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PPT教学课件 (1)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1456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PPT教学课件 (1)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1456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PPT教学课件 (1)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1456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PPT教学课件 (1)第4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145696/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PPT教学课件 (1)第5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145696/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PPT教学课件 (1)第6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145696/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PPT教学课件 (1)第7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145696/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松鼠》PPT教学课件 (1)第8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145696/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松鼠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17 松鼠教学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生词梳理,初识课文,答各抒己见,课文研读,佳句赏析,随堂练笔,板书设计,知识链接,知识点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布丰(1707—1788),法国著名学者,作家。生于蒙巴尔城的贵族家庭。从小受教会教育,爱好自然科学。26岁入法国科学院,后担任皇家花园(植物园)主任,被法兰西学院接受为院士。他用毕生精力经营皇家花园,并用40年时间写成36卷的博物志《自然史》。该书包括《地球形成史》《动物史》《人类史》《鸟类史》《爬虫类史》等。他以大量实物标本作推论,反对“权威”的臆说,对自然界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该书的文学成就也普遍受到赞扬,文笔细腻生动而富于感情,如《自然的分期》是一部史诗,作品对狮、虎、熊、狗、狼、狐狸等进行了形象的、拟人化的描写,生动活泼,趣味横生。
驯(xùn)良 矫(jiǎ)健 敏捷(jié) 惹(rě)恼 帽缨(yīng) 榛(zhēn)子榉(jǔ)实 爪(zhuǎ)子 蛰(zhé)伏 苔藓(tái xiǎn) 惹(rě)恼 狭(xiá)窄 勉强(miǎn qiǎng) 遮蔽(zhē bì) 锥(zhuī)形 编扎(zā)
仔细阅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 作者写出了松鼠的哪些突出的特点?“漂亮、驯良、乖巧”这几个词可否调换?
答:松鼠总的特点:漂亮、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这三个词不能调换,因为它们分别与下面的段落对应。
2.漂亮、驯良、乖巧这几个词分别是从哪些方面说明松鼠这些“讨人喜欢”的特点的?
答:“漂亮”是从外貌方面来说明,“驯良”“乖巧”是从内在的习性,性格方面来介绍。
3.松鼠留给你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4.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明确本文的主要说明顺序,划分层次。
答:(总说)松鼠的特征(第1自然段) (分说)具体说明松鼠的主要特征(第2—5自然段) (补充说明)有关松鼠的一些知识(第6自然段)。
(1)松鼠外形的漂亮体现在哪些方面?哪个方面描写得最详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研读第2自然段,完成以下问题:
答: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以及坐姿和吃相;尾巴描写得最详细。
(2)哪些词或句子能说明其漂亮?请找出来,作具体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清秀”“闪闪发光”“矫健”“轻快”“敏捷”“机警”等写出松鼠的美丽而富有活力,让人感知松鼠“讨人喜欢”的模样。“帽缨形的尾巴”,点出其尾巴的特征,又给人美感。
(3)这段文字除运用说明外,还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些词语反映出作者对松鼠尾巴的特色,吃东西的方式及搭窝时一系列复杂动作、步骤观察得非常细致,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对松鼠可人体态的喜爱之情。
2.研读第3自然段,完成以下问题:
(1)从文中找出有关说明松鼠驯良的句子或词语。分别是从哪三个方面来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写了三个方面:一是松鼠活动的范围,“经常在高处活动”;二是活动的时间,“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显得很是活泼有趣;三是松鼠主要的食物和寻食的习惯,表明它的驯良。这样,就更加深了“讨人喜欢”的印象。
3.研读第4~5自然段,完成以下问题:
(1)松鼠的特点之一是乖巧,即机灵、合人心意、讨人喜欢。请从文中找出例子说明这一点。
答:过水方法,警觉性强,跑跳敏捷,叫声特点。
(2)第4自然段从哪些方面来突出它乖巧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写松鼠的筑窝,先说松鼠窝址的选择,“分叉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再说松鼠搭窝的方法,使得窝“既宽广又坚实”,“既舒适又安全”,然后再介绍窝口的特点。这些都说明了松鼠的乖巧,生动的表现了松鼠的灵性,突出了“讨人喜欢”。
(3)第5自然段松鼠筑窝,从哪三个方面来写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只要“触动”一下,它就“跑”“躲”“逃”,说明它十分机警。而且触动的是树根,前面还用“稍微”,说明触动是很轻的,这就足以表现它的感觉特别敏锐。
(4)说说作者是运用哪些词语来写松鼠十分警觉的,并作简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例如“……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运用了拟人手法,可以使说明更加生动形象。图画根据说明画出即可。
(5)文中说明松鼠搭窝的部分,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其作用。对照文中有关松鼠窝的说明,画一幅有关松鼠窝图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我们赏析语言一般从哪些角度进行?
