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同步训练2020-2021年物理人教版八(上)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15503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同步训练2020-2021年物理人教版八(上)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15503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同步训练2020-2021年物理人教版八(上)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15503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测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测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最接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同步训练2020-2021年物理人教版八(上)一.选择题(共6小题)1.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最接近( )A.1min B.1s C.1ms D.1μs2.“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大约是人类头发丝直径的六百分之一,只能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它的直径大约为0.1(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D.微米3.对一些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其中与实际相符的是( )A.小明本人的身高约为 165mm B.圆珠笔的长度约为 15cm C.讲台的高度约为 75dm D.万里长城的长度约为 6300m4.小明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先后4次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记25.46cm、25.45cm、25.66cm、25.47cm,则这个物体长度的测量值应取( )A.25.455cm B.25.46cm C.25.496cm D.25.47cm5.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6.关于误差与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 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C.只要测量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 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二.填空题(共7小题)7.某同学测得自己每分钟脉动次数为75次,由此,他计算出自己每次脉动的时间是 秒,在回家乘电梯上楼时,他用脉搏作计时工具,测得从楼底到自己家楼层的脉动次数是60次,那么,该同学乘电梯所用时间大约为 秒。8.甲图中秒表的读数为 s;乙图中木块A的长度为 cm。9.一名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是165 ,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是1.8 。10.(1)2019年6月华为发布麒麟810芯片,成为第一家有2款7nm芯片的广商,纳米是长度单位,7nm= m。(2)如图中,铅笔的长度是 cm。11.如图用两把刻度尺A和B测同一物体的长度,用 (选填“A”或“B”)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mm,用该刻度尺测出如图物体的长度为 cm。12.如图所示是小华测量木块的长度,按照正确方法读数,木块的长度为 cm。 13.为减小测量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度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02cm,则该课本的长度应为 cm。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14.如图甲,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是 S。15.正确使用刻度尺要做到“五会”:(1)会认:使用刻度尺前应该观察它的零刻度、 和 ;(2)会放:刻度尺要 ,如果尺子较厚,要将有刻度的一侧紧贴 ;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如果零刻线磨损,可用 对准被测物体一端;(3)会看:视线应与刻度尺面 ;(4)会读:认准分度值,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 ;(5)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有 和 .16.如图所示,是实验课中三位同学测量长度时的操作情形或结果。每图中存在的问题是:A ;B ;C 。17.正确使用刻度尺的使用方法:(1)会认:认清刻度尺的 、 和 (最大值、量程、最小值、分度值、零刻度线)。(2)会选:所测物体长度不超过刻度尺的 ,选择 合适的刻度尺(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3)会放:把刻度尺的刻度线尽可能的 被测物体,不能 (贴近、歪斜、远离)。(4)会看:读数时,视线应 刻度尺,不得斜视(正对、俯视)。(5)会读: 一定要到分度值下一位(估读值、精确值)。(6)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估读值以及 (字母、单位)。四.计算题(共2小题)18.小明要用周长为2米的圆轮,测量某一水池的周长,他将圆轮绕水池一周需要用20个该圆轮还剩80厘米,问:此水池周长是多少米?19.王伟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几次测出水笔的长度分别是15.81cm、15.80cm、15.28cm、15.79cm、15.82cm。上面测量数据中有一个是明显错误的:(1)请你找出来并剔除;(2)求出平均值(写出计算过程)。五.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20.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B.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C.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圆柱形铅笔杆上;D.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1)以上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应是 。(填写字母)(2)计算该细铜丝直径的表达式是:d= 。(3)该同学没有用学生常用的刻度尺来直接测量该细铜丝的直径,是因为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1.解: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在70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B符合实际。故选:B。2.解:人的头发丝直径约60μm,已知“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接近人的头发丝粗细的,所以病毒直径在×60μm=0.1μm左右。故选:D。3.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5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圆珠笔的长度略小于此数值,在15cm左右。故B符合实际;C、讲台的高度约25cm,即2.5dm。故C不符合实际;D、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长度约6370km=6.37×106 m。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4.解:分析实验结果可以看出,25.66cm与其它数值的准确值不同,所以此数值是错误的,应该舍去;物理课本的长度为L==25.46cm,故B正确。故选:B。5.解:A、铅笔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A错误;B、铅笔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故B正确;C、铅笔没有水平靠近刻度线,故C错误;D、铅笔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D错误。故选:B。6.