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暑假训练3走向整体的世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17372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暑假训练3走向整体的世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17372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暑假训练3走向整体的世界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1217372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暑假训练3走向整体的世界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暑假训练3走向整体的世界,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493年,教皇做出决断,据历史记载,美国学者弗兰克综合众多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3 走向整体的世界 1、下表是16世纪~17世纪外来植物传入中国简况表。这些物种的传入是()品种传入中国时期玉蜀黍(玉米)16世纪传入中国,清代向全国推广落花生(花生)16世纪(明中期)传入中国番薯(红薯)16世纪传入中国南方,清初传至北方A. 列强对原料需求的反映 B. 明清积极对外开放的结果C. 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 D. 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表现2、17世纪从甘蔗被移植到英属的巴巴多斯岛和法属的马提尼克岛开始,加勒比海大大小小的岛屿被开辟成为甘蔗种植园。加勒比海地区的风貌、居民构成、经济方式都在渐渐变化,历史学家将这一持续不断的变化称为“蔗糖革命”。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B. 价格革命的影响C. 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D. 工业革命的推动 1、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被西方史学家称之为“扩张的时代”,主要原因是()A. 欧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 东西方国家都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 C. 狂热的宗教传播和宗教征服 D. 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时代开始2、15世纪末16世纪初,一些之前从未在欧洲出现过的海外产品,如烟草、可可、咖啡和茶叶等,开始进入欧洲市场,并很快就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过去欧洲人较少食用的稻米、白糖等,销售量也连年增长。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社会横向交流发生根本性变化 B.人类历史向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跨越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逐渐成熟 D.一体化下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的形成3、1493年,教皇做出决断:“(西葡)双方以子午线为界,线西归属西班牙,线东归属葡萄牙。”同时又加授西、葡两国一项新的“保护传教”特权。即两国在各自归属范围内,有宣传天主教的权利。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西葡两国()A. 拉开了争夺世界霸权的序幕 B. “两分天下”世界格局初步形成C. 争夺殖民地的斗争非常激烈 D. 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教4、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6上下。但到崇祯(1628-1644)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15之多。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主要受下列哪种因素影响( )A. 官员贪污抬高黄金价格 B. 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C. 一条鞭法规定赋役征银 D. 新航路开辟后白银流入中国5、美国学者弗兰克综合众多英、美、日等国学者的研究成果,测算出从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凭借贸易渠道流入中国的白银高达7000吨—10000吨,“因此中国占有了世界白银产量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当时名副其实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这一研究成果()A. 与教材叙述海禁政策的史实相冲突,难以置信B. 虽有丰富资料和计量史学的支撑,仍是一家之言C. 依据的均是二手资料,还需考古成果的补充和确认D. 从外国的视角研究中国,能驱散包裹中国的保守迷雾6、16~19世纪初西班牙侵入菲律宾后开辟了菲律宾与墨西哥之间的商业航线,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此后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拉丁美洲各地,美洲的白银至少有半数输往中国。这一航线的开辟( )A. 使印度洋沿岸成为贸易中心 B. 提高了亚洲的经济地位C. 源于中国对外来商品的需求 D. 有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7、现存世界上最早地球仪是由德国航海家贝海姆于1492年发明制作的,地球仪上有一句题注:“世界是圆的,可以航行到任何地方。”其对东半球的描绘很精细,但是在伊比利亚以西,除了东亚以外几乎没有绘出任何陆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当时( )A. 地球仪承载新旧地理知识 B. 德国海外探险成就突出C. 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 D. 地圆学说成为了社会共识8、在近年编撰的《世界通史》中,不少著作突破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传统套路,从不同文明类型及其演变划分历史,注重描述不同文明间的冲突与融合。下列表述中与这种历史观相符的是()A. 清朝厉行“海禁”政策旨在维护朝贡贸易B. 黑奴贸易破坏了非洲原有文明发展进程C. 英国《航海条例》打击了荷兰殖民势力D. 