答: (1)准确:表示程度、限定(时间、程度、范围、限制数量)、表推测估计的词。 (2)生动:修辞、用词(动词、形容词)。
2.赏析语言。(1)准确的语言。 ①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
答:松鼠很怕强烈的日光只是作者的猜测,或许并非如此,用“好像”,可见作者用词的严谨,体现了科学的写作态度。
②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答:“经常”是说松鼠“在高处活动”比较频繁,如果去掉,就会让读者以为松鼠一直在高处活动,这与事实不符合。
③“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中的“有人说”能删去吗?
答:不能。“有人说”表明仅仅是听说而已,并非亲眼目睹,体现作者实事求是的态度。
(2)形象、生动的语言。
①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 a.描写松鼠的漂亮——“面容清秀”“玲珑的小面孔”“美丽的尾巴” b.描写松鼠的活动——“歇凉”“练跑”“玩耍” c.突出松鼠的灵性——“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d.用动作说明松鼠的精明能干——“搬”“编扎”“挤紧”“踏平” e.写松鼠生活居住情况——“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②运用比喻修辞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或打比方)既形象,又富有美感。
③用动词、形容词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 a.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是那建筑足够宽敞,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动词有:搬、放、编扎、挤、踏。形容词有:错杂、宽广、坚实、舒适、安全。这些词语生动地体现了松鼠的灵巧与能干。 b.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稍微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从“漂亮”“驯良”“乖巧”三个特点中,任选一条介绍身边的某一动物。
《松 鼠》 松鼠的特点:(总说) 漂亮,驯良,乖巧 漂亮:面容,肢体 (外) 尾巴 主 吃食的样子 (分说) 驯良:活动范围 (内) 活动时间 食物 乖巧:过水动作 警觉 筑窝 其他习性用途(补充说明) 次
布 封 布封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作家、博物学家。布封生于孟巴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原名乔治·路易·勒克来克,因继承关系,改姓德·布封。少年时期就爱好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 1728年大学法律本科毕业后,又学了两年医学。1730年,结识一位年轻的英国公爵,一起游历了法国南方、瑞士和意大利。在这位公爵的家庭教师、德国学者辛克曼的影响下,刻苦研究博物学。 1733年,进法国科学院任助理研究员,曾发表过有关森林学的报告,还翻译了英国学者的植物学论著和牛顿的《微积分术》。1739年,当上了副研究员,并被任命为皇家御花园和御书房总管,直到逝世。 布丰任总管后,除了扩建御花园外,还建立了“法国御花园及博物研究室通讯员”的组织,吸引了国内外许多著名专家、学者和旅行家,收集了大量的动植、矿物样品和标本。布丰利用这种优越的条件,毕生从事博物学的研究,每天埋头著述,四十年如一日,终于写出三十六册的巨著《自然史》。这是一部博物志,包括地球史、人类史、动物史、鸟类史和矿物史等几大部分,综合了无数的事实材料,对自然界作了精确、详细、科学的描述和解释,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创见。破除各种宗教迷信和无知妄说,把上帝从宇宙的解释中驱逐出去,这是布丰对现代科学的一大贡献。
一篇优秀的说明文,一定有合理的说明顺序。所谓合理的说明顺序,是指能充分表现事物或事理本身特征的顺序,也是符合人们认识事物及其规律的顺序。学习说明文,要能够把握文中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把握顺序能帮助我们理清文章思路,更好的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1.时间顺序。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技术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2.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空间存在的方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这种说明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一般说明某一静态实体(如建筑物等),常用这种顺序。
3.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或由概括到具体,或特点到用途,或由整体到局部,一一介绍说明。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可以用逻辑顺序来说明。
【例】《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中,十块汉白玉的大浮雕是按照什么顺序说明的?
