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下述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胆矾研碎 B.品红在水中扩散C.比较合金的硬度 D.钟乳石的形成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之间间隔变大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空气D.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说明二氧化碳中含有O2分子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气密性 B.倾倒液体C.加热液体 D.蒸发食盐水4.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节约用水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C.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5.下列物质归类正确的是选项物质归类A甲醛、霉菌毒素、可卡因有毒物质B煤、酒精、天然气化石燃料C甲烷、二氧化碳、醋酸有机物D钢、不锈钢、玻璃钢复合材料 A.A B.B C.C D.D6.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B.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D.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7.下列试剂分别滴入Ca(OH)2、H2SO4、Na2SO4三种溶液中,会出现三种不同现象的是( )A.Na2CO3溶液 B.MgCl2溶液 C.Ba(NO3)2溶液 D.酚酞溶液8.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检验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混合气体中B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氯化钠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C比较相同条件下肥皂水和稀氨水的碱性强弱分别用玻璃棒蘸取试样,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探究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9.用化学用语填空:(1)一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_。(2)三个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10.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1)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能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净化水时放入活性炭除去色素、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______________性。(3)家庭中常用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盐酸)去除尿垢(其中含有碳酸钙)。写出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回答下列问题(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家用电线常用铜制导线,但在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常用铝代替铜,其原因是___________。(3)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其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4)为探究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分别将铁丝、铜丝插入稀硫酸中,说明铁比铜的金属活动性更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三、推断题12.图中A~E是操作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可以作燃料,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请分析回答:(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反应②中的产物B通常用________检验;(3)E物质作燃料的优点是_______(答一条即可)。 四、实验题13.如图是实验室制取常见气体及检验相关性质的装置图,据图回答问题。(1)指出②、④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X_______,Y________。(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需要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可选用_____,二氧化碳的检验装置可选用_______。(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甲烷气体。要制取并收集甲烷(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可选用的发生、收集装置依次是_______。 五、科学探究题14.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碱中和反应”为课题进行探究。小宇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于是他停止滴加稀硫酸。同学们纷纷对实验的烧杯溶液中含有哪些溶质展开了讨论。(提出问题)实验的烧杯中溶质含有哪些物质?(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中只有Na2SO4;猜想二:溶质中可能是Na2SO4和NaOH;猜想三:溶质中可能是___________。(查阅资料)Na2SO4溶液呈中性。(实验探究)小宇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一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酚酞不变红色猜想一正确猜想二不正确方案二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猜想三正确方案三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黑色CuO粉末,振荡______猜想三正确(方案评价)同学们对小宇上述的方案讨论后认为:①方案一存在缺陷,该方案不能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②方案二也不能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理由是___________。③同学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方案三能够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并讨论除此方案外,还可以向烧杯的溶液中加入活泼金属、碳酸盐等物质进行证明。 六、计算题15.农业生产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1)现要配制20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取用固体食盐_______kg。(2)用6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可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_______kg。16.将氯化钠和氯化铁的固体混合物40g完全溶于101.4g水中形成溶液,再将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次数12345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2020202020共生成沉淀的质量/g5.3510.7m21.421.4求:(1)表中m的值为________。(2)原混合物中氯化铁的质量。(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参考答案1.D【详解】A、胆矾研碎,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B、品红在水中扩散,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比较合金的硬度发生变化时只是物质的状态、大小和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钟乳石的形成反应方程式:CaCO3+H2O+CO2=Ca(HCO3)2,属于化学变化。故选D。【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D【详解】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之间间隔变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隔绝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D、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不含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3.D【详解】A、图中长颈漏斗的末端没有伸入液面以下,不能用于检查装置气密性,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C、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4.D【详解】A、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节约用水,故正确;B、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故正确;C、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故正确;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故选D。5.A【详解】A、甲醛、霉菌毒素、可卡因都有毒物质,正确;B、煤、天然气是化石燃料,酒精不是化石燃料,错误;C、甲烷、醋酸是有机物,二氧化碳虽含有碳元素,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错误;D、玻璃钢是由塑料和玻璃纤维复合而成,属于复合材料,钢、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错误。故选A。6.B【详解】A.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因为该温度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B.将t1℃时甲、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因为该温度时二者的溶解度恰好相等,但是丙会析出晶体,而甲不会析出;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t3℃时甲的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水的方法;D.