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速度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17136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2速度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17136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2速度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17136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4.4照相机与眼球视力的矫正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试卷 12 次下载
- 4.5望远镜与显微镜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试卷 12 次下载
- 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试卷 10 次下载
- 5.3直线运动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试卷 13 次下载
- 5.4运动的相对性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试卷 10 次下载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速度课时作业
展开
5.2速度同步练习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我国选手武大靖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决赛中,以的成绩夺冠,并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他的速度与下面哪个速度最接近
A.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
B. 城市中公共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C. 高铁列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D. 高速公路上,小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
- 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内行驶;乙在内行驶;丙行驶需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大小为
A. 甲最大,丙最小 B. 甲最小,丙最大
C. 乙最大,甲最小 D. 甲、乙、丙一样大
- 在某次训练中,某运动员以每为一个赛段,他在四个赛段的成绩如表所示,在此次训练中,他运动最快的赛段是
赛段 | 一 | 二 | 三 | 四 |
时间 |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 大人拉着孩子一起快走了,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孩子共走了110步,下列关于两人步行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一样快
B. 大人快
C. 小孩快
D. 无法确定
- 在公路上行驶的两物体,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为,运动路程之比为,那么它们的速度之比为
A. B. C. D.
- 最新研制的磁悬浮列车以的速度行驶,一列高铁列车以的速度行驶.与高铁列车相比,磁悬浮列车
A. 一定运动更快 B. 一定运动得更远
C. 运动时间一定更短 D. 可能运动更慢
- 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同向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骑电瓶车以的速度前进,小王以的速度跑步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的速度骑自行车前进.则
A. 小张先到达B地 B. 小王先到达B地
C. 小李先到达B地 D. 三人同时到达B地
- P、Q是同一直线的两点,甲、乙两车同时从P点出发,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两车先后到达Q点,时间差为12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比乙先到达Q点,PQ两点间距离米
B. 甲比乙先到达Q点,PQ两点间距离米
C. 乙比甲先到达Q点,PQ两点间距离米
D. 乙比甲先到达Q点,PQ两点间距离米
- 一列全长 100m 的火车以 的速度通过一隧道,用了,则隧道长为
A. 2160 m B. 2060 m C. 660 m D. 500 m
- 如图用来表示同一种运动规律的是
A. 甲、丙 B. 乙、丙 C. 甲、丁 D. 乙、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 百米赛跑时,甲、乙运动员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某时刻位置如图所示,可知运动较快的是_________,你这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抗击疫情中,多地防疫站经常用洒水车在路面上喷洒消毒液进行消毒.某洒水车沿平直街道匀速行驶前进了,该车的速度是 .
- 如图所示是“森林动物运动会”中龟兔赛跑的情景.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运动得快;由于兔子麻痹轻敌,中途睡了一觉,“裁判员”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判定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运动得快.
- 通常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在百米赛道终点有甲、乙两名计时员,甲是看到发令枪冒烟后立即开始计时,测得小林同学百米赛跑的时间是,乙是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则他测出小林的成绩约为 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作反应时间,若测得乙计时员两次按压秒表的反应时间分别为和,则他的秒表上显示的示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 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甲所示。根据甲图象在乙图中画出其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
- 小明同学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下图中分别作出小明同学的运动轨迹图象。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 在“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的实验中.
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实验需要的主要测量工具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如图甲所示,两个等大的圆纸片,裁去一个扇形,做成图乙所示的A、B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将两个锥角不同的纸锥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时,应该选择图中的_________填“乙”或“丙”所示的位置.他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下表中,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为了便于测量下落时间,应选择图乙中的纸锥_________填“A”或“B”或增大_________进行实验.
纸锥编号 | 下落高度 | 纸锥锥角 | 下落时间 |
A | |||
B |
小华同学猜想纸锥从同一高度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纸锥的锥角、纸锥的轻重有关,并打算用第问中的两个纸锥探究下落的快慢与锥角的关系,小华认为不科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 玩具小车在启动时,速度会越来越快。小雨想知道他的玩具小车启动时的速度与时间有怎样的关系,于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到一组数据如表。小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写成,其中 ______ 填上数字和单位。
时间 | 0 | 1 | 2 | 3 | 4 |
速度 | 0 | 4 | 8 | 12 | 16 |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 小明家离学校,他以的速度步行上学,出发后,小明父亲发现小明的教科书忘记带上,立即以的速度沿小明上学的方向骑车去追小明.问:
小明父亲经多少分钟能追上小明?
如果小明父亲发现小明忘记带教科书的同时,小明也发现自己的教科书忘记带上并立即返回,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多少千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有效数字?
- 薛先生驾驶的汽车定速巡航失灵,以120公里的时速在高速上狂奔近1小时.
