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6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
目标
1.通过解决“调查生活垃圾”中的问题,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学习的过程中,能从多方面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养成良好的、独立的思考问题的习惯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题。
2.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3.结合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说明
一、
回顾复习
二、
任务定向
三、自学新知
三、交流反馈
四、提炼升华
五、课堂练习
1.脱式计算——整数除法
308÷(4×7) 308÷4÷7
2.反馈
这两道是我们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它们的运算顺序是什么,你能说说吗?(语言:先算…再算…带括号的…)
3.小结: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四则混合运算的问题。
(一)
创设情境,任务定向
班级调查汇报
一个人4周可产生约30.8千克生活垃圾。
根据上面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二)
小结:
刚刚你们提出了问题,能解决吗?好,那就让我们就一起动笔来解决一下吧!(大屏幕出示例题)
1.自学新知要求
(1)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结合原题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3)说一说几种方法的运算顺序。
2.小组合作要求
看大家都算完了,下面就请你结合题意,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吧!
要求:
(1)小组长先安排一个同学说说你的学习成果
(2)交流要有秩序,一个同学发言,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发言结束要进行补充或纠正。
(3)小组内研究确定好要全班交流的计算方法。
3.质疑问难
你在自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呢?
(1)生生互相解决
(2)师生共同解决
(三)
1.多元展示,方法多样化。
求一个人平均每天生产生活垃圾的数量?
方法一:4×7=28
30.8÷(4×7)
30.8÷28=?
分析:先算出4周共有多少天,再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千克垃圾。
方法二:30.8÷4÷7
分析:可以先算出一个人每周产生多少千克垃圾,再求出一个人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千克垃圾。
师:运算顺序是什么?
2. 巩固练习:
班级调查汇报:
这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约3.5吨,周末每天生产生活垃圾约1.3吨。
根据这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求与平日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生活垃圾的数量。)
师:能自己尝试列算式解决吗?好,列出算式,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1)独立列式解决
(2)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运算顺序是什么
3.列式:3-3.5÷5
4.分析:先算出周一到周五每天生产多少吨生活垃圾,再求出周末每天比周一到周五每天要多处理生活垃圾的数量。
5.达成共识
孩子们,你仔细观察一下今天的学习的四则混合运算和之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什么相同?(小数、运算顺序)
6.质疑问难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在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减法,又有除法,要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7.课堂小结
孩子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谁来说一下,我们怎样计算呢?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收获了什么方法?你觉得这节课你的表现如何?
1.知识方面
2.参与学习的状态(积极性、认真倾听、主动质疑…)
3.学习的方法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希望在今后的练习中把计算做得扎扎实实,准确计算。
1.算一算,与同伴说一说运算顺序
(16.8+2.1)÷0.7
0.96÷(5.4÷0.9)
2.巩固练习
3.应用练习
4.拓展练习
开课设置一个学生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情境,不但复习了旧知,而且很自然地将学习内容转移到本课。
简单的情境导入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学习有了一定的方向。
学习方法的掌握会是学习效果事半功倍。通过回忆以前运用过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选择自主学习的策略。
理清自主学习的要求,是学生能否有效地自主学习的关键,可以有效地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带着任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任务意识、探究意识和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这个环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点拨和调控,以免学生进行无效的学习。
合作学习是学生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交流,分享个人的学习所得,进行有效的质疑,实现经验共享,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明确小组合作要求,为高效的小组合作做好铺垫。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思考,探索、交流与合作,发现异同点。有不完整的地方让学生补充或纠正。
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绝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方法,以及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状态。从而,迁移到以后的学习当中。
教学反思
新课程标准在修改稿中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我的设计说明如下:
一、任务定向
课堂导入设计,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不同的课堂导入方法。本节课我采用复习导入,让学生通过回忆之前所学的整数除法,自然地将内容过渡到本节课所学中来。
二、自学新知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的学习,为学生创设充足的观察,分析、思考,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获得广泛的应用经验。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具体做法如下:
1.从情境中找到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2.估算: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并讲一讲你是怎样估算的?
3.算一算: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请同学们独立列式,解决问题。并结合原题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全班回答问题。
三、交流反馈
在这一环节,我努力实现扶与放的和谐统一,共同构建有效课堂。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可能完成的,充分相信学生,发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优点,让学生有一个充分体验成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有困难的,给予适当引导。课堂中,我让学生自己根据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结合原题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当学生回答的不完整时,我并没有急于拿出教师认为的标准答案,而是给更多学生补充的机会,真正地实现教师的点拨指导作用。
四、提炼升华
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绝不仅仅是知识方面的,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在参与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方法,以及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状态。从而,迁移到以后的学习当中。
五、课堂练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对新的教学理念,练习设计也实行了分层练习,这样既能使学习好的学生“吃饱”、学习中等的学生提高,学习困难的学生也可以在自己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本课的判断练习我设计了4道,是有一定层次的。让学生在变式练习中进一步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方法。另外,数学学习源于生活,所以,理应回顾于生活。最后我设计的练习题“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小学北师大版一 小数除法6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北师大版一 小数除法6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研究连除,总结运算顺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6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6 调查“生活垃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生尝试计算,小组交流讨论,应用题,总结评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6 调查“生活垃圾”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6 调查“生活垃圾”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问题导入,激发兴趣,解决问题,探究新知,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