将t3℃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量水后,析出溶质的质量:甲>乙>丙,因为该温度时三者的溶解度的大小时甲大于乙大于丙。故选B. 7.A【详解】A、向Na2CO3溶液中滴入Ca(OH)2溶液与其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的白色沉淀产生;滴入H2SO4溶液中会有二氧化碳生成所以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滴入Na2SO4溶液中不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出现三种不同现象,A正确;B、向MgCl2溶液中滴入Ca(OH)2溶液中发生反应会有氢氧化镁的白色沉淀产生;滴入H2SO4溶液和Na2SO4溶液中都不发生反应都无明显现象,出现两种不同现象,B错误;C、向Ba(NO3)2溶液中滴入Ca(OH)2溶液中不发生反应无现象;滴入H2SO4溶液和Na2SO4溶液都会有硫酸钡的白色沉淀产生,出现两种不同现象,C错误;D、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其它不变,因此向酚酞溶液中滴入Ca(OH)2溶液呈红色;滴入H2SO4溶液无色,滴入Na2SO4溶液无色,出现两种不同现象,D错误。故选A。8.C【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故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的氧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不能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混有氧气,故错误;B、碳酸钠可以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该方法除去了碳酸钠,而没有除去氯化钠,故错误;C、pH试纸可以测定肥皂水和稀氨水的碱性强弱,具体方法是分别用玻璃棒蘸取试样,滴在pH试纸上,把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故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故正确;D、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变为红色,遇酸性和中性物质均不变色,故不能确定稀硫酸是否过量,故错误。故选C。9.(1)SO2(2)3OH-【分析】本题考查化学术语的规范描述。(1)化学式可以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因此一个二氧化硫分子表示为:SO2;(2)离子数写在化学式的前面,离子符号是在元素符号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与电性,因此三个氢氧根离子表示为:3OH-。【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熟记常见符号和化学式的书写规则。10.维生素 吸附 【分析】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详解】(1)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能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是维生素。(2)净化水时放入活性炭除去色素、异味,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3)家庭中常用洁厕灵(有效成分为盐酸)去除尿垢(其中含有碳酸钙)。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11.(1)Fe2O3(2)铝的密度比铜小,地壳中含量比铜高(3)(4)铁丝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分析】(1)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化学式为:Fe2O3;(2)铝的密度比铜小,地壳中含量比铜高,故在高压远距离输电中,常用铝代替铜;(3)在空气中,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分别将铁丝、铜丝插入稀硫酸中,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丝表面产生气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铁排在氢前,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可得出铁比铜活泼。12.CH4+2O2CO2+2H2O 带火星的木条 产物无污染、热值大 【分析】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可判断为甲烷,与B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由于氧气支持燃烧,故可判断B应为氧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中D在通电条件下反应,说明D为水,则C为二氧化碳,E可以作燃料,说明具有可燃性,故E为氢气。【详解】(1)反应①即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 (2)反应②中的产物B即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通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3)E物质是氢气,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无污染,并且氢气的热值大。13.分液漏斗 集气瓶 ② ④或⑤ 2H2O22H2O+O2↑ ⑤ ⑥ ①③(或①④) 【详解】(1)仪器X是分液漏斗,仪器Y是集气瓶。(2)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应选择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的发生装置,故发生装置选择②;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不易溶于水,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故收集装置选择④或⑤,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应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故收集装置选择⑤,检验二氧化碳是把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是二氧化碳。所以二氧化碳的检验装置选用⑥。(4)由于甲烷气体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所以发生装置选择①。甲烷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收集装置应选择③或④,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依次可选择①③或①④。【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二氧化碳的制取相关知识,来解答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的相关知识。14.Na2SO4和H2SO4 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溶液中含有H2SO4也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或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都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Na2SO4也能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无法判断是否含有H2SO4 【详解】提出猜想: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两者可能恰好反应或可能一种物质过量,结合猜想可知,猜想三:溶质中可能是Na2SO4和H2SO4。实验探究:方案三实验结论为猜想三正确,存在Na2SO4和H2SO4;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水和硫酸铜,故实验现象为: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方案评价:①溶液中含有H2SO4也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或酸性溶液和中性溶液都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故方案一存在缺陷,该方案不能证明猜想一是正确的。②溶液中一定存在硫酸钠,Na2SO4也能与BaCl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无法判断硫酸存在与否,故方案二不能证明猜想三是正确的。15.(1)40(2)100【详解】解:(1)配制20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为200 kg×20%=40 kg;(2)设可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的质量为x。60 kg×20%=x×12% X=100 kg答:可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100 kg。16.(1)16.05;(2)32.5g;(3)21.3%【分析】将氯化钠和氯化铁的固体混合物40g完全溶于101.4g水中形成溶液,再将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是:FeCl3+3NaOH=Fe(OH)3↓+3NaCl,混合物中氯化钠不发生反应,但与反应后的生成物之一相同,合并到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成为溶质。根据图表数据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分5次加入到溶液中,充分反应后,第1次生成沉淀质量均为5.35g,第2次是其2倍,第4次是其4倍,推出第3次是其3倍即m=16.05g,第5次沉淀不再增加说明第4次恰好完全反应,依据化学方程式,先由已知的沉淀质量求氯化铁质量,再求生成的氯化钠质量,与原混合物中氯化钠质量合并,即为溶质质量,利用溶质质量分数含义求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详解】(1)第1次20g氢氧化钠溶液对应沉淀为5.35g,第2次40g氢氧化钠溶液对应沉淀为5.35g×2=10.7g,第4次80g氢氧化钠溶液对应沉淀为5.35g×4=21.4g ,所以第3次60g氢氧化钠溶液时应该为5.35g×3=16.05g,故填16.05;(2)设混合物中氯化铁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x=32.5g,y=35.1g(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答:混合物中氯化铁的质量为32.5g。【点睛】解答表格型的计算题,仔细分析前后数据,寻找规律,发现有效数据,剔除无效数据,挖掘隐藏数据,有关混合物的综合计算,要清晰判断反应原理,混合物中杂质成分在计算时是有效杂质还是无效杂质,掌握这两点,再根据化学方程式比较容易展开题解,另注意规范解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