解:A、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数值就是不准确的,估读数字只有1位即可,多估读几位数字无意义,也不可以减小误差,故A错误;B、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测量方法、实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B错误;C、选用精密仪器,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D、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故D正确。故选:D。二.填空题(共7小题)7.解:脉搏跳动一次所用的时间为=0.8s;乘电梯所用时间大约为0.8s×60=48s。故答案为:0.8;48。8.解:由图知:①在秒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偏向“5”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秒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7.5s,即秒表的读数为5min7.5s=307.5s;②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4.00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4.00cm﹣1.00cm=3.00cm。故答案为:307.5;3.00。9.解: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5cm左右;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一拃)大约15cm,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略大于此数值,约18cm=1.8dm。故答案为:cm;dm。10.解:(1)因为1nm=10﹣9m,所以7nm=7×10﹣9m;(2)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铅笔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与5.90cm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为L=5.90cm﹣2.00cm=3.90cm。故答案为:(1)7×10﹣9;(2)3.90。11.解:①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1mm,测量是从0.00cm开始测起的,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3.28cm,物体的长度为3.28cm﹣0.00cm=3.28cm;②B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5cm,A刻度尺的分度值小,所以A刻度尺测出的结果更精确。故答案为:A;1;3.28。12.解:由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可知,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正确的读数方法是B;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物体左侧与2.00cm对齐,右侧在5.15cm处,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5.15cm﹣2.00cm=3.15cm。故答案为:3.15。13.解:为减小测量误差,常用的方法是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则物理课本的长度为L=≈26.01cm;故答案为: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6.01。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14.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0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c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物体起始端与40.0cm对齐,末端与71.0cm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71.0cm﹣40.0cm=31.0cm;(2)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3”和“4”之间,偏向“4”一侧,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1s,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停表的读数为3min37.5s=217.5s。故答案为:31.0;217.5。15.解: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注意:(1)会认:使用刻度尺之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2)会放: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并且尺的位置要放正,即被测物体要与所测物体的长度平行或重合,不能歪斜。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如果零刻线磨损,可用(3)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即正对刻度尺,不得斜视;(4)会读:在精确测量时,估读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5)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即数值和单位。故答案为:(1)量程;分度值;(2)放正;贴近;未磨损的整刻度;(4)垂直;(5)下一位;(6)数值;单位。16.解:A、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水平放置,不能歪斜;B、读数时视线与刻面垂直;C、没有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故答案为:刻度尺有刻度的边与被测边不平行;视线没正对刻度线。没有估读。17.解: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应注意:(1)会认:使用刻度尺之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2)会选:选择量程合适的刻度尺,所测物体长度不超过刻度尺的量程,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分度值;(3)会放:使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并且尺的位置要放正,即被测物体要与所测的长度平行或重合,不能歪斜。(4)会看: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即正对刻度尺,不得斜视;(5)会读:在精确测量时,估读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6)会记:记录的测量数据包括准确值、估读值以及单位。故答案为:(1)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2)量程;分度值;(3)贴近;歪斜;(4)正对;(5)估读值;(6)单位。四.计算题(共2小题)18.解:水池周长:C=2m×20+0.8m=40.8m。答:这个水池的周长是40.8米。19.解:(1)比较5次测量结果可以看出,15.28cm与其它测量值差别最大,所以是错误的,应该舍去;(2)水笔长度的平均值为:L=≈15.81cm。答:(1)错误数据为15.28cm;(2)水笔的长度为15.81cm。五.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20.解:(1)由于细铜丝直径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不能直接测量,且较柔软,故可将其绕在铅笔杆上(C),并用刻度尺量出总长度L(A),数出缠绕的圈数n(D),用铜丝线圈的宽度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B);故合理顺序应为:CADB;(2)即铜丝的直径:d=L;(3)由于细铜丝直径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不能直接测量。故答案为:(1)CADB;(2)L;(3)由于细铜丝直径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不能直接测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达标测试,文件包含课时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docx、课时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温度课后复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接近25℃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声现象第2节 声音的特性巩固练习,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