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人美版一年级上学期18.妈妈和孩子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一年级上学期18.妈妈和孩子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忆,观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型:造型•表现
年级:一年级
教材版本: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是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以表现动物母子之间温馨感人的画面为主题,引导学生感悟动物母子间的亲情。本课侧重运用捏塑成型法,表现动物的动态特点和母子亲情。
学生分析: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超轻粘土更适合表现本课内容。二年级学生已经创作过此类型的课,如《花点心》《太阳》等,超轻粘土的基本技法学生已经掌握。根据此年段的特点此课侧重于泥球的组合变化即怎样表现立体的动物形象,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观察、回忆、分析动物母子形象的特点和亲情活动。并学习运用揉、搓、压、堆塑的制作方法表现动物母与子在一起温馨的画面。
过程和方法: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引导学生运用堆塑成型的方法创作一个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情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细致,敢于实践的良好学习习惯,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重点:观察、分析动物宝宝和妈妈的动态特点,学习运用超轻粘土制作立体小动物的方法。。
难点:能够用超轻粘土创作生动有趣的动物宝宝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了教师引领,以启发引导为主,引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对比,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以自主探究为主,在交流、分析的过程中学会创造立体的、生动有趣的母子形象。
教学准备:学生:超轻粘土
教师:课件、超轻粘土作品
教学过程:
学生尝试、总结制作方法
1、师:玩过超轻粘土吗?
会用它做什么?
知道哪些制作方法?
揉、搓、压、捏等
2、考考你:
课件出示关于动物的文字(恐龙)
学生尝试创作(1分钟)
3、出示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超轻粘土作品——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开课伊始让学生尝试做出立体小动物形象,激发学生兴趣。)
二、回忆、感受动物母子间的 亲情
欣赏视频——动物母子在一起情景——边看边说看到了什么动物
生活中看到了哪些动物母子在一起的画面,都带给你们什么感受?
研究动物母子动态特点(亲昵的动作:抱、亲、蹭、依偎、靠、舔)
师:动物宝宝和妈妈在一起就像你们和妈妈一样,充满了爱与温馨,让我们非常感动。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及学生的回忆感受,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动物母子间的亲情,并为之感动。)
三、观察、分析动物形象特点
出示动物图片:
学生分析动物母子身体特点并尝试用基本型概括(白板演示)
微课——超轻粘土制作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参与其中,在探究过程中概括动物的特点及怎样用超轻粘土表现母子的亲情,解决本课重难点)
学生创作,感受乐趣
1、创作内容:小组合作创作一个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表现出动物母子间的亲情。
创作要求:注意母子的大小关系
造型生动
情节有趣
2、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
学生作业展示
学生作品集体展示,体会成功的快乐
拓展
播放《狮子王》卡通片片段
(设计意图:在这世界上还有很多爱让人感动,父爱、师爱、友爱,让学生感受到我们是在爱的氛围中幸福成长)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一年级上册18.妈妈和孩子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堂作业,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一年级上册18.妈妈和孩子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绘本导入,新授,巩固,艺术实践,情感升华,展示作品,小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人美版一年级上学期18.妈妈和孩子教案及反思,共3页。