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使至塞上教学设计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1643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使至塞上教学设计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21643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学设计,共5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使至塞上单元3学科语文年级八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3、进一步了解律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4、背诵默写诗歌。重点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3、进一步了解律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难点 1、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 2、进一步了解律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板书课题。 激趣讲授新课展示目标:1、反复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2、领会诗歌的主旨,体会作者的情感。3、进一步了解律诗的结构特点,体会诗歌的意境。4、背诵默写诗歌。范读: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这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写出塞时的沿途景色。作者简介:王维, (701—761),字摩诘,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有“诗佛”之称,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主要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摘自苏轼《东坡志林》)代表诗作《山居秋暝》《相思》《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初读感受音韵美——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 /胡天。大漠 /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 /在/燕然。再读理解内容美——根据注释,口译诗意(我)轻车简从,出使边疆去慰问守边官兵,出使途中路过居延。像飘飞的蓬草越过边塞,如归雁飞入胡人居住的地方。浩瀚的沙漠中,一股青烟孤然直上,黄河尽头,西下的太阳正圆。 在萧关遇上骑马的侦察兵,得知前敌统帅正在燕然前线镇守。三读品味意境美首联:起——叙事:出使边塞颔联:随风而去的“征蓬”和进入胡天的“归雁”,正是远赴边塞的诗人自己的写照。诗人以“蓬”“雁”自比,从中透露出内心忧怨难言的激愤抑郁之情。承:抒情 内心抑郁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形象地描写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写出了沙漠浩瀚无边;“孤”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直”表现了烟的劲拔之美;“长”准确描绘了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唯有黄河横贯其间给人带来的感受。“落日”又加上“圆”字,给人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两句诗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转:绘景 塞外风光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合:叙事 战事繁忙。四读名句赏析1、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征”一“归” ,一“出” 一“入” ,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是写景,也是叙事,以“蓬”、“雁”自喻,抒发了作者被排挤的苦闷和远离家乡异地飘泊的愁绪,情感复杂。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国学大师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有道理。香菱虽没能说清楚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构图美:近处烽烟、远处夕阳、大漠无边、长河奔流——空间阔大线条美: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层次丰富色彩美:黄沙漫漫、夕辉橘红、白烟一缕、河水闪闪——鲜明优美这句话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自由诵读,背诵、默写。 读 跟读 了解背景读 读笔记 读划节奏 口译 笔记 品赏析 读,背,写 明确目标 目标1、4 了解文常 目标1、4 完成目标2 完成目标3 目标3、2 目标4 课堂练习:1、 从修辞的角度说说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颈联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 拓展阅读: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做题。山居秋暝唐 王维空山新雨后,大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注释】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新:刚刚。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喧:喧哗,这里指竹叶发出沙沙声响。浣女:洗衣服的女子。浣:洗涤衣物。随意:任凭。春芳:春天的花草。歇:消散,消失。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留:居。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2、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做练习拓展提高课堂小结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出使塞上的艰苦行程,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塞外壮阔绮丽的景象及到达边塞访问的情况,表达了诗人出使边塞的悲壮情怀和难以排遣的孤寂之情。 读巩固板书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过程,配乐朗诵,视频播放,板书意象,板书画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学生自读这首诗,学生了解作者及诗作背景,学生再读这首诗,研读赏析,学生读背课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简介作者和背景,课文赏析,画诗,写诗,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