“120公里的时速”等于多少米每秒?
“以120公里的时速在高速上狂奔近1小时”,通过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如果以的速度运动,小明上学只需要多少秒?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 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运动是变速运动,高中物理中用加速度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程度注: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现有甲乙两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
甲物体在2s内速度由增加到,乙物体在2s内速度由增加到,则甲的速度变化比乙的速度变化更______选填“快”或“慢”。
甲乙两物体速度都从增加到,但甲物体用时3s,乙物体用时4s,则甲的速度变化比乙的速度变化更______选填“快”或“慢”。
甲物体在4s内速度由增加到,乙物体在5s内速度由增加到,则甲的速度变化比乙的速度变化更______选填“快”或“慢”。
请结合初中速度的比值定义法给加速度下个定义:______。
请结合问题写出加速度的定义公式______。注:速度的变化量用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首先计算武大靖的速度.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约 | A不符合题意 |
城市中公共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为 | B符合题意 |
高铁列车的正常行驶速度约为 | C不符合题意 |
高速公路上,小汽车正常行驶时的速度约为 | D不符合题意 |
2.【答案】D
【解析】甲骑车的速度,乙骑车的速度,丙骑车的速度所以,.
3.【答案】A
【解析】每个赛段长度相同,即路程相同,用时少的赛段速度快,由表可知,在第一个赛段用时最少,所以该运动员在第一个赛段运动最快.
4.【答案】A
【解析】解:大人拉着孩子一起快走了,他们的路程s相同,运动时间t相同,则速度相同,大人、孩子运动得一样快.故选A.
5.【答案】C
【解析】 解:设两物体的速度分别为、,由速度公式可得,.
6.【答案】A
【解析】 解:由题可知,磁悬浮列车的行驶速度,高铁列车的行驶速度,,所以与高铁列车相比,磁悬浮列车运动得更快,A正确,D错误.由公式,可得和,所以虽然磁悬浮列车运动速度更快,但在运动时间未知时,它行驶的路程不一定更远,在路程未知时,它运动的时间也不一定更短,B、C错误.
7.【答案】C
【解析】解:由题意知,小张的速度,小王的速度,小李的速度由于他们的路程相同而小李的速度最大,所以小李所用的时间最短,小李最先到达B地.故选C.
8.【答案】B
【解析】解:由图a可知,当,,则甲车的速度为:,
由图b可知,当,,则乙车的速度为:,
因为,所以甲比乙先到达Q点,
由题可知时间差为12s,设PQ两点间的距离为s,
则由,
解得,故B正确。
故选:B。
结合图a和图b中的信息,利用分别求出甲车的速度和乙车的速度,比较二者之间的大小,速度大的会先到达Q点;已知两车到达Q点的时间差为12s,设PQ两点间的距离为s,则利用分别表示出甲、乙到达Q点所用的时间,二者之差即是两车到达Q点的时间差12s,从而可解出PQ两点间的距离s。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度公式的掌握,解题关键是能够从图像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9.【答案】D
【解析】解:火车的速度:,
由得,火车通过隧道时行驶的路程:
,
隧道长:.
故选D.
火车通过隧道时,相比隧道的长度,火车的长度是不能忽略的,故运动的路程应是火车长度加上隧道的长度;故,可用求出火车运动的路程,再减去车的长度即为隧道的长度.
在火车过桥、过隧道等题目中,因为火车本身长度较长,故火车的长度是不能忽略的,此时计算火车通过的路程时,必须加上火车的车身长度.
10.【答案】D
【解析】解:
A、纵轴表示路程,横轴表示时间,图象表示物体静止。
B、纵轴表示路程,横轴表示时间,图象表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
C、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图象表示物体加速直线运动。
D、纵轴表示速度,横轴表示时间,图象表示物体匀速直线运动。
故选:D。
会判断、图象平行横轴、倾斜的直线各表示物体如何运动。
图象能最简洁描述物体运动的规律,看图象先看横轴、纵轴格表示什么?再清楚随横轴增大,纵轴如何变化?从而分析得出物体运动规律。
11.【答案】乙;因为在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长,所以乙运动得比甲快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难度不大。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常用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同时间内,比较运动距离的长短;二是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用时长短。
【解答】
由图可知,甲、乙两人同时从起点出发,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距离比甲长,所以乙的速度快。
故答案是:乙;因为在相同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长,所以乙运动得比甲快。
12.【答案】5
【解析】该车的速度.
13.【答案】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是一道基础题,会用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有两种:
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
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
【解答】
龟兔进行赛跑,比赛开始后,“观众”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认为跑在前面的兔子跑得快。
由于兔子中途轻敌睡觉,“裁判员”通过比较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来判断先到达终点的乌龟跑得快。
故答案为: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
14.【答案】340
【解析】解: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少计入的时间听到起跑的枪声后立即开始计时,则小林的成绩应为乙计时员两次按压秒表的反应时间分别为和,则他的秒表上显示的示数为.