英国“光荣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9、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价格越高,价格指数越大,下图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形成图中价格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越来越少 B.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C.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10、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流行词汇是比文献更响亮的证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下表是世界近代史上不同时期的部分流行词汇( )其中,17—18世纪的流行词汇是( )A. 革命、殖民扩张 B. 垄断、罢工C. 哥伦布、东印度公司 D. 民族独立、经济危机11、1609年,应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邀请,格劳秀斯发表了《论海上自由》,主张海洋应该为人类共同所有、自由利用,每个国家均可自由地(通过海洋)穿行到另外一个国家,并可自由地与之进行贸易活动。荷兰借助上述主张( )A. 挑战西班牙的海上霸主地位 B. 为海外殖民扩张进行辩护C. 使得《航海条例》宣告破产 D. 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2、《世界历史资料选》:“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英国()A. 积累原始资本 B. 发现美洲新大陆C. 颁布《航海条例》 D. 确立了殖民霸权13、15世纪末开始的新航路开辟,使得世界各地孤立发展的状态被打破,各地的联系日益密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时间表14世纪加纳利群岛被重新发现1487年葡萄牙人到达好望角1415年葡萄牙人占领北非的休达1492年西班牙船队到达西印度群岛1460年左右葡萄牙人已沿海岸勘探到塞拉利昂1498年葡萄牙人到达印度卡里库特材料二 明朝中期,玉米、番薯等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或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素,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龚不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少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材料三 “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1487年”和“1492年”开辟新航路的两位代表性航海家,并分析新航路开辟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可可、马铃薯、烟草、玉米的原产地是哪里?据材料概述玉米、番薯等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3)结合所学,早期殖民扩展的方式除了奴隶贸易,还有哪些?根据材料二,分析奴隶贸易对非洲造成的影响。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殖民制度)作为和欧洲各个旧神并列于祭坛的“一位陌生的神”,有一天一下子把所有的旧神都打倒了。殖民制度宣布,赚钱是人类最终的和唯一的目的。欧洲的舆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各国政府纷纷成立特权贸易公司,恬不知耻地夸耀一切当作资本积累手段的卑鄙行径。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几百年中,以掠夺、贩卖和奴役非洲黑人为中心的奴隶贸易,则是它的直接后果之一。……在这其中,随着英国借口呼应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而向法国发动的北美殖民战争(1702—1713年)中的胜利,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殊权利,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整理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材料二 16一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中,三角贸易的地位十分突出。它导致了现代早期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展。1768年到1776年期间,英国商人安东尼·培根仅贩卖奴隶一项,就赚得了67000英镑。1765年,他在默瑟蒂维办起了炼铁厂。诸如安东尼·培根之类的例证不胜枚举。——艾周昌等《非洲通史》材料三 塞内加尔的戈雷岛,于1978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V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遗产委员会对其评价:“戈雷岛濒临塞内加尔海岸,面向达喀尔,自15至19世纪,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是非洲海岸最大的奴隶贸易中心,岛上隐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戈雷岛的建筑极具特色。今天戈雷岛既是人类发掘研究的考古遗址,也是旅游胜地和自然保护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北美殖民战争后加速英国成为最大贩奴国的特殊权利,并简析黑奴贸易兴起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用一段话概述“三角贸易”的过程,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三角贸易”枢纽。(3)指出“戈雷”名字的含义。根据材料三回答戈雷岛成为奴隶贸易转运站反映了什么时代特点?并概括197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戈雷岛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原因。
