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学案(新高考人教版)【解析版】
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学案(新高考人教版)第二章 专题强化四 动态平衡问题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学案(新高考人教版)第二章 专题强化四 动态平衡问题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共15页。
专题强化四 动态平衡问题 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
目标要求 1.学会用图解法、解析法等解决动态平衡问题.2.会分析平衡中的临界与极值问题.
题型一 动态平衡问题
1.动态平衡是指物体的受力状态缓慢发生变化,但在变化过程中,每一个状态均可视为平衡状态.
2.常用方法
(1)解析法
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示意图,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列方程,得到因变量与自变量的函数表达式(通常为三角函数关系),最后根据自变量的变化确定因变量的变化.
(2)图解法
此法常用于求解三力平衡问题中,已知一个力是恒力、另一个力方向不变的情况.一般按照以下流程分析:
(3)相似三角形法
在三力平衡问题中,如果有一个力是恒力,另外两个力方向都变化,且题目给出了空间几何关系,多数情况下力的矢量三角形与空间几何三角形相似,可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求解(构建三角形时可能需要画辅助线).
图解法
例1 (多选)如图1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和斜面及挡板间均无摩擦,当挡板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 )
图1
A.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
B.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C.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挡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BC
解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知,小球受到重力mg、斜面的支持力FN1和挡板的弹力FN2,如图,当挡板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小球所受的合力为零,根据平衡条件得知,FN1和FN2的合力与重力m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小球在三个不同位置力的受力分析图,由图看出,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N1逐渐减小,挡板对小球的弹力FN2先减小后增大,当FN1和FN2垂直时,弹力FN2最小,故选项B、C正确,A、D错误.
解析法
例2 (2021·广东中山市月考)如图2,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FN1,木板对球的压力大小为F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一切摩擦,在此过程中( )
图2
A.FN1先增大后减小,FN2始终减小
B.FN1先增大后减小,FN2先减小后增大
C.FN1始终减小,FN2始终减小
D.FN1始终减小,FN2始终增大
答案 C
解析 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受重力G、墙面的支持力FN1和木板的支持力FN2.
根据平衡条件得FN1=,FN2=,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θ增大,tan θ增大,sin θ增大,则FN1和FN2都始终减小,选项C正确.
相似三角形法
例3 (2020·山西大同市开学考试)如图3所示,AC是上端带光滑轻质定滑轮的固定竖直杆,质量不计的轻杆BC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C点,另一端B悬挂一重力为G的物体,且B端系有一根轻绳并绕过定滑轮,用力F拉绳,开始时∠BCA>90°,现使∠BCA缓慢变小,直到∠BCA=30°.此过程中,轻杆BC所受的力( )
图3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大小不变 D.先减小后增大
答案 C
解析 以结点B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可知,F、FN的合力F合与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相似三角形得=,且F合=G,则有FN=G,现使∠BCA缓慢变小的过程中,AC、BC不变,即FN不变,则轻杆BC所受的力大小不变,C正确,A、B、D错误.
1.(单个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多选)(2020·广东惠州一中质检)如图4所示,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放着一个截面为四分之一圆弧的柱状物体A,A的左端紧靠竖直墙,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已知A的圆半径为球B的半径的3倍,球B所受的重力为G,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设墙壁对B的支持力为F1,A对B的支持力为F2,若把A向右移动少许后,它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F1、F2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图4
A.F1减小 B.F1增大
C.F2增大 D.F2减小
答案 AD
解析 法一:解析法
以球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甲所示,可得出F1=Gtan θ,F2=,当A向右移动少许后,θ减小,则F1减小,F2减小,故A、D正确.
法二:图解法
先根据平衡条件和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如图乙所示的矢量三角形,在θ角减小的过程中,从图中可直观地看出,F1、F2都减小,故A、D正确.
2.(多个物体的动态平衡问题)(多选)(2019·全国卷Ⅰ·19)如图5所示,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缓慢拉动N,直至悬挂N的细绳与竖直方向成45°.已知M始终保持静止,则在此过程中( )
图5
A.水平拉力的大小可能保持不变
B.M所受细绳的拉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C.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一直增加
D.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可能先减小后增加
答案 BD
解析 对N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因为N的重力与水平拉力F的合力和细绳的拉力FT是一对平衡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平拉力的大小逐渐增大,细绳的拉力也一直增大,选项A错误,B正确;M的质量与N的质量的大小关系不确定,设斜面倾角为θ,若mNg≥mMgsin θ,则M所受斜面的摩擦力大小会一直增大,若mNgF1,故A、D错误,B、C正确.
