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学案
展开?尿的形成和排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教材按照“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和尿的排出〞“排尿的意义〞的顺序进行编排,安排了“观察与思考〞 、“资料分析〞,两个课内活动。通过观察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引导学生认识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初步建构“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关〞等概念;通过“资料分析〞中呈现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的主要成分,引导学生分析并进行合理推理,从而建构起“肾单位中的肾小球和紧贴着它的肾小囊内壁起着过滤作用;肾小管起重新吸收作用〞的概念。最后“尿的排出〞与“泌尿系统的组成〞首尾照应,让学生整体感知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学情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资料分析的能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还缺乏一定地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对尿的形成和排出这一生理现象虽熟悉,但对于尿是怎样在肾脏中形成还不清楚,尤其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学生不易理解。所以教师要注意多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动画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交流自己对这局部概念的理解,掌握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尿的形成,要结合前期的血液循环及细胞新陈代谢等知识进行,需要学生进行研究、讨论、提炼并描述。最后,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让学生养成多喝水,及时排尿的良好卫生习惯。
【学习目标】:
1、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及相关功能。
2、概述尿液的形成过程及尿液的排出。
3、养成多喝水,及时排尿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概述尿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意图 | 教学评价 | ||||||||||||||||||||||||
一、导入新课 | 驱动性问题:尿是怎样形成的呢? |
| 直接导入课题 |
| ||||||||||||||||||||||||
二、探求新知 1、 描述泌尿系统的组成
| 学生认真观察P85泌尿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自主、同桌合作完成导学案中的任务一: 1〕泌尿系统各器官名称及功能 2〕观察肾动脉、肾静脉及肾脏的颜色,结合血液循环方面的知识推测:肾脏里血管的主要分布着哪种血管? 3〕进出肾脏的管道有哪些?推测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什么联系? 通过泌尿系统的组成我们知道尿的形成的器官是肾脏下面我们来了解肾脏的结构 | 学生认真观察,以自主、同桌合作的形式,观察讨论并完成导学案。
小组进行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 泌尿系统的组成是解决本节重难点的根底,在认识了泌尿系统各器官的功能时,做进一步的观察并推测,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正向迁移及观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
| 通过小组代表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交流,来评价学生对泌尿系统的了解。 | ||||||||||||||||||||||||
2、肾单位的结构 |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85页,观察课本中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完成导学案中的任务二: 1〕每个肾单位有哪些局部组成? 2〕依照课本P85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试着说出肾单位中血液流动的路线和尿液流动的路线。 3)推测尿的形成与肾单位的哪些结构有关?为什么? | 阅读课本85页观察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任务。
小组讨论,形成统一观点,交流。 |
锻炼学生的观察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通过推测,认识到尿的形成与肾单位有联系。 | 通过小组代表对小组讨论的结果到前面对照大屏幕的肾单位图进行交流,来评价学生对肾单位的了解。 | ||||||||||||||||||||||||
3、尿的形成
| 阅读课本有关内容并结合数据表完成以下问题: 取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进行分析比拟得到如下数据〔单位:克∕100毫升〕 〕
1〕与血浆相比,肾小囊中液体明显减少的物质是什么?试着解释理由?结合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结构特点推测它们的作用? 2〕肾小囊中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它到哪里去了呢?推测肾小管有什么作用? 3〕由此推测尿的形成有哪两个生理过程,成分发生怎样的变化。 4〕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尿的形成过程。 你来当医生 1、某人尿液比正常情况下增加数倍,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 理由? 2、某人尿液中发现蛋白质和血细胞,那么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理由? 3、某人尿液中发现葡萄糖,如果病变发生在肾脏最有可能的部位是〔 〕理由?
