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学案(新高考人教版)【解析版】
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学案(新高考人教版)第五章 第2讲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学案(新高考人教版)第五章 第2讲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共15页。
第2讲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目标要求 1.会比较卫星运动的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理解三种宇宙速度,并会求解第一宇宙速度的大小.3.会分析天体的“追及”问题.
考点一 卫星运行参量的分析
基础回扣
1.天体(卫星)运行问题分析
将天体或卫星的运动看成匀速圆周运动,其所需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
2.基本公式:
(1)线速度:G=m⇒v=
(2)角速度:G=mω2r⇒ω=
(3)周期:G=m2r⇒T=2π
(4)向心加速度:G=ma⇒a=
结论:r越大,v、ω、a越小,T越大.
技巧点拨
1.公式中r指轨道半径,是卫星到中心天体球心的距离,R通常指中心天体的半径,有r=R+h.
2.近地卫星和同步卫星
卫星运动的轨道平面一定通过地心,一般分为赤道轨道、极地轨道和其他轨道,同步卫星的轨道是赤道轨道.
(1)近地卫星:轨道在地球表面附近的卫星,其轨道半径r=R(地球半径),运行速度等于第一宇宙速度v=7.9 km/s(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大运行速度),T=85 min(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周期).
(2)同步卫星
①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共面.
②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T=24 h.
③高度固定不变,h=3.6×107 m.
④运行速率均为v=3.1×103 m/s.
卫星运行参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
例1 (2020·浙江7月选考·7)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标识如图1所示.若火星和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火星公转轨道半径与地球公转轨道半径之比为3∶2,则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 )
图1
A.轨道周长之比为2∶3
B.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C.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3
D.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9∶4
答案 C
解析 轨道周长C=2πr,与半径成正比,故轨道周长之比为3∶2,故A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得v=,得==,故B错误;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mω2r,得ω=,得==,故C正确;由=ma,得a=,得==,故D错误.
同步卫星、近地卫星及赤道上物体的比较
例2 (2019·青海西宁市三校联考)如图2所示,a为放在赤道上相对地球静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b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轨道半径约等于地球半径),c为地球的同步卫星.下列关于a、b、c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2
A.b卫星转动线速度大于7.9 km/s
B.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a>ab>ac
C.a、b、c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关系为Ta=Tc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万有引力与宇宙航行第2讲宇宙航行考点2宇宙速度,共3页。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5章第2讲人造卫星宇宙速度(含解析),共15页。
这是一份第四章 第五节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2022高考物理【导学教程】新编大一轮总复习(word)人教版学案,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