【讲评】要了解作者是如何将十块浮雕的说明串连起来。找出文中的“从碑身东面起”“往南转到碑身的后面”“碑身的西面”“最后来到碑身的正面”等串连词语,即可把握文中说明的顺序是空间顺序。
【参考答案】空间顺序。十块大浮雕是按照方位的顺序加以说明的,从碑身的东面起,依次到南、到西、到北。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的光彩现象,推测天气的情况。(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产生在卷层云上,卷层云后面的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是大风雨的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的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的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产生在高积云的边缘部分。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的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的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虹在东方,就有雷无雨;虹在西方,将有大雨。还有一种云彩常出现在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这种云彩叫做霞。朝霞在西,表明阴雨天气在向我们进袭;晚霞在东,表示最近几天里天气晴朗。所以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的谚语。
1.上文在说明每种光彩及与天气的关系时都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讲评】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说明顺序的能力。要了解常用的三种说明顺序及其特征。然后对号入座,进行分析。本文在说明每种光彩及与天气的关系时,都是先说云的光彩现象,然后说与天气变化的关系。这是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参考答案】逻辑顺序。文中都是先说云的光彩现象,然后说与天气变化的关系,是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
【例】(中考题﹒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脸识别技术的新发展》)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人脸识别技术的新发展刘露 ①《谍中谍4》中有一些令人炫目的场景:身在茫茫人海中,一眨眼的功夫已被潜藏着的对手认出,随即被盯梢;对手迎面走来时,你的手机立刻发出嘀嘀的报警声,上面已经显示他的姓名和信息……我们不禁要问:这是真的吗?事实上,这些情景不仅仅是电影特技,人脸识别技术已经让科幻成为现实。 ②人脸识别的过程其实并不复杂。首先是人脸检测,即判断输入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有,便给出每个人脸的位置、大小;其次是面部特征定位,即对找到的每个人脸,检测其主要器官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最后进行人脸比对,根据面部特征定位的结果,与数据库中人脸对比,判断该人脸的身份信息。这种生物识别技术与传统的身份鉴定方式相比,有着自身的特点。人脸识别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识别过程精度高、速度快,运用起来就更具保密性和方便性。
③硬件设备方面,苹果正在研究一些方法让用户使用人脸识别技术方便地开关和控制电子设备。这种技术最终会让iPhne和iPad具备人脸解锁功能。联想在新款的笔记本电脑上也配备了人脸识别技术,凭借这种技术,笔记本电脑的主人在登录系统时,就可以免去输入密码的麻烦而直接进入系统。 ④网络应用方面,尤其是社交网络应用,很多社交产品开始利用人脸识别使影像信息和用户的社交网络个人资料连接起来。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让普通用户的面孔直接与网站上的背景资料、好友关系匹配。 ⑤腾讯推出了“搜搜慧眼”,这是一个基于人脸识别的社交产品。用户将手机切换到人脸识别模式,启动“明星脸识别”功能,“慧眼”会自动识别照相镜头中的人脸,并将之拍下来;随后,它会在网上寻找与这张脸最相似的明星的脸显示出来,并对服饰、妆扮等细节进行点评。 ⑥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高速发展的人脸识别技术将会有更广阔的舞台来展现其价值。也许就在明天,人脸将成为我们电子生活中的重要名片和标签。人脸识别技术将体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讲评】分析本文所运用的说明顺序,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说明的内容;其次要熟知常见的说明顺序及其特征。文中先指出人脸识别技术在影片中的应用,然后分析人脸识别的原理,最后指出这一技术在生活各个方面中的应用情况。显然运用的是逻辑顺序。
