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动手操作,探究新知,分骨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分物游戏》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8-59页“分物游戏”。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乘法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教科书创设了三次分物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积累分物活动经验,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本节课是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的第一课时,本节课就是通过对小数目实物“分一分”的操作活动,初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积累平均分物的活动经验。 教材提出了3个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问题1分桃子:在不同的分法中,引出“每份一样多”的初步体会;问题2分萝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并能通过摆学具解决问题,能详细阐述自己的思路;问题3分骨头:体会平均分的过程并尝试用画图表示分的过程。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学习乘法口诀时,已经积累了一些活动经验以及用口诀解决问题的经验。学生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分物经验,能够通过动手操作对物品进行平均分。在感受平均分物的过程中,学生对于平均分的理解是:分的一样多、同样多。还不能完全理解平均分的含义,不会用“平均分就是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几个”这样的语言去表达出来。 设计理念: 除法是小学生比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其意义是建立在“平均分”活动基础上的。要突破学习除法的难点,关键是理解“平均分”的具体意义。本课是让学生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我采用“情境+问题串”的呈现方式,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多次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注重让学生交流、展示平均分的结果,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体验平均分的意义。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小数目实物进行平均分的操作过程。 2、学生通过 “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画一画”一系列的平均分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几个)。 3、经历与同学讨论、交流平均分物的过程,会画图或用语言表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体会平均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理解平均分的意义。学习难点:用图示表示平均分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具准备:课件、小动物贴图、圆片、小棒。学具准备:每人20根小棒,5个圆片过程预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观看饲养员喂动物食物视频,请你仔细听,认真看。同学们这个视频记录了谁的工作?(饲养员)饲养员每天上班都要做什么事情?(给动物喂食、打扫卫生。。。)饲养员的工作辛苦而有趣,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给小动物们分发食物,今天我们就通过“分物游戏”来体验一下饲养员的工作,给小动物们分一分食物!各位小小饲养员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出示ppt)(板书主题)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调动孩子的兴趣。】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活动一、分桃子。(感知“分”的含义,初步体会“平均分”) 1、瞧!这是我们的第一项工作分桃子,从图中得到了哪些信息和问题(有4个桃子,有2只猴子,每个猴子能分到几个桃子)2、两人扮演猴子一人扮演饲养员老师现在找两位同学上台扮演小猴子,再找一位饲养员来分桃子。请你给两只小猴子分一分桃子吧。你是怎么分的?(学生解释自己的分法)22、13、04这三种分法让小猴子时而欢喜时而愁,小饲养员们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合适?为什么?(每只猴子都分两个桃子,分的一样多)3、看来当一位饲养员还真不容易,要想让两只猴子都满意,必须每只猴子都分到2个桃子(摆小猴子在黑板上),也就是每份一样多。(板书:一样多)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分,感知不一样多的不公平,让学生对比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方法,引出“每份一样多”,初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活动二、分萝卜。(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1、饲养员的第二项工作来了,这次我们的任务是分萝卜。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和问题?2、有了分桃子的经验,饲养员要想每只兔子都满意必须怎么分萝卜?(每只兔子分一样多)3、看一看活动要求:(1)想一想摆一摆,用片圆代表小兔,小棒代表萝卜。(2)让同学一眼看出你是怎么分的?(几根几根分的?分了几次?每次分几根?结果怎样?)(3)摆完之后和同桌互相交流自己分的过程和结果。(收学具)学生上台展示你是几根几根分的?分了几次?每次分几根?结果怎样?每只兔子四个萝卜,分的一样多。师:谁来完整的说说这位同学是怎么分的?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法?先摆一摆、再说、最后完整表达分法和结果(每次分几个,分了几次,最后每只兔子分的都是4个,每份一样多) 你是怎么分的?分了几次?第一次先拿几根? 第一次拿3根,每只小兔分1根,分 四次,正好分完,每只小兔分4根, 每只小兔分到的一样多。 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拿6根? 分了两次,第一次拿6根,每只小兔分2 根,第二次拿6根,每只小兔分2根, 每只小兔分到4根,每只小兔分到一样多。 你是怎么分的?怎么想到一下分4根? 一次分完,12根萝卜,分给3只小兔, 每只小兔分到4根, 他们分到一样多。 4、经过刚才的几位同学的展示,你有没有发现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他们分的过程不同,但是最终结果是一样的(12根萝卜分给4只小兔,每只小兔都得到了4根萝卜,他们分到的一样多。)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与交流,感受到平均分物活动中方法的多样性与结果的一致性。】小结:刚才我们把4个桃子分给了2只猴子,每只猴子得到2个桃子;把12根萝卜分给了3只小兔,每只小兔分到4根萝卜,像这样,每份分的一样多,在数学上我们称为——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设计意图:在两次分物活动基础上,揭示“平均分”概念。】 活动三、分骨头。(尝试用画图方式表示平均分)1、饲养员的第三项工作,谁来读一读这次我们的任务是什么?2、老师发现任务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关键词是什么?“平均分”那平均分在这一题当中具体表示什么意思呢?(每只小狗分到的一样多也就是每份一样多)3、小饲养员们肯定想到了许多种不同的分法!你能用画图的方式把你的想法都表达出来吗?4、看活动要求:1、以画图的方式表示你分的过程,用你喜欢的符号表示小狗和骨头。2、想办法让同学能一眼看出你是怎么分的。3、和同桌说一说你分的过程。 几根几根分的?分了几次?结果怎样?是否一样多?学生作品展示及汇报这里的几幅作品,你能看懂吗?讲一讲,她分的过程和结果。出示书58页第三种图,这是淘气画的一种分法你能看懂吗?演示动画过程,同桌讨论交流,汇报。其实淘气就是用“圈一圈、连一连”的方法把骨头平均分给了三个小狗,你也可以试一试。虽然大家分的过程不同,但最终我们分到的结果相同,我们按照平均分,把15根骨头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都分到5根骨头,他们分到的一样多。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用画图方式表示平均分物的过程,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结:今天我们通过体验饲养员的工作认识了“平均分”。谁能说说什么是“平均分”。(每份一样多的)三、巩固练习,再次感知比比谁“平均分”的知识掌握的最好。1、从图中看到了哪些信息和问题?2、哪个词很关键?3、除了用摆学具、画一画的方法,还可以采取直接在图上圈一圈、连一连的方法帮你解决问题,动手试试吧!同学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下面还有3个问题,请你自己尝试解决,解决后可以和同桌进行交流。(练一练第二至四题) 【设计意图:创设男女生比赛,激发学生练习兴趣,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意义。】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你有什么收获?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均分吗?举个例子说一说。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情况。】五、作业设计 请你找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平均分”。 【设计意图:让学生找找生活与身边存在"平均分"的事物与现象,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北师大版七 分一分与除法分苹果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知.,操作探索,体会新知.,动手尝试,巩固新知.,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分苹果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尝试练习,应用拓展,发散提高.,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