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1686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1686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21686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商场的货架上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补碘”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碘指的是( )A.离子 B.原子 C.分子 D.元素2.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 )A.3H——3个氢元素B.O ——1个氧分子C.Na——1个钠原子D.Mg+2——1个镁离子3.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的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B.原子中b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D.原子的质量集中在a和c上4.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B.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体积变小C.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5.微粒是构成化学物质的基础,下列对微粒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仅有碳原子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B.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电子C.NaCl是由离子构成的,所以HCl也是由离子构成的D.Cl-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6.下列有关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分析合理的是( )A.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钠原子得到电子B.反应物钠由分子构成,生成物氯化钠由离子构成C.钠能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参与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的氯化钠与家庭中食用的氯化钠化学性质不同7.用分子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合理的是( )A.八月挂花飘香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B.水结成冰,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停止运动C.酒精挥发说明酒精分子的体积增大D.碳单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可生成一氧化碳,也可生成二氧化碳,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8.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ABCD实验现象用隧道显微镜获得的苯分子的图象品红加入水中后整个液体变为红色酚酞溶液变红水不容易被压缩,空气容易被压缩解释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分子大小不同9.受损元素周期表中某元素的残留信息如图所示,根据残留信息得出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元素是金属元素,原子序数为11B.该元素符号为MgC.该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D.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10.钾是维持人体生命和植物生长所必须的元素。如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得出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钾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9B.钾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C.金属钾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D.施用氢氧化钾,可给农作物补充钾元素11、 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该原子的元素符号为X B.该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4 C.金刚石中含有该原子 D.该种元素属于金属元素12、黑白小圈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下图表示的物质是( )A.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C.由7种物质分子构成的混合物 D.由5种物质分子构成的混合物1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 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14、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 ) A.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分子受热膨胀变大 B.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C.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的分子性质不同 D.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5.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溶液的滤纸条,装有适量浓氨水的小药瓶固定在橡皮塞上,试管丁中小药瓶上的瓶塞已塞紧,试管戊中的小药瓶上无瓶塞。 图1 图2关于图1、图2中的实验有以下说法:①图2比图1的实验更环保、更节约;②图1和图2的实验均能证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浓盐酸有挥发性,仅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④如果丁中没有小药瓶,图2的实验也可达到实验目的;⑤若将戊浸入冰水中,滤纸条不会变红。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③⑤ D.④⑤二、填空题16.如图A~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 B C D E(1)在A~D中,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子是 (填字母);(2)在A~D中,位于同一周期的元素是 (填字母);(3)在A~D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粒子是 (填化学符号);(4)铈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根据表中信息完成相关问题。(1)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9.012,它属于金属(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3)上述元素周期表中,从左到右有什么规律? 。18.下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图。 回答下列问题:(1)金属铁是由 (填“原子”、“分子”或 “离子”,下同)构成的,硫酸铜是由 构成的。(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①当a= 时,该粒子是原子。②当a=8时,该粒子是 (填“原子”、“阳离子”或 “阴离子”)其符号为 。(3)氯化氢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走进实验室就闻到了这种气味。从分子的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19、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永无止境。(1)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体”,汤姆生认为原子是“嵌着葡萄干的面包”,如今这些观点均错误的,卢瑟福进行α粒子散射实验后,认为原子是“行星模型”,即原子是由带_____ 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2)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序数)。表中部分元素的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其中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填数字序号)。 20.下面甲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进行实验时我们都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小明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乙,实验装置如下:实验操作如下:a.向盛有3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b.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c.在B、C试管内分别倒入5mL烧杯中酚酞溶液(烧杯中剩余的酚酞溶液用于实验中作比较)然后在空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热水备用。另在A、D试管中分别倒入3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乙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热水中,观察几分钟。 请回答:(1)试验操作a的目的是 ;(2)请描述c试管观察到的现象 ;(3)由上述试验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4)对比改进前,改进后的实验有何优点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二.填空题:16.(1)BD;(2)CD;(3)He、Na+(4)140.117.(1)9.012;金属;(2)质子数不同;(3)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18、(1)原子 离子 (2)①10 ②阴离子 O2—(3)氯化氢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着19、(1) 正 (2)② 20.(1)证明水不能使酚酞变色 (2)C试管中酚酞变红的速率比B中变红速率更快(3)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4)氨气挥发到空气中的量少,不至于污染空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同步测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综合与测试精品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推断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