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时教案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14977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课时教案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14977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学年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设计
展开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时教案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 主备人: 审批: 学校 .
课题 |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 课型 | 新授 | 周次 |
| 序号 |
| |
教学目标 | 掌握休养生息政策对农业的好处;掌握汉高祖“休养生息”的政策、措施,及继任的统治者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对农业生产的好处;认识“文景之治”的重要性,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第一个鼎盛局面。 | |||||||
教学重点 | 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 | |||||||
教学难点 | “文景之治”形成的原因。 | |||||||
一、导入新课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歌是刘邦写的,这首诗歌的意思是: 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 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 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这位平民皇帝在统治之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政策?继他之后,汉朝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二、讲授新课 (一)西汉的建立 1.依据课本内容,复述西汉的建立。 2.学生依据课本第二段复述汉初经济状况。 课件展示 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土地荒芜。当时连皇帝的马车也配不齐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有些将相出行只能乘牛车,人民得不到温饱。 根据上述经济状况,如果你是汉初统治者,你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如何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新的王朝。 (二)休养生息政策 1.阅读课本内容让学生复述休养生息政策的目的、具体内容及影响。 2.学生复述完后,教师归纳总结。 (1)目的: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2)措施:汉高祖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3)作用: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3.材料研究,回答问题。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想一想,为什么要实行以农为本的政策?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发言,只要有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4.议一议,与秦朝的统治政策相比,汉初实行的休养生息政策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有怎样的好处?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由发言,只要有理,教师就给予肯定。 (三)“文景之治” 1.阅读课本内容让学生复述“文景之治”的原因、表现。 2.学生复述完后,教师归纳总结。 (1)形成原因: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继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苛法。还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2)“文景之治”:文景时期,政治清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文景之治”。 3.谈谈“文景之治”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三、课堂小结 (一)西汉的建立 1.时间:公元前202年 2.建都:长安 (二)休养生息政策 1.背景:经济凋敝,社会动荡不安;秦亡的教训 2.内容:“兵皆罢归家”;鼓励耕织;轻徭薄赋等 3.结果:经济逐步恢复,社会局势稳定 (三)“文景之治” 1.内容:进一步推行休养生息政策 2.影响:政治清明,经济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安定
四、巩固练习 1.“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这首诗描写了哪一朝代的建立过程( ) A.西汉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2.两汉文化看徐州。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这一事件发生在( )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3世纪初 D.公元前3世纪末 3.西汉初年,汉高祖为了增加农业劳动力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 ) ①士兵还乡务农 ②提倡勤俭治国 ③释放奴婢为平民 ④废除断残肢体的肉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这段描绘与下列哪一盛世局面有关(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5.西汉初年,统治者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生产、提倡节俭。西汉统治者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 ) A.他们都是农民出身,还保留着农民的本色 B.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C.西汉国力还弱,还不能享受 D.西汉奉行儒家思想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文帝在历史上以节俭著称。他刚即位时,有人献千里马,他拒绝接受,还下诏表明不接受献礼。对修建他的陵墓,汉文帝要求不许用金、银、铜等装饰,只可用瓦器。 材料二 汉文帝时,大臣贾谊上书建议“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大臣晁错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文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提倡以农为本。 (1)材料一表明汉文帝具有怎样的精神品质?
(2)材料二表明汉文帝在位时期,西汉继续推行什么样的政策?为此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
(3)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
(4)对比秦朝与汉初的统治政策,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参考答案: 1.A 2.D 3.C 4.A 5.B 6.(1)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2)休养生息政策。 措施: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提倡节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3)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粮钱。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文景之治”。 (4)统治者要注意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顺应民心,采取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政策;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都需要统治者以身作则。(言之有理即可) | 补充 | |||||||
| ||||||||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西汉的建立,休养生息政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一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材分析,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