念祖可以做睢陵县令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三、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病后登快哉亭①
    贺 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②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任职于徐州,病愈后登快哉亭有感之作。②黄华:菊花。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颈联虚写,乌鸦带引斜阳光芒投进古寺,小草带引野外景色进入荒城,一“带”一“将”,景色融合自然。
    B.首联以鸣蝉起兴,点明乡愁的主旨。“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欣羡之情。
    C.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又给人以冷的感觉。
    D.颔联言近旨远,字面上只写了病后,却透露出病前和病中的消息;字面上只写了梦后,实则暗示出曾有数次的思乡梦。

    (2)同是以多病之身登高望远,本诗与杜甫的《登高》相比,在意境营造和章法结构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2)李白在《行路难》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3)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常被用来勉励人们修身自好,不慕身外之物。
    五、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她没有像我们都市中的大艺术家们搜索枯肠去变形变态,刻意制造出各种怪头怪脸设法“惊世骇俗”。她心中特有的生命精神和美感,叫我感觉到了。……自然的,本质的,也是不可思议的。这生命的神奇来自于她的天性。剪花娘子们不想在市场上创造价格奇迹,更不懂得利用媒体。千古以来,一直都是把这些随手又随心剪出的活脱脱的形象贴在炕边的墙壁或窑洞的墙上,自娱或娱人,没有市场霸权制约的艺术才是真正自由的艺术,这不就是民间艺术的魅力吗?她们不就是真正的艺术天才吗?
    然而,这些天才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就像契诃夫在《草原》中所写的那些无名的野草野花,它们天天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却不为人知。一代一代,默默地生长、开放与消亡,那么,到了农耕文明在历史大舞台上的演出接近尾声时,我们只是等待着大幕垂落吗?在我们对她们一无所知时就忘却她们?我的车子渐渐离开这草原深处,离开这些真正默默无闻的人间天才,我心里的决定却愈来愈坚决:为这草原上的剪花娘子印一本画册,让更多人看到她们,知道她们,一定!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我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古都的秋味。
    B.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的兵队强占了辽吉,炮轰机关,他们不惊诧:在学生的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
    C.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
    D.凤娇好像是大家有意分配给那个“北京话”的,每次都是她提着篮子去找他。

    (2)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
    然而,这些天才散布并埋没在大地山川之间,就像契诃夫在《草原》中所写的那些无名的野草野花,它们天天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无尽的美,却不为人知。

    (3)文中画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定要为这草原上的剪花娘子印一本画册,让更多人看到她们,知道她们。”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句表达效果更好?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无人机的广泛应用,是我国无人机产业快速迅猛发展的一个缩影。②随着传感器、通信、航空运力等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渗透,近年来,中国无人机行业快速发展,无人机应用场景不断拓展。③根据相关研究显示,2022年中国工业无人机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500亿元。④而随着无人机在疫情防控中“大展身手”,也令这一行业吸引了更多资本与人才的关注,为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⑤需要看到,疫情的冲击只是短期的,对相关产业来说,把控住机遇、摸清楚规律,才有可能推动行业螺旋式上升。⑥除了无人机之外,无人驾驶技术也在疫情应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业内人士表示,“无接触配送”或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目前,宝马工程主管UdHaenle在接受《欧洲汽车新闻》采访时表示:“在我们看来,电动汽车市场的不确定性太大,因此我们不会为电动车专门去打造平台,这样就丧失了灵活性。我们不希望工厂出现产能过剩。”
    UdHaenle透露,建造一座新工厂将花费约10亿欧元,而对现有设施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共线生产电动车,也是以“亿(欧元)”计算的,主要是车身车间和总装车间的改造扩建成本非常高。
    宝马集团从上至下都抱有统一的观点。宝马集团CEO齐普策(Oliver Zipse)表示:“我们不认为有必要(专门打造一个平台)来实现独特的产品特性。相反,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一个智能平台实现各种需求。”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廊坊市高二(上)返校模拟考试11.1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1.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信息正知与概括
    分析水因结构
    分析评水正者态度
    筛选明整轮信息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分析事物三象(最说)
    艺术特水(小说)
    理解验强,身括归备要点(小说)
    个根化冬意传读(小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二、文言文阅读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古验热职
    姓因湾谓
    内射理空
    内容较括与害析
    文验极译
    文水因句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三、古诗词鉴赏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表达使香(古普诗歌解赏)
    意境
    理解内验,概括归河要轻(古代诗察鉴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四、名篇名句默写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赤壁使(苏轼)
    名篇较句默绕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五、语言文字运用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修辞手法明辨稀及运用
    赏体句展
    标点符号根辨析及股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病句正率修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答案】
    此题暂无答案
    【考点】
    一句都接括内容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相关试卷

    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高三(上)联考1124-1125语文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高三(上)联考1124-1125语文试卷人教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默写题,综合读写,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高三(上)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人教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默写题,综合读写,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高二(下)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高二(下)年级月考语文试卷人教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综合读写,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默写题,填空题,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