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第1页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城市居民的身份,大学的兴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知道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既是工商业者的聚集地,也是一个相对自治的共同体。
    2.以巴黎大学、牛津大学的兴起为例,初步认识欧洲的早期大学。
    1.掌握城市重新兴起的史实,了解城市居民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的过程。
    2.知道城市居民的身份,以及身份的变化。
    3.知道大学兴起的过程。
    重点
    西欧城市的兴起及城市自治,大学兴起的过程。
    难点
    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过程。
    德国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恩格斯说过:“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中世纪的城市是如何兴起的?它具备哪些特点?让我们步入历史的殿堂,走进《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罗马城市的衰败
    教师: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了废墟。
    2.城市的复兴
    (1)背景:10世纪开始,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史料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
    教师: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分析,随着西欧开始恢复哪些地区出现了城市的复苏?
    学生: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
    (2)早期城市的特点
    特点1: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中世纪城市规模相当有限,平均人口仅为数千人。到14世纪,一般大城市不过2万余人。
    特点2:主要是手工业和商业中心,体现了城市的经济属性。
    3.城市自治
    中世纪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城市处于各级封建主的控制之下。为了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城市展开了争取自治的斗争。
    史料1 琅城是法国北部一个比较富裕的工商业城市,它的毛纺织业发达,是当时法国毛纺织业的中心。琅城是建立在主教高德理的领地上,高德理非常贪得无厌。为了摆脱高德理的统治,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向主教高德理和国王路易六世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但是,高德理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他又要重新统治琅城。琅城居民闻讯十分愤怒,1112年,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公社”,杀死高德理等人。路易六世和法国北部的封建领主派军队攻占琅城,强行取消了公社。琅城居民坚持斗争,直到1128年路易六世不得不向琅城颁发特许状,同意琅城建立公社,实行自治。此后,琅城居民一直实行自治,琅城公社存在了两百多年。
    教师: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城市居民争取城市自由和自治的手段主要是什么?
    学生: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教师: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分析什么是自由城市?什么是自治城市?
    学生:城市取得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史料2 《全球通史》中记载:“中世纪西欧城市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它们显得十分独特。恰恰因为它们再从头开始,而且处于政治上支离破碎的欧洲而不是坚如磐石的帝国结构中,所以自治市的自由民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自信和独立,这种独立和自信是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所没有的。”
    教师:这种“十分独特”的城市“自治权”指的是什么权利?
    学生:指商人与手工业者为城市争取到的自治权,包括管理城市行政,法律自治和税收自治。
    教师:西欧城市夺取“自治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学生:为了发展并维护商人等的权利。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阅读教材内容,回答相关问题:
    教师:城市的基本居民有哪些?来源于哪里?
    学生:手工工匠和商人。一般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
    教师:在城市兴起的过程中,出现的新的阶层是什么阶层?
    学生:市民阶层。
    思考:城市兴起有哪些影响?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补充。
    教师:城市的重新兴起是中世纪西欧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对西欧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经济:城市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封建庄园制的瓦解。
    (2)政治:城市的兴起使欧洲出现了一个新的等级——市民阶级。市民与国王携手,力图打破封建割据,封建君主国的王权增强。
    (3)文化: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形成了世俗教育和世俗文化,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作了准备。
    三、大学的兴起
    1.大学的概念
    史料 “大学”即学生组织之间或学生组织与教师组织之间的联合团体,当然其代表的含义有很多种,不仅可以用来指代大学或者学者行会,而且还可以用来指代各种社团行会、法人团体、兄弟会等团体。
    教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中世纪教育的成果有哪些?
    学生: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大学发展的脉络
    (1)11世纪之前,孕育了大学的萌芽;
    (2)11世纪到14世纪末,大学发展至成熟;
    (3)15世纪到17世纪初,大学蜕变转型,步入晚期大学的模式。
    3.大学发展的过程
    阅读教材内容,分析大学的发展过程:
    学生:(1)12世纪,巴黎出现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
    (2)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4.中世纪大学特点
    (1)专业化学习:先上基础课程,学完后进入专业课程。
    (2)教会主导。
    (3)由教师或学生主导。
    (4)有学位制度;课程要求。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很多城市变为废墟,从10世纪开始,西欧城市开始复苏。西欧城市兴起过程中掀起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市民阶层,后演变成早期的资本家。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兴起。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手工工匠和商人)
    三、大学的兴起(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相关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历史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共4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