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3.测量气温表格教案及反思
展开第3课 测量气温
(教材P45~46)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 测量气温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 目标 |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知道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并绘制成柱状统计图,分析获得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2.能够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科学态度目标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到工具的使用可以提高测量气温的准确性。 | ||
教学 重难点 | 重点:正确使用气温计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绘制成柱状图,分析获得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 难点:按计划地在5个时间点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 | ||
教学 准备 | 为学生准备:气温计、气温记录表、气温柱状图、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 ||
流程 | 教学设计 | 二次备课 | |
聚焦 | 1.导入:从早上上学到现在,大家感觉到气温变化了吗?今天的气温是多少?一天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预设:没有;有。对于今天的气温学生会有多个数据,不统一。早晚冷,中午热;早晚气温低,中午气温高;没有大的变化。) 2.过渡:冷和热就是对气温高低的描述,气温是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气温的高低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影响很大。 3.揭题:要想比较气温高低的不同,我们就需要去测量气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测量气温。(板书:测量气温)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冷和热,并让学生将生活中的冷热与气温高低联系在一起。通过问题讨论,让学生感受到一天中的气温是变化的,而人对气温的感知是不准确的,从而激发学生测量气温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
|
| 6.小结:回到教室后,汇总各组的数据,发现同一时刻去室外测量气温,各组的测量数据都很接近。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实际测量教室外当时的气温,是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基础。 探索三: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1.提问:一天中的气温是不是都一样?怎么研究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情况呢?(预设:不一样。测量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再寻找规律。) 2.过渡:我们需要测量并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的气温,再寻找规律,先统一确定五个时间点(8点、10点、12点、14点、16点)来测量,并将测量结果记录下来。(教学提示:由于学生作息时间的限制,每个时间点之间不一定严格间隔2小时,要和学生说明测量次数和时间间隔具有灵活性,但要能反映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3.出示:出示某处一天的气温数据并提问,你们发现一天的气温变化有规律吗?(预设:没有;有;规律不明显。) 4.提问:为了更容易发现规律,我们可以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柱状统计图,你们会画吗?(预设:会;不会。)演示并讲解柱状图的绘制方法,并提炼记忆小口诀:找气温,点上点;对应条,画横线;涂颜色,即完成。 5.布置任务:指导学生根据出示的数据,完成活动帮助卡。 |
|
探索 与研讨 | 6.研讨汇报:指导学生分组研讨并汇报。 集体汇报帮助卡 主持人: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测量气温? 小组1:气温计有量程限制。 小组2:气温计有一定使用范围,如果超出范围,不仅会损坏气温计,还会影响实验数据。 主持人:教室外一天中的气温相同吗?描述一下气温的变化。 小组3:是不同的。早晚气温较低、午后气温较高。 主持人:使用柱状图描述气温有什么优点? 小组4:可以看到气温的明显变化,方便进行对比。 小组5:可以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气温的变化规律。 主持人:谢谢大家的发言,汇报活动结束。 7.布置任务:鼓励学生在天气日历上坚持记录每天的气温。【设计意图】探讨为什么要严格按照气温计的使用方法来测量气温,是对气温计使用方法的巩固。通过记录数据,绘制气温柱状图,帮助学生发现一天中气温的变化规律,从而落实本课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 |
|
拓展 与小结 | 1.小结:为了了解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情况,我们需要在正确掌握气温计使用方法的基础上,用它测量气温,记录数据并绘制柱状统计图,分析一天的气温变化规律。 2.过渡:气温与我们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你们想知道气象工作者是如何测量气温的吗? 3.出示:课件出示百叶箱图片。播放有关百叶箱的介绍视频,引导学生认识百叶箱。 |
|
拓展 与小结 | 4.布置任务:今天的课就结束了,课后同学们可以坚持测量每日气温,填写天气日历,并阅读有关“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资料,与自己测量的气温进行对比。 【设计意图】观看有关“百叶箱”的介绍视频,能增加学生的科学常识,使学生了解气象学家是如何测量气温的。 |
|
板书 设计 | 3.3 测量气温 测量工具:气温计 气温计的使用方法 测量室外的气温 测量并记录一天中气温的变化 |
|
教学 反思 | 气温的测量是在认识气温计、练习气温计的读数之后进行的。学生用气温计获得的数据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由此,本节课通过生活经验进行导入,从学生如何感受气温过渡到如何测量气温。在测量气温时,让学生先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再实地测量,使学生掌握用气温计测量气温的正确方法,为后面的整理、分析活动提供原始数据。通过测量气温、绘制柱状图,培养学生整理数据的意识和能力,并鼓励学生坚持测量和记录。通过研讨交流,达成共识,培养学生简单的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规范的测量对于获得精确数据具有重要意义,并对统计图表的优点达成共识。通过拓展活动,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的科学常识,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完成各项教学目标。 |
|
课后 作业 | 三、选择题。 1.测量并记录教室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应选择( )。 A.一天中的5个时间点 B.一天中的1个时间点 C.日出前和日落后 2.一天中的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 A.清晨日出前 B.下午2到3时 C.下午6时 3.用气温计测量气温,读数时应该( )。 A.拿出气温计后就立即读数 B.气温计液柱还在上升时就读数 C.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参考答案 三、1.A 2.A 3.C |
|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5.观测风表格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三年级上册5.观测风表格教案设计,共5页。
小学7.风的成因表格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7.风的成因表格教案及反思,共4页。
小学科学3.压缩空气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3.压缩空气表格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