3.(多选)(2016·全国卷Ⅰ·19)如图3,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 )
图3
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答案 BD
解析 由于物块a、b均保持静止,各绳角度保持不变,对a受力分析得,绳的拉力FT′=mag,所以物块a受到的绳的拉力保持不变.滑轮两侧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所以b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C选项错误;a、b受到绳的拉力大小、方向均不变,所以OO′的张力不变,A选项错误;对b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Tcos β+Ff=
Fcos α,Fsin α+FN+FTsin β=mbg.其中FT和mbg始终不变,当F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支持力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选项正确;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D选项正确.
4.(2020·安徽黄山市高三期末)如图4所示,在水平放置的木棒上的M、N两点,系着一根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绳上套有一光滑小金属环.现将木棒绕其左端逆时针缓慢转动一个小角度,则关于轻绳对M、N两点的拉力F1、F2的变化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4
A.F1和F2都变大
B.F1变大,F2变小
C.F1和F2都变小
D.F1变小,F2变大
答案 C
解析 由于是一根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所以绳子的拉力相等.木棒绕其左端逆时针缓慢转动一个小角度后,绳子之间的夹角变小,绳对小金属环的合力等于重力,保持不变,所以绳子上的拉力变小,选项C正确,A、B、D错误.
5.(2020·广东高三模拟)如图5所示,竖直墙上连有细绳AB,轻弹簧的一端与B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的C点.细绳BD与弹簧拴接在B点,现给BD一水平向左的拉力F,使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且AB、CB与墙的夹角均为45°.若保持B点不动,将BD绳绕B点沿顺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则在转动过程中BD绳的拉力F的变化情况是( )
图5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 A
解析 要保持B点的位置不变,BD绳顺时针转动的角度最大为45°,由于B点的位置不变,因此弹簧的弹力不变,由图解可知,AB绳的拉力减小,BD绳的拉力也减小,故A正确,B、C、D错误.
6.(2020·河南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如图6所示,足够长的光滑平板AP与BP用铰链连接,平板AP与水平面成53°角固定不动,平板BP可绕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自由转动,质量为m的均匀圆柱体O放在两板间,sin 53°=0.8,cos 53°=0.6,重力加速度为g.在使BP板由水平位置缓慢转动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6
A.平板AP受到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B.平板AP受到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C.平板BP受到的最小压力为0.6mg
D.平板BP受到的最大压力为mg
答案 D
解析 圆柱体受重力、斜面AP的弹力F1和挡板BP的弹力F2,将F1与F2合成为F=mg,如图
圆柱体一直处于平衡状态,故F1和F2的合力F一定与重力等值、反向、共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挡板PB由水平位置缓慢地转向竖直位置的过程中,F1越来越大,F2先变小后变大,选项A、B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当F2的方向与AP的方向平行(即与F1的方向垂直)时,F2有最小值:F2min=mgsin 53°=0.8mg,选项C错误;当挡板BP竖直时,F2最大,为:F2max=mg·tan 53°=mg,选项D正确.
7.(2020·黑龙江哈尔滨市三中高三模拟)如图7所示,斜面固定,平行于斜面处于压缩状态的轻弹簧一端连接物块A,另一端固定,最初A静止.在A上施加与斜面成30°角的恒力F,A仍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7
A.A对斜面的压力一定变小
B.A对斜面的压力可能不变
C.A对斜面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D.A对斜面的摩擦力可能变为零
答案 D
解析 设斜面倾角为θ,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垂直于斜面方向,最初支持力等于mgcos θ,施加恒力F后,支持力等于mgcos θ+Fsin 30°,支持力一定增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A对斜面的压力一定变大,故A、B错误;平行于斜面处于压缩状态的轻弹簧,最初摩擦力方向可能向上,可能向下,也可能为0,施加恒力F后,F沿斜面向上的分力为Fcos 30°,由于F大小未知,摩擦力可能仍向上,可能等于0,也可能沿斜面向下,摩擦力的大小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故C错误,D正确.
