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数学全书要点速记学案含解析新人教B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全书要点速记
(教师独具)
第四章 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与幂函数
要点1 指数与指数函数
根式的性质 | (1)()n=a(n∈N+,且n>1). (2)当n为奇数时,=a; 当n为偶数时,=|a|= | |||
分数指数 幂的意义 | 对于一般的正分数,a=()m=. a-s=(s是正分数,as有意义且a≠0). 0的正分数指数幂为0,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 |||
实数指数幂 的运算法则 | asat=as+t,(as)t=ast,(ab)s=asbs,s,t均为有理数 | |||
指数函数 的图像和 性质 | 底数 | a>1 | 0<a<1 | |
图像 | ||||
性 质 | 定义域 | R | ||
值域 | (0,+∞) | |||
定点 | 图像过定点(0,1),即x=0时,y=1 | |||
单调性 | 增函数 | 减函数 | ||
函数值 的变化 情况 | 当x>0时,y>1,当x<0时,0<y<1 | 当x>0时,0<y<1,当x<0时,y>1 |
要点2 对数与对数函数
指数式与对数 式的互化 | ||||
对数运 算法则 | (1)loga(MN)=logaM+logaN; (2)loga=logaM-logaN; (3)logaMn=nlogaM | |||
换底公式 | logab= | |||
几个常用推论 | (1)logac·logca=1; (2)logab·logbc·logca=1; (3)logambn=logab | |||
对数函数 的图像和 性质 | 底数 | a>1 | 0<a<1 | |
图像 | ||||
性质 | 定义域 | (0,+∞) | ||
值域 | R | |||
定点 | 图像过定点(1,0),即当x=1时,y=0 | |||
单调性 | 增函数 | 减函数 | ||
奇偶性 | 非奇非偶函数 | |||
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 | 互为反函数,y=ax与y=logax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 |
要点3 幂函数
1.五个常见幂函数的图像
五个常见幂函数的图像 | ||||||
五个 常见 幂函 数的 性质 | 函数 | y=x | y=x2 | y=x3 | y=x | y=x-1 |
定义域 | R | R | R | [0,+∞) | (-∞,0)∪(0,+∞) | |
值域 | R | [0,+∞) | R | [0,+∞) | (-∞,0) ∪(0,+∞) | |
奇偶性 | 奇函数 | 偶函数 | 奇函数 | 非奇非偶函数 | 奇函数 | |
单调性 | 在R上为增函数 | 在[0,+∞)上是增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 | 在R上为增函数 | 在[0,+∞)上是增函数 | 在(0,+∞)上是减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 |
2.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的增长趋势比较
函数 性质 | y=ax(a>1) | y=logax(a>1) | y=xn(n>0) |
在(0,+∞)上的单调性 | 单调递增,且a越大,增长越快 | 单调递增,且a越小,增长越快 | 单调递增,且x>1时,n越大增长越快 |
增长速度 | 越来越快 | 越来越慢 | 越来越快 |
图像的变化 | 随x的增大图像越来越陡 | 随x的增大图像逐渐变平缓 | 图像走势与n值有关 |
要点4 实数的大小比较
将需要比较大小的实数看成某类函数的函数值,然后利用该类函数的单调性进行比较.
特别地,比较幂值的大小,有以下三种思路:
(1)若指数相同,底数不同,则考虑幂函数;
(2)若指数不同,底数相同,则考虑指数函数;
(3)若指数与底数都不相同,则考虑借助中间量.
第五章 统计与概率
要点1 抽样方法
1.抽样方法的比较
抽签法的步骤 | |
随机数表法的步骤 | |
分层抽样的步骤 |
2.分层抽样中抽样比的两个关系式
(1)=;
(2)总体中某两层的个体数之比=样本中这两层抽取的个体数之比.
