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课时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课时作业,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小刚在艺术节上用吉他弹奏优美的乐曲对于吉他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用力拨动吉他弦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
D.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
2.如图,2020年2月国内首创的智能语音电梯在北京市海淀区正式投入使用。乘梯人员无需触碰电梯按钮,只需通过语音呼叫,便可以控制电梯运行。大声呼叫能使识别效果更好,“大声”指的是声音的( )
A.响度B.音调C.节奏D.音色
3.下列的实验和实例,不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
A.在鼓面上放些碎泡沫,敲鼓时观察到泡沫在不停地跳动
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
4.在2021年元旦联欢会上,负责调音乐播放的同学把播放速度调慢,梦然的《少年》声音由“女声”变成了“男声”,导致声音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振幅不同
5.养蜂人通过听蜜蜂飞出去和飞回时的嗡嗡声就能判断蜜蜂是否采到蜜,他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响度B.音色C.音调D.音量
6.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朗读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
B.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7.《法制在线》节日报道了一则警方利用“声纹”侦破特大诈骗案的新闻。“声纹”指的是声音的( )
A.振幅B.频率C.音色D.响度
8.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是人耳听得到的声音
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
C.某种昆虫翅膀在2 s内振动了600次,其频率是300 Hz
D.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 Hz到20 000 Hz
二、填空题
9.生活中常用“高”、“低”来形容声音,“引吭高歌”描述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或“响度”)。
10.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
1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 ______(选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伸出桌面钢尺长度不变,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______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每次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发声音调逐渐变______ (选填“高”或“低”)了,这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 。
12.如图所示,在8个相同的玻璃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细调节水的高度。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能发出“1,2,3,4,5,6,7,ⅰ”的音乐声音,发出的声音是由 _____ 的振动产生的;吹 _____ (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 _____ 高,所以发出的音调高。
(2)用小木棍敲瓶口,也能发出“1,2,3,4,5,6,7,ⅰ”的音乐声音,发出声音是由 _____ 的振动产生的;敲 _____ (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其原因是 _____ 高,所以发出的音调高。
三、计算题
13.科学家们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发明了声纳,利用声纳系统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450m/s,用声纳向海底水垂直发射声波,并测得接受回声所用的时间为4s,求海底的深度。
四、简答题
14.随着马芜同城发展的加快,当涂城区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目前我县也正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县城,但环境保护也日益显得重要,假如你是一位城市建设的规划者,你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减弱当涂新城区的噪声.(不少于2条)
15.小王装修房子时选购玻璃,看到两种效果:甲是单层玻璃,乙是双层玻璃(夹层内抽成真空)。小王想知道它们的区别在哪里,请从声学角度判断:
(1)哪种玻璃的隔音效果好?答:_________。
(2)物理依据:_________。
16.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300Hz,而不带花蜜飞的时候,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440Hz,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五、综合题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游轮,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声音传播规律制成的探测装置,把这种探测装置安装在船上,利用它能较早地发现冰山或暗礁的存在.如今这种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科技的许多领域.
这种装置的名称叫______,为使它发出的声音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______声波,该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_,这种装置正是利用了该声波的______特点制成的.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利用该装置向海底垂直发射该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可知此处海底的深度是______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这种装置______能不能用来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因为______.