1、【答案】C【解析】从16世纪~17世纪外来植物品种传入中国简况表看出,这些物种都原产于美洲,结合所学,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世界物种的交流,使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番薯传入我国,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外来植物传入中国的情况,与列强对原料需求无关,排除A;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错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2、【答案】C【解析】加勒比海地区成为蔗糖出产区,主要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国际分工的划分有关,故选C;加勒比海地区出现“蔗糖革命”和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以及价格革命无关,排除AB;17世纪时工业革命尚未开始,无法体现工业革命的推动,排除D。故选C。 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5—17世纪是西欧各国对外航海扩张时期,西方国家进行了大规模的航海活动,而中国的郑和下西洋也在这一时代,故B符合题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不能说明是“扩张”,排除A;这一时期没有出现狂热的宗教传播,排除C;新航路开辟后的殖民时代是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以后,与题意不符,排除D。2、【答案】A【解析】考查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使人类的横向交流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材料体现的就是新航路开辟后的商业革命,A项正确。人类历史从分散的地域性历史向整体的世界历史跨越是在工业文明兴起后,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并成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后,C项错误。一体化下国际劳动分工格局的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后,D项错误。3、【答案】C【解析】通过材料“双方以子午线为界,线西归属西班牙,线东归属葡萄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教皇子午线的出现,实质上是教皇协调西葡两国在殖民地争夺上的矛盾,故C正确;新航路开辟时期,西葡两国就已经开始了争夺世界霸权,排除A;B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新航路开辟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传教,而是为了掠夺世界财富,排除D。4、【答案】D【解析】金银比值的变化说明白银出现贬值,即白银大量出现,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后中国在对外正常贸易处于顺差地位,导致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出现白银贬值,从而导致金银比值发生变化,故选D;官员贪污并不能造成黄金价格变化,排除A;明代虽然实现海禁,但对外贸易仍然较为发达,没有出现大幅萎缩,排除B;赋税制度的变化并不能影响金银价值的变化,排除C。故选D。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学者弗兰克在已有的众多资料基础上测算出16-17世纪白银流入中国的数量,得出当时世界经济秩序以中国为中心的结论,学者只是从白银流入数量角度得出的结论,并且没有成为学术界主流观点,因此虽有丰富资料和计量史学的支撑,仍是独特见解的一家之言,故B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17世纪时期中国仍然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下,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因此与教材叙述海禁政策的史实并不冲突,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研究16-17世纪白银流入中国的情况主要靠已有的研究资料,不可能有大量的考古成果,故C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学者弗兰克通过丰富资料和计量史学的研究得出当时世界经济秩序以中国为中心的结论,没有体现从外国的视角研究中国,能驱散包裹中国的保守迷雾的问题,并且不符合史实,故D选项错误。6、【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将东亚、东南亚卷入世界市场,推动了早期的经济全球化,D正确;材料时间是新航路开辟后,当时世界贸易中心是大西洋沿岸,排除A;这一时期亚洲的经济地位相对下降,排除B;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意味着外来商品在中国当时尚未有巨大市场,排除C。7、【答案】A【解析】“世界是圆的,可以航行到任何地方。”这属于新的地理知识。而“但是在伊比利亚以西,除了东亚以外几乎没有绘出任何陆地”说明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属于旧知识的部分。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德国探险的成就,排除B项;1492年还没有环球航行,排除C项;从材料“但是在伊比利亚以西,除了东亚以外几乎没有绘出任何陆地。”来看,地圆学说还没有形成共识,排除D项。8、【答案】B【解析】黑奴贸易破坏了非洲原有文明发展进程体现的是站在文明史观的角度来看待早期殖民扩张对非洲的影响,符合材料信息,B正确;ACD未涉及文明史观,排除。故选B。9、【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掠夺使大量金银流入殖民国家,殖民国家出现价格革命,消费品价格上涨,故答案为C项;联系所学可知,这一时期消费品价格指数迅速增长是由于大量金银的输入,而不是生产萎缩,排除A项;贵族追求享受,大量购买奢侈品的主要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排除B项;新航路开辟后大西洋沿岸成为世界贸易中心属于商业革命的范畴,不会带来材料信息反映的价格上涨,排除D项。10、【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7、18世纪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和对外殖民扩张的时期,所以这一时期的流行词汇应该是革命和殖民扩张,故选A;垄断和罢工应该出现与19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排除B;哥伦布、东印度公司出现于新航路开辟时期,应该是15、16世纪,排除C;经济危机出现于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出现在19世纪的英国,排除D。故选A。11、【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7世纪初荷兰具备对外殖民扩张的地理条件和经济条件,所以,他们会提倡海上自由,主要是为自己在海上进行殖民扩张和贸易运输服务,这就为荷兰在海外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B项符合题意;1588年英国已经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A项错误;《航海条例》是1651年颁布的,C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建立是在新航路开辟以后,D项不符合史实。