要点2 数据的数字特征
数字特征 | 理解关键点 |
最值 | 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最值反映的是这组数最极端的情况 |
平均数 | =(x1+x2+…+xn)=xi,平均数受个别极端的数据影响较大 |
中位数 | 表示一组数的中心位置 |
百分位数 | 一组数的p%分位数指的是,将这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处于p%位置的数 |
众数 | 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
极差 | 这组数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的差 |
方差 | s2=(xi-)2 |
标准差 | s= |
说明:中位数、众数分别反映了数据的中等水平、多数水平,平均数反映了数据的平均水平,方差、标准差反映了数据的离散程度.运用数字特征进行评价时,应从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极差等多个角度对这组数据进行分析,全面考虑各数字特征的优缺点,从不同层面或两两综合进行评价,才能作出较为可靠的决策.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 定义法 | 当所给数据x1,x2,…,xn比较小,又比较分散时,一般选用公式=xi来计算 |
新数据法 | 当所给的一组数据都在某一常数a的附近波动时,一般选用简单化公式xi=a+xi′,其中常数a通常取接近于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较“整”的数,先计算=x′i= (xi-a),则=a+ | |
频数平均数法 | 在给定的n个数据中,如果x1出现了f1次,x2出现了f2次,…,xk出现了fk次,则一般选用=xifi(其中fi=n)来计算平均数 | |
方差的计算方法 | 定义法 | s2= (xi-)2 |
简化法 | s2=[(x+x+…+x)-n2] | |
频数方差法 | 如果在n个数据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则可用公式s2=[(f1x+f2x+…+fkx)-n2](其中fi=n)计算方差 | |
线性 关系 下的 平均 数与 方差 | 若数据x1,x2,…,xn与y1,y2,…,yn之间满足关系式yi=axi+b,且数据x1,x2,…,xn的平均数、方差和标准差分别为,s2和s,那么y1,y2,…,yn的平均数为a+b,方差为a2s2,标准差为|a|s. 特别地,若yi=xi±b,则y1,y2,…,yn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b和s2;若yi=kxi,则y1,y2,…,yn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为k和k2s2 | |
分层 抽样 的数 字特征 | 我们以分两层抽样的情况为例.假设第一层有m个数,平均数为,方差为s2;第二层有n个数,平均数为,方差为t2.如果记样本均值为,样本方差为b2,则 =(xi+yi)=, b2= =[(ms2+nt2)+(-)2] | |
频率分布 直方图中 的数字特 征 | 平均数 | 用每个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与小矩形的面积(该小组的频率)的乘积之和近似代替平均数 |
中位数 | 根据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相等列式求中位数 | |
频率分布 直方图中 的数字特 征 | 众数 | 可以用最高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来近似代替众数 |
百分 位数 | 根据p%分位数左侧小矩形的面积之和为p%求百分位数 |
要点3 统计图表
1.柱形图、折线图、扇形图
| 柱形图(条形图) | 折线图 | 扇形图 |
特 点 | 一般地,柱形图中,一条轴上显示的是所关注的数据类型,另一条轴上对应的是数量、个数或者比例,柱形图中每一矩形都是等宽的 |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 扇形图(也称为饼图、饼形图)中圆代表总体,不同的颜色或条纹表示的扇形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各个部分所占百分比之和为1 |
作 用 及 选 用 情 景 | 能清楚地表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量,便于相互比较大小 | 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及各部分数量的多少.常用来表示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当然,也可以用在其他合适的情形中 | 可以形象地表示出各部分数据在全部数据中所占的比例情况 |
图 例 |
2.频数分布直方图与频率分布直方图
| 频数分布直方图 | 频率分布直方图 |
图例 | ||
制作步骤 | 第一步 | 找出最值,计算极差 |
第二步 | 合理分组,确定区间 | |
第三步 | 整理数据 | |
第四步 | 作出有关图示 | |
频率 分布 直方 图的 理解 | (1)每个小矩形的面积=组距×=频率; (2)各小矩形的面积的总和等于1; (3)=频率; (4)各小矩形的面积之比等于频率之比,各小矩形的高度之比也等于频率之比 |
要点4 概率
事件的分类 | 随机事件 |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 |||
必然事件 | 一定发生的事件 | ||||
不可能事件 | 一定不发生的事件 | ||||
概率的性质 | (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P(∅)=0,必然事件Ω发生的概率为P(Ω)=1. (2)任意事件A的概率满足不等式0≤P(A)≤1 | ||||
事件的 和(并) 与事件 的积(交) |
| 事件的和(并) | 事件的积(交) | ||
定义 | 给定事件A,B,由所有A中的样本点与B中的样本点组成的事件称为A与B的和(或并) | 给定事件A,B,由A与B中的公共样本点组成的事件称为A与B的积(或交) | |||
符号 | 记作A+B(或A∪B) | 记作AB(或A∩B) | |||
图示 | |||||
事件的互斥与对立 |
| 互斥事件 | 对立事件 | ||
定义 | 给定事件A,B,若事件A与B不能同时发生,则称A与B互斥 | 给定样本空间Ω与事件A,则由Ω中所有不属于A的样本点组成的事件称为A的对立事件 | |||
