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梯形的面积教案
展开
课 题 | 梯形的面积计算 | 备课人 |
| ||
学情分析 | 学生有了前面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研究基础,掌握了基本推导公式的方法,可以用同样的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方法,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但由于这次是利用两个完全相同梯形来推导公式,在建立联系和理解为什么要除以2上有一定的难度。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能正确地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 |||
过程与方法 | 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数学知识的严谨性。 | ||||
教学重难点 | 理解并掌握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 ||||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节数 | 1 | ||||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都喜欢看《喜洋洋与灰太狼》吧!这天村长分别把河边的两块草坪分给喜洋洋和懒洋洋管理。请看,可是懒洋洋认为自己分的面积大,不公平。(出示:小河边的平行四边形 梯形) 1、同学们,你们认为谁的草坪面积大?有什么好方法比较两个草坪的面积?(计算面积) 2、(1)喜洋洋的草坪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生答) 计算面积 (2)懒洋洋负责的草坪是梯形,怎样计算梯形面积呢?(生可能知道)追问:你是怎样知道的? 评价:看来预习是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预习,关注学生的知识基础] (3)师:梯形的面积就是(上底+下底)×高÷2,计算梯形草坪的面积。 3、我们知道了梯形面积公式。可是梯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来研究学习。(板书:梯形面积计算) 4、在研究之前,先回忆一下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师板书:转化图形 建立联系 推导公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图形及其面积公式,储存丰富的素材,并利用课件展示已学过的图形面积计算方法,很自然的导出新课。] 师:将要研究的图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建立他们之间的联系,推导面积公式,这节课我们就继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二、探究新知 (一)布置研究活动 我们每位同学手中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普通梯形和直角梯形,你打算怎样来推导公式? (也就是要转化成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公式,对吗?) 请看研究提示。 研究提示: 1、利用学具将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 2、你转化出图形的底和高或者长和宽与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3、转化后图形面积与梯形面积又什么关系? 研究记录单: 转化后图形( )的面积 = ( )× ( )
梯形面积 =(上底+下底)× 高 ÷2
(学具:两个相同的普通梯形、两个相同的直角梯形) 学生动手剪拼,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二)汇报交流 哪组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的。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如果你有疑问可以向他们提出。 1、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汇报:请学生到黑板前用教具拼摆,介绍 (2)谁能把刚才的推导方法再说一说,随着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 × 高
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 高÷2 [设计意图:动手操作是最好的知识内化方法,将具体的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的逻辑思维。一是“启智”,使学生心灵手巧;二是“明理”,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学生通过眼看、手动、脑思、口说的过程,自己推导出计算方法] (2)老师追问:同学们有疑问吗?老师有问题要问 A转化后平行四边行的底相当于原来梯形的什么? B转化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什么? C 为什么要除以2? (评价:老师觉得他们很了不起,把梯形转化为学过的图形,推导出了梯形面积公式) 过渡:除了用两个普通梯形拼出平行四边形,还有用其他梯形拼出平行四边形的吗? 2、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1)学生汇报展示: (2)我们再完整看一下这个推导过程 师: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转化后平行四边形面积是梯形面积的2倍。转化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梯形的上底+下底的和。转化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梯形的高。转化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当于两个梯形的面积,所以求一个梯形的面积要除以2。所以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过渡:还有其它的方法吗? 3、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1)学生展示汇报 (2)老师追问:为什么要除以2 (3)大家看明白他们是怎样推导的吗?我们再一起看一下:两个完全相同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长方形。转化后长方形的长相当于梯形的上底+下底的和。转化后长方形的宽相当于梯形的高。转化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当于两个梯形的面积,所以求一个梯2、认识字母表示 4、如果用字母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表示梯形的上底,用b表示梯形的下底,h表示梯形的高,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用字母怎样表示?s=(a+b) ×h÷2 。 (三)小结方法 这些方法推导方法有相同点吗? 小结:都是将新图形转化成了我们学过的图形,通过建立新图形与学过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了面积公式。这种方法在我们以后学习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时还会继续用到。 【注重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让学生体会到这种“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方法学习中也会用到,使学生更深刻体会到这种方法的重要性。】 (四)拓展延伸 1、你知道吗?