参考答案
1.B
【详解】
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变换手指按压弦的位置,可以改变琴弦振动部分的长度,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用力拨动吉他弦,弦的振幅变大,则可以增大声音的响度,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弦的粗细不同,拨动不同的吉他弦可以改变吉他的音调,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2.A
【详解】
大声指的是声音的大小,因此指的是响度大。故选A。
3.C
【详解】
A.在鼓面上放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在不停地跳动,说明发声体在振动;故A不符合题意;
B.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不符合题意;
C.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是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
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说明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振动产生声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A
【详解】
负责调音乐播放的同学把播放速度调慢,声音的振动频率发生改变,声音由“女声”变成了“男声”,即音调发生了较大改变。
故选A。
5.C
【详解】
因为不带花蜜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440次;带花蜜时的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所以蜜蜂在不带花蜜飞行时比带花蜜飞行时翅膀每秒钟振动频率大,发出的音调高,有经验的养蜂人可以通过听蜜蜂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来判断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故ABD错误,不符合题意;C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6.B
【详解】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错误;
B.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B正确;
C.观众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C错误;
D.明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带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故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
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警方利用“声纹”侦破特大诈骗案,这里的“声纹”指的是声音的音色。故选C。
8.C
【详解】
A.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超声波无法被人耳听到,故A错误。
B.发声体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B错误。
C.频率表示物体在1s内振动多少次,2s内振动了600次,则频率为300Hz,故C正确。
D.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范围在20Hz﹣20000Hz,故D错误。
故选C。
9.响度
【详解】
“引吭高歌”形容大声唱歌,声音的大小指的是响度。
10.频率 幅度
【详解】
[1][2]决定声音的三个因素有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跟物体的振幅、距离等有关。
11.钢尺 响度 低 控制变量法 钢尺振动频率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人耳听不到
【详解】
[1]将一把钢尺紧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
[2]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钢尺的振幅变大,即响度变大。
[3]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音调越低。
[4]探究音调与物体振动快慢关系时,控制发声体的振幅一定,这里运用了物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5]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振动得很慢,即钢尺振动的频率小于20Hz,由于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所以,人耳听不到。
12.瓶中空气 A 瓶内空气柱短振动频率 瓶内水柱 H 瓶内水柱短振动频率
【分析】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质量大的物体较难振动,频率较低。
【详解】
(1)[1][2][3]往瓶中吹气也会听到声音,这是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用嘴吹气时,从左到右空气柱越来越长,空气柱振动越来越慢,音调越来越低,故吹A时发出的音调最高。
(2)[4][5][6]敲击玻璃瓶时,声音是由玻璃瓶内水柱振动产生的;装不同水量的玻璃瓶子振动频率不同,从左往右瓶内水的质量逐渐减小,因此声音的音调会越高,从左往右音调变高,故敲击H时发出的音调最高。
【点睛】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频率与音调的关系分析解答,利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物理的考点。
13.2900m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s=vt计算海底的深度,但要注意声波在海水中传播了一个来回,所以用时间的一半计算。
海底的深度为:s=vt2=1450m/s×4s2=2900m
14.假如我在规划城市的时候,我就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来减弱噪声,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噪声的接受处减弱.
(1)植树、种草.
(2)设置隔音板或墙.
(3)工厂、车间、娱乐场所等远离居民区.
(4)司机在市区内禁止鸣笛等.
【解析】
【详解】
解答:假如我在规划城市的时候,我就从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来减弱噪声,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噪声的接受处减弱。具体措施如下:(1)植树、种草。(2)设置隔音板或墙。(3)工厂、车间、娱乐场所等远离居民区。(4)司机在市区内禁止鸣笛等。
【点睛】
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分别是: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15. 双层玻璃 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解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两层玻璃之间接近真空,而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这种窗户能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
点睛: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真空中不能传声,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的效果反而更好,只要是透明的介质光都可以通过.利用这些知识可对本题中的内容做出解释。
16.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振动频率是300Hz,频率低音调低;不带花蜜飞的时候,翅膀振动频率是440Hz,频率高,音调高;所以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
【详解】
频率决定音调的高低,据此解答.
由于蜜蜂翅膀振动频率不同,它发出音调高低也不同,蜜蜂带着花蜜飞的时候,它的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300Hz,频率低音调低;不带花蜜飞的时候,翅膀平均振动频率是440Hz,频率高,音调高;
所以有经验的养蜂人根据音调的高低,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蜂房.
17.声呐 超 大于20000Hz 能量大、穿透性强 3000 不能 真空不能传声
【详解】
(1)声呐是利用回声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由于超声波的能量大、穿透性强,利用的是超声波;该声波的频率范围是大于20000Hz;(2)声波从发出到海底用的时间:t=×4s=2s,海底的深度:s=vt=1500m/s×2s=3000m.(3)月球周围没有空气,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所以不能用这种装置来探测月球到地球的距离.
【点睛】
(1)声呐是利用回声对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最广泛、最重要的一种装置;超声波的频率很高,具有较大能量,也有很强的穿透性,在军事、航海、医学等领域有很多应用;(2)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再返回海面的时间,可以求出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又知道声速,利用速度公式求海底的深度.(3)根据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来进行分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某同学对下列声现象进行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二章 声现象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