8.(多选)如图8所示,倾角为α的粗糙斜劈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物体a放在斜劈的斜面上,轻质细线一端固定在物体a上,另一端绕过光滑的定滑轮1固定在c点,滑轮2下悬挂物体b,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固定点c向右移动少许,而物体a与斜劈始终静止,则( )
图8
A.细线对物体a的拉力增大
B.斜劈对地面的压力减小
C.斜劈对物体a的摩擦力减小
D.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增大
答案 AD
解析 对滑轮2和物体b受力分析,受重力和两个拉力作用,如图甲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mbg=2FTcos θ,解得FT=,若将固定点c向右移动少许,则θ增大,拉力FT增大,A项正确;对斜劈、物体a、物体b整体受力分析,受重力、细线的拉力、地面的静摩擦力和支持力作用,如图乙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FN=G总-FTcos θ=G总-,恒定不变,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斜劈对地面的压力不变,B项错误;地面对斜劈的静摩擦力Ff=FTsin θ=tan θ,随着θ的增大,摩擦力增大,D项正确;对物体a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拉力和静摩擦力作用,由于不知道拉力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的大小关系,故无法判断斜劈对物体a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即不能判断静摩擦力的变化情况,C项错误.
9.(八省联考·重庆·7)如图9所示,垂直墙角有一个截面为半圆的光滑柱体,用细线拉住的小球静止靠在接近半圆底端的M点.通过细线将小球从M点缓慢向上拉至半圆最高点的过程中,细线始终保持在小球处与半圆相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9
A.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
B.小球对柱体的压力先减小后增大
C.柱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D.柱体对竖直墙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
答案 D
解析 以小球为对象,设小球所在位置沿切线方向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沿切线方向有FT=mgcos θ,沿半径方向有FN=mgsin θ,通过细线将小球从M点缓慢向上拉至半圆最高点的过程中θ增大,所以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减小,小球对柱体的压力增大,故A、B错误;以柱体为对象,竖直方向有F地=Mg+FNsin θ=Mg+mgsin2θ,水平方向有F墙=FNcos θ=mgsin θcos θ=mgsin 2θ,θ增大,柱体受到水平地面的支持力逐渐增大;柱体对竖直墙面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当θ=45°时柱体对竖直墙面的压力最大,故D正确,C错误.
10.(多选)如图10所示装置,两根细绳拴住一小球,保持两细绳间的夹角θ=120°不变,若把整个装置顺时针缓慢转过90°,则在转动过程中,CA绳的拉力F1、CB绳的拉力F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
图10
A.F1先变小后变大 B.F1先变大后变小
C.F2一直变小 D.F2最终变为零
答案 BCD
解析 如图所示,画出小球的受力分析图,构建力的矢量三角形,由于这个三角形中重力不变,另两个力间的夹角(180°-θ)保持不变,这类似于圆周角与对应弦长的关系,作初始三角形的外接圆(任意两边的中垂线交点即外接圆圆心),然后让另两个力的交点在圆周上按F1、F2的方向变化规律滑动,力的矢量三角形的外接圆正好是以初态时的F2为直径的圆周,知F1先变大后变小,F2一直变小,最终CA沿竖直方向,此时F1=mg,F2变为零,故选B、C、D.
11.倾角为θ=37°的斜面与水平面保持静止,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体A,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给A施加一水平力F,如图11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sin 37°=0.6,cos 37°=0.8),如果物体A能在斜面上静止,水平推力F与G的比值不可能是( )
图11
A.3 B.2
C.1 D.0.5
答案 A
解析 设物体刚好不下滑时F=F1,则F1cos θ+μFN=Gsin θ,FN=F1sin θ+Gcos θ,得==;设物体刚好不上滑时F=F2,则F2cos θ=μFN+Gsin θ,FN=F2sin θ+
Gcos θ,得==2,即≤≤2,故F与G的比值不可能为3,故选A.
12.(2020·山西“六校”高三联考)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分别系着物体A和物体B,物体A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与A相连的轻绳和斜面平行,如图12所示.已知物体A的质量为m,物体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μ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第2章专题强化4动态平衡问题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含解析),共15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微专题2共点力的动态平衡和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学案,共8页。
这是一份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微专题2共点力的动态平衡和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学案,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