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1页
    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学年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诗歌,通过对诗中意象及特点的分析,感受诗歌壮阔的意境。
    联系具体语境,结合写作背景,赏析诗人的巨人形象,理解诗中毁坏与创造之间的关系,体会诗歌反映的鲜明的思想情感。
    3、抓住关键字词,分析诗歌运用的艺术手法,品味诗歌的语言。
    预习提纲:
    阅读《导与练》第20—22页“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了解诗人写这首诗的处境,知人论世,理解诗歌。
    复习分析意象的方法,圈出诗中意象,分析意象特点及含义。
    完成《导与练》学生用书第25页“任务驱动一”第2题,“任务驱动二”第4题。
    学生活动过程及方法
    一、课前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步骤,意象分析方法。
    导入
    五四青年节是青年人的节日,起源于1919年反帝爱国的“五四运动”,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概括地讲: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我们应该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积极进取,勤奋工作。
    今天,我们走近深受五四运动影响的郭沫若,走近他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明确学习目标
    四、预习检测
    1、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抽查
    2、解读标题
    诗人是站在什么角度来抒发情感的?如何理解诗歌标题的含义?
    明确:诗人站在地球边上,站在“全方位”俯瞰地球的立足点上,以浪漫主义者的激越情怀,把整个世界都当作自己的呼唤对象,吹响一声声响彻寰宇的号角。
    “放号(hà)”是欢呼、是呼喊、是呐喊、也是赞歌。
    五、学生活动
    活动一 朗读指导 整体感知
    划分节奏,朗读全诗。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郭沫若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晴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
    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1、朗读诗歌,给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用简短的词语概括。
    明确:宏伟、强力、壮丽、炽热。
    2、这首诗前三行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第四行诗在结构上具有什么作用。
    明确:(1)诗的前三行描绘了一幅海涛汹涌,海天之上白云怒涌的雄伟壮丽的画面。
    第四行“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是由情入境的过渡,它进一步突出了海涛汹涌的壮丽之景,又引发了诗人面对此景的主观感受。
    活动二 鉴赏形象
    1、诗中描绘的滚滚洪涛的景象有何象征意义?联系诗意和写作背景,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明确:诗歌中的“滚滚洪涛”既是诗人回国途中所见之景,也具有象征意义。象征“五四”运动所产生的巨大声势,越过太平洋,直接震动了时刻感应着时代脉搏的年青气盛的郭沫若。“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正如滚滚而来的洪涛一般,它正以巨大的破坏力,冲击一切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思想罗网,同时以伟大的创造力建树崭新的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文明。
    也象征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规模。世界潮流的大工业生产,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日本,冲向中国,并且势将蔓延到全球各个角落,这是历史前进的不可阻挡之势。
    诗中所描绘的全部力的形象,同样可以看作是新兴生产力战胜落后生产力的强起奋进图。
    小结:联想是根据事物互相联系这一客观规律,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想象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活动三 鉴赏情感
    1.“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怎样理解这段话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是对力的歌颂和赞美,诗人从多角度描绘了力的内涵,强调色彩,突出形态,体现其神韵,反映其节奏,多层面感受力和美。诗人尽情歌颂的力,其实正是五四时期的那种时代精神的特征。
    2.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这首诗的主体形象是一个巨人的形象。他站在地球边上“全方位”俯瞰地球。他的号角声欢呼在怒涌的白云、壮丽的北冰洋,也欢呼在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欢呼来自空间各个方向。排山倒海般的洪涛既具有巨大的破坏力,又蕴藏着同样巨大的创造力,那就看人们能否掌握它、驾驭它。
    表达了渴望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的热情和决心,也是对劳动者和工农大众的颂扬。
    活动四 鉴赏语言特色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突出的字有哪些?请加以赏析。
    明确:①“提”字,表现了“太平洋”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横扫旧宇宙的力量。②“推”字,表现了“太平洋”向旧世界、旧文化、旧传统发起的猛烈冲击。诗句充溢着对力的崇高美的歌颂,表达了诗人内心摧毁旧事物、创造新世界的激情。
    2、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热烈情感的?
    (1)运用排比的句式,热烈歌颂了“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的力量,反映了“五四”时期人民那种奋起直追、高扬个性、改变国家现状的强烈愿望,具有振聋发聩的艺术力量。
    (2)运用叠词“啊啊”,运用“力哟!力哟!"这一反复手法,直抒胸臆,抒写对“力”的赞叹,增强艺术感染力。
    (3)句式自由,节奏鲜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一首自由体新诗。这首诗采用了不受東缚的自由句式,具有极为鲜明、强烈的节奏感。诗中最短的诗句只有两个字,最长的诗句则达20字以上。长短向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自由、奔放没有约束,但是全诗的节奏却非常鲜明,这种内在的旋律用诗人自己的话说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这首诗的节奏犹如时代的鼓点,急促、紧凑、有力。
    (4)诗歌还运用了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全诗更加形象、感人。
    八、作业布置:

    相关教案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共6页。

    高中语文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展示学习目标,导入,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总结,拓展阅读,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核心素养,三步阅读法,课堂练习,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