【实战演练】(中考题﹒辽宁省沈阳市《美妙的羚羊峡谷》)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美妙的羚羊峡谷 ①美国西南部的亚利桑那州有一个并不繁华的小镇,那里聚集了众多名声显赫的国家公园。而就在这个小镇东南不远处,有两段神秘的峡谷,当阳光照进幽深宁静的谷中,光与影的舞蹈便在这里释放魅力。这就是美妙的羚羊峡谷。 ②羚羊峡谷属于狭缝谷,深入谷底会发现它如同一个美妙的艺术宫殿。谷壁看似轻柔,实则非常坚硬,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一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阳光从峡谷顶部射入,幻化出奇幻的色彩。所以也有人说,羚羊峡谷是“被上帝抚摸过的地方”。 ③羚羊峡谷分上、下两段,两段相隔的几公里之间都是平坦的沙漠。 ④上峡谷只有180米长,谷底稍宽一些,但最宽的地方也不过5米。走进上峡谷好像进入了一个大自然的神殿。头顶上射下来的阳光让曲折的峡谷时而暗影朦胧,时而红光沐浴。一道道层峦叠嶂的优美弧线背后不时透出柔和的彩光,神秘莫测,吸引着无数探奇的游人。
⑤下峡谷是一条长800米,深约10米到20米的“地缝峡谷”。它像蛇一样蜿蜒在地下,宽的地方只有两三米,狭窄处难有下脚的地方。谷底很平坦。两侧光溜溜的砂岩壁上呈现出各种曲线的三维组合,水平的波纹和纵向的波浪形曲面相交,凹凸有致。构成羚羊峡谷的岩石是红色的砂岩,它之所以显示出鲜艳的红色或橘红色,是因为铁元素以氧化物的形式同沙子一同沉淀下来,充当了红色的染色剂。阳光从头顶上的天缝里倾泻下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束,缓缓地扫过地缝。红色的砂岩就在光影里呈现出柔和的各种暖色色阶,从橙黄到赤紫,像火焰在舞蹈,像丝绸在飘动,也像涟漪在变幻。砂岩地层与阳光共同创造了这奇妙的峡谷。 ⑥羚羊峡谷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羚羊峡谷地处科罗拉多高原的中部,科罗拉多高原的降水多以集中的暴雨形式在夏季出现。暴雨造成的山洪水量大,水流急,常常沿地表的低洼缝隙急速流下。流水与其中裹挟的沙石块和树木一路撞击侵蚀河床,让它越来越深越来越宽,逐渐变成了宽大的峡谷。(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4年第4期,有删改)
1.请具体分析选文第③④⑤段不可以调换顺序的原因。
【讲评】解答本题,要分析③④⑤段所说明的内容,理解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不难看出,第③段“羚羊峡谷分上、下两段”一句是对下面两段的总领,第④⑤段与第③段一一对应。它们前后之间构成了“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
【参考答案】第③段整体说明羚羊峡谷的特点,第④段说明上峡谷的特点,第⑤段说明下峡谷的特点,第④⑤段与第③段一一对应。(第③段总写羚羊峡谷的特点,第④⑤段分写上、下峡谷的特点,第③段与第④⑤段是由总写到分写的逻辑顺序,第④⑤段与第③段一一对应)所以此三段不能调换。
1.下文是《辞海》中对松鼠的说明,试与原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雀的废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年产1~4窝,每产5~10仔。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7 松鼠教学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主目录,第一节,松鼠简介,第二节,第三节,第四节,松鼠的外形,松鼠的行为,松鼠的活动,词语连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7 松鼠教学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导读,松鼠简介,生字学习,课文赏析,随堂测验,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7 松鼠教学ppt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雪地松鼠,赤腹松鼠,长吻松鼠,会认字,我会读,会写字,多音字,词语解释,猜一猜,近义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