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1.3 物质的变化导学案
展开1、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2、能判断常见的某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3、初步学习观察物质变化的方法,能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由此得出的结论。
4、通过观察和实验活动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5、体验对物质变化的观察过程,理解变化的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教学重点:
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能判断常见的某些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教学难点:
学习观察物质变化的方法,能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由此得出的结论。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用具:浸有酚酞的白色小花〔八支〕、氢氧化钙溶液〔200毫升〕、粉笔〔一支〕、火柴〔一盒〕、镁条〔两段〕、酒精灯〔一个〕、坩埚钳〔一个〕、石棉网〔一个〕、塑料小杯〔六个〕、大试管〔六个〕、吸管〔六个〕、细口瓶〔六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同学们喜欢魔术吗?我给你们表演一个小魔术。
〔观察活动〕白花变红
看,多么神奇的魔术,你们想不想成为一个魔术师呢?那就让我们走进神奇的化学,了解魔术的世界。
【展示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学会区分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新课讲授】〔观察活动〕粉笔折断
〔回忆〕水的沸腾和凝固
〔课件显示〕变化前后现象
〔归纳总结〕同学们这两个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变化前后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我们把这类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一、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讨论〕物理变化的特征是什么?
〔小结〕物理变化的特征是:没有新物质生成。常是形状、状态〔气、液、固〕的变化
〔板书〕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
〔小组讨论〕我们身边的物理变化
〔小结〕观察变化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观察活动〕火柴和镁条的燃烧
〔课件显示〕学生答复课件显示变化前后物质颜色、状态的变化,变化过程中现象。
〔解释〕火柴燃烧实际上是火柴生成了灰烬、水和二氧化碳,镁条的燃烧实际上是镁与空气中氧气反响生成了氧化镁。比照变化前后都有新物质生成。
〔归纳总结〕同学们这两个变化有什么共同点?〔变化前后都有新物质生成〕我们把这类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响。
〔板书〕二、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讨论〕化学变化的特征是什么?
〔小结〕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的现象:产生气体、生成沉淀、变色、发光、放热等。
〔板书〕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小组讨论〕我们身边的化学变化
〔小结〕观察变化前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讲述〕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设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蜡烛燃烧过程有什么变化?〔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
〔板书〕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讲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常伴有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过程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板书〕联系:化学变化中常伴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小组讨论〕电灯通电,发光放热属于什么变化?〔物理变化〕
〔解释〕学生解释教师补充:电灯通电后虽然发光放热但是钨丝还是钨丝吗,没有新物质生成。
〔小组活动〕“白酒〞变“红酒〞、 吹出“牛奶〞
〔解释〕以上两个魔术都是化学变化,以后我们会学到他们的变化实质。
【课堂练习】课件显示
〔小结〕理解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学会了区分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课后作业】搜索“美丽化学〞、 感知化学的魅力。
【板书设计】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特征: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三、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化学变化中常伴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4.2 水的组成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4.2 水的组成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方法,学习用具,课前预习,课堂展示,课堂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1.3 物质的变化导学案: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1.3 物质的变化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拓展提升,学习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科粤版1.3 物质的变化导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科粤版1.3 物质的变化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习重难点,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内检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