15.【答案】解:由图甲可知:物体运动的速度是所以物体在1s内通过的路程是5m,2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3s内通过的路程是15m,依此类推,在6s时通过的路程是30m,然后在图乙上作出这几个点,最后将它们用线连起来,如图所示:
【解析】先由图甲得出物体运动的速度是,然后分别算出电动玩具车在1s、2s、3s直到6s时通过的路程,这样得出几个坐标点,在图乙上作出这几个点,最后将这几个点用线连起来,即得出它的路程时间图象。
解答本题依据的物理知识是,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一定,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依据的数学知识是会用描点法做函数图象。
16.【答案】解:作图方法是:由可得,可知,时间为,通过的路程为;时间为,通过的路程为;在横轴和纵轴分别确定适当的时间、路程标度,然后在图象中将路程和时间的对应点连接起来即为图象;
作图方法是:在横轴和纵轴分别确定适当的时间、速度标度,然后在纵轴的处作横轴的平行线段。
故答案为:
【解析】已知物体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公式可知,速度不变时,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成正比,即图象是一个正比例函数图象;
已知物体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任何时间段速度都一样;由和坐标知,纵轴代表速度,所以图象为与横轴平行的一条线段。
此题是易错题,容易出错的地方是,将速度时间图象作成路程时间图象。明确匀速直线运动中的速度是一定值,和运动时间和路程无关。
17.【答案】 ;刻度尺 ;秒表
乙;纸锥的下落速度与锥角有关 ;A ;下落的高度
两纸锥的质量不同
【解析】根据可知,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测量路程的工具是刻度尺,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
为了比较纸锥下落的快慢,把两个纸锥拿到同一高度同时释放.图乙中两纸锥的下端高度相同,图丙中两纸锥的上端高度相同,故应选图乙的位置释放.由表中数据可知,下落相同的高度,纸锥锥角不同,下落时间不同,由可知,下落速度不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纸锥的下落速度与锥角有关.为了便于测量下落时间,采取的方法:选择锥角大的纸锥A,或增大下落高度进行实验.
在制作纸锥时,因为剪去部分的大小不同,所以纸锥的质量不同轻重不同,用这样的两个纸锥探究下落的快慢与锥角的关系,不科学.
18.【答案】
【解析】解:
小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写成,
由表格数据可知,速度的大小是时间的4倍,
则。
故答案为:。
根据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结合表中数据求出k的大小。
本题探究玩具小车的运动,考查数据分析及获取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答案】解:
设小明父亲追上小明所用时间为t,小明行驶的路程 ,
小明父亲行驶的路程等于小明行驶的路程,即 ,
由可得,
即,
解得.
出发小明通过的路程,
小明和他父亲相向而行,设小明和他父亲相遇的时间为,
则,,
解得,
小明父亲通过的路程,
小明与父亲在途中相遇时离学校距离.
【解析】同答案
20.【答案】解:;
根据可得,通过的距离;
小明上学需要的时间.
【解析】见答案
21.【答案】慢 快 慢 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之比
【解析】解:甲物体在2s内速度由增加到,甲的速度在2s内变化了:,
乙物体在2s内速度由增加到,乙的速度在2s内变化了:,则甲的速度变化比乙的速度变化更慢;
甲乙两物体速度都从增加到,但甲物体用时3s,乙物体用时4s,甲物体用时少,则甲的速度变化比乙的速度变化更快;
甲物体在4s内速度由增加到,甲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为:;
乙物体在5s内速度由增加到,乙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为:,则甲的速度变化比乙的速度变化慢;
速度表示路程与时间之比,故加速度的定义为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之比;
请结合问题写出加速度的定义公式。
故答案为:慢;快;慢;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之比;。
分别得出甲、乙的速度在2s内的变化量,可得出甲的速度变化与乙的速度变化的快慢关系;
甲乙两物体速度都从增加到,但甲物体用时3s,乙物体用时4s,甲物体用时少,据此得出甲的速度变化与乙的速度变化的快慢关系;
分别得出甲、乙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进而得出甲的速度变化与乙的速度变化的快慢关系;
速度表示路程与时间之比,故加速度的定义为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之比;
根据的定义可写出加速度的定义公式。
本题考查比较速度变化快慢的有关知识,知道比较快慢的方法。
初中物理5.2 速度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5.2 速度课堂检测,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速度》同步练习,1km/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速度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速度同步训练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速度,据报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速度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5.2 速度同步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 速度,为响应“绿色出行”的号召,小刘,5mB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