其实推导梯形面积公式,还有一些有意思的方法,想知道吗? (课件介绍) 介绍: 方法1:把等腰梯形沿高剪开,拼成长方形 方法2:把梯形从两腰中点剪开,拼成平行四边形。 方法3:把梯形左右的小三角拼到上边,转化成长方形 方法4:把直角梯形从腰的中点沿腰剪开,拼成了长方形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利用这些转化方法,尝试推导梯形面积公式。老师期待着你们的惊喜发现。 【设计意图:拓展延伸,活跃思维,使学生了解还有其它的转化方法,拓宽学生思路,启迪思维】 知识窗:你知道吗?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推导出了梯形面积公式。 大约在2000年前,我国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方田章就论述了梯形面积的算法。书中说:“并两邪而半之,以乘正纵若广。又可半正纵若广,以并,亩法而一。”就是说:梯形面积=(上底+下底) ÷2× 高。并且还详细记录了不同的推导方法的过程。《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数学专著,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 听完这段话,你想说什么? 【设计意图: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体会中国数学文化的先进、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对中国祖先的崇敬之情,对数学的热爱】 喜洋洋他们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数学题,想先做谁出的题? 三、课堂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和收获? 2、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梯形转化为我们学过的图形进行研究,根据学过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推导出了梯形面积计算的方法。这种转化的方法在我们的数学中是很重要的,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它,并运用它学到更多的新知识。
| |||||
巩 固 深 化 | |||||
一、自学检测 1、练习二十一3、4题。 【活动形式】独立思考、计算。组内交流。 【要点提炼】巩固公式的运用,知道明确梯形上下两底之和、梯形的高,才能进行面积计算。 二、巩固练习 1、一个梯形面积是18 dm2,它的上底是3 dm,高是4 dm,求它的下底是多少? 2、练习二十一第5题。 要寻找合适的条件求梯形的面积。 三、课堂检测 练习二十一6、7、8题。 【活动形式】独立分析计算、组内交流,汇报展示。 【要点提炼】 1、已知梯形上下两底的和,梯形的高,就可以计算面积。 2、生活中运用梯形面积公式进行圆木、钢管等总根数的求法。 3、梯形公式的逆运算运用。 四、拓展延伸 一块梯形麦田,上底为18.5米,比下底短7米,比高少11.5米,共施肥90千克,平均每平方米施肥多少千克?(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活动形式】独立思考 【要点提炼】根据条件,先计算出上下底和高,再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 |||||
板 书 设 计 | |||||
梯形面积计算 转化图形 平行四边形面积 = 底 × 高 建立联系 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高÷2 推导公式 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梯形的面积 = (上底+下底)×高÷2 S = (a + b )×h ÷2
| |||||
教 学 反 思 | |||||
本节课中我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一、为学生创造独立探索空间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探究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因此给予学生独立的探索空间尤为重要。本节课中我打破以往逐步引导转化图形,再引导学生建立联系的旧模式。而是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独立进行探究、验证猜测。在宽松的探究氛围中学生独立的思考、自己动手验证,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二、为学生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 我为学生创设了与自己的前后桌进行交流。接着老师为全班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让全班的学生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使学生开阔了思维,同时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此时的老师只是作为一个组织者、指导者,让学生的思维火花在此时得到碰撞。 三、为学生渗透科学的探究方法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我向学生渗透了科学的探究方法。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初步体现了“提出问题——大胆猜测——反复验证——总结规律——灵活运用”这一科学探究的方法,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产生的过程。由于这是利用转化图形方法,验证面积公式的起始课。因此我重点让学生体会到如何验证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的方法“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这一方法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总结。 四、值得改进的地方: 可以增加利用一个梯形进行面积公式的推导环节。本节课中,在学生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时,都是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去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在学生探究时发现,有些学生想到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割补方法,利用一个梯形来转化图形,但是学生是沿高剪开推导公式的,发现不行才使用的两个梯形来尝试推导梯形面积公式。我想如果在此,对学生进行提示,如把梯形沿中线(中位线)对折尝试去建立联系——推导公式,这样这节课的转化方法就比较丰富有利用两个梯形对拼来推导公式,有利用一个梯形割补的方法来推导公式。这样这节课的设计在转化图形的方法上也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了平行四边形的割补法,也为后边用多种方法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进行了铺垫。 | |||||
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教案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梯形的面积教案,共4页。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6 多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6 多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基本信息,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