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苏科版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学设计
展开本实验教学主要的设计思路是通过生活化的引入引发学生的共鸣、吸引学生的兴趣。按照探究的一般过程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探究实验,得出理论性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在教师的引导下体验成功探究的的乐趣。
二、实验教学分析
1. 实验内容分析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主要涉及的是苏科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第5章、第4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的内容,具体在信息库中“唾液消化作用的实验方法〞。第4节内容是基于前3节对营养与食物等感性的认识,对人体消化系统的相关知识有更系统和更抽象的学习,同时消化系统也是初中生物教材中首次介绍人体生理局部的知识。?生物学课程标准?对这局部的知识除了对根本知识的概述等要求,还建议可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化学消化,因此,通过对第四节内容的学习,以生活中的常见食物馒头为原料,本实验便可顺利展开。
2. 学情分析
消化系统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每天摄入的食物都要在系统中被消化和吸收,但是因为绝大局部的器官都分布在体腔内,学生可以直接观察和感受到的只有消化道的开口——口腔内的消化和吸收,并且实验以常见食物馒头为原料,让学生以此实验为起点,在学习消化系统时能做到“浅入〞,最终完成消化系统全部的学习内容,做到“浅出〞。七年级的学生乐于动手,热衷于实验,但是缺乏实践经验,教师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和适当的帮助,让学生获得探究的成功。
3. 教学条件分析
本实验以馒头、唾液为原材料,便于获取,所需的实验器材均为实验室根底器材,如需要刀片、玻璃棒、三支试管、烧杯以及碘液。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馒头在人体口腔中所经历的一系列变化及结论——通过咀嚼初步体验馒头的变化,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得出准确的结论;
2. 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六大步骤贯穿于整个教学中,让学生循序渐进稳固一般过程。
教学难点:
1. 实验方案的制定——在小组讨论的根底上,通过教师的引导改良实验方案;
2. 唾液的获取与收集。
四、实验目标
1. 学生经过对实验的设计加深对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的认识,并且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与总结,得出馒头在口腔中如何变化的结论。
2. 在实验实施的过程中、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中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与合作的意识,体验实验的乐趣,提升学生的根本科学素养。
五、实验准备
实验材料及试剂:馒头、唾液、碘液、清水;
实验器材及用具:试管3支、烧杯2个、玻璃棒、胶头滴管、小刀、消毒棉。
六、教学流程图
生活现象引入
在体验中提出问题
小组制定并交流方案
讨论确定最终实验方案
实施方案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讨论与交流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及解决方法,交流自己的心情
七、教学过程
八、教学反思
本教学设计能够到达预期的教学目标并且突出了教学重、难点的解决,关注学生的参与,引导学生体验成功探究所带来的乐趣,注重培养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但是由于确定最终实验方案这一环节的影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未得到很好的开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新精神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所以要想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教师在课前做更多的准备,才能给予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更全面地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生活现象引入
以生活中能吃者瘦,吃少者胖的现象引出这两种人消化吸收的能力不同,进一步引出消化系统的起始部位——口腔,教师提问口腔有何功能?同时,让学生品尝馒头,体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说出自己的体验过程。
品尝馒头,并体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说出体验的过程。
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青春期,比拟在意自己和周围人的身材变化,以能吃者瘦、吃少者胖的现象可以在感情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且辅以品尝馒头的环节,既点名课题,又能引起学生参与的兴趣。
在体验中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提出在品尝馒头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比方馒头味道的变化、状态的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引导学生总结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与什么有关系,提出探究的问题。
提出品尝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比方馒头为什么会变甜、如何从松软变成馒头食糜等,最后总结要探究的问题: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有关系?
通过两个引导到达预期效果,第一个引导简单地让学生说出品尝过程中的直观感受,并在此交代馒头中包含淀粉,淀粉分解产生甜味,还有馒头在口腔中状态的改变;第二个引导要引导学生用生物学的专业术语提出要探究的问题,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制定并交流方案
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各组的实验方案。在讨论之前,引导学生解决在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何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环境;
实验中需要馒头的量是多少;
如何检测馒头中淀粉的存在;
如何获取较多的纯洁的唾液;
如何设置对照组。
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深入到小组中间给予一定的指导,并确定1-2组在下一环节中展示实验方案。
先对实验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找出适宜的解决方案,再制定实验步骤。
由于七年级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论和经验,所以教师必须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的细节问题,即提出需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一齐解决,在此根底上,学生再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制定实验步骤。
讨论、确定最终实验方案
教师根据上一环节中的讨论情况,请某一小组为代表展示自己的实验方案,并且引导学生对每一条步骤作出分析和讨论,确定最终的实验方案。
根据分析和讨论的结果修改和完善实验方案。
在学生已经讨论过的根底上,选择代表性的方案进行统一的讨论,既能让学生注意到很多细节,加深对实验步骤的印象,又能继续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实施方案
最终实验方案:
切馒头:切取3块大小、形状一样的馒头块〔A,B,C〕,将A,B块分别切碎、拌匀放入①、②号试管中,C块直接放入③号试管中;
取唾液:漱口、将消毒棉放入口腔内1min,将唾液挤入烧杯中;
实验:①号试管参加2ml唾液,搅拌;
②号试管参加2ml清水,搅拌;
③号试管参加2ml唾液,不搅拌;
将3支试管握在手中代替口腔内的温度,保持5-10分钟;
分别向3支试管中滴加两滴碘液,观察现象。
按照最终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七年级学生刚刚升入初中,还不具备独立进行实验探究的能力,因此统一实验方案是必要的,这让学生既能了解探究的一般过程,又能在较为准确的方案中体验实验的成功与乐趣。
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让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现象:①号试管不变色,②号试管完全变蓝色,③号试管局部变蓝色。
回忆探究问题,得出结论:馒头在口腔内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有关。
讨论与交流
引导学生讨论与交流实验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共同找出原因及解决方法;
解决在品尝馒头的过程中提出的其他问题,如甜味如何产生等;
交流实验过程中的心情。
根据老师的引导进行讨论和交流。
最后的讨论与交流首先要解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其他疑问,培养学生养成善始善终的习惯;其次,心情的交流可以让学生更加喜欢探究,喜欢生物学习。
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难点分析,课时安排,教学方法,活动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人体的呼吸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2节 人体的呼吸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