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 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案(表格式)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215304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 科学六年级上册 《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案(表格式)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215304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科学六年级上册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表格教案
展开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教材P6~8)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 目标 | 科学知识目标 知道同一个微小的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2.能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 3.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能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学原理发明创造的实例。 科学态度目标 1.对探索微小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当前微小世界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 ||
教学 重难点 | 重点:正确使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观察昆虫的特点,观察到昆虫的细微构造,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下来。 难点:活动过程中将昆虫的细微构造记录下来。 | ||
教学 准备 | 为学生准备:昆虫标本(蝴蝶、蝗虫、蚕蛾、天牛)、放大镜、显微镜、手持式简易显微镜。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图片资料。 | ||
流程 | 教学设计 | 二次备课 | |
聚焦 | 1.提问:(教学提示:出示各种各样的动物图片。)图片中哪些动物是昆虫?你们是怎么分辨的?(预设:蜻蜓、蚂蚁、苍蝇、蚜虫等是昆虫,它们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 2.追问:昆虫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你们知道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昆虫的身体是怎样的吗?(预设:有复眼、口器、翅膀上有鳞片……) 3.揭题:上一课我们学会了怎样将微小的物体放大,今天我们就来观察身边这些微小的物体吧!(板书: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对身边微小物体的好奇,顺势揭示课题,引导学生探索微小世界。 |
| |
探索 与研讨 | 探索一:观察昆虫的方法 1.过渡:现在每组同学的桌子上都有蝴蝶的标本,请同学们用肉眼观察它的触角、足、翅或其他某一部分,看看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
|
| |||||||
探索 与研讨 | 探索二: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昆虫 1.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2.交流:指导学生组内讨论。 组内研讨帮助卡 主持人:你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让你们最惊奇的是什么? 学生1:我观察了蝴蝶的翅,用肉眼观察时,蝴蝶的翅比 |
| |||||
探索 与研讨 | 较小,只能看到整体的颜色、形状等,看不清细节;在放大镜下,翅的图像变大,能看到不规则的网格状纹路;在显微镜下,蝴蝶翅膀的图像变得更大、更清晰,能看到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鳞片。让我最惊奇的是鳞片的数目很多,排布整齐,每个鳞片的形状大致相同。 学生2:我观察了蝴蝶的足,用肉眼观察时,蝴蝶的足是细细的,一节一节的;在放大镜下,能看到图像中足变粗了,边缘有些毛刺;在显微镜下,图像中蝴蝶的足变得更粗了,上面有很多毛。 主持人: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有什么不同? 学生3: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从大到小排列是显微镜、放大镜、肉眼;视野从大到小排列是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3.小结:通过刚才的探究,相信同学们对昆虫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我们身边其他的微小物体在放大镜和显微镜的观察下也会呈现不一样的面貌。(教学提示:出示显微镜下的花粉、灰尘图像图片。)它们的颜色和形状与肉眼观察时有很大的不同。 |
|
拓展 与小结 | 1.拓展:展示书上拓展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2.小结:昆虫头上的触角能分辨各种气味,有的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蝇的眼睛由许多小眼睛组成,这样的复眼能看到周围360°范围内的物体;蝴蝶的彩色翅膀是由许多细小的鳞片组成的,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用肉眼却完全看不出来。人类从昆虫的身体结构中得到启发,发明了“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蝇眼照相机”“蝇眼雷达”“蝇眼探测系统”“温感百叶窗”等一系列仪器,给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
|
板书 设计 | 1.3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 观察方式: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放大倍数越大,图像越大,细节越清晰,视野越小 |
|
教学 反思 | 在之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借助一定的工具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本课通过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对身边的微小物体进行对比观察,引导学生进一步感知并领悟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图像就越大,视野却越小的特点。在探索与研讨过程中,如果直接开展观察活动,学生在观察时观察方向不明确,记录比较杂乱,但如果先讨论、预测观察到的结果,则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他们在观察、记录时能明确目标,抓住重点,更容易获得结论。 |
|
课后 作业 |
|
|
科学六年级上册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教学设计,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记录单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三年级上册1.感受空气表格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三年级上册1.感受空气表格教学设计,共5页。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电和磁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教科版六年级上册1、电和磁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