故选B。12、【答案】C【解析】根据“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为了打击竞争对手荷兰,颁布了《航海条例》,限制荷兰的海上贸易,故选C;A无法体现是英国针对荷兰的措施,排除;意大利人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排除B;英国打败竞争对手荷兰、法国后,确立了殖民霸权,排除D。13、【答案】(1)航海家:迪亚士、哥伦布。作用:市场的扩大有力地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特权贸易公司的活动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或回答:给西欧社会带来价格革命,加速了社会分化和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2)现象:地理大发现促进了世界物种的交流。原产地:美洲影响: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3)殖民扩展的方式:野蛮的掠夺、屠戮、不平等贸易、商业战争。影响:使非洲精壮劳动力显著减少;黑人家园遭破坏;社会经济倒退,陷入贫困落后状态。【解析】(1)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487年”和“1492年”开辟新航路的两位代表性航海家指的是迪亚士和哥伦布。新航路开辟对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作用结合所学可从扩大市场、推动资本原始积累等方面进行概括。(2)根据“明朝中期,玉米、番薯等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地理大发现对世界物种交流的促进作用。可可、马铃薯、烟草、玉米的原产地根据所学可知是美洲。根据“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并结合所学可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改变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导致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等方面总结概括玉米、番薯等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3)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早期殖民扩展的方式除了奴隶贸易,还有野蛮的掠夺、屠戮和不平等贸易以及商业战争等。根据“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一片废墟,……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等信息可知奴隶贸易导致非洲劳动力减少,黑人家园被破坏,社会经济倒退,陷入贫困落后状态。14、【答案】(1)权利:夺取西班牙向西属美洲贩卖奴隶的专卖权。原因:对印第安人大规模屠杀;欧洲人带来的各种疾病使美洲劳动力极度匮乏;财富的刺激(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欧洲贩奴国政府的支持。(2)过程:奴隶贩子的船队从欧洲到非洲,在那里装上掠来的非洲黑人,再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然后用贩卖所得从美洲购买蔗糖、烟草等物品,运回欧洲销售。枢纽:戈雷岛。(3)含义:良好的锚地。时代特点:反映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时代特征。原因:历史角度:展现西非古代文化和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的惨痛历史,目的是不忘这段灭绝人性、践踏人权的罪恶历史,永远铭记这段历史的惨痛教训。现实角度:提倡非洲与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进行交流与对话,实现互谅,关注人类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解析】(1)权利:根据材料一“英国取得了一项特殊权利,迅速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黑奴贩卖国。”结合所学可知夺取西班牙向西属美洲贩卖奴隶的专卖权。原因:根据材料一“各国政府纷纷成立特权贸易公司,恬不知耻地夸耀一切当作资本积累手段的卑鄙行径。从16世纪到19世纪的几百年中,以掠夺、贩卖和奴役非洲黑人为中心的奴隶贸易,则是它的直接后果之一。”结合所学从美洲印第安人被大规模屠杀,欧洲人带来的各种疾病使美洲劳动力极度匮乏;财富的刺激(资本原始积累的需要);欧洲贩奴国政府的支持等方面分析回答。(2)过程:根据材料二“16一18世纪的大西洋贸易中,三角贸易的地位十分突出。”结合所学可以从奴隶贩子的船队从欧洲到非洲,在那里装上掠来的非洲黑人,再运到美洲卖给种植园主,然后用贩卖所得从美洲购买蔗糖、烟草等物品,运回欧洲销售,讲清楚三角贸易的过程。枢纽:根据材料三“塞内加尔的戈雷岛……自15至19世纪,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是非洲海岸最大的奴隶贸易中心”结合所学可知枢纽是戈雷岛。(3)含义:根据所学可知为良好的锚地。时代特点:根据材料三“自15至19世纪,相继被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占领,是非洲海岸最大的奴隶贸易中心”结合所学反映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的时代特征。原因:根据材料“今天戈雷岛既是人类发掘研究的考古遗址,也是旅游胜地和自然保护区。”可以从历史角度和现实角度两个方面分析。历史角度:根据材料三“岛上隐陋的奴隶居住区和装饰华丽的奴隶贸易场所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戈雷岛的建筑极具特色”结合所学从展现西非古代文化和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的惨痛历史,目的是不忘这段灭绝人性、践踏人权的罪恶历史,永远铭记这段历史的惨痛教训进行分析回答。现实角度:结合所学从提倡非洲与欧洲、美洲等发达国家进行交流与对话,实现互谅,关注人类共同发展,从而实现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分析现实角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二物理下学期暑假训练6光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电磁波已广泛运用于很多领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1-2022学年高二物理暑假作业(3),共13页。
这是一份新教材2020_2021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暑假训练6牛顿运动定律,共9页。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