符号 | 记作AB=∅ (或A∩B=∅) | 记作 | |||
图示 | |||||
概率 公式 | 当A与B互斥(即AB=∅)时,有P(A+B)=P(A)+P(B),这称为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 每次随机试验,在事件A与中,有一个发生,而且只有一个发生.注意到必然事件的概率为1,因此P(A)+P()=1 | |||
联系 | (1)如果A与B相互对立,则A与B互斥,但反之不成立,即“A与B相互对立”是“A与B互斥”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对立事件是特殊的互斥事件,若事件A,B是对立事件,则A+B是必然事件 | ||||
从集 合观 点看 事件 间的 关系 | 符合 | 概率角度 | 集合角度 | ||
Ω | 必然事件 | 全集 | |||
∅ | 不可能事件 | 空集 | |||
ω | 试验的可能结果 | Ω中的元素 | |||
A | 事件 | Ω的子集 | |||
A的对立事件 | A的补集 | ||||
A⊆B | 事件A包含于事件B | 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 | |||
A=B | 事件A等于事件B | 集合A等于集合B | |||
A+B (或A ∪B) | 事件A与事件B的和(并)事件 | 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 | |||
AB (或A ∩B) | 事件A与事件B的积(交)事件 | 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 | |||
AB =∅ | 事件A与事件B互斥 | 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为空集 | |||
AB= ∅且 A+B =Ω | 事件A与事件B对立 | 集合A与集合B互为补集 | |||
古典 概型 | 特征 | (1)有限性: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所包含的样本点个数是有限的. (2)等可能性:每个只包含一个样本点的事件(即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都相等 | |||
公式 | 假设样本空间含有n个样本点,若事件C包含有m个样本点,则P(C)= | ||||
求解 步骤 | |||||
随机 事件 的独 立性 | 一般地,当P(AB)=P(A)P(B)时,就称事件A与B相互独立(简称独立).事件A与B相互独立的直观理解是,事件A是否发生不会影响事件B发生的概率,事件B是否发生也不会影响事件A发生的概率 | ||||
第六章 平面向量初步
要点 向量
向量的 概念 | 一般地,像位移这样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称为向量(也称为矢量),向量的大小也称为向量的模(或长度) | |
图形 | 三角形法则 | 平行四边形法则 |
特殊 向量 | 零向量 | 始点和终点相同的向量称为零向量 |
非零向量 | 模不为0的向量通常称为非零向量 | |
单位向量 | 模等于1的向量称为单位向量 | |
相等 向量 | 一般地,把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的向量称为相等的向量 | |
平行 (共线) 向量 | 如果两个非零向量的方向相同或者相反,则称这两个向量平行.两个向量a和b平行,记作a∥b.两个向量平行也称为两个向量共线 | |
数乘向量 | 一般地,给定一个实数λ与任意一个向量a,规定它们的乘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其中: (1)当λ≠0且a≠0时,λa的模为|λ||a|,而且λa的方向如下: ①当λ>0时,与a的方向相同; ②当λ<0时,与a的方向相反. (2)当λ=0或a=0时,λa=0 | |
运算律 | (1)a+b=b+a;(2)(a+b)+c=a+(b+c); (3)λ(μa)=(λμ)a;(4)λa+μa=(λ+μ)a; (5)λ(a+b)=λa+λb | |
共线向量基本定理 | 如果a≠0且b∥a,则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得b=λa | |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 如果平面内两个向量a与b不共线,则对该平面内任意一个向量c,存在唯一的实数对(x,y),使得c=xa+yb | |
坐标运算 | 如果a=(x1,y1),b=(x2,y2),那么a+b=(x1+x2,y1+y2). 类似地,可以得出,如果u,v是两个实数,那么ua+vb=(ux1+vx2,uy1+vy2),ua-vb=(ux1-vx2,uy1-vy2) | |
常用公式 | (1)向量的模:如果向量a=(x,y),则|a|=. (2)两点间距离:设A(x1,y1),B(x2,y2)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则 AB=||=. (3)中点坐标公式:设A(x1,y1),B(x2,y2)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线段AB中点为M(x,y),则x=,y=. (4)向量平行的坐标表示:设a=(x1,y1),b=(x2,y2),则a∥b⇔x2y1=x1y2 |
全书要点速记学案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全册综合优秀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共线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坐标表示,余弦定理及其推论,正弦定理及其常见变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二册5.3.4 频率与概率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二册5.3.4 频率与概率学案,共7页。
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统计与概率5.1 统计5.1.2 数据的数字特征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统计与概率5.1 统计5.1.2 数据的数字特征学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