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熔化和凝固》课时同步训练2020-2021年物理人教版八(上)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1550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熔化和凝固》课时同步训练2020-2021年物理人教版八(上)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1550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2 熔化和凝固》课时同步训练2020-2021年物理人教版八(上)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1550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课时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课时练习,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水结成冰的条件是,下面的物质中,属于晶体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2 熔化和凝固》课时同步训练2020-2021年物理人教版八(上)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所示,在严寒的冬季,将热水泼向空中,立刻变成冰棱。常见的物态变化,与此过程相同的是( )A.荷叶上水珠消失 B.山头上浓雾弥漫 C.潮湿的衣服结冰 D.草叶上有霜产生2.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 )A.下雪时雪的温度比较高 B.化雪时要吸收热量 C.化雪时要放出热量 D.雪容易传热3.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球状物,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起到调温的作用。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凝固图象的是( )A. B. C. D.4.水结成冰的条件是( )A.水和周围的温度都是0℃ B.水和周围的温度都低于0℃ C.水的温度是0℃,周围的温度低于0℃ D.水的温度可以高于0℃,周围的温度必须不高于0℃5.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名称铁钢铜金固态水银固态氮熔点(℃)1535151510831064﹣39﹣210A.可以用铜锅熔化钢块 B.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 C.在﹣265℃时氮是液态 D.﹣40℃的气温可用水银温度计测量6.根据下表列出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在1标准大气压下),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水银金铜钢纯铁钨熔点(℃)﹣38.810641083151515353410沸点(℃)3572502360267027505900A.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B.在﹣40℃时,水银温度计已不能使用 C.灯泡的灯丝通常是用钨制成的,因为钨的熔点低D.表中几种金属的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7.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能测量的最低温度是不同的,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和水银的( )A.密度不同 B.凝固点不同 C.熔点不同 D.沸点不同8.某种晶体被加热时,从固体变成液体,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晶体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A. B. C. D.9.小明在实验室研究物态变化时,依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四个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属于晶体凝固图象的是( )A. B. C. D.10.下面的物质中,属于晶体的一组是( )A.蜡、沥青、铁 B.食盐、玻璃、沥青 C.海波、铝、冰 D.松香、塑料、蜡11.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 )A.豆腐自身冻缩而成 B.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再熔化成水形成的 C.外界的冰雪扎进豆腐而成的 D.豆腐自身膨胀而成12.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A.冰是非晶体 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min 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二.填空题(共4小题)13.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这主要是因为冰块有较低的温度和熔点,且冰在 (填一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要 热量(选填:“吸收”、“放出”)。14.北方冬天的地窖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 时要 ,使地窖内的温度不会降的过低而冻坏地窖内存放的菜。15.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判断出这种物质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从刚刚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的时间为 min。16.如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 min.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这种物质是 。(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17.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 ℃;(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 (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3)分析图乙可知,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 (填“大于”、“等于”、“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种即可)。18.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过程的实验装置。器材有:冰、蜡、热水瓶、试管、烧杯、铁架台(带铁夹)、搅棒、秒表、温度计、水。(1)图乙是 (选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3)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 。19.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g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1)冰属于 (晶体/非晶体);(2)在BC阶段物质处于 状态(固体/液体/固液共存);此过程中要吸热,温度 。熔化过程一共 分钟。(3)回忆老师在课堂上做的实验,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好处是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1.解:将热水泼向空中,立刻变成冰棱,热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A、荷叶上水珠消失,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C、潮湿的衣服结冰,是液态水变为固态冰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C符合题意;D、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后凝华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解:当雪融化时,由于是固态的雪变成水,所以这是一个熔化过程,此过程需要向外界吸收热量,从而导致周围的温度比下雪时更冷;故选:B。3.