| 学生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讨论分析资料,完成导学案三
分别找小组代表交流1〕、2〕 观看肾小球过滤的微视频感受过滤作用
观看过滤和重吸收的动画,加深理解。
学生利用本节的内容判断出现病变的部位和原因,加深对尿形成的两个生理过程的理解。 | 尿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在这一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肾单位得结构,分析数据,由浅入深地突破重点难点同时培养学生比拟、分析、综合的能力。通过微视频和动画使学生更加直观的对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结构和功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强化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的根本观点。 通过转换角色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到达了了解学生对这局部内容的掌握情况。 |
通过小组代表交流 对几种反常现象的判断来到达对本节内容的评价。 | ||||||||||||||||||||||||
4、尿的排出
| 1、结合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功能,说出尿液从形成到排出的过程。 2、说说排尿对人体的意义。 3、通过本节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 跟随老师的引导,集体说出尿排出的途径和排尿的意义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谈启示 |
让学生养成多喝水,及时排尿的良好生活习惯。 | 教师通过学生的引导和答复,阅读歌谣到达情感教育。
| ||||||||||||||||||||||||
三、归纳梳理 | 请你用图示或文字和箭头形式表示出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 构建知识体系 | 通过这种形式让学生对本节的知识进行汇总,构建知识体系 | 上台实物投影展示局部学生的作品 |
【课后反思】
?尿的形成和排出?一课,属于“生物圈中的人〞主题单元。主要通过学习、探究,认识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重要影响。在知识上要求我们帮助学生形成重要的概念“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其功能是排除废物和多余的水〞。在教学这一课后,我对课堂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本着对学生的开展负责的态度,我觉得课堂上很多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现总结如下:
一、 教给学生了什么
?生物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认识人体产生的废物也需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了解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重要影响,这也是涉及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要培养孩子们的什么核心素养呢?我认真的学习课程标准,仔细的研读教材,对孩子们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积极设想。
本课是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五章?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的第一节。教材在讲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根底上安排了本节内容,它是本单元教学的重难点之一,既与前面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又承接后面将要学习的?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与生物圈要协调统一〞,进一步确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教材按照“泌尿系统的组成〞“尿的形成〞“尿的排出〞的顺序进行编排,安排了“观察与思考〞“资料分析〞两个课内活动,以及一个“课外实践,制作简易的肾单位模型〞课外活动。对于这局部知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从宏观、微观及与血液知识的联系从个方面认识泌尿系统组成和功能,了解尿的形成和排出,并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来建构概念,通过课后的实践来稳固知识。
学生对人体排泄的生理现象已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实验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交流自己对这局部概念的理解,掌握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尿的形成,要结合前期的血液循环及细胞新陈代谢等知识进行,需要学生进行研究、讨论、提炼并描述。最后,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来指导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改善生活质量。
二、 我是怎么教的
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自主式学习。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
因此,本节课在深挖教材的根底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利用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降低问题难度,层层深入,将各知识点有机的串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显教师的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大家一起猜测验证出来的,也更加容易记忆。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设置了三次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小组的讨论完本钱节课的教学目标。
对于尿的形成的两个生理通过理论学生无法真正的理解,因此在问题解决完后出示过滤和重吸收动画课件,化抽象为形象,学生理解起来更容易。
在本节的最后让学生对本节的知识点构建概念图以考查学生掌握概念的情况,还能够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到什么程度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局部学生都能掌握学习目标中所出示的目标,完成学习任务。而且通过不同的教与学的方法,大局部学生都能联系与以前学过的知识,初步感受生命体的神奇,知识对人类活动的巨大意义。
但本节课知识量较大,学生掌握起来相对难度较大,很难做到面面俱到,需要突出重点。在时间上分配把握出现了点问题,在处理问题上我感觉很仓促,并且相关的练习也没有进行。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能充分调动,在小组交流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不高。板书的设计上,由于是对学生系统学习的知识结构的梳理,但没能随着教学进度的进行而逐层出现,而是在后面学习过程中才出示了出来。这些都有待改良。
初中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学案设计,共3页。
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导学案: 这是一份鲁科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物质运输的途径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