解:A、此图表示的是晶体的熔化图象,而题目要求的是能描述该物质凝固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B、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而题目要求的是能描述该物质凝固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C、此图表示的是晶体的凝固图象,而题目要求的是能描述该物质凝固过程,故C不符合题意。D、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4.解:A、水和周围的温度都是0℃,水虽然达到了凝固点,但不能发出热量,就不会凝固;B、水和周围的温度都低于0℃,水不能放出热量,也是不会凝固的;C、水的温度是0℃,达到了凝固点;周围的温度低于0℃,水可以放出热量。所以水就会凝固;D、水的温度可以高于0℃,若周围的温度低于0℃,水就会放出热量,使水的温度降低达到凝固点即0℃,且继续放热,水就会凝固;若周围的温度等于0℃,水的温度降到0℃,就不会继续放热,就不会凝固。故选:C。5.解:A、铜的熔点低于钢的熔点,所以不能用铜锅来熔化钢,所以A错误;B、金的熔点是1064℃,小于铁的熔点1535℃,所以金块掉入铁水中会熔化。所以B正确。C、在﹣265℃时氮已凝固,是固态。所以C错误。D、﹣40℃水银已凝固,水银温度计不能使用,所以D错误。故选:B。6.解:A、钢水的温度是1515℃或1515℃以上,高于金的熔点,金块就会熔化;不合题意。B、在﹣40℃时,水银是固态的,不能用来测量温度。符合题意。C、钨的熔点比较高,所以利用钨丝来制作电灯的灯丝。不合题意。D、水银的沸点是357℃,各种金属的沸点都高于水银的沸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金属的沸点。不合题意。故选:B。7.解:(1)沸点和熔点不同,这应该是测量最高温度的条件,故A和C错误;更和蒸发的快慢谈不上有任何关系,故D错误;(2)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测量最低温度的高低,取决于它们里面的液体谁会先凝固,因此主要是酒精和水银的凝固点不同造成的。故B正确。故选:B。8.解:本题要求的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温度应该是先上升,然后一有段保持不变(熔化过程),最后继续上升(全部熔化成液体之后).从四个选项中可知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9.解:A、整个过程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凝固图象;故A符合题意;B、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上升,所以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故B不符合题意;C、整个过程温度有上升的趋势,且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的熔化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D、整个过程中温度有下降的趋势,且整个过程中温度都在不断下降,所以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解:A、蜡和沥青是非晶体;铁是金属,所以铁是晶体。故A错误。B、食盐是晶体;玻璃和沥青是非晶体。故B错误。C、铝是金属,所以海波、铝、冰都是晶体。故C正确。D、松香、塑料、蜡都是非晶体。故D错误。故选:C。11.解:冻豆腐做菜味道鲜美,原因在于内部有许多小孔,这些小孔的成因是:豆腐里的水先凝固成冰,一定质量的水凝固冰时体积变大。冰再熔化成水,就形成了小孔。故A、C、D错误。故选:B。12.解:AB、由图知,冰从第2到5分钟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是晶体,其熔点为0℃,故A错误,B正确;C、冰熔化过程持续了5min﹣2min=3min,故C错误;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共4小题)13.解:固态的冰块变为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吸热具有制冷作用,所以夏天在农贸市场卖海鲜产品的摊位上,经常看到摊主将冰块放在新鲜的海产品上面用于保鲜。故答案为:熔化;吸收。14.解: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水在凝固时放热,可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莱不致冻坏。故答案是:凝固、放热。15.解:由图象可知,该物质从第六分钟开始,物质虽然吸热,但其温度不在升高,由此可知,此物质为晶体,因为它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由于此时对应的温度为48℃,所以可以确定其熔点为48℃,到第十二分钟物体的温度又开始上升,此时物体已熔化完毕,从开始熔化到熔化完毕,共用时6分钟。故答案为:晶体;48;6。16.解: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该晶体从第5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0分钟完全熔化完,所以该晶体的熔化过程经历了10min﹣5min=5min。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标准大气压下熔点为48℃的物质是海波。故答案为:48;5;海波。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17.解:由图象可知:(1)A点为开始加热时刻,萘开始计时时的温度 60℃,BC段为萘的熔化过程,对应温度为熔点,则萘的熔点是80℃(2)图中BC段表示萘的熔化过程,CD段熔化完成,处于液态;(3)由Q=cm△t得c=,AB段和CD段物质的质量m相同,由图象知,AB段升高20℃,加热时间为5min,即1min升高4℃,CD段升高10℃,加热时间为10min,即1min升高1℃,说明吸收相同的热量CD段升高的温度少,比热容大,故萘在AB段状态的比热容小于萘在CD段状态的比热容。(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说明熔化过快,可能是因为没有用水浴加热而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故答案为:(1)80;(2)液态;(3)小于;(4)直接用酒精灯加热。18.解:(1)冰属于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蜡属于非晶体,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乙图象中有一段时间,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是冰的熔化图象。零刻度在下方,液柱远离零刻度,是零上。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2℃,示数是52℃。(2)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冰和蜡不能吸收热量,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能从热水中吸收热量,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吸收热量。(3)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故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冰熔化温度不变,蜡温度升高。故答案为:(1)冰;52;(2)吸热;(3)冰熔化温度不变,蜡温度升高。19.解:(1)由图象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是晶体;(2)由图象知,BC段为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从第5分钟开始熔化到第15分钟结束,经历了15分钟﹣5分钟=10分钟;(3)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冰熔化时间长,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故答案为:(1)晶体; (2)固液共存; 不变;10; (3)冰熔化时间长,便于数据记录。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 3.2 熔化和凝固(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32熔化和凝固原卷版docx、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考点专题训练32熔化和凝固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熔化和凝固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课时32熔化和凝固解析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课时32熔化和凝固原卷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第2节 熔化和凝固综合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熔化和凝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